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地的特色糕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各地的特色糕点
你喜欢吃糕点吗?你喜欢吃广西的美食吗?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便是这广西各地的特色糕点,下面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
广西各地的特色糕点介绍
梧州大福饼
大福饼是梧州传统糕点,相传大福饼最早见于清代咸丰年间,原为从广东移居梧州城郊的一位老太太创制。

1956年,梧州市饼食社广泛收集了解放前各家饼铺“大福饼”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加以综合研究,取其精华,恢复了这一著名糕点的生产。

外貌圆圆的、粉粉的、软软的,咬上一口,红嘴唇就变成了白粉嘴。

据说大福饼不热气,好吃不上火。

除了好吃,在梧州,吃“大福饼”更是为了图个吉利,逢年过节有的人还把大福饼摆上供桌,祈福降临。

扶绥红薯糍粑
红薯糍粑是崇左市扶绥县龙头乡一带的特色小吃。

每年的11月中下旬红薯收获以后,当地人就把红薯做成糍粑,是节日或农闲时候吃的美食。

另外,在当地,它还可以作为老人寿宴上的“寿饼”送给亲戚朋友。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放入各种馅料,花生、芝麻糖、韭菜、蒜苗秧等。

做好后的红薯糍粑可煎炸也可蒸来吃。

宾阳盐糕
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

盐糕主要选用二春白壳粳米为原料,经冷水泡浸2~3小时,淘洗后进行磨浆。

将1/3的米浆煮熟后,与剩下的生米浆调好,加少许食盐即可入笼蒸制。

蒸制时特别要注意掌握火候和时间。

现在宾阳街上还经常见卖盐糕的小摊,几块钱一碗,老板会帮忙切成好几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调料,蒜泥、炸花生、葱花、辣椒、蚝油、花生油以及酸甜卤水等等。

一碗下去,绝对可以抵一顿正餐,好吃不贵。

话说夏天吃盐糕除了细嫩爽滑,酸甜可口外还能清热降温。

马山艾菜馍
马山的艾菜馍也是一种很好吃的特色小吃。

当地人会过一个叫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的节日,这个节日要求人们戒荤食素,祭祀花婆(百花仙子)。

祭祀要用素品祭祀,所以当地人会做艾菜馍。

本宝宝麻麻说,小时候她家里比较穷,因为艾叶是野生的,随处可以采摘到,她会经常去采些艾叶回家,外婆就会用它做糍粑,不仅耐饿,同时还有特别的香味。

现在大家不愁吃喝了,只有在清明前,家家户户才会做来吃,所以每到清明节,走在街上都可以闻到艾菜馍的清香。

东兴鸡屎藤糕
这东西不仅看起来卖相不怎么样,名字也很奇葩。

不过,在东兴,人们认为鸡屎藤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所以在清明节一定要做一点给全家人吃。

不是用鸡屎做的哦,鸡屎藤是一种当地的藤类植物,有点臭味,可以做药,治疗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等。

还有消暑清热的功效。

好了,我再来说个鬼故事,跟鸡屎藤糕有关的。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书生在清明节前路过一个小村庄,由于十分饥饿,向村庄一户人家讨点食物吃。

这村庄本来就比较贫穷,那家人自己都不能吃饱,于是就到附近摘了一些鸡屎藤叶子切碎后掺入到剩下的一点点米粉中蒸熟给书生吃了。

书生想继续赶路,村民阻止说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的时节,不能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书生不听劝阻,晚上走到一座深山的时候,遇到一个长相凶猛的怪兽,眼看怪兽冲过来**嘴要吃掉书生的时候,书生全身发出亮光,怪兽就逃跑了。

第二天村民知道了这事情,问书生为什么可以吓跑怪兽,书生说自己也不知道,可能是昨天吃了那些鸡屎藤的原因吧。

从这以后大家都相信鸡屎藤可以驱鬼辟邪,于是每年清明节都做上一点给全家老少吃,以保平安。

环江狗屁粑
环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食,每到端午节,当地人除了做粽子,还要做一种叫做“狗屁粑”的糕点。

为什么叫“狗屁粑”呢?是因为用
的原料里面有狗屁藤。

狗屁藤是生长在灌木丛中的攀缘藤本植物,采集时,植物浆的气味犹如屁臭,人们因此称之为狗屁藤。

将狗屁藤洗干净,用木捶捣碎,用布包好,把水分挤出来,然后把挤出来的藤水和糯米浸泡一至两天后,再拿糯米磨成米浆,把米桨蒸或煎的时候放些芝麻、白糖便成了味香可口的“狗屁粑”。

万万没想到,制作好后的狗屁粑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吃起来又香又甜。

横县芝麻饼
芝麻饼原是西域民族的传统面食,何时传入横县,已经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

相传,汉代大马援率大军南下平定交趾时,大军的干粮主要是芝麻饼。

屯兵横县时这一工艺传到了民间,逐渐形成了今天横县特色之一的芝麻饼。

横县芝麻饼白面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碱面等副料,上炉烘烤而成。

芝麻饼趁热吃坚韧、鲜香,烤干吃酥脆可口。

小微木有吃过刚刚做出来的热腾腾的芝麻饼,只吃过基友从横县带回来的礼盒装,口感也是脆脆的,芝麻味很浓,吃完嘴里香喷喷哒。

忻城莲蓉层层酥
莲蓉层层酥是来宾忻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既作为小吃应市,也做筵席点心上桌,酥层分明,口味香甜滋润,配甜羹汤吃是最好不过的了。

一大盘层层酥端上桌,莲蓉的香气浓郁扑面而来,入口满满的香酥味。

而且也没有讨人厌的那种油腻感觉。

绝对是媲美欧式甜品的正宗广西糕点。

小微几口就可以干掉一盘。

兴安粑粑
桂林兴安一带过春节,农村里的人进城走亲戚,总要挑一担粑粑送给主人家。

那粑粑圆如满月,白如玉雪,放在水缸里,只要勤换水,存放几个月也不变质。

放在火上烤,粑粑慢慢地就变得软软和和的,切成小块用油炸,外脆里软也好吃。

本宝宝有个友仔老家就是桂林的,他说他小时候最喜欢看家里人打粑粑,家里的叔叔伯伯都围着小小的石碓,一人一根特制的粑粑槌先揉后打,你一下我一下场面非常热闹。

他说现在过年,家里人很难
聚齐,已经好多年没打过粑粑了。

在当地,有的人也用机器加工粑粑,但友仔说吃起来总觉得不如人工用碓舂打的粑粑口感好。

小董麻通
小董麻通是钦州市小董镇出产的特色小吃。

因用芝麻包裹,内如通草而得名麻通。

分为黑麻通和白麻通两种,黑麻通用黑芝麻制作,白麻通则用白芝麻或退壳的黑芝麻制作,其中以白芝麻制作的麻通最佳。

印象中,过年时麻麻买回家的糕点堆里经常能看见麻通,简直是过年必备。

吃麻通,一口下去没吃完最好不要开口说话,因为一张嘴就会往下掉渣。

印象中貌似外公最爱吃麻通,他年纪大,牙口不好,但是麻通酥脆爽口,也不粘牙,很适合他老人家吃。

阳朔兴坪松花糖
松花糖也是广西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小吃,人们认为它的颗粒像松树的花球,且颜色也相似,故取名叫松花糖。

小微有个桂林的好基友说,他小时候家里还会请人来做,纯手工的哦。

先把糯米蒸熟晾干,在做成“米花”,然后熬制糖浆,把米花和糖浆充分搅拌后,放入一个长盒状的模具里面压紧实,等变干变硬了之后,就大功告成啦!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一些。

在印象中,松花糖其实有点像萨其马。

就在2009年,兴坪松花糖荣获阳朔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