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_酮_醌(j)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 稀HCl CH3CCH3 + NaCl + SO2 + H2O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④ 与R—OH加成:缩醛反应
O || R—C—H + R’—OH
R’—OH 无水HCl
无水HCl
OH | R—CH—OR’ (半缩醛)
OR’
|
R—CH—OR’ (缩醛)
+
H2O
* 同碳二元醚,胞二醚即缩醛。
—CHO O ||
—C—CH3
二、醛、酮的分类
2. 根据羰基的数目分:
一元醛(酮): CH3CHO C2H5COCH3 二元醛(酮):CH3COCH2COCH3 多元醛肪族醛酮采用系统命名法,选含有羰基的最
长碳链为母体;编号从醛基(或酮基最近端)
开始,酮的位次要标明。
四、醛、酮的结构
1. 醛、酮的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和α-H的反应是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醛基易于氧化
(R) H
δ+ δ-
CO
R CH2
亲核试剂进攻缺电子的碳,发生羰基的加成
α—H的反应(羟醛缩合;卤代)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1. 与HCN加成:
(增加一个碳)
C O + H—CN
OH | C—CN
α-羟基腈是很有用的中间体,它可转变为多种化合物
O || CH3—C—H + NaHSO3
OH | CH3—CH—SO3Na↓
乙醛—α—羟基磺酸钠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O || CH3—C—CH3 + N(饱aH和S)O3
OH | CH3—CH—CH3↓ | SO3Na
丙酮—α—羟基磺酸钠
醛、脂肪族甲基酮、8碳以内的脂环酮能与NaHSO3反应
* α—羟基磺酸钠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都可水解。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举例:
OH
CH CH
CH3CH COOH
CH ≡ CH + H2O
H | CH3—C O + HCN
H2SO4 HgSO4
CH3CHO
H
| CH3—C—CN
H+
CH3—CH—COOH
|
|
OH
OH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② 与R—MgX加成:(增碳反应)
C O + R—MgX
| R1—C—OMgX H2O
|
R2
酮与格氏试剂作用可制备叔醇
R | R1—C—OH | R2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

与饱和NaHSO3加成:
NaO—S—OH ||
O
现象:产物α—羟基磺酸钠不溶于NaHSO3而以白色结晶析出。
O || R—C—H + NaHSO3
(CH3)
如:
OH | R—C—SO3Na ↓白色 | H (CH3)
CHO
|
环已基甲醛
苯甲醛
苯乙酮
O
|| —CH2CCH2CH3
O
||
1,3—环戊二酮
1—苯基—2—丁酮
O
三、醛、酮的命名
3. 不饱醛、酮命名时选择同时含不饱和键和羰基 的最长碳链作母体。书写时要标出不饱和键和 羰基的位次。
—CH CHCHO
3—苯基—2—丙烯醛 (肉桂醛)
O
|| CH3C—CH CHCH3
OH | R—C—H | SO3Na
H+ Na2CO3
R—CHO + SO2 + H2O + NaCl R—CHO + Na2SO3 + NaHCO3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CH3—CH—OH | SO3Na
Na2CO3
CH3—CHO + Na2SO3 + NaHCO3
OH | CH3—C—CH3 | SO3Na
OH | C—CN
OH
H+
|
C—COOH
H2O
OH
H2
|
Ni
C—CH2NH2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1. 加入少量碱可加速反应。 活性:醛 > 酮
a. 亲核加成的活性:
H C
O>H C
H
O> C
O
H
R
Ar
CH3
> CO
R
CH3 C
Ar
O >R1 C
R2
O >R C O >
Ar CO
Ph
Ar’
a. 醛、甲基酮和8碳以内的脂环酮能与HCN加成
第八章:醛、酮、醌
醛、酮
醛、酮都是醇的氧化产 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 有羰基( C O),因此
醛和酮常被合称为羰基化合 物。
一. 醛、酮的定义。
二. 醛、酮的分类。
三. 醛、酮的命名。
四. 醛、酮的结构。 五. 醛、酮的化学性质。
① 羰基的加成反应。 ② 还原反应。 ③ 氧化反应。 ④ 烃基上的反应。 ⑤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
|
R—C—OMgX H2O R—C—OH
|
|
H
C O + R—MgX
R—CH2—OMgX
H
H2O R—CH2OH
甲醛与格氏试剂作用可制备伯醇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O || R—C—H + R’MgX
H2O
R’ | R—CH—OMgX
R’ | R—CH—OH
其它醛与格氏试剂作用可制备仲醇
O
R
|| R1—C—R2 + RMgX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OR’
| a. R—CH—OR’缩醛对碱、还原剂和氧化剂相当稳
定,但能被酸水解。
OR’
| R—CH—OR’ + H2O
H+
O || R—C—H + 2R’—OH
的加成。
一、醛、酮的定义
1. 醛: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化合 物。如:
O
O
||
||
H—C—H
CH3—C—H O
① 醛的通式: || R—C—H
O || —C—H
O || ② 官能团:—C—H 称为醛基,简写为—CHO。
一、醛、酮的定义
1. 酮:羰基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两个烃基的化合物。
如:
3—戊烯—2—酮
CH3CH CHCHO
2—丁烯醛 (巴豆醛)
O
|| CH3C—CH2CH2CHO
4—戊酮醛
四、醛、酮的结构
1. 羰基的结构:
H
C O:
C
O
H
H δ+
δ-
C
O
H
① 碳原子和氧原子间以双键连接,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形式与氧形成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② 羰基碳所连的三个基团共平面,键角接近120°。 ③ 羰基双键是极性不饱和键,易发生亲核加成。
O
O
||
||
CH3—C—CH3
—C—CH3
O
O
① 通式为: || R—C—R’
O || ② 官能团:—C— 称为酮基,简写作—CO。
二、醛、酮的分类
1. 根据烃基的不同:
饱和:CH3CHO、CH3COCH3
醛(酮)
脂肪族
CH2
不饱和:
CH2
脂环族:
O
芳香族: —CHO
O || CH—C—CH3
CHCHO
HCHO
甲醛 (蚁醛)
CH3CHO 乙醛
O
|| CH3CH2CCH2CH3
3—戊酮
O
|| CH3CCH3
丙酮
O
||
CH3CHCH2—C—CH3 |
CH3
4—甲基—2—戊酮
三、醛、酮的命名
2. 芳香族和脂环族醛、酮命名时,常把芳环和脂 环看作取代基,而以含羰基的碳链为母体。
—CHO
O
|| —C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