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
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B. 生态混合型农业
C. 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
D. 自给自足型农业(2)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
指的是()
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内格罗河是亚马孙河北岸最大支流,中游沿岸沼泽广布,因沼泽中富含腐殖质而导致河水乌黑,又名黑河二该河约724km可通航,是重要的运精通道,但航运童较小。
下表示意该河与珠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时比。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内格罗河中游沿岸沼泽富含腐殖质的原因主要是()
A. 地势低洼,泥沙淤积
B. 全年多雨,水土流失严重
C. 气候湿热,生物量大
D. 气候炎热,微生物分解慢
(2)与珠江相比,内格罗河()
A. 流量季节变化小
B. 年径流总量较小
C. 下游含沙量较大
D. 水能资源较丰富(3)内格罗河航运价值较珠江小的原因是()
A. 河水乌黑
B. 旅游业发达
C. 通航里程短
D. 沿岸人口稀少
3.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后期()
A. 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
B. 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
C. 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减弱
D. 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4.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各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 原料工业
B. 加工工业
C. 采掘业
D. 冶金业
(2)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 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
C. 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D. 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5.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中数据,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A. 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 气温低,蒸发微弱
C. 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6.下图是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请回答下面小题。
(1)该种能源可能是()
A. 铁
B. 石油
C. 水能
D. 煤
(2)图中M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肥力不足
D. 草原锐减
(3)M地区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气候干旱,风沙大
B. 地表植被少,土质疏松
C.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 过度放牧(4)为了扩大M地区的能源外运,我国兴建的铁路是()
A. 青藏铁路
B. 大秦铁路
C. 粤海铁路
D. 京包铁路
7.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 动力导向型
B.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C. 技术导向型
D. 市场导向型(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措施是()
A. 调整林、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 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C. 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发展
D. 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提供土地
8.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A. 以畜牧业为主
B. 以种植业为主
C.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D. 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9.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A.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B.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 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0.下图为M 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2)M 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
11.稀土应用范围广,具有“21世纪黄金”的美誉。
我国稀土开采与冶炼企业有100多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稀土矿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平均价格跌至当初的一半。
如图示意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
A. 占比一直降低
B. 价格不断走低
C. 产量逐年减少
D. 开采难度逐渐增大
(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稀土矿层埋藏较浅,若不合理开采最易产生()
A. 土壤板结
B. 气候变暖
C. 大气污染
D. 水土流失
(3)关于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合理的是()
A. 鼓励企业合并,不断提高产量
B. 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稀土出口
C.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D. 禁止稀土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12.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A. 促进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
B. 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C. 增加入海的水量
D. 加速河口淤积(2)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 钢铁工业
B. 甘蔗种植、加工业
C. 汽车工业
D. 有色冶金工业
13.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下图是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中煤层气含量与水文、地质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沁水盆地富气区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堑
D. 地垒
(2)有利于泌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条件是()
A. 煤层的埋藏深度浅,裂隙不发育
B. 变质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
C. 地下水活动较弱,地下水封闭好
D. 煤层气覆盖范围小,且距离市场远
14.为减缓该地土地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必须坚持________方针()
①封沙禁牧②预防为主③防治结合④综合治理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二、综合题
15.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地处北大西洋沿岸,北邻塞内加尔,东部、南部邻几内亚,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根据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左图)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右图)。
材料二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
(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即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原因。
(2)分析几内亚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份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
(3)随着全球变暖,比热戈斯群岛部分岛礁面临被淹的威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说出你对该地区能源开发的建议。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指天椒辣味十足,被誉为“天下第一椒”,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水又怕渍,春种秋收,往往采取“高垄低畦”的种植方式(图5)。
位于广西西部的天等县是广西唯一指定的指天椒产品出口基地,年出口500吨左右,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广西14个地级市中有13个出现旱情,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等级,干旱造成天等县指天椒减产3-4成。
近几年3、4月份频发的干旱已经成为影响天等县指天椒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民抗旱。
(1)简述“高垄低畦”的作用。
(2)分析天等县3、4月份干旱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政府部门可采取哪些措施抗旱。
(4)为天等县指天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陕西省简图
材料二陕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材料三《芈月传》中多次提到商於地区,其辖区主要为关中地区的商洛市,位于秦岭南麓,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商洛是著名的核桃之乡。
(1)评价陕北地区成为我国能源化工基地的条件。
(2)分析商洛市形成“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的原因。
(3)有人建议在商洛扩大核桃种植,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1)B
(2)D
(3)C
【解析】【分析】(1)材料中提到有机农业是“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因此有机农业属于生态型农业,该地有花卉、农田、猪场、鱼塘、蔬菜等,因此也属于混合型农业,B正确。
蔬菜种植、鱼塘养殖等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A错误;
该地有鱼塘,而河西走廊水资源紧缺,故不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C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花卉、鱼塘、畜产品等都投入到了市场,说明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型农业,D错误
(2)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退耕力度,过度垦荒不明显,②错误;
小农经营粮食单产高,③错误。
农业需水量大,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①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D正确。
(3)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之一,②正确;
材料中提到有机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③正确。
故答案为:(1)B;(2)D;(3)C。
【点评】一般定义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答案】(1)C
(2)A
(3)D
【解析】【分析】(1)内格罗河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热带雨林广布,生物量大,导致土壤中腐殖质丰富,C对。
由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低,AB错。
气温越高,微生物分解越快,D错。
故选C。
(2)A 内格罗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多,流量季节变化小,珠江流域为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
B 内格罗河流域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年径流总量大,B错。
C 由于河流流量平稳,地势低平,河水中泥沙含量小,下游含沙量较小,而珠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下游地势低平,河流含沙量大,C错。
D 内格罗河流经区域主要为平原,落差小,水能资源不如珠江丰富,D错。
故选A。
(3)A 河水腐殖质的含量大,导致河水乌黑,与航运价值无关,A错。
B 旅游业发达,航运应当发达,B错。
C 通航里程长,C错。
D 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少,影响航运,D对。
故选D。
故答案为:(1)C.(2)A.(3)D.
【点评】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
(1)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
(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难度较小
3.【答案】D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A、B两项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表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所以C错误;故选D。
【点评】考查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要考虑其特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4.【答案】(1)C
(2)C
(3)B
【解析】【分析】(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以煤炭工业为主,核心部门是煤炭开采业。
(2)山西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大产业链。
(3)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原料工业,在其推动下,山西省的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主体地位。
5.【答案】B
【解析】【分析】沼泽湿地的形成与降水、地形、气温、地形等因素有关。
西藏内陆高原,地形的阻挡,降水稀少,排除A;冰雪覆盖描述的是西藏的自然景观,排除C;西藏地势高,起伏大,排除D ;西藏地势高,黑龙江纬度高,二者温度低,蒸发弱,故选C 。
【点评】湿地产生的原因、湿地的减少原因与保护。
6.【答案】(1)D
(2)B
(3)B
(4)B
【解析】【分析】(1)图示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尤以华北、西北为主,可判断是煤炭;铁矿在我国南北都有,东北、长江沿岸为多;石油主要在东北、西北和华北;水能主要在西南、中南和西北。
选D 正确。
(2)图示M是黄土高原,该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选B正确。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
选B正确。
(4)为了扩大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的外运,我国加大修建的大秦铁路、神骅铁路、焦日铁路。
选B正确。
7.【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受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大,另外田纳西河有丰富的煤、铁、铜、磷、锌、云母等矿产资源,故目前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
是动力指向型工业。
故选择A。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经验:①设立专门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其中ACD都不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对土地的利用都是不合理的。
【点评】考查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整治。
8.【答案】C
【解析】【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防洪(水库)、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矿区生态恢复)。
农业发展注重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点评】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9.【答案】C
【解析】【分析】美国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是利用大型机械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故选C。
【点评】考查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美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少,主要使用大型机械化耕作。
10.【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从a、b、c、d四处对应的干流河床剖面图来看,c处的河流落差最大,是最理想的坝址。
(2)M河地处流域上游,故M河流域植树造林,会使河流上游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会使上游的水土流失量减少,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1)C (2)C
【点评】河流水熊的开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量丰富,二是落差大。
M地处河流上游植被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11.【答案】(1)A
(2)D
(3)C
【解析】【分析】试题通过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重图,考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比重不断下降,A正确;图中看不出来价格、开采量和开采难度。
(2)我国南方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不合理开采,最易出现水土流失,D正确。
(3)稀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C正确。
12.【答案】(1)B
(2)D
【解析】【分析】⑴梯级开发首先需要修建水库,水库可发挥调蓄洪水功能,有利于防洪和抗旱,B正确。
梯级开发对人口增加和城市发展影响不大,不能成为主要影响,A错误;
梯级开发不可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不会增加入海水量,C错误;
电梯级开发后河流中泥沙减少,容易使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D错误。
⑵该地区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正确。
红水河流域缺少铁矿,且交通不便,不易发展钢铁工业,A错误;
红水河流域经济技术欠发达,远离东部消费市场,交通不便,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C错误。
故答案为:(1)B;(2)D。
【点评】本题考查流域内水能的梯级开发及影响,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
修水库能产生的综合效益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等。
13.【答案】(1)B
(2)C
【解析】【分析】⑴根据水流方向和滞流水区等信息判断富气区有利于水体汇集,应为向斜构造。
B正确。
⑵煤层气储存在煤层中,因此煤层有裂隙发育才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A错误;
变质岩分布面积、厚度与煤层气开发无关,煤层气主要分布在沉积岩中,B错误;
地下水活动频繁的地区,水的交替作用强,易将煤层气带走,因此地下水活动较弱的地区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同时也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C项正确;
煤层气覆盖范围小且距离市场远,不利于其开发,D错误。
故答案为:(1)B (2)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属于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14.【答案】A
【解析】【分析】①封沙禁牧是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不是应坚持的方针;故选A。
【点评】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方针;土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既要治理也要预防,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二、综合题
15.【答案】(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
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
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
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3)合理开发石油资源;加强海洋能,如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加强风能的开发利用;加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引进技术发展核电。
【解析】【分析】(1)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向南半球,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
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
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所以被称为“魔鬼”。
(2)读右图分析,在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
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雨季到来。
(3)从可持续
发展角度分析,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开发石油资源。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如海洋
能中的潮汐能、沿海的风能、该地区的太阳能等。
引进技术发展核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6.【答案】(1)“高垄”可以防止雨季积水严重,利于农田排水;“低畦”利于干旱时灌溉;“高垄低畦”利于土壤保肥。
(2)春季降水较少;春季升温快,风大,蒸发旺盛;喀斯特地区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
(3)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库、灌渠等;加强旱灾相关的气象预报,建立应急救灾机制;统筹管理和调度区内的水资源;鼓励农民采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
(4)扩大生产规模;选育良种,增加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发展加工产业;打造品牌优势。
【解析】【分析】(1)材料指出指天椒喜水又怕渍,因此,高垄低畦的作用应该着重从排水、灌溉、保肥等角度思考。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垄”比传统意义的垄高,增加了垄与沟之间的高差,有利于雨季田间排水;“低畦”使得指天椒种植面略低于两边的垄,利于干旱时灌溉,也利于保肥。
(2)干旱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夏季风的不稳定、蒸发旺盛、下渗严重等角度来思考,天等县属于季风区,春季夏季风不稳定造成
降水较少,且春季升温快、风大,蒸发旺盛,同时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严重。
(3)政府部门可采取的抗旱措施主要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旱灾预报、水资源统筹管理、引导农民发展节水农业等方
面。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规模化生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品牌宣传等方面。
故答案为:(1)“高垄”可以防止雨季积水严重,利于农田排水;“低畦”利于干旱时灌溉;“高垄低畦”利于土壤保肥。
(2)春季降水较少;春季升温快,风大,蒸发旺盛;喀斯特地区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
(3)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库、灌渠等;加强旱灾相关的气象预报,建立应急救灾机制;统筹管理
和调度区内的水资源;鼓励农民采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
(4)扩大生产规模;选育良种,增加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发展加工产业;打造品牌优势。
17.【答案】(1)优势:能源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畜;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临近黄河,水源较为丰富。
劣势:生态环境脆弱。
(2)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处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兼备南北方气候特征;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为我国南北方动植物生存提供了多样的气候条件;山区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优越,受人为
干扰较少。
(3)支持扩大核桃种植。
商洛市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核桃的种植,扩大种植规模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或:不支持扩大核桃种植。
商洛市的核桃产区位于秦岭山区,扩大种植可能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以上两种观点选择其一作答,能阐明观点、理由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分析】(1) 有利条件,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陕北地区的能源分布情况,陕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畜;再从交通和市场来看,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临近黄河,水源较为丰富。
不利条件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
(2) 主要从气候的复杂性分析商洛市形成“南北植物
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的原因。
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处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兼备南北方气候特征;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为我国南北方动植物生存提供了多样的气候条件;山区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优越,受人为干扰较少。
(3) 从经济条件来看,扩大种植规模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可以支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扩大种植可能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不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