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学程发展述评
台湾“大学评鉴”述评

提供评 鉴服务 ;
接 受评 鉴委托 ;
发展 各类学 门国际认 证机 制; 办理台湾大学暨技专校 院各类 评鉴及考核工作 ; 其 它符合本 中心设立 宗 旨之 相关公益性教育事 务 ; 执行 政府委 办评鉴工作 ,提 升高教质量 ; 结合 产官学资源和力量 ,开 发评 鉴业务 ;
“ 师资、教 学、研 究”进行评鉴 。校务评鉴 的整个组织架构如 图11 .。
大学 ( 学术版) 20年第1期 09 0
8 3
教育行 政部 门
I
I社团 法人台 湾评鉴协会 I
l
指导委员会
l
评鉴委 员会
I
l
J
策略 识 ;
提 供评 鉴咨询服务及办 理评 鉴事务 ; 举办有关 评鉴之学术及研讨会 议; 办理相关 评鉴执行辅导事项 ; 从事其 它有关评鉴 的事项 ; 由台湾学 术界、企业界从事相 关事务人 士共 同组 成,致力发展 公开、透明、合
界公信力 的专业 评鉴 团队来辅 导并鼓 励
图1 2台湾大学 系所评鉴组织架构 —
两次 不 同类 型的评 估 ,除内容 各有侧重外 ,其 主要不 同处在 于组织 实施 者分别 是
2 0年 8 03 月成立 的社 团法人 台湾评鉴协 会 ̄2o 年1月成 立的财 团法人形式的 “ Do 5 2 高等教
育评鉴 中心基 金会 ” 。后者代 表 台湾教 育行 政部 门负责制 定大 学评鉴 的规划 及实施 计 划 ,并提供相应 的经 费支 持 ,而前者则负 责大 学评鉴的具体工作 。他们 的性质、职 能分 工和在高等教育评鉴 中的作用各有不 同 ,如表 11 -所示 。
等 ,其 中艺 体 组 又 分 为 艺术 分 组 和 体 育 分 组 。大 学校 务 综 合 评 鉴 从 师 资 、教 学 、
近十年台湾高等教育改革述评论文

近十年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研究述评【摘要】新世纪以来,围绕高校治理结构的问题,我国台湾地区对高等教育展开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行卓越教学计划,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从而调整了台湾高校的运行机制,扩大了台湾高校的自主权,彰显了高等教育的民主化,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台湾高等教育改革;教育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迎合大学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型,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启动了“一县一大学”计划,大学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但“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
大学教学质量出现滑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降低。
高等教育的投入与学校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失调,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大幅缩减,大学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社会对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认可度下降,大学的科技竞争力下滑等问题日益突显,在全球化竞争的潮流下,如何培植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发展卓越的教育理念已刻不容缓。
通过查阅文献,有关21世纪初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把“台湾高等教育改革”作为关键词输入读秀和中国知网,确定范围2000-2011年,其结果是:相关书籍1本,相关论文 11 篇,硕博论文 0 篇,相关文档2篇,相关会议论文2篇,网页相关信息39条。
现在对搜索到21世纪初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研究表明:台湾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随着政治上的严和转型,大学实行自主的呼声日盛。
台湾当局开始解除对高等学校的不当行政管制,对大学实行松绑。
新世纪开始,大学自主管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大学自主为主旨的高校治理成为教改中彰显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而推动“国立”大学法人化则成为实现大学自主的主要方式。
台湾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借鉴

台湾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借鉴[摘要] 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人才,而且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和借鉴台湾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大陆高校创业教育健康蓬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对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状况、创业活动、创业教育支持系统、创业教育校际合作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大陆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创业教育;台湾高校[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100?04台湾的创业教育始于1993年国立中山大学开设的第一个创业教育课程。
此后,台湾大学于2002年开设了以科技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1]。
近几年来台湾各大专院校相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同时企业也投入大学生创业竞赛。
本文以台湾的一般大学院校和技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其中一般大学71所,技职院校77所,共计148所。
一、创业课程开设1. 大多数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利用各校的课程查询系统得知,71所一般大学中,46所开设了创业课程,约占65%;77所技职院校中,36所开设了创业课程,约占47%。
故约55%的台湾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
此外,创业相关课程的开设与否,与学校的公立或私立性质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台湾高校皆较重视创业教育。
[2]2. 创业课程众多从各校的课程查询系统得知,台湾各高校共开设112种创业课程,其中创业管理最多,其次为创新与创业管理。
由于各高校开设课程名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较难划分。
但根据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大体可以将课程分为四类:第一,基本能力类。
包括人格特质(如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创业与兴业家专题、经营管理-创业与兴业家精神等课程)、精神(如组织创新与创业精神等课程)、创业管理概论(如创意与创业导论、创意与创业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创业管理实务、创业学等课程)、创业相关(如亚太创业环境、创业产业分析、高等创业管理研究等课程)。
台湾高校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பைடு நூலகம்
热情 ,但是来 自于不 同研究部 门的调查结果 表明 , 我 国大学 生创业 的成功率却很低 , 只有0 . 3 %至4 %不等 。 究 其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而作 为大学 生创 业教育 的主 体— —高校 。 在其 中又应 当扮演 什么角色 呢? 当我们 试 图寻求可 供借鉴 的 经验时 , 我们 发现 , 尽管 台湾 和 大 陆均在 2 0 0 2 年 开始发展创业教 育 , 但 台湾的创业教 育 已经取得 了很大 的成绩 , 从政府支持力 度和高校创 业环境等 各方 面 , 台湾 的创业教育更细致 、 更 务实。台 湾与大 陆在语 言和文 化上具 有相通 性 , 因此 , 台湾 高 校 的创业 教育对大陆有 很大的借鉴意义 。 台湾 高校的创 业和就业教育辅导体 制 台湾高校从 系 、 院和校三级构建 了创就业辅 导体 系。在系级和院级 , 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 其主要原 因在于精简机构 和降低人员1 二 资 成本。因此 , 在 系级 和院级 , 大 多数创业 和就业辅导工作 都 由行政秘 书和 老师兼任 。 只有在校一级 , 才设立专 门的机构 , 一般称 为“ 职业生涯规划 组” , 通常设立在 学校的学生事 务处 下面 。以台大为例 , 职业生涯规划 组的 目标 主要 有 四 个 :加 强个 人职涯 规划及 推动 专业 生涯 咨询顾 问制
合等动作 , 均可让有 志创业或希望 以创业投资为事业 方 向的学生 , 实 际地为未来 的生涯 发展奠定扎 实的基 础 。通过各校对 于其 创业 教育 的课程 规划 , 可 以察觉 到每所学校创业教育 的发展方式略有不 同。比如政治 大学 , 其创业教 育的发展大致上 以该 校科技管 理研究 所 为主 , 且 由于该 校没有 工科 专业 , 因此技 术上 的合
台湾创业教育现况与实务分享

台湾创业教育现况与实务分享作者:黄瑞展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7年第04期在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台湾地区的创业教育比以往更受重视,也有很多学校在持续推动与投入创业教育,例如,在台北教育大学、台中教育大学等此类台湾地区的传统师范类院校就开设有相关的文化创意科系;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实践大学等开设有创新与创业系所;台北科技大学、暨南国际大学等则开设有台湾原住民族创业育成中心。
做得比较好的台湾创业类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阶段来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阶段:创意竞赛。
职校的学生有非常多的创意,有一些可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无论如何,怎样让学生的创意萌芽,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举办了创意竞赛,把竞赛分为科技类、服务类和文化创意类三种类型,并分别用多种不同的方案去执行。
学生可以去选择他感兴趣的任何一类。
参赛者只要提交一页创意构想摘要和三页的创意构想书就可以了。
学校可针对提案的创新性、可行性、完整性等因素评出奖项若干,并为每个入选提案拿出200—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
这是第一阶段,是创意的发现。
第二阶段:创意星光班。
在创意竞赛中获得奖项的个人或团隊就可以成为创意星光班的成员。
学员们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并按照规定参加校外的创新创业竞赛,或参加指定的成果发布会。
培训期间须经过考核,未通过考核者不能进入第三阶段。
本阶段,学员须提交一份运营企划书参加评选,学校给予优秀文案2000元人民币的资金奖励。
第三阶段:创业培训室。
通过第二阶段考核的学员进驻创业培训室,接受为期3个月的培训,并与相关厂商合作做出一个培训计划书(含完整的运营企划书)。
学校根据计划书的创新性、市场性、可商业化程度、文字结构、专利取得、合作企业、资金承诺、竞赛成绩、简报及答询等情况,每年最多评出5个优秀文案,每个文案颁发奖金4000元人民币及设备补助费或业务费2万元人民币。
第四阶段:进驻创新育成中心。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国立高雄第-科技大学为例

根据台湾 “教育部” 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 台湾现有 159所大专院校,其中 “教育部” 所属的 公私立技专院校共有 87所 (包括 59所科技大学、 15所 技 术 学 院、13所 专 科 学 校 ), 所 占 比 例 为
收稿日期:2017-08-18 作者简介:郭少东,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 /210093)
54.72%;台湾高 校 在 校 生 总 人 数 为 133.98万 人, 其中,高等技职院校在校人数为 64.82万人,占台 湾在校大学生人数的 48.38%。[2]这说明,高等技职 教育是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高等 技职教育,包括公立和私立的专科学校、技术学院 和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台湾的高等技 职教育体系已由过去的以基层职业教育、专科教育 为主,逐步 发 展 成 为 以 本 科 教 育 层 次 的 技 术 学 院、 科技大学为主。
本文系 2018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双创’ 背景下高校科技人员学术创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2016年度江苏 省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 SJZZ16_ 0006) 的阶段性成果。
·81·
·比较教育·
台校;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当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已成为时代发 展的最强音。2017年 4月,联合国第 71届大会确认 创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全球各国支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从 1998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在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 行 动 宣 言》 中,将创业教育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 本目标,到 2000年欧盟将创业精神列为需要通过终 身学习方能获得的一项新的基本技能,再到 2013年 美国商务部 《创新与创业型大学:聚焦高等教育创 新和创业》 报告的发布,说明全球国家和地区都高 度重视创新创业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推动高等教育领域 中的创新创业活动。
台湾地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进程、特点及启示

台湾 地 区高 等 工 程 教 育 发展 进 程 、特 点 及 启 示
张英 玉 陈兴 明
( 福 州 大学 高等教 育研 究所 ,福 建 摘 福州 3 5 0 1 1 6 )
要 台湾地 区社会 经 济发展 的环境 变化 是激 发 高等教 育改革n d t r a n s f o m a r t i o n s t a g e s t o t o p —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 I t b e a s r t h e f o l l o wi n g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p a y i n g a t t e nt i o n t o ke e p i n g pa c e wi t h t h e e c o n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t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c hn o l o g i c a l a n d v o c a t i o n a l e du c a — t i o n s y s t e m ,s n . e n h e n i n g t h e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s t r e s s i n g o n un i v e si r t y—e n t e r p is r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f e s — s i o n a l a c c r e di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in r g e du c a t i o n, e t c . I n a wo r d, t h i s s t u dy wo u l d pr o v i d e a r e v e l a t i o n f o r r e f o r mi n g
港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综述

港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综述杜运周(2010)认为创业教育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将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成功开展创业教育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分析,他认为,目前MBA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受到重视但目标尚待明确、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有待突破、创业实践教育方法单一、创业教育研究还需要重视本国的文化背景、灌输创业的理念、强化创业团队教育以及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等问题。
其认为台湾中山大学采取以项目为依托、创意是关键,在干中学、整合教师资源与转变角色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大学创业教育的效果,在华人创业教育中具有较早的历史和成功的经验,故其在分析大陆地区MBA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台湾中山大学成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以提升大陆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的水平。
欧阳云、葛万峰(2010)通过对大陆合肥工业大学和台湾义守大学、逢甲大学有关创业教育相关内容的对比,认识到三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认知存在的共同之处:创业意向较高、对创业教育的认知较少,也存在不同之处:对创业教育方向的定位、对创业资金来源的倾向不同,最后从中获得经验,认为合肥工业大学亟需完善的方面有:(1)在对学牛创业思想的培养和引导上,应学习台湾学生利用积蓄的长处,培养学生自力管理的意识和能力;(2)整体教育倾斜度相对较大,覆盖面较窄,缺乏对学生个性和需求的针对性,课程体系缺乏;(3)应避免理工科院校的方向限制,开拓更多的空间,培养更多管理、领导、市场、金融、设计、贸易等领域的多维度人才;(4)创业教育和培训还只局限在校内发展,并没有借助企业这个庞大的后援嘲给与支持,与企业形成联合互动,为学生提供真枪实战的机会。
侯东喜(2010)通过对台湾地区创业教育进行分析,对创业者应具备能力内涵和创业教育内涵进行研究,总结出台湾大学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学程:结合地区和学校发展重点, 学程目标明确、特色突出;学程修读经过甄选;创意与创业学程课程体系:采用多样化和整合化教学方法;衔接院校与企业的最后一哩( last mile) 实践教学环节。
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大学有关创业教育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认识创业教育面临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其中获得经验,提升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创业教育;两岸教育比较;创业教育比较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大学生都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愈发受到关注。
如何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这座大厦值得深思。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一种全新的理念,应该拥有更加国际化的品质,是知识经济催发的产物,它作为一种特别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摸索、发展素质教育的前沿地带。
大学教育与创业,二者相辅相成,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当下,解决好创业教育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都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的整体发展状态。
本文以福建和台湾为模板,研究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教育。
台湾的创业教育起步比大陆要早得多,在实践中已积累了40多年的丰富经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福建省与台湾毗邻,两岸往来密切,地缘、语言接近、文化接近等优势都为福建省就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学习、借鉴、合作共进提供了便利。
一、中国大陆创业教育概况中国大陆创业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此时创业教育的概念还未被引入中国教育界,因此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中国创业教育的开端。
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创业教育”这个词是在1998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我国比较完整地使用创业教育的概念是在1999 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产业。
”这表明创业教育正式在中国大陆高校中开展。
2002年4月,教育部召开的“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等9 所大学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
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学程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学程教育发展及启示作者:胡杨,王滨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第8期自2015 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全面展开。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 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中,促进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衔接。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了创新创业学程教育,使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多样化,也促进了大学学制的多元化。
一、创新创业学程的提出“学程”一词首现于台湾地区是1979 年。
20 世纪70 年代的台湾大学,其学院、学系、研究所的设立要经过复杂的程序与旷日的等待。
当时台湾科技大学计划成立工程学系,以期在工管、电子、机械、纤维、营建、化工、电机七个学科领域有所发展,为学校拓展新的学科空间,结果该计划却遭到教育部门的否决。
在现实需要和管理制度冲突无法缓和的困境下,学校另辟蹊径,在上述七个领域分设七个学程,附设于已有的工程技术研究所,于是“学程”一词正式出现。
学程的设立完全是因为院系设立不易而作为“曲线建学科”的权宜变通策略而已,直到1994 年,学程教育才正式从法律意义上被确定。
学程,严格讲是指“学校为了帮助某特定群体的学生达成特定的学习主题所规划的学习经验总和,并且透过规划必修、选修科目及修课流程来达成教育目标”。
作为传统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学程教育在组织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从组织设置上,学程以模糊实体和虚拟的组织边界作为存在方式。
在高校,无论是院系还是研究所, 都表现为一个刚性十足的实体组织,有层次分明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有自己专任的教师和主修的学生。
与这些组织相比,学程更加独立、开放和灵活,它依赖于教师,服务于学生,但它既不是教师的组织也不是学生的组织,学程可以为实体,也可以为虚体。
台湾省高校创新创业学程的特点及启示

学程的同学都可 以根据 自 身需求挑选课程进行针对 的教育。台湾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 中, 注重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1 2 — 0 6
基 金项 目: 福 建省 教育科 学 “ 十二 五” 规划 2 0 1 5 年 度海 峡两 岸职 业教 育专 项立 项项 目 ( 项 目编号 :F J J K H X 1 5 — 0 6 1 )。
中的课程涵盖 了整个创新创业过程 的各环节 内容 , 包 通识教育 中心协同授课 , 共开设 了 3 4门 ( 总计 1 0 2 学
括职业 生涯规划 、 基本能力、 专业能力 、 综合 能力 和 分) 课程 , 修完其 中的 2 1 学分才能完成学程。同时,
特定议题等。把相关的准备、 过程、 实践三个环节相 要求学生必须挑选本 院系以外 的课程学习, 所修的学
推 出跨 院系的创新创业学程 , 对 全 象, 分析其特点 , 并探讨其对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程 院系的专业优势 ,
台湾 省 高校创 新创 业学 程特 点
、
( 一) 体 系完善 、 层 次分 明
团队。如 国立 中山大学开设整合各科系资源的 “ 创业
台湾省高校推行的创新创业学程体系完善 。学程 管理学பைடு நூலகம்”。该学程 向全校学生开放 , 由7 个院系和
教育宗 旨, 学生毕业后可 以获取相关学 位的专业系 所 。本文主要 以台湾省创新创业教育学程 为研究对 的启示。
一
( 二) 资源 互补 、 整合发 展
台湾省高校根据 自 身特点 , 整合协调了本校不同 校不 同系别的学生开放 , 旨在使创新创业人才兼备多
方面才能 , 扩大社交 圈, 组建起科学互补的创新创业
互融入 , 组合成为一个完整 的学程。课程强调体验式 分至少达到 9 学分以上。 教学 , 除使用 常规 的理论教学、 案例分析外 , 还采用 台湾省高校还大胆整合跨地域高校资源 , 依托各 市场调研 、 企业采访 、 实践企划书和创业竞赛等多种 高校间的优势专业资源 , 形成专业互补 , 地域互通 , 教学手段 , 形成一套完善的学习课程包 。学生通过学 学分互认 的创新创业学程。2 0 0 8 年, 台南科技大学 、 程的学习, 可 以完整体验创新创业的全过程。 高苑科技大学和高雄海洋科技大学联合推出 “ 创意与
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启示

台湾地区的教育史 上 占有重要地位 。在多变的时代 中强化地 区竞
争的优 势 , 有计划地全面推动创造力教育 , 已是必然之势 。正 如台 湾前 任领导人马英 九所说 : “ 台湾未来 必 须要 走创 新这 条路 。台 湾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 孩子们都很优 秀 , 必须为孩子们提供好 的教育环境 , 让孩 子们 充分 发挥 才华 , 成 为 台湾竞 争 的力量 。 ” 本
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 育经验 和启示
叶丽颖 黄 兴 宇
( 福建卫 生职 业技 术学院
【 摘 要】 本 文对 台湾创 新 创 业教 育 对 我们 正在 推行 的创 新 创 业 教 育
所具 有 的指导 意 义进 行 简单探 讨。
3 5 0 1 0 1 )
系 的发 明创造课程 , 课程 内容包括土木工程发 明案例分析 、 创造力 培养与激发意思考方 面的缺失 , 进而 打破相关 迷思 , 协助 土木业 转型 。 中山大学创业 管理学 程致 力 于提供 学生 认识 新经 济 的机会 与训 练, 强化创 业精神 , 培养 创业人 才 , 推动 国际创业人 才交 流 。以期
就业机会 大为减少 。经 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产业 结构和就业结构 的
变化 、 民众创业愿望 的增加 , 是台湾创 新创业教育出现并且蓬勃发
展 的 主要 原 因 。
新创业教育 已经逐步纳入 国民教育体系之 中 , 涵盖 了从高 中 、 本科 直至研究生的教育 。通过 高校创业 创新 扎根计划 , 透 过专业 导师
资金 , 鼓励辅导公 、 民营机构 , 利用既有软硬件资源 、 整合专业人 力
资源 , 共同培育企业或个人创新创业 的 目标 , 加速产业升级 。各 公 私立 大学陆续 成立创新 育成 中心 , 担任学 术界 与企 业界之 间的合 作交 流桥 梁。通过技术咨询 服务 、 推广教 育 、 委托研 究等 活动 , 积
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程课程开发研究

谢谢观看
总之,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程课程开发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 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 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商业创新能力,为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课程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网络课程的需求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为了满足学生和教育机构的需求,高校纷纷投入混合式学习网络课程的建设。 《小学教育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创新也受 到广泛。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他们认识到了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可以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 高教师实践经验水平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这些对策建议对于提高高校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 讨如何落实这些对策建议以及如何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3、访谈:邀请创业者、企业家、业界导师等参与访谈,从多角度了解创业实 践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课程内容更新提供思路。
五、成果与意义
通过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程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成果。
1、提升学生能力:课程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商业创 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2、加强师资建设:通过与业界导师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 水平,推动高校整体的师资队伍建设。
3、促进产学研合作:课程内容与产业紧密结合,有利于推动高校与企业、科 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台湾高校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台湾高校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近年来,在台湾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发现创业与就业教育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准备。
相较于传统的学生就业课程,创业与就业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实用的知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具体的就业建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为未来的求职做准备。
台湾的高校在开展创业与就业教育方面,已探索出多种不同的方式。
首先,开设实用性的专业课程,例如文秘、沟通技巧、礼仪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就业技能。
其次,高校建立联系企业的企业就业指导中心,帮助学生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此外,还有许多高校推出特色的增值课程,包括专业化的企业管理课程、心理咨询技能训练、跨文化管理(翻译、撰写、差旅等)项目、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计划等,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就业机会。
最后,学校还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通过主办各类创业竞赛、创业营,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让学生在创业中学习、实践,培养他们独立创业思维。
这些举措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增强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的目标。
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第2 7卷
第 2期
廷边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b i a n I n s t i mm o f E d u c a t i o n
大赛 、经济部 的 “ 国家新刨事业奖 、青 辅会
的 青少年创业计划竞赛 ”;第二类是大学举 办 的比赛,如逢 甲大学 的 商豳创业竞赛 。连接
由于大陆创业教育起步晚 ,发展 时问只有 十 余年 ,因此 高校创业课程的开设还处 于探索期 ,
人才 ;位于花莲的东华大学也 自2 0 0 3年起开办相 关课程 , 创业学 习风潮 自此在校园内开展起来。 依 “ 青年辅导委 员会 ” 2 0 0 7年1 2月委托调查研 究结 果 ,至2 0 0 7年底 ,台湾地区有开设创业相关课程
二十年 的发展 ,台湾高校 的创业教育取得 了很大
的成就 ,可 以给大 陆高校 以相关启示 。
Vo 1 . 2 7
NO . 2
2 0 1 3 年 4月
A p f i l . 2 0 1 3
海 峡两岸大学 生 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比较研究
赵 娜
( 宁波城 市职业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 院,浙江 宁波 3 1 5 1 0 0 )
摘要:本文对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岸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 创业竞赛及创业社 团上所呈现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台湾创业教育模式对大陆高校 创业教育的启示,以此对大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近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述要

近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述要
崔萍
【期刊名称】《现代大学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台湾地区自1994年起启动教育改革至今行程十多年,其中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与快速发展引人注目.根据台湾地区近年教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客观分析台湾高等教育呈现出的明显特点:就其发展程度和办学模式看,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并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体系,而且私立院校在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上,本科院校急剧扩增而专科学校逐渐减少,高校学生培养又以研究生增幅最大,而且科技学科的在学学生数远大于社会科学在学学生数;随着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招生制度朝向公平、多元方向发展,而大学录取率的持续攀升,反映台湾少子化对教育带来的冲击已由基础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透过这些特点认知台湾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及影响,以探讨高等教育带有共性的改革规律和发展趋势.
【总页数】4页(P98-100,57)
【作者】崔萍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评析 [J], 张哲彰;刘国买
2.优化多元投入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与财政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述要 [J], 刘承波
3.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与改革面向探析 [J], 崔萍
4.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评析 [J], 张哲彰;刘国买;
5.台湾地区大学“退场机制”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J], 施佳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以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为例

2020年3月第36卷第2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Mar.,2020No.2,Vol.36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20.02.003台湾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以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为例张绪忠1,张兄武2(1.浙江工商大学高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2.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 要:随着全球化竞争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寻求职业技术院校的转型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启动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将“创业教育”列为重要的推动策略。
在此策略推动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转型为台湾地区第一所“创业型大学”。
目标导向彰显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取向,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创业型大学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创新创业学程和创新创业育成“五部曲”构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发展创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校际合作,拓展创业型大学的国际化视野;积极推动产学合作,实现真正的创业实践。
该校的实践探索能为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特色化办学是创业型大学的必由之路,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养成一体化的创业文化,这些举措将促进中国高校创业型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台湾高校;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特色化办学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20)02 0026 10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DCA管理循环的普通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浙江实证”(LY19G030003);杭州市哲社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框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优化研究:浙江实证(M19JC020);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创业失败视角的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研究”(17JYB010);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项目“创新发展战略中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017ZDIXM143);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9SB099);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资助项目(YJG2019227)作者简介:张绪忠,男,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2023年度台湾地区创业教育特点及对苏北高校的启示

2023年度台湾地区创业教育特点及对苏北高
校的启示
随着创业浪潮的不断兴起,创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台湾地区作为全球创业最蓬勃的地区之一,其创业教育的发展也备受瞩目。
2023年度台湾地区创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实践操作
台湾地区的创业教育不仅注重理论学习,更加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创业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打造自己的企业,实际模拟运作企业,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二、强化区域创业生态
台湾地区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覆盖全岛的创业生态,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促进创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行业适应力
台湾地区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素素养与行业适应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的竞争和变化,从而在创业领域取得成功。
以上就是2023年度台湾地区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对于苏北高校的创业教育仍有许多启示意义。
一、注重创业实践
与台湾地区创业教育一样,我们也应该加强创业实践教育环节,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的真实情况,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二、积极建立创业生态
我们应该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机构合作,建立一个
相对完善的创业生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机会和资源。
三、提升行业适应力
我们要让学生适应不同领域的竞争和变化,提高他们的
多元素素养和行业适应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
发展。
总之,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
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创业教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军 。产 业 环 境 随 着 新 经 济 环 境 的 发 展 , 台湾 地 区产 业结 构 已渐 由高科 技 及 高 附 加值 的产业 所取
中图 分 类 号 : 4 G6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5 6 7 ( O O 0 一 O O 一 O 10 - 3 8 2 1 )1 1 4 5 收 稿 日期 : 0 9 O — 1 20一 9 2
创业对 于一 个 国 家或 地 区经 济 成 长有 很 大 影
吸 纳人 力资 源 的重 要 产业 [ 。台 湾地 区青 年 辅导 1 ]
第3 5卷 ( 第 11期 ) 总 5
台湾 地 区高 等 院校 创业 教 育相 关 学 程 发展 述 评
侯 东喜
( 北理工学 院 轻工学院 , 北 唐 山 河 河 030) 6 0 9
摘 要 : 国 台湾 地 区 目前 创 业 教 育 开展 主要 有 高 等 院校 和 一般 社 会 机 构 两 大 系统 , 中 高等 院 校 创 业教 育 开 展 叉 可 分 为 我 其 创 业教 育相 关 学程 、 业 科 目课 程 和 创 业 训 练 , 要 就 创 业 教 育 相 关 学程 进 行研 究 分 析 。 台 湾地 区 高 等 院 校 创 业 教 育相 关 创 主 学程 设 置 结合 了区域 发 展 重点 和 院校 教 育 资 源 , 色 突 出 ; 特 学程 课 程 体 系 规 划 从 课 程 目标 、 程 内容 和 架 构 、 程 教 学 方 课 课 法 、最 后 一 哩 ” “ 实践 教 学 等 方 面都 有 明确 详 细 的 实施 方 案 ; Glbl I 由 o a T C和 部 分 院校 联 合 开 发 的 “ 际创 新 事 业 学程 ” 台 — 国 是
技 术 密 集 的 高 科 技 产 业 成 为 经 济 发 展 主 流 , 湾 台
中小企业 的发 展 始 终 保 持 着 增 长 势 头 , 经 济 发 在 展 过程 中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为 高 科 技 发 展 的 主 成
彰化 师范大 学 陈瑜 芬 和 赖 铭娟 两位 学 者提 出
地 区创业 教育 多开 设 在 高等 校 院 和一 般 社 会 机构
森 商 学院 ( a sn C l g 成 立 了美 国第 一 个 创 B b o ol e) e
业 研究 中 心 , 引领 对 创 业 教 育 研 究 和 课 程 开 发 。 18 9 9年联 合 国教 科文 组织 在“ 向 2 面 1世 纪教 育 国
21 0 0年 第 1期
河 北 大 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o r a f H ee ie st Ph lsph n o ilS in e u n lo b iUnv ri ̄( ioo ya d S ca ce c )
Z 5N o .3 .1 Fe 。 01 b. 2 0
际研讨 会” 提 出创 业 教 育是 继 文 化知 识 证 书 、 上 职
业 技 能 证 书 之 后 的 “ 三 本 教 育 护 照 ” 第 。
并 以前者 为主 , 高等 院 校 开设 创 业 相 关学 程 、 业 创
相关 课程 和 创 业 训 练 , 般社 会 机 构 则 大 部 分 为 一 政府 机构 主 办 或 由非 营 利 组 织 规 划 开 课 , 青 辅 如
了创 业者应 具 备 的 创 业 、 域 专 业 、 领 营销 、 营 管 经
理 、 计 和 财 务 、 格 特 质 等 六 方 面 能 力 。其 中, 会 人 创业 方面 能力指 有 关 开创 新 事业 所 需 的 规划 与 执 行能力 ; 域 专 业 方 面能 力 指 不 同 行业 领 域 特 性 领 所需 的专 业 能 力 ; 销 方 面指 关 于产 品 或 服 务 推 营 广 、 售 的能 力 ; 营 管 理 方 面 指 有 关 事 业 经 营 、 销 经
湾地 区创 业 教 育发 展 新 兴 模 式 。
关 键 词 : 湾 ; 等 院 校 ; 业教 育 ; 程 台 高 创 学 作 者 简 介 : 东喜 (9 1 ) 男 , 北 理 工 大学 轻 工 学 院 党 委 书记 、 教 授 , 侯 1 6一 , 河 副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 高等 教 育 管理 。
响, 国家或 地 区创 业 能 力 越强 , 经 济 成 长 能力 则 其
越 强 。创业 教 育 研 究 和 开展 始 于美 国 , 9 8年 百 17
委 员会 2 0 0 4年创业 趋 势 调 查显 示 , 过 七 成 的受 超 访 者正在 创 业 或 想 要 创 业 , 中青 年 人 特 别 是 刚 其 步 人社会 或在 学青 年 学 生创 业 愿 望 强 烈 。这些 使 得 台湾地 区致 力于 开 展创 业 教 育 并 以高 等 院校 作 为创 业教 育 发 展 改 革 的 重 要 突 破 口。 目前 , 台湾
创 业愿 望的增 加和 低 龄 化 。 自 2 O世 纪 5 O年 代 以 二 、 创 业 者 应 具 备 能 力 内 涵 和 对 创 业 教 育 内 涵 的 研 究 1 关 于 创 业 者 应 具 备 能 力 内 涵 .
会等 。
来 台湾产 业 经 过 近 半 个 世 纪 的 飞 跃 发 展 , 识 与 知
一
、、 中小 企 业 处 、 商 会 、 业 协 会 或 其 它 基 金 青 创 我 国台 湾地 区创 业 教育 始 于 2 O世 纪 末 , 业 创 教 育 的出现 有 两 大 主要 推 动 力 , 先 是 经 济 发 展 首 带 来产业 结 构 和就 业 结 构 变 化 , 次 是 从 业 人 员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