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二单元 回归 12.2 朱鹮飞回来了同步课时训练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 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 是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四)分部分学习课文(课件)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 章结构清晰,自然.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播放课件: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 25) 1.学习第一部分,小路上走月亮 (1)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吧。(播放课件: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部分,你能说说“我”在小路上走的感受吗? (我感觉夜晚在小路上走非常美。一轮明月渐渐地从河海那边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柔和 地照在点苍山,大青树,还有村头大道和小路上) 多美的乡村月夜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 读的时候是不是要很大声音呢?不能啊,为什么呢?山村的夜晚很安静,应该用低缓、柔 和的语气来读.好,听老师读一读,自己练一遍。 (2)小结:第一部分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一起融入了着宁静而柔美的 夜色中。 2。学习第二部分 小溪边 (1)走啊走着,我们来到小溪边,请读读第二部分。(播放课件:三四自然段) (2)在溪边我又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小溪水的景象,想起白天在这里玩耍的情景。) (3)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句子?(播放课件:细细的溪水) (我最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 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十二 回归
2 朱鹮飞回来了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ū huán
guān zhù
xiōng pú miǎn tiǎn
tuī
qiāo
(
)(
)(Biblioteka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水源
(
)地观察 (
)地寻觅
(
)的境地
(
)的羽毛 (
)的森林
三、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
)天气十分冷,(
(1)。各小组展示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1. 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 a.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b。“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2.补充完成“生态平衡“图表,理解”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交流从中受到 的启发和感受。
枯枝败叶→土壤肥力→森林、( )、野草—→昆虫、( )、兽类
《三字经》(节选)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 节内涵的了解, 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 节。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 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 于背诵。 2、这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下篇 1-20 节,先分小组来背一下.(学生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 汇报交流) 二、 新课 1、《三字经》从 21 节开始讲述历史上名人圣贤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 21-26 节,相信同学 们的收获会更大。板书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 104 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4、先看 21 节,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学问很大,被人 们尊称为“圣人”,他还有三千个弟子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们敬仰的大教育家,他曾经拜一个 7 岁的孩子做老师呢,这个孩 子的名字就叫“项橐”,这就叫“师项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师 讲故事)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 7、22 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 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 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 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 说得好,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散步.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 到了乡村迷人的月色之中。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欢呢!那好,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起和作者 去体验《走月亮》的快乐吧。 (二)自学检查课文。(课件 3)
1. 请你读几边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正确,标出你不明白的地方。(播放课件:请你自 由读几遍课文)
能得到村民的帮助。
(
)经过一番认真地推敲与考证,大家把目光转向秦岭地区.
(
)因此,在那儿找到了朱鹮的希望较大。
(
)他们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寻觅了很久毫无收获。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蚌鹬相争的故事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正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 肉。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用尽力气,怎样也拔不出嘴来。 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
∣
↑
∣
( )←——-————
灌木砍了,野草除了—→鸟儿( )—→害虫( )—→树林毁灭
(2) 朗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理解课文内容。
1。完成填空。并交流从这两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①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
、
、
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
的飞机.
②科学家仔细研究了
,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
”,而“
”在水中受到的阻
9、下面 4 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
第一组学习 23 节,第二组学习 24 节,第三组学习 25 节,第四组学习 26 节。你先读读
《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我们仍然坚持游泳。
2.(
)他平时善于观察动脑筋,(
)文章写得好.
3.高粱的根(
)多,(
)扎得深。
四、按课文内容把下面排列错乱得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长期以来 很少开发,而且历史上朱鹮活
动频繁。
(
)这支科学考察队就是由这几个叔叔组成的。
(
)就这样,科学家考察队来到乐秦岭地区的陕西省洋县。来到了小光的村子,希望
2。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朱鹮 关注 胸脯 腼腆 推敲 二、丰富 仔细 细心 高尚 洁白 茂密 三、1。虽然 但是 2。因为 所以 3。既 又 四、5 1 3 4 6 2 五、1。鹬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把鹬嘴紧紧地钳住。河蚌和鹬互不相让。 2. 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 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
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
河蚌和鹬就争吵起来。鹬说:“一天、两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回不了河,你总是 要死的!” 河蚌说:“假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 活!” 河蚌和鹬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慢慢走过来,它俩还是 谁也不让谁。打鱼人见到它们,就拔它们两个一齐捉住了. 1。河蚌和鹬为什么被打鱼人很轻易就捉住了?
2. 同学们读完了,请你读一读生字词(播放课件:词语) 运载 泼剌 汩汩 淘洗 柔和 风俗 香甜 浇灌 蚕豆 稻穗 银毯 月盘 牵着 低垂 气息 闪烁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月影团团 注意“运载”的“载”在这里读第四声,运载。(播放课件:词语) “泼刺”是象声词,形容是在水里跳跃的声音。(播放课件:词语) 我们一起读一读词语. 3、要求认的生字,你再读读,(播放课件:生字) 淘洼灌蚕穗毯烁 盘柔牵俗兔银 生字都不难!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要求写的字中,兔子的“兔"是象形字,最后面的点可不能忘,那是小兔子的尾巴。(播放 课件:兔) 哪个字不好写?“柔”字要注意上面是个矛,我们看笔顺。(播放课件:柔) 生字一定要记牢.(播放课件:生字) 4、请几位同学读课文,大家听清字音。(播放课件:请几位同学读课文)
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 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 (二)预习交流、检测。 1。熟读以下词语。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2.比一比,组词。 殃( ) 府( ) 键( ) 京( ) 央( ) 腐( ) 健( ) 鲸( ) 3。选词填空. a.启示 启发 科学家从鲸的形体得到( ),设计了“流线型”的船. b。宽敞 宽阔 我站在山上远望,看见前面是一片( )的草地. 4。小组成员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 学习新课。
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任田莉.
四、 作业
1、连线题。
2、背诵今天学习的《三字经》.
孔子
头悬梁
孙康
晚年发奋学习,终于成才
苏老泉
借助萤光读书
车胤
锥刺股
孙敬
借雪光读书
苏秦
拜 7 岁的项橐为师
11.大自然的启示
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 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学习时间:2 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读课文题目,想想大自然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3。读熟、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词,在小组里读一读。 4.自主发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5。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有几个句子不好读,跟老师读一读。(播放课件:句子) 5、 在你读课文时,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来汇报。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播放课件:问题) ①“洱海”是个海吗?它在哪? ②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呢? ③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播放课件:金钥匙)自读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是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 人。如果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解决.有的是关于理解课文的 重要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一般这类问题,应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 感情密切相关。 同学们提出的第一题,有位同学说他查到河海的资料了。请看:(播放课件:洱海图片) (生:洱海,它是一个形状像耳朵的淡水湖。在云南省大理市内,西面有点苍山,东面有玉 案山,气候温和湿润,是一个景色迷人的风景区。) 通过查资料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播放课件:问题) 第二题与课文关系不大以后再解决。 第三题,就是这一课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大致顺序.(课件)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对,是四次。 请认真读一读读这四部分,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妈是在哪走月亮?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吗?(播放课件:四次标题) 第一次, 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 是在小溪边。
力
。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
,大大提高了
2。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四)拓展延伸。 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五)达标检测。
见本课练习册、课堂作业 三、课堂小结
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各小组用一句话小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方法。 四、课后反思
《走月亮》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 诵课文。 (二)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 获得的无限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走月亮的意境,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古诗,引入新课.(课件) 1、同学们好,学习新课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几首和明月有关的诗。(播放课 件:《暮江吟》《鸟鸣涧》《月夜忆舍弟》《春江花月夜》) 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将月夜的清幽空寂,月色的绚丽多彩,月下的淡淡情 愁之中。(播放课件:四张图片) 2、一轮明月,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明 月有关的散文《走月亮》,作者是吴然。(播放课件:吴然) 吴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走月亮》、《火把花》、《一碗水》、《天使的花房》《我的小马》等十多 部.40 余篇作品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我国当代作品入选教科书最多的作家之一。 3、我们今天要学他的,走月亮,读一读题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播放课 件:走月亮) (生: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