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高新三中2015-2016 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月考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每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C.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2.酵母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A.染色体
B.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和叶绿体
3.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青霉
B.酵母
C.毛霉
D.醋酸菌
4.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需要加一些盐,下列哪项不是盐的作用 ( )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制腐乳的口味
D.主要增加腐乳的重量,获取更多的利润
5.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氧气,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6.下列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往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7.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8.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辛香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9.能在含氧丰富的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酵母菌大量繁殖 B.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
C.蛔虫的正常生理活动 D.酵母菌产生大量酒精
10.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使发酵失败()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11.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
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12.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氧气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13.(2010·北京高考·T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14.(2010·江苏高考·T7)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15.(2013江苏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
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16.关于酸奶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抗生素的牛奶更易发酵
B.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
C.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的糖类发生了变化
D.所有物质都装瓶后再加热灭菌,酸奶凝固的会更好
17.下列物质中,醋酸菌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
B.脱氧核糖
C.核糖
D.纤维素
18.下列菌类,属于生产者的是()
A.光合细菌、霉菌
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C.乳酸菌、酵母菌
D.醋酸菌、乳酸菌
19.(2014 北京卷)醋酸菌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都有线粒体
C.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D.都属于原核生物
20.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 .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需通氧气
B .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高,一般在50℃左右
C .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1.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 .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 .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RNA
22.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A B C D
23.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而使泡菜腐烂,造成泡菜腐烂的原因是(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它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 . ①③
B .②④
C . ②③
D .①④ 24.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
B.绿色食品中不含有亚硝酸盐
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
D.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
25.(
2014广东理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酒精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26.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时发现发酵液的PH 一直下降,原因是(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CO2溶于发酵液中,时PH 下降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2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的菌种在遗传时都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正常生长
C.升高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有影响,而对醋酸菌的发酵也有影响
D.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然后使用 28.(2013江苏单科)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 ) A .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b B .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 的产生情况 C .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 .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1连通
29.(2015 江苏)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 冶型增长
D.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30.如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 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B .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C .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D .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 变化的曲线是③
加入水
加入葡萄 糖和水
加入葡萄糖
加入葡萄糖和 水并不断搅拌
姓名 班级 考场号 座位号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简答题
31.(16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1中的实验流程补充完整。
A B (2)冲洗的主要目的的是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防止菌种流失。
(3)图2中的充气口在
___ ___ 时关闭,在___ ___ 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__ ____ 。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 ,在醋酸发酵时排出的是 。
(5)写出与第(4)题有关的反应式 制果酒:
制果醋: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能 /否)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原因是 。
(7)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重铬酸钾在酸性
条件下与酒精的颜色反应为______色。
32.(11分)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比如 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现代的腐乳生 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
(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6)腐乳的前后期制作过程中温度和空气条件是否一样?请比较说明。
(2分)
33.(2013新课标卷Ⅰ)(11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和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
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
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2分)
34.(2014 海南单科)(6分)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 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 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 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 __ 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如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 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 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35.(2010·海南高考·T25)(11分)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 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 ,产生的终产物是 和 。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
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
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
丙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 ____。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 、 。
(4)上述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
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