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思与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思与

英语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小学阶段需要打好基础的重要科目。

在新课程视域下,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单元设计,制定合理的课时计划,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的掌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明确新课程目标,关注教学本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1]。

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枯燥,缺少话题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辨别能力,没有正确认识到新课标要求,直接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缺少话题性,导致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往往忽视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差异,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在课堂中按部就班讲解教材知识点,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影响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导致单元整体性难以发挥优势,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思维固化,缺乏变通性
在英语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容易形成固化思维,往往根据自身的习惯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思维缺乏变通,教学方式单一,没有与时俱进进行革新,导致课堂模式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同时,在新课程视域下,虽然教师意识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传授知识,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成效。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程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提前备课,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为下节课教学做好准备。

但在备课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新课标内容缺乏了解和研究,往往以知识教学为目标,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感受,设置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学情[2]。

同时,教师没有对单元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仍旧按照教材安排开展教学,学生难以掌握单元知识,影响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单元内容无统整,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
在新课标视域下,虽然英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没有掌握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体系不完善。

虽然单元内容在一个单元的目录中有明确的标注,但英语各单元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而教师如果忽视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没有将不同单元的内容进行联系和整合,就会使知识点分散,教学较为混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原则
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整体性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仅是教学方案的设置,而且是由方案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构成的整体,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教学方案提供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教学方案的实施、分析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依托教学设计实施,从整体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能够突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保证教学质量[2]。

(一)整体把握原则
在新课程教学中,基于整体把握原则开展单元教学,应从整体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运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内容;应把握单元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应充分调动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教学更加流畅,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整体优化原则
整体优化是教学的关键。

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科学地、系统地处理教学资源;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单元内容。

单一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整体单元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关注各种教育资源,将其与教材资源相整合,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对单元教学的整体优化。

(三)整体设计原则
英语教师要基于整体设计原则开展单元教学,深入研究单元内容,把握各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新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整体的教学规划,合理安排好每一个课时,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在教学中突出各单元的特点,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三、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认真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备课,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单元知识点,根据教材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整体教学方案,使教学符合学情,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英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单元知识,理解单元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在开展单元教学时,要基于新课程要求,设置多元活动目标,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为出发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现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以目标指引学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培养学生掌
握知识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

同时,在每堂课教学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回顾和教学反思,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并根据学段、课时将目标细化,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How are you》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能力和情感这三个维度制定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may、care、cough、hear 等简单的词汇,并能够用正确的语调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What is the matter?”“May I speak to?”等句型,掌握词汇和句型的发音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能力目标: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在相应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沟通。

情感目标:学会用英语问候,主动关心身边的朋友,做懂礼貌的好学生。

其次,教师要确立各课时目标。

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明确每个单元的内容,并合理划分各单元、各课时的目标,在教学中实现目标细化,规划好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掌握内容安排的规律,逐步开展单元教学,实现分级目标。

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符合学情,以难度递进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究知识,逐渐掌握单元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Road safet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划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解交通规则的英语表述方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道路安全知识;第二课时进行情态动词教学,让学生掌握单元中的知识点;第三课时进行情境训练,让学生学习不同国家的交规,开阔视野;第四课时进行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将单元知识学以致用。

通过单元整体性教学,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并能够将其有效运用。

(二)确立单元设计落脚点,丰富教学活动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质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进行培养,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以新课标为导向,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确立单元设计落脚点,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4]。

1.设计多元活动,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掌握语言的能力,它体现在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流畅表达上,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元活动,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将单元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语言能力。

如,学生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交际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在活动中大胆说英语,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获得语言能力的锻炼。

2.丰富教学资源,培养文化品格
英语具有工具性和文化性特征,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用文化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教材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如教师可以搜集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将其融入到单元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化,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紧扣单元主题,活化创新思维
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学习的完整性,紧扣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将英语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对单元内容形成整体的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案,创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树立各单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探究教学内容。

通过将单元话题与单元主题优化组合,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探究学习,逐步掌握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相互联系,理清各单元板块之间的联系[5]。

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单元主题,紧扣单元主题讲解具体的课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产生思维碰撞,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活化创新思维。

英语教材中的单元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学也应该围绕主题开展,提出相应的话题,让学生展开交流。

例如,在《The seasons》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cold、sunny 等与天气相关的单词,运用英语交流简单的天气话题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
联系实际设计话题,引导学生围绕天气话题进行问答与交流,理解单元知识。

为了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还可以搜集不同地区的气候,让学生了解其他地区不同的气候,拓宽知识面,并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话,锻炼语言能力,掌握单元内容,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此外,英语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要明确整体性的单元主题,将单元不同内容相整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中的词汇、语法和句型,并将词汇和语法融入到文章中,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加强听说读写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词汇,将词、句、段相结合,开展整体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词汇,掌握学习重点,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要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统一,如制作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并设置问题,利用问题引出话题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将单元知识相互联系,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