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县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
苏轼的散文创作,各体兼擅。

苏轼长于议论,一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史论。

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治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策》等,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尤其善于运用一些浅显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哲理。

苏轼的游记文,成就也很高。

他一生宦海浮沉,徜徉于林泉山石之间,饱览名山大川,为其写出多姿多彩的游记文字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他的山水游记与众不同,除了描写景物和叙事抒情外,特别喜欢杂以议论,阐发哲理。

苏轼的随笔、书札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谈诗论文、发表自己文学见解的文章。

《答谢民师书》可谓其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篇文艺书简,通过讲述作文体会,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文学见解: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

文字生动简洁,如行云流水。

赋在宋代已经散文化,完全摆脱了汉赋那种缺乏内容、形式板重的缺点,已改变了六朝以来骈体赋的浮靡文风,成为一种自由抒写的文学体裁。

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

《前赤壁赋》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江山美景,凭吊历史人物,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遭贬后失意的苦闷及用老庄的随缘自适自我解脱的达观态度。

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

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

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

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

苏轼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

他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他完善了古文运动的理论,扩大了古文的运用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古文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古文的表现力,把古文的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的文章,生前就为人们所喜爱,士人学子争相传诵。

徽宗时他的作品遭到禁毁,人们仍然冒着风险搜求和藏收。

南宋时苏文之盛行,举子们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谚语。

他的散文对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自《中国古代散文简史》,有删节)
1.下列有关“苏轼散文创作成就”的说明,不正确的是()(3分)
A.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评史议政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明快,说理透辟,善用比喻,饱含哲理。

B.苏轼的记游文特别喜欢杂以议论来阐发哲理,这是他散文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

C.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体现了其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的特点。

D.“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明当时苏轼散文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苏轼散文的成就。

2.结合本文和课文信息,下列对《前赤壁赋》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课文的主客对话,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以作者和客人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B.文中凭吊曹操和周瑜两个历史人物,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

C.文章主要采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的方式,把诗情、画意、理趣融为一体,使文章显得挥
洒自如,流畅奔放。

D.作者将跌宕起伏的感情,借助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的表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下列表明苏轼文学主张的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B.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

C.“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D.“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

二、(3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12分,每小题3分)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虽好施接宾,然门无侠客。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乎。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

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

’夫外戚家苦不知廉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显宗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其以汝南之鲖阳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隐强侯。

”博弟员、丹并为郎,庆推田宅财物悉与员、丹。

帝以庆义让,擢为黄门侍郎。

庆卒,子琴嗣。

建初五年,兴夫人卒,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即墓赐策,追谥兴曰翼侯。

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
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
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
B. 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D.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
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 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 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清〕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

②泠泠:水流声。

8.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6小题)(6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
(2)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3)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4)寄浮游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也,何也?。

(贾谊《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乱世中的美神
①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②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③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

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⑤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⑥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⑦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⑧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

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作者:梁衡。

有删改)
11.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第②③节中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6分)
12.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

(6分)
13.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6分)
14. 郑振铎曾提到过“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请默写一句这种类型的诗词句子。

(1分) 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这些写“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李清照的诗作面前是“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5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端详哈蜜瓜激流勇退依样画葫芦树倒猢狲散
B.就绪遥控器委屈求全坐山观虎斗时事造英雄
C.脉搏水蒸气一如既往学而优则仕一言以蔽之
D 诀绝副食品见风使舵乱点鸳鸯谱针尖对麦芒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入春以来,我国北方不少地区还是出现大雪甚至暴雪,南方各个地区也是五风十雨
....,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B.他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只靠少得可怜的稿费来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虽然过着粗茶
..
淡饭
..的生活,但他却能甘之如饴,自得其乐。

C.余秋雨,博学多才,有“立地书橱
....”的美称,一部《文化苦旅》使多少人为之倾倒。

D. 3月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期,专家提醒广大求职学生,当前的招聘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求职学生要谨防落入传销陷阱。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记者问:“刘永行先生,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名为中国第二首富,称刘氏家庭
的资产为8亿美元,这个评估准确吗?”
C.我的观点是,买房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如果为了买房而终身成为“房奴”,尽管房子怎么升值,对买房者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D.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18.把下面六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5分,只填序号)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星檐、门窗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19.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列出实现太空旅游的四个条件。

(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
举世闻名的霍金为了实现太空旅行,曾经在美国体验仿太空失重的“零重力”飞行,这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漫步太空跃跃欲试。

目前,好些国家的商业机构已开始参与太空旅游业的竞争。

未来的太空旅游可望向旅游者提供灵活的服务项目,更诱人的是,每个人的太空旅行费将降低到不超过2000英镑。

然而,宇宙也还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到的地方,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超重或失重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只有通过“上天”前包括微重力、超重力在内的各种测试的人,才能承受在太空中的种种新挑战。

为了提高太空旅行的可靠性,科学家们花费了许多心血,对火箭、飞船的生产和操作运行定制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完善。

太空中的各类生活设施还要进行不断的改良,如卫生间设备的改良,使之更能适用于没有经过宇航特殊训练的普通人。

我们相信,太空漫步的“宇航员特权时代”将会过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冲出地球,走向茫茫宇宙。

答: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
20.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陈述对象,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示例: 一副眼镜,自己的才是清晰的;一双鞋子,合脚的才是舒适的;一个想法,切合实际的才是能够实现的。

, ;
, ;
, 。

五、(60分)2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古往今来对平等的渴望始终伴随着人类对美好的追求。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遗憾的是不平等的现实又总是处在无法弥合的常态下。

从家庭到社会,直至国家,像是对平等追求的嘲笑。

对平等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请以“平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11.引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

(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
12.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立场上的坚定;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 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13.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

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考查理解文章的含义)
14.如《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