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女排精神代代传(2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女排精神代代传
正文:
中国女排横扫美国采访:朱婷手腕一切正常,郎平终于露出笑容!中国女排3-0横扫非常兴奋,让我们共同庆祝中国女排轻松啃下硬骨头!而本场比赛原本被担心是一场硬仗,结果中国却打得非常流畅,用一场完胜横扫对手!而比赛结束后,媒体对朱婷和郎平的采访也比较轻松,朱婷除了谈到心情好以外,还表示手腕一切正常;郎平主教练在比赛中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赛后直言做了困难准备!先看朱婷队长采访,她说:之前就作为硬仗来准备的,毕竟美国女排是强劲的对手,中国女排和美国交锋胜少负多,能够战胜美国女排开心加激动,享受多点开花的感觉(指丁霞分配球合理,袁心玥张常宁等都有分担进攻压力--今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全队进步太多,朱婷队长终于可以不想去年那样压力大,能够开心和快乐)。
女排世界杯的胜利要一场一场去积累,这样距离我们(夺冠)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另外,广大球迷特别关注,关于手腕伤势的问题,记者也专门问了情况,朱婷队长表示:一切正常!这也让广大球迷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不用担心影响后面继续打硬仗!而央视记者崔佳对郎平主教练的采访,同样是充满了欢乐,崔佳问郎导,看您此前几场比赛都一脸严肃,而今天却在过程中少有的笑容。
郎导说:有几个球确实打得相当经常,我觉得可以欣赏一下!然后继续保持微笑,很明显郎平主教练心头的重负卸下了,她此前所说:“升国旗,奏国歌!”六字誓言等于提前兑现了!关于比赛的满意度,郎平表示还不错,一切按计划进行!但美
国女排向来打得比较快,原本是做了充足的困难准备,甚至0-2落后打五局都想好了!并认为发球是制胜的关键,不能光担心失误,还要有担当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为队友拦防(和防反进攻)创造机会!当然,此前中国女排也充分研究和突破,如何减慢对手的速度,按照我们的节奏来比赛!这是中国女排在重压之下,打出的本届世界杯最精彩的一场比赛,特别是在前一天对阵另一个宿敌巴西女排,中国女排苦战五局取胜,袁心玥和朱婷扛起了大旗,而其他球员则在进攻端和失误控制等方面表现不理想,几个队员包括郎平也受到了部分球迷的质疑!如今一场五局大逆转,一场完胜横扫,中国女排等于翻过了女排世界杯夺冠卫冕道路上的两座大山。
接下来还剩下四场比赛,两个鱼腩队加上两个塞荷两个缺少核心主力的一流强队,这样使得中国女排夺冠卫冕的形势,就提前变得更加清晰明朗!中国女排将一路坦途,直奔夺冠登顶,为祖国70华诞献礼!相信朱婷队长将会继续惊喜和激动,爆发实力一路前行横扫各路对手,向着卫冕女排世界杯MVP和获得最佳主攻冲刺;而郎平主教练此役过后,就能够气定神闲舒畅心情运筹帷幄,继续向着卫冕女排世界杯冠军出发!对于广大排球迷和全国观众,则是迫不及待地期待,期待9月29日早日来临,静候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兑现承诺:升国旗,奏国歌!
中国女排,加油!
作者:王恒志
2019-09-24 14:30图文来源:新华网
3:0完胜美国队!23日的2019女排世界杯“天王山之战”没有想象中胶着,中国女排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实现七连胜,同时在卫冕冠军的道路上迈出最坚实的一步。
这是中国女排的胜利,更是女排精神的胜利。
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壮举,在国门初开的那个时代,女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也激励着一代国人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不断谱写时代壮歌。
30多年过去了,中国
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步前进。
当此之时,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强大,但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是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
此时此刻重提女排精神,不仅是因为过去五年里中国女排勇夺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奥运会冠军、2017年大冠军杯冠军和2018年世锦赛季军,始终位列世界顶尖行列,更是因为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不断地丰富和扩充着自己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本次世界杯,中国女排已经迎来七连胜,战胜了美国、巴西等主要争冠对手,距离卫冕又近了一步。
但郎平和中国女排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她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从零开始”,每一次比赛都要拼尽全力,惟其如此,才铸就了强大的中国女排和传承至今的女排精神。
说到底,女排精神之所以为女排精神,最根本的正是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把为国争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赢要赢得光明磊落,就算输也永不放弃、超越自我,
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
美国队我们已经赢了,但世界杯还没有结束。
中国女排,加油!
从郎平的笑容里看到新时代女排精神
女排世界杯第七轮,中国队3:0完胜美国队。
9月23日的这场比赛,不仅一扫今年世界女排联赛江门站中0:3失利的阴影,女排的姑娘们也找到了抑制对手的方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严肃示人的郎平,比赛中不时地露出了笑容。
1981年世界杯,初出茅庐的郎平跟随中国女排站上了世界杯舞台,同样是对阵劲敌美国队,同样是关乎奖杯的焦点战,郎平和队友们同样创造了七战七捷的成绩,最终拿下了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时至今日,国人对中国女排的关注,可以说超过了众多体育竞技项目,不只是因为比赛的“含金量”,更多的是因为“女排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比赛,举国关注、万人空巷。
3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感受这样的氛围,再次
因女排精神而心潮澎湃。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永不言败精神。
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不畏强敌、奋力拼搏,这比“五连冠”本身鼓舞人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引领社会文化的时代符号。
从郎平的灿烂笑容里,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众所周知,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排经历
辉煌、低谷和重生。
重振女排精神,比卫冕世界杯更为重要。
新一代中国女排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出成绩,而是用女排精神激励队员刻苦训练,用女排精神凝聚力量,用女排精神创新先进技术,这才是中
国女排重振雄风的动人力量。
对于全社会而言,传承和创新女排精神,是对中国女排最好的褒扬。
为女排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唤起亿万国人的精气神,在面向未来的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有种精气神叫“一分一分去拼”
“这就是‘血战’,我们每一场球都不能输。
不能想赢怕输,只能是想赢不怕输。
”四年前的世界杯,进入夺冠的关键阶段,郎平曾这样给队员们鼓劲。
四年后,这样的“血战”再次来临。
激战正酣的女排世界杯上,中美两强再度相遇,这场被普遍视为“冠军争夺战”的焦点战役,最终以中国女排零封对手而告终。
看比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犬牙交错,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个球,都重若千钧。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在本届世界杯赢得开门红后,郎平的这句话一举冲上热搜,引得网友带泪转发。
三连胜、五连胜、八连胜……女排姑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坚韧、拼搏、稳健,像一股雄奇的力量,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平心而论,这些年中国女排有过高光时刻,也遭遇过低谷困境,但只要站立赛场之上,这支队伍就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不一般的血性。
在最要劲儿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或许就是中国女排最动人之处。
竞技体育本来就
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意志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
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
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
就拿此次世界杯来说,女排姑娘刚到札幌就放下行李直奔训练场,郎平亲自上阵,用她的话说,“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还在拼,没有人好意思偷懒。
”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夺得过世界大赛冠军的队伍。
作为一种情结,女排精神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38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
“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攀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
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近40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支球队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纵然今天的中国早已无需用更多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但正因此,我们才更要去理解、去体悟、去唤起那贯穿于“女排精神”
当中的强大力量。
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分一分去拼”,这是时代和国人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
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有了这股子精气神,梦想再大,未来再远,也终将抵达。
什么是女排精神?世界杯中这9个瞬间,或许就是你要的答案
提到中国女排的名字,你很难不对她肃然起敬。
这个光荣的集体是国人的骄傲,为中国赢得无数荣誉,并且现在依然还在为中国夺冠的征途中。
那么什么是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在每次暂停时都会讨论在场上的得失,不只是主教练会指导队员,女排姑娘自己也会和队友沟通。
当再一次准备上场时,她们总是士气高涨,杀气腾腾。
必胜的信念,这是女排精神。
只有敢于胜利的人才能获胜。
在一次防守中有两名队员因为救球倒地,自由人王梦洁在比赛中多次鱼跃救球,小身板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她每场几乎都会遭到对方主攻手的重击,但她却从来没有倒下,这种坚强和默默奉献就是女排精神。
每次进攻开始之前,中国女排队员都会严阵以待,彼此通过声音传达信息:我已经准备好了。
排球是一项体育运动,但在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时,你甚至会感觉她们就是在打仗。
这样的感觉来自于女排主帅郎平。
有铁榔头美誉的郎平,天生就有一种狠劲,这种劲头让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坛上的劲旅。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郎平就是中国女排的火车头。
中国女排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这种气势能压制对手的进攻势头,能掌控场上的比赛节奏。
排球就是抑制和反抑制,只有自己掌握主动权才你才能获胜。
朱婷、张常宁等队员多次在比赛中展现出超强的实力
和这种霸气,对阵美国队的比赛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国女排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一直注重人才培养,保持球队总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就是中国女排能一直保持竞争力的原因。
在对阵肯尼亚的比赛中,中国队以年轻队员为主,只是派了张常宁和龚翔宇两名老将上场稳定局势。
王媛媛和李盈盈都是新人,张常宁等于是在陪她们练级。
朱婷和袁心玥在比赛结束后庆祝胜利,这是她们之间最特别的庆祝方式。
女排队员之间的感情也是她们能获胜的原因之一,彼此之间没有猜忌,肝胆相照,这样才能在场上共同面对强敌。
郎平旁边的这位是国家队助教赖亚文,她从1999年开始就担任中国女排的助教,先后经历过胡进和郎平两个时代。
她是中国女排第9任队长,曾在郎平麾下效力,现在又成为了郎平的左膀右臂。
比赛中她一直坐在场下观战,时不时和郎平交流几句,更多的时候她是那个“郎平背后的女人”。
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有许多像赖亚文一样的人在为中国女排的荣誉而努力。
“女排精神”,永远让中国人热血沸腾
2019-09-24 14:21:41来源:海外网
9月23日,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阶段A组
循环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老对手”美国队。
此次胜利不仅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7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尴尬纪录。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无惧挑战,在赛场上势如破竹的英姿再次点燃了国人内心的澎湃豪气。
一
说到中国女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
中国体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各种项目的世界冠军数不胜数,但冠军背后能够总结成精神的项目却不多。
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界有两面红旗:一个是中国登山队,另一个是中国乒乓球队。
这两支队伍是当时中国体育界最优秀的团队,分别创造了“中国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
而在改革开放后,“女排精神”叫得更响,更深入人心。
1981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同样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先后战胜美国、日本等世界劲旅,首得世界冠军。
从排球运动本身来讲,东方人能够拿到排球项目的世界冠军并非易事。
排球是集体项目,又是“高人”项目,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训练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种精神和动力的鼓舞和追求。
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拼搏的身影,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第二天,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在《体育报》上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
文中写道:“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此后,以袁伟民指导为教练核心的团队和老一代的女排姑娘们,在“五连冠”(1981—1986年)中凝聚缔造了“女排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
袁伟民受到了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启发,他认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攻克了这个数学谜题,靠的就是“迷”。
于是,袁伟民将这股“迷”
劲儿带入中国女排,要求队员们对排球也要极度专注和热爱。
在训练时,他要求队员们拼尽全力,克服苦累和伤病等困难。
在比赛中,他要求队员们极度专注,无论对手强弱都不能松懈。
为了让队员记住比赛中的一个教训,袁伟民会在赛后把所有球员留下加练,一直练到很晚才离开。
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嘴里喊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比赛中奋斗出来的,历练出来的,凝聚出来的。
袁伟民一再强调“拼搏”“严格”“协作”,说出来感觉很虚,但这正是女排精神的体现。
凭着在日常训练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和扎实的技术,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了五个世界冠军,创造了辉煌,成为中国女排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传家宝”。
二
“女排精神”代代相传。
以陈忠和为主教练的时期,是女排精神传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女排几十年来都是以“夺取奖牌,争取金牌”为目标的。
取得“五连冠”后,中国女排成绩起起伏伏。
教练换了好几任,但都没有夺得世界冠军。
直到2001年2月,陈忠和接队。
当时,中国女排在世界所有女排强队中是平均身高最矮的一支球队,这对一项需要“高度”的项目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群“小个子”,被陈忠和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这支队伍取得了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以及大冠军杯的第一名。
陈忠和曾在袁伟民执掌中国女排教鞭时期担任过陪打教练。
为了将中国女排的训练质量提上来,陈忠和实施了一
系列的“魔鬼训练”。
如果没有中国女排精神的支撑,那么几乎没有人能承受陈忠和的“魔鬼训练”。
湖南郴州基地的苏仙岭,就是传说中的魔鬼训练场。
苏仙岭的海拔并不高,但上、下石阶加起来有3600级。
陈忠和要求所有的队员必须在22分钟之内跑上去,只要有一个人超过1秒钟,二话不说,全队一起下去,重新来。
登山既可训练队员们的腰腿力量、膝踝关节,又可以磨炼队员们的体能、意志和团队精神。
这一“魔鬼训练”使姑娘们的身体和精神几近崩溃,但是每一个姑娘都告诉自己:不能掉队,不能拖累大家,不能拖累全队,一定要坚持,哪怕有人坚持不住,也得两个人拖着她往上走,一定要把她拖上去,坚持、再坚持。
每当笔者回想起年轻的队员们手拉手、强帮弱,汗水混着泪水,滴在一级级的石阶上,艰难地向苏仙岭冲刺的画面,仍然激动不已。
陈忠和时期,中国女排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女排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取得过三次奥运会冠军,第一次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第二次则是20年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逆转俄罗斯女排取得冠军,无疑是中国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示、发扬和传承。
当时中国女排队员整体条件都不算太好,正是因为坚定地走中国女排的发展道路、发扬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才能有所作为,再次
取得了非凡成绩。
三
2016年,以郎平为主教练的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又带领女排取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再次将女排精神展示给国人,展示给世界。
郎平为中国女排带来了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先进的理念,但是能把中国女排从低谷带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不仅仅是靠这些。
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浑身伤痛的郎平,做什么事情都拼尽全力。
中国女排队员朱婷就曾说过,进入国家队以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苦耐劳的“女排精神”。
有时候训练很辛苦,她就会想到,打排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集体荣誉的一部分,就会咬牙坚持下去。
郎平曾说:“每一次训练,我都是这样要求,要求她们努力,要求她们拼尽全力,要求她们团结,正因为平时训练是这样要求的,所以在场上比赛的时候,她们就可以做到。
而不是说,平时训练很松懈,然后去到赛场上就一个劲儿喊口号,这是不行的。
”比赛时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时团结一致,这不就是“女排精神”吗?在里约奥运会开始之前,中国女排并不被人们看好。
在小组赛上也仅仅获得了三胜两负的成绩,最终却夺得了冠军。
赛后,主教练郎平在微博里写道:“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
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中国女排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女排精神”不是口号,不是精神胜利法,而是行动、力量和能力。
四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取得佳绩的重要精神动力保障,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种正能量,学习传承女排精神意义重大。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排精神始终需要继承发扬。
然而,女排精神该怎么发展,怎么打造,怎么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去探索努力,而不能故步自封,甚至抛诸脑后。
首先,女排精神是为国争光。
中国女排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国家队,它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数十年如一日,背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把为国争光视为己任。
只要入选中国女排,为国家争光每一名运动员的重要使命。
中国女排队员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这种责任,这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一个点。
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为国争光的责任、志气,就没有中国女排精神。
其次,女排精神是永不放弃。
中国女排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更重要的是看似她们被打趴下了,伤痕累累,她们还能不能站起来,还能不能继续往上冲。
几十年来,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始终都会站起来。
站起来并不是一个常态,有的时候站起来又倒下了,倒下了还能再站起来,这才是女排精神之灵魂。
我可以失败,但我不能放弃,我可以达不到目标,但是我不能没有追求。
最后,中国女排精神就是团队协作。
对于中国女排这个集体来讲,团结、奉献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生活当中的团结、训练当中的团结、参赛当中的团结、荣誉面前的团结、困难面前的团结等等。
在球队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勇挑重担,敢于冲锋陷阵挑大梁。
在痛苦中去求得团结,追求和谐,手挽手,一条心,一股劲,用团队的力量去战胜一切。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
比的是实力,拼
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
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的教练员、运动员夺取冠军、为国争光的前进脚步永不停歇。
(徐利,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原局长、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
女排精神在传承中闪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24 06:13
作者:侯珂珂
七连胜,中国女排在2019女排世界杯上向着卫冕冠军的方向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女排姑娘们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守在电视机前的球迷不禁感慨,这是中国女排的胜利,更是女排精神的胜利。
1984年、2004年和2016年,中国女排三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过去五年里,中国女排勇夺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7年大冠军杯冠军和2018年世锦赛季军,始终站在世界顶尖行列。
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壮举。
今天,时代在变,国人对女排的热爱没有变:23日下午很多人守候在电视机、电脑和手机屏幕前观看中国女排的赛况,女排获胜后,人们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各类社交网络为姑娘们点赞、叫好。
作为三大球“王牌军”和中国军团团体项目的脊梁,女排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历经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