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溪水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对溪水的描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2)引导学生谈论对溪水的印象,引入新课《清清的溪水》。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会正确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 讨论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溪水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的例子。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共同培养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小学二年级语文《清清的溪水》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清清的溪⽔》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清清的溪⽔》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会本课9个⽣字,认读“愤、脏、浑、刨”四个字。
2、⾃⼰观察画⾯,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初步了解课⽂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字新词。
2、⾃⼰观察画⾯,初步了解课⽂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1、指导学⽣学习难字:象系栽浇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的特点。
教学过程: ⼀、激情导⼊,揭⽰课题。
1、教师让学⽣观看⼀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录像⽚,然后让学⽣谈⼀谈⾃⼰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篇跟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清清的溪⽔》(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读。
⼆、学习本课⽣字和词语: 1、让学⽣⾃⼰读课⽂,边读边标出⽣字,画新词。
借助汉语拼⾳读⼀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字表,分别读⼀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纠正,还可以借助⼯具书查⼀查,读准字⾳。
(2)两个⼈读⼀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的词意,利⽤⼯具书查⼀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学情况: (1)教师出⽰⽣字卡⽚,让学⽣读⼀读:(指名读,开⽕车读) 象系栽浇负泥培坑澡 在读⽣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练习读,再指名读: 关系泥沙洗澡重新胜负浇⽔培⼟栽树刨坑⼤象 (3)结合学⽣遇到的难字说⼀说记忆字形的⽅法。
(教师板书) 负:上⾯是“⼑”字头,下⾯的“贝”字第⼀笔是竖。
注意与“见”字区分。
培:左右结构,部⾸是“⼟”字旁,右边是“⽴”和“⼝”字。
“培”字的第七笔是撇。
《清清的溪水》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清清的溪水》精品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溪水的特点和作者对溪水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对溪水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出溪水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理解课文内涵。
4. 想象联想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溪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溪水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溪水的认识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溪水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溪水?(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清清溪水。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
5. 小结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六、教学过程(续)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还见过其他的水源,它们有什么不同?(2)学生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四年级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

四年级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小学语文第三册 20 清清的溪水课堂纪实(第二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二、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微机、课件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那条溪水又清又凉。
师:对。
(并相机板书)师: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猪拔树比赛,它们在比谁的力气大。
生:我知道那条溪水后来又变浑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让大象和野猪拔树,这样水会变浑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猪变成了泥猪。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猪还栽树。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可见你们上节课学得非常认真,这节课咱们一起合作学习一定会学得更好,你们有信心吗?生:(异口同声)有!师:好,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懂呢?提出来好吗?生:为什么清清的溪水会变黄呢?后来又怎么变清了?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行吗?(师写?清——黄——清)师:谁还有问题?生:什么叫不解地问?生:什么叫毁掉呢?生:什么叫胜负?(当一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有另一小组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就是输赢)师:你的理解很正确,你明白了吗?生:为什么说毁了树林就是毁了小溪?生: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堵了?野猪怎么变成泥猪了?生:为什么溪水唱着歌向前流呢?师: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把它写在了黑板上,我们就把第一问题(?清——黄——清)作为中心问题。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清清的溪水》教学案例(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里有11个自然段落,分为“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三部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受到污染,变浑,要使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便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师:(师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清清的溪水》。
(生读题)师:我们一起来熟悉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强调平翘舌)冲鼻 洗越 浑 坑 浇 俩师:读词语,再用划线的字口头组词。
词语:关系 泥沙 洗澡 重新 胜负浇水 培土 栽树 刨坑 大象师:熟悉完生字,词语,相信同学们读课文会更加流利,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完反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大象和棕熊比赛拔树,使溪水变浑,经过小兔的劝说,他们又重新栽好了树,溪水又变清了。
二、以读为主,综合学习师:大家看屏幕,(出示插图)这是课文的第一幅插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小兔看见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树,一片小树林快被它们拔光了。
(板书:拔树或毁掉树林)师:再看看图上的小兔在干什么?生:小兔很着急,准备阻止他们拔树。
师:看到这情景后,小兔与大象、棕熊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请同学们两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4—8自然段。
生:(自由分角色读)师:刚才大家读得挺认真。
通过读书,你体会到小兔子当时的心情了吗? 生:体会到了。
小兔子当时很生气。
生:很着急。
生:很气愤。
师:我们拿起笔,把小兔说的几次话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生:(读文划句子,师巡视指导。
)师:小兔说了几次话?谁愿意把小兔第一次说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生:“喂,别拔树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师:××同学真会读书,连感叹号和问号都注意到了。
清清的溪水教案

《清清的溪水》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剩下的“洗、被、系”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溪水变浑后又变清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坏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树木与生态坏境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清的溪水》的生字、词,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2、你们掌握的真棒,那么通过对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一场雨过后变黄了。
课件出示两幅对比图)3、如果你是小兔看见溪水变黄了,你会怎么办呢?(生:我想知道原因)4、是啊!文中的小兔和你一样也想知道原因,那么我们就和小兔一起去找找原因吧!二、教授新课1、请同学在下面大声读3——9自然段,看看谁能最先发现原因。
(出示大象和棕熊拔树的图片引导学生。
生:因为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树。
)2、小兔会和它们一起拔吗?小兔是怎么做的?谁找到小兔的话读一读。
师:你平日里有大喊的时候吗?你能读一读大喊的语气吗?师:他读得怎么样?谁再来试一试?3、听了小兔的话它们有什么反应?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吗?谁来说一说?4、小兔这回怎么说的?态度怎么样?你知道气氛的意思吗?谁能读出气愤的语气?5、听了小兔的话你们会不会有疑问?同学们在下面表演一下互相看看。
要有疑问的表情。
6、这么疑问小兔更生气了,它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小兔子的话)7、你们信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生来给大家读一读第9自然段?8、学到这里你们喜欢大象和棕熊吗?(生:不喜欢)清清的溪水被它们变得这样浑,你们还知道环境被破坏了会带来哪些危害吗?(课件出示环境被破坏会带来危害的图片)9、大象和棕熊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它们怎么去补救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读10、11自然段。
10、生:它们又开始种树了。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小学自然与社会课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学习清清的溪水,使学生了解溪水的特点、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生能够理解溪水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理解溪水的概念和特点。
2.探究溪水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和文字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溪水的概念和特点。
2.水样收集工具:如玻璃瓶、塑料袋等,用于让学生收集溪水样本。
3.实验装备: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观察溪水中的微观生物。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讲师使用教学课件呈现一幅描绘溪水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清清的溪水的好奇心。
步骤二:概念讲解1.讲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溪水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溪水的来源、溪水的清澈和溪水的流动性。
2.讲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形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溪水的概念和特点。
步骤三:观察溪水1.讲师给予学生一些收集溪水样本的工具,并指导学生前往附近的溪水边进行观察和收集。
2.学生在溪水边进行观察和探索,收集溪水样本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步骤四:实验探究1.学生将收集到的溪水样本放入实验装备中,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仔细观察其中的微观生物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2.讲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清的溪水中会有这些微观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步骤五:归纳总结1.学生回到教室,讲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和对清清的溪水的理解。
2.讲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溪水的特点和作用,并将学生的总结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六:课堂练习1.讲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讲师进行讲解和订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步骤七:课堂总结1.讲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重点强调溪水的特点和作用。
【教育资料】四年级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学习专用

四年级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清清的溪水》教案小学语文第三册 20 清清的溪水课堂纪实(第二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二、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微机、课件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那条溪水又清又凉。
师:对。
(并相机板书)师: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猪拔树比赛,它们在比谁的力气大。
生:我知道那条溪水后来又变浑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让大象和野猪拔树,这样水会变浑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猪变成了泥猪。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猪还栽树。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可见你们上节课学得非常认真,这节课咱们一起合作学习一定会学得更好,你们有信心吗?生:(异口同声)有!师:好,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懂呢?提出来好吗?生:为什么清清的溪水会变黄呢?后来又怎么变清了?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行吗?(师写?清——黄——清)师:谁还有问题?生:什么叫不解地问?生:什么叫毁掉呢?生:什么叫胜负?(当一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有另一小组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就是输赢)师:你的理解很正确,你明白了吗?生:为什么说毁了树林就是毁了小溪?生: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堵了?野猪怎么变成泥猪了?生:为什么溪水唱着歌向前流呢?师: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把它写在了黑板上,我们就把第一问题(?清——黄——清)作为中心问题。
18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doc

18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示”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要保护自然,热爱自然,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并且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几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9自然段。
6.小结: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9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课后第二题。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六、布置作业: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全文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
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引导学生收集“环保”信息材料。
如:长江、黄河、水土流失资料;林木遭到破坏的资料等等。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培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1、结合课文的动画材料;2、小象、小猪、小兔头饰;3、课文录音带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愉快教学学法选择:读-思-说-议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读文学词、学字(略)第二课时教学任务: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出示课题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清的溪水》(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带着问题读课文)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读课文1、2自然段这两自然段写什么?(写一场雨过后,小溪突然变黄了)2、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9自然段)a、出示动画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猪拔树b、指导朗读c、分角色朗读d、理解“胜负”、“不理”词语的意思e、理解:拔掉树木,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学生自己发言、讨论、归纳)3、学生齐读10-11自然段示幻灯,请同学们溪水双变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大象和野猪又重新栽好树了)四、表演课文延伸文意1、三名学生分别戴上小白兔、小象、小猪头饰表演文意。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_教案设计

《清清的溪水》教案白塔小学:任艳玲教材:语文人教版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教学内容:《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文章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个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水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
对话描写是本文的特色。
有利于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根据课文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以及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并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树木和小溪的关系,明白小溪由清澈变成浑浊,再变为清澈的原因。
从而知道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搜集环保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问题“清澈的小溪为什么变成浑浑的小溪”,引入课题。
2,书写标题《清清的溪水》,注意书写笔顺,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朗诵文章一二自然自然段,回答思考问题1:小溪原来是怎么样的?后来又变成什么样的呢?三、学习第3~8自然段。
1、老师示范读2、指导学生朗读对话。
3、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从各个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体会角色的当时的心情。
(小组合作,上台展示)4,理解树林和小溪的关系。
5、解决思考问题2“为什么清清的溪水突然变黄了?”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拔树”是“溪水变浑”的原因。
五、学习9自然段。
1,回答思考问题3:大象和棕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2,老师小结:大象和棕熊毁掉树林,毁掉了小溪,害的是他们自己。
20《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

20《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一、课程概述本课时是《清清的溪水》系列故事的第二课时,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和团结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本课时重点讲解故事情节,并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和教学建议。
二、课程内容本课时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清澈的溪水中的几只小鱼和一只小蛙之间的友谊故事。
小鱼们发现有一只小蛙无法听到它们的声音,于是决定通过团结一致来帮助小蛙。
在故事中,小鱼们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每只小鱼游到小蛙旁边,同时喊出自己的名字。
经过几次试验,他们发现小蛙可以听到其中一个小鱼的声音。
于是,小鱼们决定让每只小鱼都轮流喊出自己的名字,这样小蛙就能听到每只小鱼的声音了。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团结合作,帮助其他人,并乐于分享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友谊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合作;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帮助他人;3.增强幼儿的情商,培养其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4.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在讲述故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幼儿的思考,例如:“你们有没有过帮助其他人的经历?”“你们觉得友谊是什么样的?”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为后续的故事内容做好铺垫。
2.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述清晰,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声音的模仿和表情的丰富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在故事讲述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问问题,如“你觉得小鱼们是如何帮助小蛙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等等。
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分享,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在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或活动,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团队活动,让幼儿们在团结合作中体会到友谊的力量,例如“传球比赛”、“合作搭积木”等。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word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全文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賽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
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引导学生收集“环保”信息材料。
如:长江、黄河、水土流失资料;林木遭到破坏的资料等等。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培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1、结合课文的动画材料;2、小象、小猪、小兔头饰;3、课文录音带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愉快教学学法选择:读-思-说-议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读文学词、学字(略)第二课时教学任务: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出示课题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清的溪水》(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带着问题读课文)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读课文1、2自然段这两自然段写什么?(写一场雨过后,小溪突然变黄了)2、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9自然段)a、出示动画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猪拔树b、指导朗读c、分角色朗读d、理解“胜负”、“不理”词语的意思e、理解:拔掉树木,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学生自己发言、讨论、归纳)3、学生齐读10-11自然段示幻灯,请同学们溪水双变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大象和野猪又重新栽好树了)四、表演课文延伸文意1、三名学生分别戴上小白兔、小象、小猪头饰表演文意。
2、你喜欢谁?为什么?板书:清清的溪水树林小溪拔黄栽清二OO二年九月十五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微机、课件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条溪水又清又凉。
师:对。
(并相机板书)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猪拔树比赛,它们在比谁的力气大。
生:我知道那条溪水后来又变浑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让大象和野猪拔树,这样水会变浑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猪变成了泥猪。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猪还栽树。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可见你们上节课学得非常认真,这节课咱们一起合作学习一定会学得更好,你们有信心吗?生:(异口同声)有!
师:好,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懂呢?提出来好吗?
生:为什么清清的溪水会变黄呢?后来又怎么变清了?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行吗?(师写?清——黄——清)
师:谁还有问题?
生:什么叫不解地问?
生:什么叫毁掉呢?
生:什么叫胜负?
(当一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有另一小组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就是输赢)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你明白了吗?
生:为什么说毁了树林就是毁了小溪?
生: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堵了?野猪怎么变成泥猪了?
生:为什么溪水唱着歌向前流呢?
师: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把它写在了黑板上,我们就把第一问题(?清——黄——清)作为中心问题。
我们各个小组围绕这一问题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相信这一问题弄懂了,其他的问题也就容易了,开始自学吧!
(这时,各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合作学习,气氛相当热烈,教师巡视指导,大约10分钟)
师:好了,各个小组的同学讨论非常热烈,现在汇报你们的自学结果好吗?
生:(齐声说)好!
师:是啊!这又清又凉的溪水为什么变黄了呢?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
微机出示图一:同学们看,大象和野猪正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它俩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它们可能说什么?同桌之间边表演边说。
生:(相当活跃)同桌之间边表演边模仿大象和野猪的声音。
师:同学们的表演可真生动呀!谁愿到前边来表演给同学们看。
(此时学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话音刚落就有两名学生
跑了上来)
生一和生二边模仿它们的动作边说
生一(大象):“嘿嘿,一、二、三,我一定能拔下这棵大树,证明我比你力气大。
”
生二(野猪)眼珠瞪圆了说:“别看你鼻子长,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哎一哎,使劲,加油,加油,我能行!”他们的表演滑稽可爱,语言有趣。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他俩鼓掌、喝彩。
师:正当它俩拔得起劲时,被小兔看见了,小兔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大家读一读第4自然段。
生各自读。
师:谁来读?
生:读。
师:大象和野猪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野猪和大象的话?生:读。
师:听了大象和野猪的话,小兔子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生:很生气。
生:很气愤。
生:气极了,觉得它俩不应该用拔树来比力气。
师:那它气愤地说了什么?(微机出示)
“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
”
师:谁用气愤的语气读?
生:读。
师示范读
生练读。
师:小兔子的这一问题,我们很多同学也对此提出了疑问,大象和野猪也不太明白,从书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它俩也不太明白呢?
生:“不解地问————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师:那什么叫“不解地问”呢?
生:就是不明白地问。
生:就是在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问。
师:对,为什么说毁掉了树林,也毁掉了小溪呢?
针对这一问题,小组中再进行认真的讨论。
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大约3分钟)
师: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因为树拔了,土就松了,下雨时,土就流到了小溪里。
生:我认为树拔了,远处的土和沙就刮到了小溪里。
师:对,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大树长着时,土被树根牢牢地抓住了,现在拔掉以后,土就开始变得松软,当下雨时就会造成水土的流失,泥沙随雨水流入溪水中,溪水也就变浑浊了。
(相机板书拔掉——浑)
师:小兔子听了野猪和大象的话,心情怎样了?
生:很生气。
生:生气极了。
师:那我们试看读一读,读出那种生气的语气。
生:读。
师:示范读。
生:齐读。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他俩说什么?
生:我想对他们说,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俩做错了吗?
生:我太生气了,你们两个的行为太可耻了。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读4—8段,小组事四人为一组先读。
生开始在小组中练读。
师: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一小组读)
生:读。
师:他们读得好不好?
生:(齐声说)好!
师: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师:(指着黑板上的问题)有的同学问大象的鼻子堵了,野猪变成了泥猪,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现在我明白了是溪水变浑了,水里的泥沙赌住了大象的鼻子。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大象鼻子赌了以后会怎么样?
生:它一定出不上气来。
生:它一定会很难受。
生:大象一定说:“真难受呀!我真后悔呀!”
师:野猪变成了泥猪,它会怎么想呢?
生:哎呀!好可怜呀!我现在是又脏又丑呀!
师:它俩真是狼狈极了,从哪儿可以看出它俩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呢?(微机出示图)
师:同学们看它俩正在干什么?
生:它俩正把一棵棵小树苗栽好了。
生:野猪正埋土呢,大象栽小树苗呢!
师:同学们看它们是怎么栽的呢?(微机出示文字)
野猪刨坑,大象栽树,野猪培土,大象浇水……他们俩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
生:读。
师:对,刨坑、栽树、培土、浇水,他们就这样把一棵棵小树又栽好了,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弥补了自己的过失。
当小兔子看到了,心情怎样?
生:(齐声说)很高兴。
师:我们看见了,心情怎样?
生:(齐声说)我们的心情也很高兴。
师:当溪水看到后心情怎样?
生:(齐声说)更高兴了。
师:所以书中怎么说的?咱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课的开始有同学也问到了这一问题,为什么说溪水唱着
歌向前流去呢?
生:溪水看到大象和野猪又栽起了小树,它很高兴,就唱起了歌。
生:溪水变清了,它很高兴就唱起了歌。
师:对,溪水高兴了,那哗哗的流水声就像唱歌一样,向前流去了,这就是说保护树木溪水变清了。
(板书:保护——清)
师:好,同学们放下书看黑板,(教师指图)原来清清的小溪,由于野猪和大象拔掉了岸上的小树,使得溪水由清变浑了,经过小兔子的劝说,它俩都明白了毁掉了树木,溪水也就变浑了的道理,于是它俩又重新把一棵棵小树栽好了,最后溪水由于它们的保护,又变得清了。
师:那么该如何保护小树呢?
生:在岸上立块牌子,上面写着:“保护小树,人人有责。
”生:自己不去破坏,见到有人破坏要阻止。
生:到处去宣传,要保护小树。
生:我们也不要向小溪里扔脏东西。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好,希望你都能成为环保小卫士。
师: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生:我最喜欢小兔,因为它帮助了大象和野猪,看到有人破坏树木就去阻止。
生:我最喜欢大象,因为它知错就改。
生:我最喜欢野猪,因为它又把小树栽好了。
师:是啊!小动物们都能保护树木,我们小学生也应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使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河水更清,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