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街道黄龙洞行政村:严氏方氏历史悠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山街道黄龙洞行政村:严氏方氏历史悠长
云山街道黄龙洞行政村:严氏方氏历史悠长
云山街道黄龙洞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1300米。
村民委员会驻曹家自然村,村以所辖自然村黄龙洞为名。
地处丘陵,区域面积0.74平方公里。
下辖黄龙洞、曹家和后田畈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82户,523人。
村民大多以兴办实业和务工经商为业。
曹家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
始居曹姓,南宋时自河南开封迁入,村以姓氏得名。
现为杂姓聚居。
有2个村民小组,79户,228人。
村中有200年以上树龄古樟一株。
因城区扩建,现已为城郊主要居民区,村民大多以兴办实业和务工经商为业。
黄龙洞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 300米。
始居严姓,宋淳熙年间由邑城隆礼坊迁入定居,村后古时称龙首山,原有溪流经金钟岭下白鲞滩,滩边有一洞穴,传黄龙潜居此处,故名黄龙洞,村以洞名。
现为杂姓聚居。
有村民小组2个,68户,198人。
因城区扩建,现已为城郊主要居民区,村民大多以兴办实业和务工经商为业。
后田畈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北 500米。
始居方姓,南宋时由淳安青溪迁入定居,因地处东门外田畈中,故村名后田畈。
现为杂姓聚居。
有村民小组1个,35户,97人。
因城区扩建,现已为城郊主要居民区,村民大多以兴办实业和务工经商为业。
据云山吴村《严氏宗谱》,宗族堂名:永思堂。
版本为清光绪癸未年(1883年)永思堂木活字本。
本谱始修于明代,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五世,排行字为:友。
共十卷,计十册,线装本。
卷一:谱序、严氏历代潜居总图、墓图、合同议约;卷二:高一、高三公派世系图;卷三至卷四:高四公派世系图;卷五至卷六:高五公派下行传;卷七:天瑞公派、高二公派行传;卷八:前宅文四公派行传;卷九:后宅文公派行传;卷十:汇潭兰公派下行传。
始祖为严居仁,字安宅,行元四,宋绍兴年间(1131——1162),自富春迁兰溪灵泉乡之源潭。
始迁祖严隐,字晦夫,行正二(宣议郎),宋淳熙年间(1131——1162)由兰溪源潭迁居兰溪城之隆礼坊。
本支派排行字;淳悌成崇,增康凝干,埧贤渊思肃隆盛恒祥和睦孝友雍顺乐志诗书谟猷廷献浚哲纯儒星云
珍贵史料:《正二公墓图》、《绍衣録说》。
严氏始祖为严子陵。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
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东汉著名隐士。
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
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
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
严子陵这种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
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后田畈自然村方氏祖先方储,聪颖博学,曾精研《易经》,通晓图谶占卜之学。
东汉建初四年(79),被举孝方储像廉和贤良方正。
章帝召考对策,方储得第一名。
次年春二月初一,日蚀,章帝请大臣推荐直谏之士,丹阳太守周歆推荐方储,方储详述灾祸的来由。
汉章帝一次召集文武大臣议事,令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方储则居正中,曰:"臣文武兼备,任所使用。
"章帝夸其才,又请方储等人试解乱丝,唯方储拔剑斩断乱丝,对章帝说:"乱必剪之,而后理!"一反常规,驾驭形势,遇事都应当如此。
章帝很器重其胆识,委以郎中,不久出任句章(今慈溪西南)令。
又历任阜陵(今安徽全椒县)、阳翟(今河南禹县)令。
建初六年,在阜陵令任上回家奔母丧,克尽孝道,负土筑坟,种树千株。
元和初年(84),再次被举为贤良方正,考对策,又得第一名,拜授议郎,改任洛阳令,升迁太常。
永元五年(93)六月,和帝定日举行郊祭,召问方储天气状况,方储说:"天气当有变,御驾不宜出郊!"即那天天气不好,劝和帝不要去。
到了郊祭那天,天朗气清,于是和帝遣使责备方储妄言欺君。
方储对使者说:臣从先师那里得到书籍,能推
知事物发生的征兆,现在坏天气就要降临,希望皇上立即乘车回来。
使者去后,方储以诚而见责,自叹:为人臣以蒙受不忠之名为耻辱,遂忿然饮毒酒自尽。
和帝郊祭回归途中,天气突变,洛阳一片昏暗,降冰雹大如雁蛋,死者千计。
和帝大惊,悟储有先见之明,深为内疚,派人去找方储,知方储已死,非常感伤:"储死,谁与我共治天下呢!"后追封方储为太常尚书令、黟县侯。
命官护尸,归葬歙东。
乡民于霞坑柳亭西小山上建庙祭祀。
兄方侪为南阳太守、关内侯,弟方俨为大都督、丹阳太守,办事皆刚毅果断。
方储有三子,其长子方仪之后,迁湖、常、鄞、滁、仁和、南海、莆田、兴化、九江,以莆田最盛。
其次子方觌、季子方洪之后流布亦广。
汉唐间居住于歙东乡及浙江省交通便利处的方氏,主要是方觌与方洪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