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教学幻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0
治疗
• 内踝孤立性骨折:可闭合复位,但很不稳定;应作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用膝以下的石膏型固定
• 外踝孤立性骨折:若伴下胫腓关节分离,应进行骨 内固定;外踝骨折伴有内侧副韧带撕裂,应复位,
若不成功,应作切开复位内固定
• 双踝骨折:复位一般不稳定,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踝或双踝,并用石膏固定最少3个月
垂直不稳定. 骨折 40~50%
62
.
63
.
64
治 疗——急 救
急救处理原则
首先救治危及生命的失血性休克
在抗休克的基础上处理其他合并伤
对骨盆骨折严重出血病人应迅速采
用外固定架固定
病情稳定后进行骨盆骨折本身治疗
.
65
治 疗——急 救
• 控制出血、抗休克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之合并伤
搬运时小心、平稳 不轻易过床、慎重拍片
.
9
鉴别诊断
• 髋关节脱位 • 股骨转子骨折:关节囊外骨折
远 折 段 外 旋 90 度
.
10
治疗
•老
年
股
骨
颈
骨
折
:
持续牵引: 新鲜无移位骨折 6~8 W
手 术 治 疗 : 新 鲜 移 位 骨 折 —— 闭 合 复 位 、 螺 纹 钉 固 定
闭合复位失败——切开复位内固定 +带血管骨瓣移植
超过 3 周以上——一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外旋损伤 伴下胫腓分离
内收损伤
垂直压缩损伤 41
Davis-Weber & Lauge-Hansen 踝部骨折分类
• Ⅰ型 内翻内收型 极度内翻
• Ⅱ型 外翻外展型 极度外翻
•
内翻外旋型• Ⅲ型 外翻来自旋型.内翻外旋损伤无下胫腓分离
42
外翻外旋损伤伴下胫腓分离
足的位置:内翻 距骨移动方向:内收
Ⅰ型 内翻内收型 (极度内翻 / 内收损伤)
55
骨盆骨折分类(1)
依据损伤部位( Torode-Zieg法)
• 骨盆边缘弧立性骨折 • 骨盆环单处骨折 • 骨盆环双处骨折(脱位)
伴骨盆环破裂 • 骶骨及尾骨骨折
.
56
.
57
骨盆骨折分类—— Tile 分类
依据损伤机制分类,基于垂直面的稳定性、 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将其分为 A、B、C 三型,每型又分为若干亚型
59
Tile 骨盆骨折分类(B)
• B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的骨折 (后方韧带结构完整)
B1 翻 书 样 骨 折 ( 前 后 压 缩 、 外 旋 ) B2 侧 方 压 缩 , 同 侧 ( 内 旋 ) B3 侧方压缩,对侧
.
60
Tile 骨盆骨折分类(C)
• C型——旋转、垂直不稳定性骨折 (垂直剪切力——骨盆底破裂)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Shaft)
.
15
.
16
病因、分类与骨折移位机理
• 直接暴力致伤多
• 上1/3骨折:
近段屈曲、外旋、外展 远段向上、后、内 向外成角、短缩
• 中1/3骨折:
远段向外成角
• 下1/3骨折:
远折段向后倾倒,
可伤及血管、神经
.
17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外伤史与症状:畸形、剧痛、髋膝不能活动 • 局部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肿胀 • X线表现:可确诊 • 下1/3骨折:可伤及坐骨神经、腘动静脉
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
明显突出.
7
X线表现:明确诊断与分型
骨折线: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前二者囊内骨折) Pauwels角:内收型 > 50度、外展型 < 30度;
Ⅰ型 < 30度、Ⅱ型 30~70 、Ⅲ型 > 70度
.
8
• Garden分型:Ⅰ型:不完全骨折 Ⅱ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Thomas. 牵引
20
Thomas 牵引
.
21
髓内钉内固定 .
22
.
23
胫腓骨骨折
( Fracture of the Tibia & Fibula )
.
24
.
25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
• 外伤史: 直接暴力——横、短斜、粉碎,由外向内开放性骨折,多
间接暴力——长斜、螺旋(腓高于胫),由内向外开放骨折
.
43
足的位置:外翻 距骨移动方向:外展
Ⅱa 型 外翻外展型(极度外翻 / 外展损伤)
.
44
足的位置:内翻 距骨移动方向:外旋
Ⅱb 型 内翻外旋型(外. 旋损伤无下胫腓分离) 45
足的位置:外翻 距骨移动方向:外旋
Ⅲ型 外翻外旋型 (外.旋损伤伴下胫腓分离) 46
垂直压缩损伤
.
47
Davis-Weber & Lauge-Hansen 踝部骨折分类
• 三踝骨折:应作切开复位
• 下胫腓关节分离:需用一枚螺丝钉固定下胫腓关节
.
51
.
52
下肢及骨盆骨折
(Fracture of the Lower Limbs and Pelvis)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伤骨科中心
.
53
骨盆骨折
( Pelvis Fracture )
.
54
.
(8)处理骨折端
(9)再次清洗
.
34
2.修复
(1) 开放性骨折的内固定
(2) 修复损伤的血管
(3) 修复神经
(4) 修复肌腱
(5) 创口引流
(6) 创口的闭合:缝合、皮瓣(带蒂、游离)
(7) 术后必需的外固定
(8) 术后抗生素等应用
.
35
踝部骨折
( Fracture of the Ankle )
C1 单侧 C2 双侧 C3 合并髋臼骨折
.
61
诊断
• 外伤史(严重者失血性休克)
• 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
分离 / 挤压试验阳性
• X线平片、CT(骨折分类)
• 并发症
出血:失血性休克
腹膜后血肿——骨折、肌肉损伤、盆壁血管丛损伤出血
髂内A、V损伤出血
尿道或膀胱损伤
直肠损伤
神经损伤——骶骨骨折时多发,S1、2
.
18
治疗
• 急救时临时夹板固定
• 持续牵引及局部固定
• 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多段骨折,并血管神经伤者
方法:接骨板,加压负重钢板,髓内钉
新进展: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 新生儿骨折:伤肢用绷带固定于胸腹部
• 幼儿骨折(3、4岁以下):垂直悬吊牵引
• 儿童骨折:水平皮牵引
.
19
Gallows牵引
Ⅰ型:开放性骨折,伤口小于1cm,清洁
Ⅱ型:开放性骨折,伤口长于1cm,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撕脱或撕脱的皮瓣
ⅢA型:一段开放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切割伤或撕脱的皮瓣,但有适当的
软组织覆盖骨折处
ⅢB型:开放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缺损,骨膜剥脱、骨外露、污染严重
ⅢC型:开放性骨折合并动脉损伤 .
3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 介入治疗:
动脉插管、造影、栓塞
• 急诊手术治疗:
考虑大血管破裂、
合并盆腔、腹腔脏器损伤者
• 外固定架(首选):
.
66
控制移动与出血
治疗——骨盆骨折(脱位)的处理
• 前后环不稳定骨折
复位——外固定架
牵引——一侧骨盆向上移位严重者(纵行)、压缩型
手术——骶髂关节闭合复位 + 内固定 / 切开复位内固定
.
28
胫腓骨干骨折——治疗
• 手法复位外固定
——闭合性骨折,移位少者尤长螺旋、斜形
• 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伤者
• 清创、外固定架固定
——软组织广泛损伤的开放性骨折
• 皮瓣(带蒂、游离)移植对消灭创面的作用
.
29
石膏外固定
石膏切楔
.
石膏靴
30
.
31
Gustilo开放性骨分类
必须争取在6~8小时内行清创缝合 (一)急诊抗休克治疗 (二)临床检查 (三)清创术 术前准备、麻醉选择、
止血带的使用
.
33
1. 清创
(1)清洗伤肢、消毒、铺单
(2)切除创口边缘
(3)清理创腔或创袋
(4)处理皮下组织及脂肪组织
(5)处理筋膜、肌肉肌腱、血管、神经
(6)处理关节韧带与关节囊
(7)处理骨外膜、止血
• 神经伤:
先观察3M
骶骨手术探查减压
•后
遗
症
骶髂关节及附近疼痛、神经伤、尿道狭窄
骶骨联合疼痛、骨折不愈合
.
72
谢.谢!
73
• 稳定性及半稳定型骨折(骶髂关节、韧带损伤 ?)
压缩型——复位牵引
分离型——悬吊牵引 / 外固定架
• 单纯前环——髂翼:卧床休息
• 髂前上棘撕脱:屈髋位固定
.
67
.
68
外固定架
外固定. 架固定
69
.
70
.
71
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 腹腔脏器伤: 手术探查、修补
• 大血管伤: 修复缝合
• 膀胱、尿道伤:留置导尿
• 症状:疼痛、功能障碍、畸形、伤口流血 • 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肿胀、压痛
伤口流血且可见骨折断端
.
26
胫腓骨干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 X线表现
.
27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
• 预后: 开放骨折:软组织缺损、感染、骨外露 闭合骨折: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可伴血管、神经伤 胫骨下 1/3 愈合较慢
• Ⅰ型 内翻内收型 极度内翻
• Ⅱ型 外翻外展型 极度外翻
•
内翻外旋型
• Ⅲ型 外翻外旋型
.
内翻外旋损伤无下胫腓分离
48
外翻外旋损伤伴下胫腓分离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外伤史与症状: 间接暴力致伤多,疼痛、功能障碍、畸形
• 体征:畸形、肿胀、压痛 • X线表现
.
49
治疗
• 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关键: 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 关系恢复正常,踝的解剖位置将恢复。 一般需用内固定 下胫腓关节的分离也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用 内固定(内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
.
40
Lauge-Hansen分类法(1950)
顺序 分 类 缩写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常用术语
1 旋后/外旋 S.L 内翻
2 旋前/外展 P.A 外翻 3 旋前/外旋 P.L 外翻
4 旋后/内收 S.A 内翻 5 旋前/背屈 P.D 外翻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 . 背屈
外旋损伤 无下胫腓分离
外展损伤
• A型——稳定性骨折 • B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的骨折
(后方韧带结构完整) • C型——旋转、垂直不稳定性骨折
( 垂直剪切. 力 ——骨盆底破裂5)8
Tile 骨盆骨折分类(A)
• A 型 —— 稳 定 性 骨 折 A1 未 涉 及 骨 盆 环 的 骨 折 A2 稳定极小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
.
36
.
37
.
38
.
39
踝部骨折——分类与移位机理
• Lauge-Hansen分类法(1950):是一个较完善、 较能被广泛接受的踝部骨折分类法。
• 每一型包括两个名称,第一个是损伤时足所处的 位置;第二个是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力作用后的 移动方向。
• 主要分为五个骨折类型(按发生的多少依次排列 如下表,表内并包括该型损伤的简称)
• 股骨头血供: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升支供血 为主,尤内侧A于基底部关节 囊滑膜反折处入股骨头
.
6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年龄特点:
老年人多发
• 外伤史与症状:
绊倒病史,外旋暴力致伤多 畸形、疼痛、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
• 局部体征:
患肢多见内收、外旋、短缩畸形
腹股沟处压痛、大粗隆叩击痛、
轴向叩击痛阳性;
Bryant三角底边缩短
• 儿童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为主
•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或 股骨头缺血坏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11
DHS(AO Dynamic Hip Screw, 动. 力加压髋部螺钉)
12
.
13
预后
•
老年人骨折不愈合率 15%
•
股骨头缺血坏死 20~30%
(移位骨折不愈合率 50%)
.
14
股骨干骨折
下肢骨折
(Fracture of the Lower Limbs)
.
1
.
2
股骨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
3
.
4
股骨上端解剖概要
• 髋关节组成:股骨头(颈、转子)—— 髋臼
• 颈干角:110~140度(127度)
• 前倾角:12~15度,儿童较大
.
5
股骨上端解剖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