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060号建议的答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060
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6.21
•【文号】国中医药建字〔2021〕13号
•【施行日期】2021.06.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060号建议的答复
国中医药建字〔2021〕13号白亚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中药原料33种农残检测相关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中药产品质量好坏。

我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积极引导中药材高质量绿色生产。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

近年来,我局围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升中药材质量、确保中药材安全有效,具体开展如下工作:
一、积极构建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和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及专家团队力量,初步建成中药
资源保存体系,在20个省(区)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现对120种中药材的优质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收集的种子种苗1.4万多份,并建设了31个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从源头上保障优质种子种苗的供应,为中药材绿色生产提供优良的种质基础。

二、积极引导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一是2018年配合农业农村部编制并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引导中药材有序生产和规范化种植。

二是积极推进道地药材目录制定工作,从科学角度出发,深化道地药材品种、基原、产区等相关研究,统筹推进道地药材目录制定、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推动优质中药材的生产。

三是大力支持各地开展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近年来,我局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持续支持各地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项目,目前已建设相关示范基地249个,定制药园407个,1310个相关企业已采用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追溯系统。

三、积极推进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2015年,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了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支持各地开展中药质量第三方检验机构建设,重点开展中药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质量检测工作。

目前,第三方检验机构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南方)已完成项目建设,并通过CMA、CNAS认证,已正常开展中药质量检测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有关精神,加快制定发布道地药材目录,积极联合相关部委加强中药材规范、有序种植,积极引导各地实施林下种植、仿野生种植等中药材绿色生产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6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