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第八单元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配套课时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套课时作业
[第一部分: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
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A
解析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
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
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D正确。
2.(2018赣州联考)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 •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 •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酶不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产生酶是活细胞的特征,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错误;酶与激素均是微量、高效的物质,激素的作用不一定是促进,有可能是抑制。
3.(2018山东济南二模)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
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A •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
B •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C.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D •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自变量是是否含有桑叶提取液,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一组小鼠正常,另外两组制成患糖尿病的小鼠,A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B正确;注射桑
叶提取液的患糖尿病小鼠为实验组,要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需要用糖尿病小鼠作空白对照,因此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也可以作为对照组,C正确;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则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的溶剂,D错误。
4.(2018南京联考)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
为证明这一推论, 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 •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答案C
解析要证明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需要以甲状腺激素为自变量设置对照
实验,因为乙组注射物中有激素和溶剂,故需要设置注射同种溶剂组以排除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如图是下丘脑参与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nRH属于多肽类激
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丘脑空竺垂体型举性腺亞埜靶细胞
A •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
B.GnRH与性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C.为提高猪肉品质,传统方法是切除幼龄公猪睾丸(阉割),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D.运动员如果服用过多的雄性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为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A正确;GnRH的
受体在细胞表面,性激素为固醇类,特异性受体位于细胞内,B错误;痛觉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服用过多的性激素,能影响体内激素的含量,通过反馈调节,影响自身性激素的分泌,D正确。
6. (2018山西太原一模)细胞间可以通过体液来完成间接的信息交流。
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 .若内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等
B.若内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靶细胞可以是多种组织细胞,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若内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靶细胞可以是甲状腺细胞、性腺细胞,激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D.若内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靶细胞可能是肝细胞,激素是胰高血糖素答案A
解析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这两种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A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细胞
分泌的,其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B正确;垂体细胞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
性腺激素,其靶细胞分别是甲状腺细胞和性腺细胞, C 正确;胰岛A 细胞可分 泌胰高血糖素,其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 D 正确 7•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肥胖引发U 型糖尿病的机制时,发现脂肪细胞会向 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 )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 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岛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这种蛋白 质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I 激素发挥作用 的一种机制。
图中I 、n >川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擀浓度升奇• 「I 丨II 激素分泌増加||]激素分泌増加 丄一某种细胞 f f 冇只弓弩 t 另_种细胞 某内务泌腺 1激素分泌增加 A. U 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I 、U 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C. m 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 H 型糖尿病人的病因可能是 PEDF 降低I 激素受体的敏感性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I 激素是胰岛素,“某种细胞”是胰岛B 细胞,“结 构A ”是下丘脑,“另一种细胞”是胰岛A 细胞,U 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某 内分泌腺”为肾上腺,川激素是肾上腺素。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是胰岛 素,A 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只存在拮抗作用, B 错误;肾上腺 素还参与体温调节,C 错误;激素要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若 PEDF 降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则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抵 消PEDF 带来的负面影响,D 正确。
8.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 胞。
下图表示影响胰岛 A 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关分析正确的
冇艾神经I 血糖浓度下降 有关神毙 •结构査 I 激索f
是()
I②胰岛A 细胞 A .胰岛A 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 丫可能是血糖水平 降低 B. 刺激X 一①一②一③一胰岛A 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大脑 皮层 C. 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D. 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 C 解析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 X 能促进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A 错误;反射分为条件 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血糖调节天生就有,所以是非条件反射, ①是传入神经,② 是位于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B 错误;胰岛A 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 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 C 正 确;靶细胞上受体的成分是糖蛋白,D 错误。
9. 如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Fi I 饮食一血糖升高一屮一肚岛索分泌増加 I —下丘脑一1 A .图中甲表示胰岛B 细胞 B. 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 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图中甲能分泌胰岛素,则甲为胰岛 B 细胞,A 正确;分析题图,胰
失活 严
乂 广
体
一代谢改变 * L 生證反应
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B 正确;胰 岛B 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所以其也不会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C 错误; 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D 正确。
10. 如图为肾上腺素引起肌肉细胞中糖原水解为葡萄糖的信号转导途径, 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结构位于细胞膜上,为肾上腺素的受体 B. 肾上腺素没有进入肌肉细胞,但肌肉细胞发生了响应,响应之一就是糖 原发生水解,产生葡萄糖 C. 肾上腺素没有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 D •在升血糖过程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有协同作用,故结构①也可与 胰高血糖素结合,进而起到升血糖作用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①结构为肾上腺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A 正确;激素 是信息分子,起调节代谢的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由图可知肾上腺素没有 进入肌肉细胞,而是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改变靶细胞的代谢,使肌肉细胞发 生了响应,响应之一就是糖原发生水解,产生葡萄糖, B 、C 正确;受体具有特 异性,肾上腺素的受体只能与肾上腺素结合,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 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 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
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 效应器功能关系示意图,A 〜E 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解萄供 水箭提 原放以M- 糖释糖能
(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 _______ 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
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 ,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______ ;若切断下丘脑
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 家兔的尿量将_________ ,激素E的分泌量将_________ 均填“增加” “降低”或“不变”)。
(4)激素E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中几种激素中,肾小管管壁细胞上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勺受
体。
答案⑴C、D⑵(负)反馈调节
(3)增加降低增加不变
(4)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
解析(1)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
维持体温恒定。
(2)图中虚线箭头反映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为负反馈调节。
(3)若切除部分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导致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
分泌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不能运输到垂体,垂体释放的激素B(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尿量增加,但不影响激素E(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肾小管管壁细胞上含有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的受体。
12. (2016全国卷川)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
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_ 其原因是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匍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
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_
血
浆
屮
的
浓
度
答案(1)高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
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人体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为维持血糖平衡,
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而进食后,因糖的吸收血糖浓度升高,使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所以饥饿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比值高于进食后二者的比值。
(2)分析题中信息可知:注射葡萄糖溶液既可以满足能量需要,又可以通过减少因脂肪酸的分解而产生的酮体,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13. (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现有一只小鼠表现出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该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
请回答:
(1)如果给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症状得到缓解,则说明该小鼠出现此症状
的原因是血糖偏低,此种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来
缓解此症状。
(2)另一种原因是:某部位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TH)含量低。
该同学通过测
量血液中相关激素含量来判定病变部位。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血液中______________ 量偏高,量偏低,贝卩
说明病变部位为垂体,可通过注射______________ 验证该结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口血液中_______________ 量偏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偏低,
则说明病变部位为甲状腺。
c.如果血液中三种激素含量都偏低,则说明病变部位为下丘脑。
用a、b、
c三种方法判定该小鼠异常病因所依据的原理是:TH的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
调节。
答案⑴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到一项即可)
(2)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TSH和TH) 促甲状腺激素(TSH)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RH和TSH) 甲状腺激素(TH) c•分级和反馈
解析(1)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所以在低血糖情况
下可以通过注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来缓解症状。
(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典型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作用于甲状腺,促进其分泌甲状腺激素。
a.如果垂体发生病变,那么TSH含量偏低,使TH 含量也偏低,TRH含量会偏高,要验证该观点可以通过注射TSH看能否使TH含量恢复正常。
b.如果甲状腺发生病变,那么TH含量会偏低,TRH 和TSH的含量会偏高。
TH
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所以可以用题述方法判定该小鼠异常病因。
[第二部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
一、选择题
1 .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
演了主要角色
D.体液调节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答案A
解析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A错误;内分泌腺分泌的
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B 正确;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正确;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者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也可
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正确。
2.(2015海南高考)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答案A
解析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A错误。
3.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
冬天,一个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
⑦⑧
r1* 1r IP
皮
肤
血
管
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D.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答案D
解析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来自
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较兴奋状态,A正确;机体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和骨骼肌,B 正确;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控制皮肤血管及骨骼肌,故②③、②⑤均属神经调节,C正确;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细胞代谢,但是并不能支配汗腺的分泌及皮肤血管的收缩(二者受神经支配),D错误。
4.(2019广州高级中学检测)冬天去中国漠河的北极村旅游是一种独特的体
验。
下列有关低温环境中健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B•低温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 •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答案A
解析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由于与环境的温度差较大,散热量比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大,A正确;低温促进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量,B错误;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冷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
5.(2018阜阳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
是()
A •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
B.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 .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量减少,A错误;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升高,尿量减少,B错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正确;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6.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
合成激素的功能。
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
a〜d表示物质,已知a为
肾小管、集合管
蛋白质类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将升高
C •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由图和题意可知,a是蛋白质类激素一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甲是腺垂体、乙是神经垂体。
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A正确;a是蛋白质类激素,通过饲喂后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分解,失去活性,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贝U c 的含量不变,B错误;物质c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正确。
7.如图为
人体内体温与水盐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四种激素的分泌量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使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
同时能合成e激素⑤寒冷能刺激下丘脑,使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
多,进而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①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e为抗利尿激素。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 四种激素的分泌量均会增加,①正确;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可使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②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③错误;水盐调节中,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且下丘脑能合成抗利尿激素,④正确;寒冷能刺激下丘脑,使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⑤错误。
8.(2018河南濮阳一模)某人头部受伤导致下丘脑受损,此人不会表现出来的症状是()
A •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现象
B.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
C.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对寒冷缺乏正常的调节机制
D •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答案D
解析下丘脑受损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A不符合题意;下丘脑受损,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使得甲状腺功能减退,B不符合题意;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受损,体温调节功能会出现障碍,C不符合题意;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与下丘脑无关,D符合题意。
9.下面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渗透压个抗利尿激素|渗透圧
抗利尿激素
' //抗利
(渗準压匕/廉说素
n倘o丽o时间
甲乙丙丁
A .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 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 丙图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变化 D. 丁图a 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答案 C 解析 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 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A 错误、C 正确;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 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B 错误;a 点注射抗利尿激素, 内环境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尿素浓度升高,D 错误 10. (2018北京东城二模)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
下列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信号刺激 A .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 B. 进食后,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 C. 寒冷刺激下,激素U 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D. 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川含量上升 答案 D 解析 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 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 A 正确;进食后,血糖浓度 升高,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 B 正确;据图分析,激素n 是 甲状腺激素,其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C 正确;据图分析,激素 川是抗利尿激素,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
D 错误。
11. (2018郑州质检)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靶细胞 激索 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