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书怀》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明,比喻贴切。
.
36
哪句诗反映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明确:“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诗人成名因文章,而辞官却并非老病, 原因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 诗人并没直抒胸噫,而采用了这种含蓄的 方式,那是因为诗人不愿也不敢怨君,但 又胸存块垒,不吐不快,所以只能这样含 蓄地表达出来。
接着诗人以“沙鸥”自比,垂垂老矣却
秀一秀
诗歌背诵小比赛
(赶快回顾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吧!)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组 胡建
.
1
1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2
2
春夜喜雨
杜甫
•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郑 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 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 梓州”(《去蜀》)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 生活如何又难以逆料……
总之,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 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 章了。
.
30
g、颔联有什么作用?
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
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
苦的。
.
21
旅夜书怀
四看全文
杜甫
细草微风岸,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危樯独夜舟。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星垂平野阔,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月涌大江流。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
名岂文章著,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
8
8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9
9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34
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原因是什么?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 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
出诗人悲愤的心情。
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 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 挤。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 敢怨君。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梓州写的“圣 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 证明。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 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官应老病休,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飘何所似,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天地一沙鸥。就象是漂零. 天地间一只孤苦沙2鸥2 。
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 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A、前四句写了哪些意象? B、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C、文章的“诗眼”是什么?
细草、微风——渺小;
独舟——孤单、渺小,听凭大自然摆布。
小舟的命运就是诗人命运的写照——伶 仃孤苦、颠沛漂泊的凄怆。
感情:内心的凄苦
.
26
e、第二联的景色有何特点?给我们什么感觉?
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 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
雄浑、阔大。
f、这种境界与上下文是否不一致?
飘泊天涯,不知所终,. 令人同情。
37
诗人的这种飘泊,感伤之意是通过什么表现的 呢?
明确:
此诗开篇写景,寄伤感、飘泊之情于景物
描写中,先写舟泊于岸,时间是深夜,河边孤
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舟,桅杆高耸,更显寂寞。
诗人立于小舟上看到一幅夜景:远处,星空低
垂,原野辽阔天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
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更衬托出了小舟的孤
3、总结并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
12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提示:注意阅读
的思路(写景,
叙事)。
.
13
鉴赏“五看”——帮你正确理解古诗词 知方法
看题目
题目往往提示以下 信息: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诗人情感、 诗歌类型。
.
14
看作者、背景
知人论世,是中国 传统的文学鉴赏方法之 一。了解作者的生平、 思想、品德、遭遇等状 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 状况,是正确理解其作 品的前提。
运用反衬的手法,用雄浑、阔大的意 境,反衬诗人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悲 怆心境。
.
31
前四句小结
写“旅夜”。
“夜”,点明泊舟时间;写诗人“夜”晚所 见景色。
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
雄浑阔大、宁静孤寂的江边夜景。
寓情于景——孤独、凄苦
.
32
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岂”字有何意味?表达什 么感情?
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 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 算给了他一些宽慰。所以说“名岂文章著”。
.
35
最后两句中“沙鸥”有何寓意?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 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 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 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 白鸥”(《去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 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 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 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
.
23
答案示例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 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1分)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 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1分)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 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 和凄苦的心境。(2分)
.
24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 “涌”是滚涌的意思。 (1分)
日月星辰都像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③ 什么这感两情个。字传(神效的果营)造了一幅极其壮阔的画面,与
下联自叙的落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衬出了诗
人深深的孤危感。
.
41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 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诗人的本志是“致 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故说“岂”,就流露出因 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
33
如何理解颈联两句?重点是讲“名”还是“官”?
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 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
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 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 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 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单、渺小。而诗人欲以小舟自比,引出下文的
内容。
.
38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 手法)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效果)
.
39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6
6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7
7
咏怀古迹
杜甫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历来为人
们所称颂。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
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
40
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①“坼”字,是分裂的意思,“浮”字,是漂浮的意思。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② 点出广该阔字无运边用的了洞何庭种湖手水法,。划(开描吴绘地景和象楚和地手的法疆)界,
.
15
看注释
注释,或介绍 作者及写作时间、 写作背景,或解释 关键词语,是理解 诗词作品的钥匙。
.
16
看意象
把握意象的特征—— 形态(色彩),情状(声音、 动静等) ,时间或节令, 文化内涵等,分析寓于意 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意 象的典型意义,是理解鉴 赏古诗词作品的关键。
.
17
看情感词语
诗中的情感词 语,是提示诗歌作 品思想情感的关键 信息,一定要特别 注意。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 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
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
境。 (2分)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
25
d、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舟”给人 什么感觉?寄寓了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4
4
阁夜
杜甫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5
5
蜀相
杜甫
.
10
1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1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反复诵读,把握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
18
一看标题
旅 夜
本诗是在旅途 之夜抒发的情
书 怀。提示了写
怀 作时间。
.
19
二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__美__,自
称少_陵__野_ 老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
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____”诗,史是我国古代诗歌
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
“____”。诗圣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
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
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
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
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
27
名句赏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 传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 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
28
.
29
这宏大境界中的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 写照。
诗歌形式,风格__沉_ 郁顿_挫__;语
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著有《杜__工__部__集__》。 .
20
三看注释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 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 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 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