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实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实证分析
肖彩波;刘红卫
【摘要】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的促进关系.选取“金融相关率”和西藏GDP分别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藏金融业发展对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西藏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资金筹集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刺激社会对金融的供给和需求.
【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15)006
【总页数】5页(P73-77)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区域经济;西藏地区;产业结构
【作者】肖彩波;刘红卫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7
对世界各国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早在20世纪初,Schumpeter就提出了银行可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其完成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增长〔1〕。
20世
纪50年代,国外经济学家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
Patrick提出
了著名的Patrick假说,他把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为需求跟随模式和供给导向模式,认为发达国家更多地表现为需求跟随模式,即金融发展伴随着经济增长;而
发展中国家则更多表现为供给导向模式,即金融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2〕。
Woo S.Jung利用实证分析验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3〕。
Ross Levine总结了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同观点〔4〕。
Levine和Zervos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通过对1976~1993年间42个国家的金融行业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的研究,发现银行业和保险
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
César Calderòn,Lin Liu对109个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作了检验分析,发现金融业的发展通常会引起当地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对工业化国家的贡献〔5〕。
M.M.G.Fase,R.C.N.Abma搜集了东南亚新兴经济体至少25
年的数据,分析研究这些数据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合理的金融结
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作者提出各国金融结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对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加。
曹啸和吴军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7〕。
米建国、李建伟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金融抑制或过度均会损害经济增长〔8〕。
梁琪、滕建洲采用1994~2004年相关金融数据研究了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
长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弱,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显著〔9〕。
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查阅文献却发现对西藏金融与
经济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
其中主要有严思勃分析了西藏金融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几个因素,从经营理念、组织体系、服务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西藏金融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10〕。
王雪峰从金融贡献率和贡献度两个
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西藏的金融服务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11〕。
丁业现、彭克强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均收入、银行贷款及地方财政支出都是西藏经济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12〕。
综合各种文献我们发现,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是
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7.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02亿元,增长了约110倍;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显
著增强,GDP增长率位居全国前列。
西藏地区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也进入
了快速发展期,银行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许多名优企业连续上市,西藏金融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一)银行业发展现状
西藏银行业机构不断增多(见表1),经营效益稳步提高〔13〕,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2011年西藏首家城市商业银行——西藏银行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西藏分行批准设立,国家开发银行西藏分行挂牌,2013年民生银行入驻拉萨。
2012年西藏银行存贷额迅速增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不良贷款呈现下降趋势。
截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054.25亿元,增长391.7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664.05亿元,同比增长62.34亿元,存贷增量和增幅达到历史最高;西藏金融机构总资产为2168.89亿元,同比增长616.32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盈2.4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迅速下降,为金融业的良性循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证劵业发展现状
2012年以来,西藏证劵规模有所扩大,证劵机构升至2家,包括2011年新成立的中国建银投资证劵有限公司和西藏中信证劵。
证劵规模的攀升为西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自1995年,西藏明珠上市,至2012年,西藏上市公司已达11家,其中有10家A股上市公司,1家H股上市公司。
截至2012年底,10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29亿元,上市的11家公司总市值达到572.34亿元,占西藏GDP的85%以上。
(三)保险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西藏保险业蓬勃发展,保险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险类品种不断增多。
截至2012年底,在藏保险机构达到了5家,从业人数从2008年的两百多人达到了现在的一千五百多人。
保费收入在2000年以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10年后更是增速迅猛,2012年西藏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为7.72亿元(见图1),增长迅速,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寿险增长尤其突出,增幅达到了25%。
西藏保险业的赔付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2年9月末,全区共赔付2.4亿元,同比增长37.8%。
(一)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西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78年,西藏生产总值仅为6.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75元。
2011年西藏生产总值突
破600亿大关(见图2),连续三年增速超12%,连续三年增长超近百亿元。
随着
中央援藏力度的不断增加,西藏自身造血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总量扩大迅速,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加,西藏经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关键期,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和升级。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西藏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增加值对西藏GDP贡献率由1959年的
73.6∶12.6∶13.8变为2011年的12.3∶34.6∶53.1,在50余年的时
间里,西藏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由最初的以农牧业为主变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西藏经济发展已由生产型变为服务型,西藏的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说明地方经济的发展已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本文通过选取衡量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两个指标:金融相关率(FIR)和西藏GDP,对2001-2011年西藏GDP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协整检验,建立回归模型,并利用残差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西藏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和因果关系。
(一)指标选取
从近几年部分省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全国经济发达省份金融对GDP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有些省份甚至已经达到了20%以上,而目前西藏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还依赖于财政支出,造成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但随着西藏地区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西藏金融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代表了西藏经济发展的水平,金融相关率代表了金融发展的规模,金融相关率指标是由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来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但基于西藏的实际,社会金融总量的数据难以取得,因此在衡量西藏金融发展水平时,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占GDP的比重作为金融相关率(FIR),即FI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
贷款余额)/GDP。
(二)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2001至2011年西藏实际生产总值(GDP)和存贷款余额。
各项数据来源
于《西藏统计年鉴》(2012),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整理和计算得出表2所示的相应
数据。
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做回归分析之前,要检验数据的平稳性(结果见表3)。
由于西藏地区
生产总值数据是时间序列,因此可利用单位根对数据进行检验,若存在单位根,说明序列是非平稳的,反之序列是平稳的。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原有时间序列lnGDP数据在显著的水平下是不平稳的,各个
显示水平下的临界值小于t统计量的值,说明lnGDP序列存在单位根。
取一阶差
分后的序列记为DlnGDP,t统计量的值小于各个显著水平对应的值,因此在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
这表明lnGDP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单整时间序列变量,服从I(1)过程,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存在平稳的线性组合,这就是协整理论。
协整检验通常有两种方法: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检验法和基于回归残差的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本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检验法。
为了检验lnGDP和lnFIR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两变量作OLS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达到了68.03%,模型通过了统计检验,说明西藏GDP中有68.03%的部分是由金融相关率水平决定的。
lnFIR的弹性系数为1.92,说明lnFRI每变化一个单位,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大致可增长1.92个单位。
这也充分说明了银行信贷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杠杆效应。
3.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由于残差序列的均值为0,因此选择无截距项。
对无趋势项的ADF进行检验,结
果见表4。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大于t检验统计量的值-7.18,从而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lnGDP和lnFIR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满足协整理论。
从长期来看,西藏银行存贷对西藏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西藏银行存
款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经济主体对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保障了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
此外,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的约束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促进西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表明西藏GDP与金融相关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无法进行判断,为此还要进一步研究西藏金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进行验证。
结果见表5。
表5结果表明:lnFIR是lnGDP的格兰杰关系,说明从短期来看,西藏的金融发展对西藏GDP增长具有正向效用,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诱因之一,这也验证了Patrick假说。
结合文献中“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金融抑制或过度均会损害经济增长”的观点,也说明西藏金融开发和发展仍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西藏金融体系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断壮大,形成了银行、证劵、保险服务功能较为齐全,并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从实证分析中我们发现,西藏的金融业发展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效果比较显著,并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更好地发挥西藏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应充分利用好国家对西藏实行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通过低利率、低费率和费用补贴等手段,降低社会各界的融资成本,刺激社会对金融的供给和需求;其次,要鼓励各类银行在农牧区增设网点和机构,为农牧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增强民间零散资金的筹集能力,增加银行的信贷资本;最后,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加速储蓄投资的转化率。
〔1〕Schumpeter,Joseph.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276- 325.
〔2〕Patrick,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nge,1966,
6(4):201-219.
〔3〕Woo S.Jung.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Evidence〔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986,12(3):192-205.
〔4〕Ross Levin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6(10):456-471.〔5〕César Calderòn,Lin Liu.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5(6):678-692.
〔6〕M.M.G.Fase,R.C.N.Abma.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4(3):126-143.
〔7〕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5):40-43.
〔8〕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界,2002,7(4):46-48.
〔9〕梁琪,滕建洲.股票市场、银行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10):9-17.
〔10〕严思勃.西藏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西南金融,2009,(2):12-14.
〔11〕王雪峰.金融业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D〕.拉萨:西藏民族学院财
经学院,2009:5-26.
〔12〕丁业现,彭克强.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西藏研究,2011,(4):38-48.
〔13〕西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