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原子结构的模型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有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有的原子 容易得到电子。
此处详见视频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离子 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子可以失去电子或者得到电子,带电荷的离子。带正电荷 的称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称为阴离子。 金属钠在氯气中点燃 氯原子从钠原子中夺取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因静电相互作用聚集在一起,构成氯化钠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荷 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它集中了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
电子
带负电荷 原子核很小,半径不足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1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荷
原子
中子 不带电荷
电子 原子核仍然可分。
原子核的电荷数即为质子数。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因此,整个原子不带电。
经典例题详解 【例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原子核
【例2】构成原子核不可少的微粒是( )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例3】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氢元素
B 氢分子
C 氢原子
D 氢离子
【例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钠 原子
电子
氯 原子
钠 离子
氯 离子
2
物质的微粒模型 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 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并有相互作用。 各种微粒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水是自然环境中唯一能同时看到气态、液态与固态三态存在的物质。 用物质构成的微粒模型可以解释水的三态。
冰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分子能不能 再分呢?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分子由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很复杂,有的分子很简单 分子由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很复杂,有的分子很简单 此处详见视频 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刚石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同种原子还能构成不同物质 此处详见视频
此处详见视频
原子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荷 电子 带负电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同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不同。 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 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原子
原子核 所有核外电子都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在原子核周 围的空旷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例5】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 发现粒子( ) A 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 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 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 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3
【例6】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当1个氢原子失去 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4
A 质子
B 原子核
C 阳离子
D 带负电荷的离子
【例8】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B 它们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C 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
【例7】氦-3原子核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
【例9】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 原子结构的模型知识精讲
万物—无论是生物体还是非生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 构成 分子
离子
原子
微观
分子
分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种类不变的最小微粒
1.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呈液态 2.氢气由大量氢分子聚集而成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呈气态,氢气可以燃烧 3.氧气由大量氧分子聚集而成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呈气态,氧气可以帮助燃烧
固态冰中的水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它们按一定的次序整齐排列,水分子只 能在固定的位置振动。
此处详见视频
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吸收能量,运动加剧,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 0 ℃ 时,冰开始熔化成水。 液态水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此处详见视频
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之间的空隙更大,分子之间的作用 力更弱,水成为水蒸气。 常压下,100 ℃ 时,水可以全部转化为水蒸气。 水蒸气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此处详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