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大时延控制系统推选PPT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分调节只能起辅助的调节作用,它可以 与其它调节动作结合成PD和PID调节动 作。
2)前者只增加了一个测量变送元件和一个控制器,但为什么控制效果却有显著提高呢?
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均能有效克服超调现象,改善了过程动态特性,且无需特殊设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反馈式秒流量AGC的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延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 延控制系统
ΔI 压下缸
压下位置 控制器
ΔS’
ΔS -+
厚度反馈 控制器
Δh
h0
-+ h1
带钢
测厚仪
l
冷轧厚度反馈控制系统(FB-AGC)
第一节 概述
生产的强化和 设备的大型化
大延迟多 干扰系统
控制性能要 求越来越高
提出了 反馈控制
1-偏差控制 2-尝试控制PID控制系统框图
被调量往往受到若干个干扰的作用,系统采用被调量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干扰实现不变性称选择不变性。
对于控制要求不太苛刻、具有大迟延的过程,可利用常规控制器适应强、调整方便等特点,在常规 PID控制基础上,采用变形的PID控
制算法,并对系统进行整定,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绝对不变性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被调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调节过程的动态偏差均为零。
范围内,被控
量完全没有影响),使之受到控制。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描述精度的限 即在扰动下动态偏差不为零,而在稳态下偏差为零。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制和实现扰动补偿装置的困难,一般工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1) 绝对不变性
绝对不变性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
被调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
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
调节过程的动态偏差均为零。 设计新的装置或系统,以消除系统干扰的影响或者使系统易于分析和控制。
当测量信号达到控制器,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纯迟延时间
以后,才波及到被控量(即在时间
设计补偿器置于反馈系统中
反馈式秒流量AGC的控制系统
复习: 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特点?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描述精度的限制和实现扰动补偿装置的困难,一般工程上是无法实现的。
时延现象越突出,系统越不稳定。 Smith预估补偿控制系统框图
大延迟系统
1 概述
工业生产 过程迟延
容积迟延 纯迟延
扰动不能 及时反映
控制到达被 控量延迟
明显的超调 长调节时间
大时延控制系统
特点:
Ñ当测量信号达到控制器,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 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纯迟延时间 以后,才波 及到被控量(即在时间 范围内,被控量完 全没有影响),使之受到控制。也就是说,总迟 延较大,导致控制作用不及时;
它用于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复习: 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特点?
程上是无法实现的。 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均能有效克服超调现象,改善了过程动态特性,且无需特殊设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微分调节只能起辅助的调节作用,它可以与其它调节动作结合成PD和PID调节动作。
2) 误差不变性
它是指准确度有一定限制的不变性,即 与绝对不变性存在一定误差ε,也称ε不变 性。可表示为:
Di(t)≠0 时 则 |y(t) - C |< ε 工程应用上反馈控制就是ε不变性。
3) 稳态不变性
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即 在扰动下动态偏差不为零,而在稳态下偏差 为零。它用于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4) 选择不变性
被调量往往受到若干个干扰的作用,系 统采用被调量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干扰实现不 变性称选择不变性。这种方法既能减少补偿 装置、节省 又能达到对主要干扰的不变性。
补偿原理 前馈控制系统——》系统对全部或部分干扰具有 不变性——》按照扰动进行补偿的开环系统。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补偿器 原系统对象
新系统对象
设计新的装置或系统,以消除系统干扰的影响 或者使系统易于分析和控制。
2常规控制
Ø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复习: 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特点?
常规PID控制系统中,微分环节的输入是 对偏差作了比例积分运算后的值,因此 微分环节不能真正起到对被控参数变化 速度进行校正的目的,克服动态超调的 作用有限,因此
Ñ迟延过程产生较明显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
时间,使过渡过程变坏,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当纯时延时间 与过程的时间常数 T
之比大于的过程认为是具有大迟延的过程。时延现 象越突出,系统越不稳定。
对于控制要求不太苛刻、具有大迟延的过程,可 利用常规控制器适应强、调整方便等特点,在常 规 PID控制基础上,采用变形的PID控制算法, 并对系统进行整定,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理
控制理论的不变性原理
定义:控制系统的被调量与扰动量无关,或 在一定准确度下无关。
设被控对象受到干扰信号Di(t)的作用,则被调量 的不变性表示为:
当 Di(t)≠0 则 y(t)=C
即被调量与干扰独立无关。
D1(s) D2(s) Dn(s) ….
U(s)
不变性是一种 理想状态,实 际应用不能完 Y(s) 全实现,因此 提出了以下几 种不变性:
迟延系统 分类
纯迟延时间与 时间常数之比
增加
补偿控制 常规控制 预估补偿 工艺控制
控 制
大 迟 延
方过
一 般 迟 延
更明显的超调 和长调节时间
案程 过
程
严重影响生
产和安全
前馈式厚度 ΔS 控制器
移位寄存器
ΔS’
ΔH
厚差计算
Hact
Hre
f
测厚仪
带钢
压下缸
l
冷轧厚度前馈控制系统(FF-AGC)
1补偿控制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常规控制方案 Ø中间微分控制方案
与微分先行控制方案类似,将微分环节放在反馈回路中, 以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
图2-6-2 中间微分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某大时延系统采用 常规PID、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效果比较
方案
超调量
调节时间/min
PID
0.289
25
微分先行
0.162
28
中间微分反馈
0.133
21
可见:
2)前者只增加了一个测量变送元件和一个控制器,但为什么控制效果却有显著提高呢?
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均能有效克服超调现象,改善了过程动态特性,且无需特殊设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反馈式秒流量AGC的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延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 延控制系统
ΔI 压下缸
压下位置 控制器
ΔS’
ΔS -+
厚度反馈 控制器
Δh
h0
-+ h1
带钢
测厚仪
l
冷轧厚度反馈控制系统(FB-AGC)
第一节 概述
生产的强化和 设备的大型化
大延迟多 干扰系统
控制性能要 求越来越高
提出了 反馈控制
1-偏差控制 2-尝试控制PID控制系统框图
被调量往往受到若干个干扰的作用,系统采用被调量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干扰实现不变性称选择不变性。
对于控制要求不太苛刻、具有大迟延的过程,可利用常规控制器适应强、调整方便等特点,在常规 PID控制基础上,采用变形的PID控
制算法,并对系统进行整定,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绝对不变性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被调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调节过程的动态偏差均为零。
范围内,被控
量完全没有影响),使之受到控制。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描述精度的限 即在扰动下动态偏差不为零,而在稳态下偏差为零。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制和实现扰动补偿装置的困难,一般工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1) 绝对不变性
绝对不变性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
被调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
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
调节过程的动态偏差均为零。 设计新的装置或系统,以消除系统干扰的影响或者使系统易于分析和控制。
当测量信号达到控制器,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纯迟延时间
以后,才波及到被控量(即在时间
设计补偿器置于反馈系统中
反馈式秒流量AGC的控制系统
复习: 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特点?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描述精度的限制和实现扰动补偿装置的困难,一般工程上是无法实现的。
时延现象越突出,系统越不稳定。 Smith预估补偿控制系统框图
大延迟系统
1 概述
工业生产 过程迟延
容积迟延 纯迟延
扰动不能 及时反映
控制到达被 控量延迟
明显的超调 长调节时间
大时延控制系统
特点:
Ñ当测量信号达到控制器,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 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纯迟延时间 以后,才波 及到被控量(即在时间 范围内,被控量完 全没有影响),使之受到控制。也就是说,总迟 延较大,导致控制作用不及时;
它用于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复习: 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特点?
程上是无法实现的。 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均能有效克服超调现象,改善了过程动态特性,且无需特殊设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微分调节只能起辅助的调节作用,它可以与其它调节动作结合成PD和PID调节动作。
2) 误差不变性
它是指准确度有一定限制的不变性,即 与绝对不变性存在一定误差ε,也称ε不变 性。可表示为:
Di(t)≠0 时 则 |y(t) - C |< ε 工程应用上反馈控制就是ε不变性。
3) 稳态不变性
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即 在扰动下动态偏差不为零,而在稳态下偏差 为零。它用于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4) 选择不变性
被调量往往受到若干个干扰的作用,系 统采用被调量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干扰实现不 变性称选择不变性。这种方法既能减少补偿 装置、节省 又能达到对主要干扰的不变性。
补偿原理 前馈控制系统——》系统对全部或部分干扰具有 不变性——》按照扰动进行补偿的开环系统。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补偿器 原系统对象
新系统对象
设计新的装置或系统,以消除系统干扰的影响 或者使系统易于分析和控制。
2常规控制
Ø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复习: PID控制器中微分作用的特点?
常规PID控制系统中,微分环节的输入是 对偏差作了比例积分运算后的值,因此 微分环节不能真正起到对被控参数变化 速度进行校正的目的,克服动态超调的 作用有限,因此
Ñ迟延过程产生较明显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
时间,使过渡过程变坏,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当纯时延时间 与过程的时间常数 T
之比大于的过程认为是具有大迟延的过程。时延现 象越突出,系统越不稳定。
对于控制要求不太苛刻、具有大迟延的过程,可 利用常规控制器适应强、调整方便等特点,在常 规 PID控制基础上,采用变形的PID控制算法, 并对系统进行整定,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理
控制理论的不变性原理
定义:控制系统的被调量与扰动量无关,或 在一定准确度下无关。
设被控对象受到干扰信号Di(t)的作用,则被调量 的不变性表示为:
当 Di(t)≠0 则 y(t)=C
即被调量与干扰独立无关。
D1(s) D2(s) Dn(s) ….
U(s)
不变性是一种 理想状态,实 际应用不能完 Y(s) 全实现,因此 提出了以下几 种不变性:
迟延系统 分类
纯迟延时间与 时间常数之比
增加
补偿控制 常规控制 预估补偿 工艺控制
控 制
大 迟 延
方过
一 般 迟 延
更明显的超调 和长调节时间
案程 过
程
严重影响生
产和安全
前馈式厚度 ΔS 控制器
移位寄存器
ΔS’
ΔH
厚差计算
Hact
Hre
f
测厚仪
带钢
压下缸
l
冷轧厚度前馈控制系统(FF-AGC)
1补偿控制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常规控制方案 Ø中间微分控制方案
与微分先行控制方案类似,将微分环节放在反馈回路中, 以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
图2-6-2 中间微分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某大时延系统采用 常规PID、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效果比较
方案
超调量
调节时间/min
PID
0.289
25
微分先行
0.162
28
中间微分反馈
0.133
21
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