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论分离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课程论分离式
摘要:
一、学前教育课程论分离式简介
1.概念解释
2.发展历程
二、分离式课程论的特点
1.教育目标分离
2.教育内容分离
3.教育方法分离
三、分离式课程论的优缺点
1.优点
a.有利于专才培养
b.提高教育效率
2.缺点
a.忽视全面发展
b.可能导致教育脱节
四、分离式课程论在我国的应用
1.实施现状
2.改进措施
五、结论
正文:
学前教育课程论分离式是一种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分离的课程论。

它起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欧美国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离式课程论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分离式课程论的特点在于教育目标的专门化、教育内容的学科化和教育方法的技术化。

具体来说,教育目标分离是指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情感等不同领域,以便对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进行专门化的培养。

教育内容分离是指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各个学科,以便对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教学。

教育方法分离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教育效果。

分离式课程论的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各类专才,提高教育效率。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忽视全面发展,可能导致教育脱节。

因此,在实施分离式课程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确保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教育方法的适应性。

在我国,分离式课程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实施现状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改进措施,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内容的连贯性,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