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力 课件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该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应用: 怎样让小船离岸?
板书:
一、力
1、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①两个物体
2、产生的条件: ②两个物体发生作用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作用效果
运动速度大小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应用:火箭发射时,尾部向下喷出大量的气体,火箭却
一、力
观察与讨论:
手推木箱
手拉绳子 手压弹簧
手压弹簧
脚踢足球
总结:力的产生都需要哪些条件?
总结:力的产生需要有哪些条件?
①两个物体 ②两个物体
发生作用
手 推 木箱
手 手
拉 压
绳子 弹簧
产生了力
脚 踢 足球
物体 作用
施力物体
物体
受力物体
板书:
一、力
1、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①两个物体ຫໍສະໝຸດ 2、产生条件: ②两个物体发生作用
运动方向
回答: 木桩受到斧头施加的力吗?
受到,因为木桩发生了形变。
学生活动3:小球受到磁铁的作用力吗?
观察到小球的 运动方向 发生了改变,即 小球的 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球
受到 力的作用。
不接触 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观察: 该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物体受力后,既可以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运动状态。
4、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这是为什么?
恳请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判断: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 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
当我们用手推、拉、提、压物体时,会感到肌肉紧张,就可 以说,手用了力。 观察下列实验:
1:手拉弹簧,弹簧_伸_长__,力使弹簧发生了_形_变__。 2:在弹簧下端吊一个物体,弹簧也_伸_长_,即弹簧也发生了 __形_变_。
(2)在上述三种情况中,足球的运动状态相应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句话怎样理解?
3:下述的力是哪些物体之间的作用?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 力物体?
(1)人拉车的力
(2)弹簧吊起重物的力
4:火箭发射时,尾部向下喷出大量的气体,火箭却向上腾空 而起。为什么?
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 号为N。
3:用手指弹小球(或用棒击),则小球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 向都发生了_改_变,即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__变_化_。 4: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则足球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都发生了_改_变,即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_改_变__。
因此,从上述事例中得出作用在物体个的力,产生的力的作 用效果是: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思考与讨论: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如图一人手持利斧劈开木桩的过程 中哪些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
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 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
的效应等去认识它们的方法,称作转换法。
注意:
在实验1中,如果把甲作为研究对象,则甲是_受_力_物_体,乙是 _施_力_物_体。 如果把乙作为研究对象,则乙是_受_力_物_体,甲是_施_力_物_体。
这一点,务必要请同学们搞清楚。所以,在作受力情况分析时, 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物体。即谁是受力物体。
思考题:
1:在足球场上,(1)运动员甲用脚踢足球,运动员乙用头 顶足球,守门员丙用手接足球,在这三种情况下,足球先后 受到了哪几个物体的力?足球又对哪几个物体施了力?
向上腾空而起。为什么?
练习与巩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人推墙,同时墙对人也有推力。
(3)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一定受到 了力的作用。
(4)铁块放在桌面上,发生形变的只有桌面。
2、手通过一根绳子拴着一条鱼,手受到向下 拉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3、将一支铅笔笔尖儿朝上立于桌面,用一 手指压笔尖,手指会感到有些疼痛,这是为 什么?手指上压出了一个小坑,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2: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观察: 力的作用效果!
形状 3、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受力后什么发生了变化? 1
物 体 发 生 形 变
板书:
一、力
1、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①两个物体
2、产生的条件: ②两个物体发生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运动速度大小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甲、乙两位同学面对面站立在地面上,甲用力推乙,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2: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观察到的现象是什 么?为什么?
从实验1中可知,甲同学对乙同学施力,乙同学也对甲同学施_力_, 因此,__力_的_作_用_是_相_互。的
从实验2中可知,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 对水向后_施_力_,水也对手和脚向前_施_力_,所以人 会向前进。因此,_力_的_作_用_是_相_互_的____。
1N的力有多大呢? 托两个鸡蛋用的力大约1N。
学生活动3:小球受到力的作用了吗?
小一球同学受轻到推小力铁的球作使它用在,水平因桌为面上小沿球直的线运运动动。 运动状1的、态小另发铁一球位生。同了请学描将改述条变观形察。磁到铁的从现侧象面。靠近(但不要接触)
变。 从上述事例中还可得出力的概念:力_是_物_体_对_物_体_的_作_用__。
思考题: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只要看这个物体是否发生了形变,或者运动状态发 生了改变。
思考题: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是否一定要相互 接触?不接触的物体是否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呢?
根据学过的知识请举例说明。
第三章 运动和力 3.3 力
一、力(Forces)
力的概念最初是人们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 出来的。古人在打猎、奔跑、搏斗、提重物的过 程中都体会到了力的作用。
思考:什么是力?它的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1:感受力的存在!
请你做一个“物体受力的小实验”或描述 一个生活中观察到(想象到)的物体受力的现 象。
1:放手后物体被地球吸引而落下。
2:铁屑被磁铁吸引。 3:碎纸被带电塑料尺吸引。
结论:
1:综上所述,无论物体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 种力作用。 3:物理学中就把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 做施力物体。
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