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5《看电视》(2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的上课前先进行生字词的复习,再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这家人看电视发生了怎样奇妙的事情呢?采用同桌互读的形式,或在四人小组中展开讨论,学生汇报。当学生读到“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还有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等句子时,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学生通读上下文后很快找到了答案,再将互相关爱美德引申到课外,让学生运用在生活实处。在本篇课文中,我还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来造句,以及课外的延伸游戏“摘苹果”,摘苹果的游戏设计在即将下课之时,主要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而设定的,我觉得这样做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达到了一个放松的效果新课标第一网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三、自主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字音)
五、写字指导
2、摘果子,看看谁摘的果子多。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看图说说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名朗读。
(3)[板书:奇妙?]奇妙在哪儿呢?
对课文的感悟,围绕“奇妙”一词展开。
2、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五、巩固生字
1、游戏摘苹果
2、生字组词。(完成随堂练习第二题:好朋友,读字互相帮。)
围绕“奇妙”一词展开教学,议一议,读一读,演一演,最后解决“为什么这么奇妙”,可谓水到渠成。
训练学生巧用因果关系句子的叙述方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板书设计
奶奶
爸爸
妈妈互相关心,互敬互爱
小明
作业设计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造句。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1、联系课文: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2、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
四、实践活动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里人谈谈他们的感受。
这样做对于会认的同学可以建立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暂时不会的孩子来说,可促进课上认真学习,同时为了下一节课能赶上也能提前会认,课下还有可能更认真地预习。
板书设计
看电视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2、读学具卡片
教学反思
《看电视》(开发型)
教 师
朱海容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一(3)
教学时间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
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二、初读感知新课标第一网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看电视》(开发型)
教 师
朱海容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一(3)
教学时间
2011年 3月1日(第3周 星期二 )
教学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看电视
教学课时
第 一 课时
教学课型
识字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3、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范读——练习读)
4、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妈妈怎么疲劳?演一演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5、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
教学
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
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卡片,给“家、全”扩词。
2011年 3月1 日(第3 周星期二)
教学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看电视》
教学课时
第 二 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1、学生读“我会写”的字后,谈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2、老师范写“家”字,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家”,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写错的地方。
4、学生练习写其它字,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巧妙而又自然,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接着又运用谈话的方式“你喜欢看电视吗?” “都喜欢看什么频道?”“有谁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频道?”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课文。
教学
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
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教学
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谜语导入)
第二课时的上课前先进行生字词的复习,再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这家人看电视发生了怎样奇妙的事情呢?采用同桌互读的形式,或在四人小组中展开讨论,学生汇报。当学生读到“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还有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等句子时,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学生通读上下文后很快找到了答案,再将互相关爱美德引申到课外,让学生运用在生活实处。在本篇课文中,我还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来造句,以及课外的延伸游戏“摘苹果”,摘苹果的游戏设计在即将下课之时,主要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而设定的,我觉得这样做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达到了一个放松的效果新课标第一网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三、自主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字音)
五、写字指导
2、摘果子,看看谁摘的果子多。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看图说说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名朗读。
(3)[板书:奇妙?]奇妙在哪儿呢?
对课文的感悟,围绕“奇妙”一词展开。
2、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五、巩固生字
1、游戏摘苹果
2、生字组词。(完成随堂练习第二题:好朋友,读字互相帮。)
围绕“奇妙”一词展开教学,议一议,读一读,演一演,最后解决“为什么这么奇妙”,可谓水到渠成。
训练学生巧用因果关系句子的叙述方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板书设计
奶奶
爸爸
妈妈互相关心,互敬互爱
小明
作业设计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造句。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1、联系课文: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2、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
四、实践活动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里人谈谈他们的感受。
这样做对于会认的同学可以建立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暂时不会的孩子来说,可促进课上认真学习,同时为了下一节课能赶上也能提前会认,课下还有可能更认真地预习。
板书设计
看电视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2、读学具卡片
教学反思
《看电视》(开发型)
教 师
朱海容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一(3)
教学时间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
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二、初读感知新课标第一网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看电视》(开发型)
教 师
朱海容
学 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一(3)
教学时间
2011年 3月1日(第3周 星期二 )
教学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看电视
教学课时
第 一 课时
教学课型
识字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3、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范读——练习读)
4、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妈妈怎么疲劳?演一演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5、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
教学
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
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卡片,给“家、全”扩词。
2011年 3月1 日(第3 周星期二)
教学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看电视》
教学课时
第 二 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1、学生读“我会写”的字后,谈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2、老师范写“家”字,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家”,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写错的地方。
4、学生练习写其它字,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巧妙而又自然,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接着又运用谈话的方式“你喜欢看电视吗?” “都喜欢看什么频道?”“有谁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频道?”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课文。
教学
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
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教学
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谜语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