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八上·临沂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
他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又饶有趣味。
B .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它是一部很有趣味的著作,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C . 《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 .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 (2018七上·宁波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yuán________远流长,名家bèi________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wèi________为大观。
今天,让我们màn________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3. (10分)(2016·杭州模拟)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________ , ________。
②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________ , ________。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④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梦”就是安居梦,就是杜甫曾经喊出的“________ ,________”的梦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 ,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4. (1分) (2016七上·安定期末)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②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③奈地坏何________ ④身亡所寄________
5. (16分) (2016七上·下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
为并州守,素结恩德。
后行部①至西河。
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対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③何日当还。
伋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伋为违信于儿,遂止于野亭,候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
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讲信用)
B . 相委而去(舍弃)
C . 伋辞谢之(感谢)
D . 先期一日(约定)
(2)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A .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 陈太丘/与友期行
C . 诸儿/复送/至郭外
D . 儿/曹何自远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②対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
(4)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19八下·上杭期末)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是“五经”之一。
B . 中国古代文体中的“记”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的,如《桃花源记》《核舟记》。
C . 立春、清明、芒种、处暑、白露、冬至等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名称。
D .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六、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
7. (1分) (2017七下·高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他忽然醒了。
不是那种自自然然的由睡而醒,而是猛的一吓,象由一个世界跳到另一个世界,都在一睁眼的工夫里。
看见的还是黑暗,可是很清楚的听见一声鸡鸣,是那么清楚,好象有个坚硬的东西在他脑中划了一下。
他完全清醒过来。
骆驼呢?他顾不得想别的。
绳子还在他手中,骆驼也还在他旁边。
他心中安静了。
懒得起来。
身上酸
懒,他不想起来,可也不敢再睡。
他得想,细细的想,好主意。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他的车,而喊出“凭什么?”
“凭什么?”但是空喊是一点用处没有的。
他去摸摸骆驼,他始终还不知自己拉来几匹。
摸清楚了,一共三匹。
他不觉得这是太多,还是太少;他把思想集中到这三匹身上,虽然还没想妥一定怎么办,可是他渺茫的想到,他的将来全仗着这三个牲口。
(《骆驼祥子》节选)
(1)
本段文字所写的情节是________,祥子此时的“好主意”是:________。
(2)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凭实力混到车厂主——刘四爷
B . 自己给自己办了婚事——虎妞
C . 祥子把谁家的车给摔坏了——曹先生
D . 服毒自杀身亡——小福子
(3)
从整部作品来看,无情的社会现实使祥子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 (5分)(2017·广安) 根据阅读积累,补写以下读书笔记卡。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9. (13分)(2018·河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
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
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
了伤害。
“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
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
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
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
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作者:纪秀生。
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
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10. (20分)阅读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
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
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
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
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①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②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釆,——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1)
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
(2)
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各具有怎样的思想特征?
“他们”① 指的是:________ “他们”② 指的是:________
(3)
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4)
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
(5)
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至少写出两点)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 (2017九上·金堂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
雷震①
草满池塘水满陂② ,
山衔落日浸寒漪③。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④信口吹。
【注释】①雷震,宋代人,籍贯,生平事迹不详。
②陂(bēi):水岸。
③漪:水波纹。
④: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写作与表达
请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有一种叫
初一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的永远记忆,相信这一年来你有很多的感触: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着,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夜深人静,淡淡的月光剥落了家具的漆皮镀上了一层银白。
这样的夜,如此静谧。
可这样的夜里。
我依然无眠。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发挥你的想像,自拟题目,续写一个故事。
字数在600字以上。
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3-1、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4-1、
5-1、
5-2、
5-3、
5-4、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6-1、
六、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
7-1、
7-2、
7-3、
8-1、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0-5、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