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 近代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精选八十三
第1题【单选题】
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个点向—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

”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近代中国某学校“由洋文而及中学共须八年,馆中学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此学校创办者的政治派别应该属于(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抵抗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衙门承认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巾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A、所完纳地丁银数值相对稳定
B、清政府减轻了人民负担
C、农村经济衰退生产相对萎缩
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主要原因的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的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产生发展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

材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洋务运动的领导人各自为战
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
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兴办汉阳铁厂时,张之洞向英国梯赛特机器厂购买机炉。

当该厂提出先化验铁石、煤焦质地而后始可配置与之相应的机炉的要求时,张却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

”英国厂方为之愕然,胡乱搭配了两座钢炉给中国。

这表明洋务运动( )
A、注重学习西方技术
B、坚持清朝政府的领导
C、存在盲目决策现象
D、从中国资源现状出发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学者认为,晚清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官办企业是主体;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
B、第一阶段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开端
C、第二阶段到甲午战争之后结束
D、第三阶段开始于一战以后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对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经济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
B、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棉纺织业得到开发
D、外国资本入侵促进了中国丝、茶生产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

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

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

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

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

……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

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

随着飞梭的应用,棉纺织业纺与织两大部门间的平衡被打破。

经过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纺纱部门机械化技术革新已基本完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生产要素得以突破地域限制。

蒸汽鼓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焦炭冶铁法,使英国的冶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

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到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

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

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规、枪地、弹药。

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徕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

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摘编自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反映古代福建茶叶生产的哪些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