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读图(①②两幅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B在A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东南、东南、东北、西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东南、西南、西北、西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2】若北京时间为2014年11月13日16时,此时④图中A点区时为:()
A.2014年11月13日15时B.2014年11月13日17时
C.2014年11月13日16时D.2014年11月12日16时
2.一幅地图比例尺为1∶500000,图幅面积为10000平方厘米。

现用1∶1000000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则新图的图幅面积为:()
A.20000平方厘米B.5000平方厘米
C.250平方厘米D.2500平方厘米
3.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M湖是内流湖,N湖是外流湖
B.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C.M湖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D.两湖均位于西半球
【2】有关两湖泊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两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分别为铁矿和石油
4.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

回答下列各题。

【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20°E)B.(60°N,160°W)
C.(60°S,20°E)D.(60°S,160°W)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5.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6.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7.读北纬52°某地附近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高点的海拔大致范围在:()
A.1500 m~1800 m B.1200 m~1500 m
C.900 m~1200 m D.1800 m~2100 m
【2】从图中B的情况看,B点具有较明显的:()
A.热岛效应B.焚风效应
C.集聚效应D.雨岛效应
8.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
C.12时D.14时
【2】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9.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丁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图示甲区域附近所处的主要板块及板块边界类型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10.图中甲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该区域P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1】2014年冬奥会在索契举办,下列关于该城市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降水多,积雪量大③北部位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2】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判断,R河流经P城市的河段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1.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于2011年12月1日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2】2011年12月22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长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3】该企业接到订单时,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中的:()A.甲B.乙
C.丙D.丁
1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劣弧AB部分为黑夜,则C点日出地方时为:()
A.2时B.3时
C.4时D.6时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1月12号,非阴影部分为11月13号,则北京时间为:()
A.11月12号16时B.11月13号0时
C.11月13号16时D.11月12号0时
13.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箭头所示为地球自转方向)能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14.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
C.洋流D.下垫面
【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
15.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同纬度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昼夜长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D.大气环流
【2】MNP三地:()
A.降水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造成的B.N地此时处于多雨季节
C.N地少雨时,M地昼长夜短D.P地降水季节差异大
二、填空题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_;C地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为_____。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

(5)由B到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_____,图中所示日期D点昼长为_____小时。

三、综合题
1.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米。

(2)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若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

(3)图中c、d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____,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

(4)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处于____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____(填边界类型)边界上,是世界上发生火山、地震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安徽高二高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读图(①②两幅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B在A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东南、东南、东北、西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东南、西南、西北、西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答案】A
【解析】从地球自转方向看,图①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北极点,B在A的
东南方;图②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南极点,B在A的东南方;在图③中,
仔细看指向标,B在A的东北方;图④的我经纬网图中,B在A的西南方。

答案选A。

【2】若北京时间为2014年11月13日16时,此时④图中A点区时为:()
A.2014年11月13日15时B.2014年11月13日17时
C.2014年11月13日16时D.2014年11月12日16时
【答案】B
【解析】仔细读图,图④中,A点的经度为140°E,它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中央经线为135°E。

若北京时间(东
八区)为2014年11月13日16时,东九区的区时为2014年11月13日17时。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断和时间的计算。

2.一幅地图比例尺为1∶500000,图幅面积为10000平方厘米。

现用1∶1000000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则新图的图幅面积为:()
A.20000平方厘米B.5000平方厘米
C.250平方厘米D.2500平方厘米
【答案】D
【解析】
1∶1000000的比例尺是1∶50000比例尺的1/2,当实地距离相同时,图上距离为原图的1/2,图幅面积为原来的
1/4,为2500平方厘米。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3.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M湖是内流湖,N湖是外流湖
B.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C.M湖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D.两湖均位于西半球
【答案】C
【解析】仔细读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分析看,甲图描述的是非洲东非高原的部分区域,乙图描述的是北美洲东北部部分区域。

M湖为维多利亚湖,与尼罗河相联通,是外流湖;N湖为北美五大湖,为外流湖,A错;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草原,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B错;M湖是由内力作用(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N湖是
由外力作用(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C对;M湖位于东半球,N湖位于西半球,D错。

答案选C。

【2】有关两湖泊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两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分别为铁矿和石油
【答案】B
【解析】甲区位于东非高原,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游牧业。

乙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乳畜业,A错;甲区域由于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会造成生态破坏,而乙区域人口和城市较密集,不合理的工业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B对;甲区域人口较稀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
增长率低,C错;甲地资源不丰富,乙区域铁矿资源丰富,D错。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两区域湖泊性质、农业、环境问题、人口和资源的对比。

4.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

回答下列各题。

【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20°E)B.(60°N,160°W)
C.(60°S,20°E)D.(60°S,160°W)
【答案】D
【解析】QR位于赤道上,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则MN的纬度为60°N。

N点的经纬度为(60°N,20°E),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0°S,160°W)。

答案选D。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答案】D
【解析】甲区域所跨的经度为10°E-20°E,乙区域所跨的经度为160°W-150°W,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
A错;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2倍,B错;甲
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C错;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地图中经纬度判别、方向和距离长短的判读。

5.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答案】D
【解析】仔细读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在AB线上,AB和MN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200-250之间,是相对较高的
点为②点;AB和MN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200-250之间,在剖面线MN上,是相对较低的点④。

答案选D。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答案】D
【解析】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中南北150米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被水淹没,没有岛屿出现。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的判读。

6.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C
【解析】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

7.读北纬52°某地附近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高点的海拔大致范围在:()
A.1500 m~1800 m B.1200 m~1500 m
C.900 m~1200 m D.1800 m~2100 m
【答案】A
【解析】仔细读图,该地区最高点位于第一幅图中,海拔大致范围在1500 m~1800 m。

答案选A。

【2】从图中B的情况看,B点具有较明显的:()
A.热岛效应B.焚风效应
C.集聚效应D.雨岛效应
【答案】B
【解析】北纬52°某地总体位于盛行西风带内,B点的位置位于山顶的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具有明显的焚风效应。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焚风效应。

8.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
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
C.12时D.14时
【答案】B
【解析】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说明该日太阳直射在丙地所在的纬线上。

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最有可能在9时。

如果是6时,陆地温度小于海洋;如果是12时和14时,陆地温度大于海洋温度。

答案选B。

【2】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B
【解析】该日太阳直射在丙地所在的纬线上,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A错;B对;甲地与乙地距离丙地的纬度接近,正午太阳高度甲地约等于乙地,C、D错。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判读及日出日落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判断。

9.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丁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仔细读图,乙地位于中美洲的半岛内部,从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丁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受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同时位于低纬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选C。

【2】图示甲区域附近所处的主要板块及板块边界类型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D
【解析】甲区域位于15°N的大陆西岸沿海地区,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中美洲气候和板块位置。

10.图中甲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该区域P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1】2014年冬奥会在索契举办,下列关于该城市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降水多,积雪量大③北部位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仔细读甲图,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西南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不大,②错;①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和③北部位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都是其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选B。

【2】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判断,R河流经P城市的河段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A
【解析】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判断,R河流经P城市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7°左右,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段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春季。

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索契建滑雪场地的条件和河水补给类型的判断。

11.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于2011年12月1日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答案】D
【解析】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综合判断,甲国位于南美洲。

答案选D。

【2】2011年12月22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长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答案】C
【解析】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A错;徐州昼短夜长,白昼较短,B错;该日,徐州和该国首都的正午物影方向都朝北,是相同的,C对;两地日出方位都是东南升,但角度不同,D错。

答案选C。

【3】该企业接到订单时,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B
【解析】该企业接到订单时,时间为12月1日,要注意,图中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而不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运动图。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定位、两地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方位和日影方向。

1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劣弧AB部分为黑夜,则C点日出地方时为:()
A.2时B.3时
C.4时D.6时
【答案】A
【解析】若图中劣弧AB部分为黑夜,所跨越的经度为80°,说明A、B、C三地的夜长=60°*4分=4小时,从而推断处C点日出地方时=12-(24-4)/2=2时。

答案选A。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1月12号,非阴影部分为11月13号,则北京时间为:()
A.11月12号16时B.11月13号0时
C.11月13号16时D.11月12号0时
【答案】C
【解析】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1月12号,非阴影部分为11月13号,则A和C点所在的经线均为日期的界线,其中A所在的经线为0时线,B所在的经线为180°线,地球的自转方向肯定为逆时针,A的经度为120°W,北京时间为13日16时,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俯视图中日出时间和日期界线的判读。

13.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箭头所示为地球自转方向)能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答案】B
【解析】
A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A错;B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为12月22日,B对;图C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间为春秋两分日,C错;D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间为6月22日,D错。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14.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
C.洋流D.下垫面
【答案】B
【解析】要注意题目问的是根本因素。

.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

答案选B。

【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
【答案】B
【解析】仔细读图,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A错;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B对;南纬55°附近,大陆上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出现峰值,C错;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D错。

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规律分析。

15.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同纬度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昼夜长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D.大气环流
【答案】A
【解析】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造成同纬度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选A。

【2】MNP三地:()
A.降水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造成的B.N地此时处于多雨季节
C.N地少雨时,M地昼长夜短D.P地降水季节差异大
【答案】C
【解析】MNP三地均位于大陆西岸,纬度不同,所受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降水存在差异,A错;图示等温线状况看,同纬度陆地温度大于海洋,为北半球夏季,N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处于少雨季节,B错;N地为地中海气候,N地少雨时,该半球为夏季,M地昼长夜短,C对;P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差异小,D错。

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规律及气候特点判断。

二、填空题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
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_;C地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为_____。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

(5)由B到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_____,图中所示日期D点昼长为_____小时。

【答案】(1)3,5
(2)135°W,11°43′N
(3)16°34′S,46°52′(约47°)
(4)延长,减慢
(5)自西北向东南,18小时
【解析】
(1)晨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2)赤道处终年6时日出。

B点经度为135°E,位于夜半球的中间,当地时间为0时,从而可以判断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135°W。

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11°43′N。

(3)正午太阳高度=90°—(要求的某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距离)。

再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北半球极昼的范围越来越大,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增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5)由B到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沿晨昏线运动(晨昏线为大圆),是自西北向东南。

图示时刻,D点位于晨昏线上,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三、综合题
1.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米,陡崖崖顶
高度范围为____米。

(2)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若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
__。

(3)图中c、d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____,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

(4)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答案】(1)400;1000~1100。

(2)山脊;洼地。

(3)c;自南向北。

(4)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解析】
(1)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图中陡崖是由3条等高线重合形成的,最大相对高度为400米,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为1000~1100米。

(2)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即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部位。

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若b
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的海拔高度小于400米,为洼地。

(3)图中c处为山谷,d处为山脊,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c处,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

(4)区域地形特征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和起伏状况等3个角度来分析。

图示区域海拔相对高度不大,属
于低山丘陵区。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各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
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处于____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____(填边界类型)边界上,是世界上发生火山、地
震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南;热带雨林气候。

(2)亚欧;火山。

(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解析】
(1)从纬度位置看,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陆地位于赤道以南地区,位于南半球。

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

(2)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3)雷雨的多少与对流运动的强弱、水域面积大小、地形等条件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印度尼西亚的位置、气候、板块位置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