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 麦哲伦
B. 哥伦布
C. 迪亚士
D. 郑和
【答案】A
【考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基本上是沿着东西方向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地点,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比较基础的题目,难度较小,学生根据所学解答即可。
2.赤道的长度约()
A. 2万千米
B. 4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5万千米
【答案】B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
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长度是4万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难度较小,学生根据所学解答即可。
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应该建在()
A. 北极点
B. 赤道
C. 南极点
D. 北回归线
【答案】C
【考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北方,应选择建在南极点.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极地地区的方向判断,在北极点周围都是南方,在南极点周围都是北方。
4.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A. 1:15000000
B. 1:25000000
C. 1/00
D. 1:30000000
【答案】D
【考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公式,可知该地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6/180000000=1/30000000。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概念的应用,属于常见的基础题目,难度不大,但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关于比例尺的各种计算方式,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5.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 由大变小再增大
B.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
D. 由小变大再变小
【答案】A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因此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由大变小再增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纬度变化的规律,理解答题即可。
6.在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在()
A. 赤道
B. 寒带
C. 温带
D. 热带
【答案】B
【考点】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变化。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时,为二至日。
此时在南北极圈内也就是在寒带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昼夜长短变化,属于地球运动部分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作答。
7.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
A. 北温带
B. 南温带
C. 热带
D. 寒带
【答案】C
【考点】五带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温度带是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温带,极圈和极点之间是寒带.
故选:C.
【点评】地球上五带的分界线主要有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8.下面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A. 66.5°S
B. 40°N
C. 20°S
D. 10°N
【答案】D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解:纬度度数越小,纬线的长度越长,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纬线长度与纬度度数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9.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考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A图中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错误;
B图中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正确;
C图中在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错误;
D图中在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是常考的基础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在不同图上会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10.“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赤道上任一点
D. 地球上任一点
【答案】C
【考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
故选:C.
【点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11.本初子午线是指()
A. 0°经线
B. 180°经线
C. 20°W经线
D. 160°经线
【答案】A
【考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重要的经纬线,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
赤道是0°纬线。
12.位于某点(30°N,25°W)正北方向的点是()
A. (35°N,25°W)
B. (30°N,30°W)
C. (30°N,20°W)
D. (25°N,25°W)
【答案】A
【考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知道两点的经纬度来判断方向,要把这两点的经纬度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先找出某点(30°N,25°W)的经纬度,按相应的比例找出ABCD的经纬度,可以判断A(35°N,25°W)位于某点(30°N,25°W)正北方向.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同一条经线只会出现正南或者正北方。
13.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 (20°N,165°E)
B. (5°N,21°W)
C. (25°S,15°W)
D. (25°N,15°W)
【答案】D
【考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低纬度范围为0°~30°,所以B符合题意,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D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和东半球。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中低高纬度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0°—30°属于低纬度。
1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 四变化
B.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 昼夜更替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C
【考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地球自转产生地理现象,主要是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1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①自西向东②自东向西③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④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考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C.
【点评】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16.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
A. 一天
B. 一周
C. 一月
D. 一年
【答案】D
【考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不停地自转,其周期为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产生了四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或者365天都可以,自转一周为一天。
17.划分地球上五带的依据是()
A. 有无极昼极夜
B. 有无太阳光直射
C. 有无四明显变化
D.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答案】D
【考点】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了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获得太阳光的多少,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温带,极圈以上是寒带。
18.如果你有一个笔友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他们学校放寒假的时间应为()
A. 1月
B. 7月
C. 4月
D. 10月
【答案】B
【考点】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公转造成南北半球的节正好相反,如果你有一个笔友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他们学校放寒假的时间应为北半球的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南北半球的节变化,学生需要记住南北半球的节相反。
19.暑假快到了,你的朋友小强准备来到济南观光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幅利于寻找景点的地图()
A. 济南市旅游地图
B. 济南市交通图
C. 济南市地形图
D. 济南市政区图
【答案】A
【考点】地图的应用
【解析】【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到济南观光旅游,应该选择的是济南市旅游地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理解解答即可。
20.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则反映的实际范围()
A. 越大
B. 越小
C. 没有区别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考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大,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二、填空题
2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体,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千米。
【答案】球;5.1亿
【考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要记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2.地球除了自转,还围绕着________公转,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周期是________.
【答案】太阳;自西向东;一年
【考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现象四变化。
23.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考点】地图的阅读
【解析】【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
【点评】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其中方向和比例尺考查较多。
24.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文字式.
【答案】线段式;数字式
【考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可以分为: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
【点评】考查比例尺的表示方式,可以分为: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
三、解答题
25.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的温度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图中五带的界线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图中⑤的纬度是________.(填度数和字母)
(4)五带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
【答案】(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3)南纬90度
(4)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考点】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1)读图可知,A位于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B位于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为北温带,C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D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E位于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
(2)从图中看出,①是北极圈,②是北回归线,③是南回归线,④是南极圈。
(3)从图中看出⑤是南极点,其纬度是90°S。
(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点评】(1)考查五带的位置,比较简单,分界线主要是回归线和极圈。
(2)考查极圈和回归线的位置,大的虚线圈为回归线,小的虚线圈为极圈。
(3)考查南北极的位置,南极点为南纬90度,北极点为北纬90度。
(4)考查五带划分依据,主要是太阳光热的多少。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位置(经、纬度):________;图中B点的位置(经、纬度):________。
(2)A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
(3)B点在________(温度带),阳光________(直、斜)射,气候________。
(4)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5)A点和B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北纬20度、西经10度;0度、东经10度
(2)东;北
(3)热带;直;终年炎热
(4)西北
(5)B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A点经纬度是10°W(或西经10°),20°N (或北纬20°),B点经纬度是10°E(东经10°),0°。
(2)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0°→160°E为东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故A点在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3)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北回归线(23.5°N)与南回归线(23.5°S)之间,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北回归线(23.5°N)与北极圈(66.5°N)之间,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北回归线(66.5°N)与北极点(90°N)之间,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南回归线(23.5°S)与南极圈(66.5°S)之间,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南回归线(66.5°S)与南极点(90°S)之间;读图可知,B点在热带,阳光直射,气候炎热。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5)赤道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读图可知,A点和B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
【点评】(1)考查经纬网定位,主要是学生要学会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以0°经线为界,以东称东经,以西称西经;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
(2)考查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东西半球以20°W——160°E为界。
(3)考查五带的划分,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温带,极圈以上为寒带。
(4)考查经纬网判断方向,比较简单,经线指东西,纬线指南北。
(5)考查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