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专题一
必修一的内容主要涉及物质的量、物质分类组成、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化学.
其中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元素化学是必修一的重点。
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
摩尔(mol):把含有6。
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把6.02 ×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 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5。
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 N A)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气体摩尔体积
1。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 m=22。
4L·mol-1。
常温常压下,V m〉22.4L·mol—1
2.阿伏伽德罗定律牢记公式pV=nRT。
导出公式pM=ρRT。
由此推出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所有推论。
(解题时结合ρ=M/V灵活应用)
3。
气体相对密度D=ρA/ρB=M A/M B
物质的分类(详见书本P3图)
1.氧化物的分类①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同上),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2。
常见的混合物有溶液、胶体、浊液、空气、合金等。
3。
分散系分类的本质为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颗粒直径大于10-7m的为浊液,介于10-7m和10-9m之间的为胶体,小于10-9m的为溶液。
胶体的物理性质①丁达尔效应②电泳现象③介稳性④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
纸⑤吸附性(可以用于净水,如Al(OH)3胶体、Fe(OH)3胶体)
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反之,则为非电解质。
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1.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的规格、温度,容量瓶瓶颈有一刻度线。
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的关键词:加水、倒置、观察、正立后旋转瓶塞180℃、 再倒立、再观察.
2。
配制步骤及仪器: 1。
计算2.称量(或量取):天平、药匙或量筒和胶头滴管3。
溶解(冷却至室温):烧杯和玻璃棒4。
转移:容量瓶(注明规格)5.洗涤 6.定容:胶头滴管 7.摇匀 8.装瓶(用细口试剂瓶)
3.注意事项:
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物质或作反应的容器,不可长时间贮存溶液,热溶液需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
D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4.误差分析:
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
依据MV m =V n =
c 来判断。
5.常用转化公式 1000C M ρω= %100%100%⨯+=⨯=剂
质质液质m m m m m a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符号 K L M N O P Q
层数 1 2 3 4 5 6 7
2。
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守的四条规则
①能量最低原理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K 层作为最外层最多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④倒数第三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