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昭乌达小学谭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教育、孩子的成长更应得到家长心血的倾注,因此家长应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关注孩子的成长。

但事实上,当学校和老师倾注大量的心血、悉心教诲每一个学生时,有的家长却不积极配合,使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了两股相反的力量,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管理教育的难度,本人作为班主任,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以下是我对如何开发家庭教育的点滴思考。

一、增强家长家教意识,形成家校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这也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如何细致有效地解决教育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单靠以集体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要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支持,让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在长期的教育中非常重视家校教育的配合,请家长听教育专家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全员专题家庭教育培训和班主任利用班会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教宣传教育已成惯例。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请有家教经验的家长讲述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大家更是各抒己见,形成了顺应孩子、引导孩子、不压抑孩子的良好教育方法。

班主任更是经常与家长建立联系,针对不同的个体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其自身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工作岗位,生活环境不同,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也千差万别。

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了老师;有的家长对待孩子,无事时不闻不问,一旦有事,轻则辱骂,重则大打出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有义务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达到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1.适时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访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思想、学习、行为表现,并对学生在学校学习及表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达到教育孩子之目的。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为教师与家长的及时联系带来了便捷。

有的教师认为,打电话可以代替家访。

以我的经验打电话的效果远赶不上家访的效果。

家访具有场景性特点,教师走进家庭,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易达成共识,实现有话说在当面,问题解决在现场的效果;家访能真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如果不走进学生家,是无法体会到他们的行为的。

一次家访我了解到:我班的一个五年级学生自己做饭,其
父经商,经常外出很少在家,妈妈嗜好打麻将,常不管孩子的学生和生活。

导致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厌学情绪严重。

通过几次家访,通过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的不良嗜好,开始尽家长的责任,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生活,孩子的学习态度大有转变,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2.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班级从学生家长中选出有责任心、有家教经验、有影响力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是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作用。

学校通过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将学校的办学思想、重要决策传递给家长,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意见和要求,使家长委员会,真正成为家庭、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优质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学校实行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

学校定期实行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进一步了解教学情况。

家长通过走进课堂听课,了解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听课后及时反馈听课感言,增加了对教师工作的进一步了解与理解;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多了解与理解,对家庭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学校举办大型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学校在举办大型体育节、艺术节时同样邀请部分家长观看、共同参与,使家长在活动中一
起分享孩子的学习、创作成果,与孩子一起感受到了努力带来的喜悦,亲子关系融洽了,教育沟通畅通了。

总之,家校合作是当今培养学生的有效办法,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是家校合作的主体。

学校和教师应在家校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只有由学校引领家庭,由教师指导家长,吸引更多的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