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及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及评
点]》
摘要:、安排学生学,师今天我们学习《论语》片段《季氏将伐颛臾》,无德斥不能守无能谋动干戈兴乱反对武力主张礼治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及评课前准备、安排学生学
要借助课释和《古汉语常用》基搞清原
不懂地方上课起讨论
二、从上下蔡志忠漫画《论语》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课教学程课、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论语》片段《季氏将伐颛臾》
请问“论语”两是什么思?生“论”是议论“语”是言语、谈话
生议论“论”应该“lù”而课音“lú”
师其实这“论”通“伦”是条条编排思相当现“编纂”
“论语”即相当现语录
学们初学《〈论语〉六则》现还记得吗?生记得
师
我们起背诵
…… 师《论语》这是谁写
(生交头接耳)生(部分)是孔子
(这部分学生是想当然课释没有看仔细
)生(部分)孔子学生
师《论语》全记述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是语录体
它是有关儒思想重要对国人思想产生了很深刻影响
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说
当代不仅国日、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
0世纪80年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世纪生存下必须回首两千五年前从
孔子那里寻智慧
” 师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上还有哪些不懂地方可以提出讨论
生“”是什么思?生是冉有名
师对刚才这位学看不够仔细
课释④说“冉有名”
老师对学生可以直呼其名
生“无乃尔是与?”每怎么理
师这句是有特别
“无乃……与”是表示反问句式相当“恐怕……吧”
“”是指责思我们以要学《秦论》这“”也是这思
“”宾语是“尔”即你们
“是”是我们应该重掌握它言基用法是指示代词“这”面“是社稷臣也”“是谁与”“夫如是”都是这思
老师特别要提醒学“是社稷臣也”这“是”看起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是”其实它们不样
古汉语“是”到汉代以才常用表示判断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
句“是”也是代词性复指前面“尔”起提前宾语作用
学们平是否也碰到这种用法?生有初课有“唯余马首是瞻”
生成语还有“唯命是从”“唯利是图”
师对
(板例句)…… 师上我们先讨论到这里等会我们讲句子候还可以再讨论
下面我们看课先请位学朗下课
(生朗)师很没有错但我觉得孔子说话语气没有出孔子三次对冉有直呼其名且面是感叹这说
明什么?生这孔子情绪激动说话口气很严厉
师对应这么(老师三句)
下面我们学段请问季氏身份是什么?颛臾是怎样国?孔子什么要反对讨伐颛臾?情绪何如激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生季氏是鲁国夫颛臾是鲁国附属国
生季氏攻击颛臾真正图“萧墙”即鲁国国君
生孔子是忠鲁国国君
生孔子是人他反对动武尤其反对打战
师学们讲都有道理
要了孔子必须了他所处代
鲁国鲁庄公有弟三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三强以常犯上作乱先是鲁襄公十年三分公室
随着季氏族势力强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卿相拥有鲁国实权
颛臾是鲁国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属国
名义上是国当鲁国公室被瓜分情况下颛臾是鲁君势力围
孔子针见血地指出季氏攻打颛臾真实图“萧墙”矛头所向是鲁君
季氏攻打颛臾可扩地盘从而削弱鲁君实力终篡夺鲁国政权
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因孔子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礼”
季氏作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反对
是他听学生说就急了
孔子是谦谦君子但是非问题上他是毫不让步所以说话口气相当严厉
(板天子———天下(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土滨莫非王臣)诸侯———国有国有者夫———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诸侯出
)师这里又有问题———孔子两学生季氏做官季氏是他们“老板”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告诉孔子?(学生讨论非常热烈)生因孔子是他们老师他们对老师很尊敬
师不对吧
因这是事属军事机密
比如说你是我学生你对我也非常尊敬往你做了我们国国防部长你会不会跑告诉我“老师我们将要对某国进行卫反击”?生(哄堂笑)不会
生他们跑是向孔子请教颛臾该怎么打
师孔子是伟思想、政治、教育但像没听说他是军事
(生笑)师学们对孔子那候师生关系不了
那师生关系与现不
当并没有党派组织但孔子与学生们相当党派
孔子是他们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般崇敬
打比方孔子就相当某武术流派掌门人弟子没有件事不敢不向他报告
孔子对学生是种道德感召学生不敢骗他
这两位学生是季氏臣是人兼武职
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
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野心受孔子影响他们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没有坚反对
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吃不消是两人试探孔子思
那么孔子什么要反对攻打颛臾?生孔子理由有三
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二是颛臾邦域三是颛臾乃社稷臣
师对是从历史上讲二是从地理上讲三是从政治地位上讲
颛臾这国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国是社稷臣怎么可以出兵打它呢?季氏根就没有这格还要“何以……”是固定句式相当“什么呢”“”“é”是语气助词
(板先王封国(历史)不可伐责邦域(地理)不必伐社稷臣(地位)不当伐)师这堂课我们学到这里下面我们起朗段
(生齐声朗)师下课以请学们背诵这部分然仔细研习面两段容并完成课练习
二课师上堂课我们学了段段不长现我们试着背下
(生齐声背诵段)师下面我们学习面两段
冉有说“夫子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显然这是推卸责任
那么孔子是怎么批驳他?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错?生孔子认冉有没有尽到己责任
孔子先引用史官周任话然打了比喻
师什么要引用周任话
生周任是古代著名史官引用他话说理更有权威性与可信
我们现写也常要引用名名言以增强说力
师孔子认冉有和子路做了辅相就要尽到责任如不能尽职就不应占着这位子
孔子鼓励学生从政但不是了荣华富贵而是了实践己政治主张
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他打了形象生动比喻
他用“虎兕”比喻谁?生季氏
师对孔子认季氏就像老虎野牛样“我让你们做他臣是让你们看住他
你们看不住让它跑出就是你们这些辅相失职
”“龟玉”是比喻什么?生颛臾
师古人说龟玉相当今人说金银财宝龟古代是吉祥物与现含义不样
这里冉有被孔子训了顿你看他是怎样回答?生冉有提出了攻打颛臾理由说“今夫颛臾固而近费今不取世必子孙忧
”就是说太靠近季氏“”不打下会成患
生从可以看出冉有也参与了其事也是有赞攻打颛臾思
师那么也就是说他刚才所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不是老实话是孔子就更加生气了首先骂二人这种态“君子疾夫舍曰‘欲’而必辞
”谁能翻译下这句话?(生起念了遍释)师我们看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而必辞”
难理宾语思谁能用现话说说?生用现话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即“舍曰‘欲’”然借口编套理由把它拿即“必辞”
师对
这种态是君子讨厌既有悖政治道德也有悖人道德
然孔子提出了己政治主张请学们用课原话回答
生“不患寡而患不不患贫而患不安”“故远人不则修德以”
师很
哪位学释下?生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衡了就无所谓贫上下和了就没有多少问题真正安定了就没有危险
师对
孔子贯主张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希望所有人能上安居乐业生活
“”“和”“安”都是仁政治思想也是孔子社会问题重要主张和理论只是不场合有不提法
国如能够做到这样其他国定会信
国发扬了己化奠定了己国格充沛了己德养人受了感化然会归顺这样就逐步实现了
孔子对己学说十分执著无论哪学生如违反了这种原则他都深恶痛绝
所以他批评冉有、季路“远人不而不能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邦”这里学们还要“”用法
生“”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是“使他们”思
师对
结尾句“吾恐季氏忧不颛臾而萧墙也”表现了孔子高政治敏感也有力地驳斥了冉有观
(板辞口是心非不能无德斥不能守无能谋动干戈兴乱反对武力主张礼治
)这段有三成语能否出?生(七嘴八舌)“既则安”“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师我们现常用成语多是《论语》这也说明了《论语》影响生命力强
现我们起试着背诵下全
(背诵全)师别学背得还不够熟希望学们再下工夫
《论语》是纲所推荐学生课外必请学们课外《论语》学们先寻《论语释》(巴蜀社出版)或《白话论语今译》(国店出版)等兼有原、释和翻译籍还可看看南怀瑾《论语别裁》
有定基础再朱熹《论语集》
这样相信学们对《论语》、对儒思想定会有深入了
教学说明现学言教学现状普遍是对课作疏通教师逐逐句地释、翻译、串讲
教师唾沫横飞学生然无味这是误区
学语课言都是千年考验脍炙人口精品具有深刻思想义、美学义
教师任引导学生诵、设疑、疑把握主旨领会作品形象
教学可运用谈话法、讨论法、拨法、讲述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抓住原作精要品味原作精华
上疏通首先让学生做老师要抓住重落实
这有利培养学生学能力
《季氏将伐颛臾》不算太深如仅作面上疏通节课即可讲完
但是由代差异、学识欠缺学生很难通这几句简单对话了孔子所处代特、孔子政治主张、治国原则
因而教学重是引导学生理原基础上通师生共讨论、探弄清孔子政治主张及其产生代背景从而对孔子和儒学说有概了把课变成激发与窗口激发学生课外《论语》兴趣让优秀民族化得以传承学生长期发展打精神底子
评周老师这堂课是堂朴实而又有效古课
古教学首先要消除学生认知上障碍缩短因代背景不而产生距离
因选择精当教学容缩短距离和隔阂就非常必要
古人赵普观、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发表宣言、蔡志忠先生《论语》漫画都是生动鲜活材
课展开学生对课已充满兴趣
其次要明确哪些容对学生说是切合、要
这跟教学目标有关
通该教学让学生了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政治主张应该是重要目标所以两节课所提问题紧紧围绕着这心展开比如问孔子“何如激动”目是让学生了孔子仁政思想并不评价孔子脾气
“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告诉孔子?”旨明确孔子人格力量带出孔子政治理想
这两问题铺垫引出了三问题孔子反对攻打颛臾三条理由
这三条理由和下对冉有两次批评集地蕴涵了孔子政治理想、治国主张甚至政治敏感
执教者用几脉相承问题作了概括
这也是堂重基础又能而化课很有南怀瑾《论语别裁》风格
说它重基础因它把落实言基础和背诵作教学目标而且做到了
对高年级学生说积累言词语和句式加强诵与背诵是基任
所谓而化体现课外结合教学容组织上课对言句子做适量现代课外引用了些相关常识适当补充些化知识加强对学生人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