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在一个浙江人的建议下,河北的10多个州改为了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三年,在一个浙江人的建议下,河北的10多个州改为了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民国初年河北区划改革的故事。

辛亥革命结束后,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新的政府对旧有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了管理模式。

清朝时的管理基本采取了“省-道-府-县”四级,另外,还有一些省直属的直隶州,下辖一个或多个县,直隶州知州的官衔比一般知县要高,品秩为五品。

而在县以外还有一些不辖县的散州和散厅,可算是准县级机构。

清朝时的直隶曾有过清河、口北、霸昌等八个道,一般的道辖区
包括了若干个府和一些散州。

而经历了雍正年间为收税防止舞弊进行的改革后,一般的正定府、顺德府的下辖县有10个左右。

此时的府近似于今天的地级市。

而一般的直隶州有的辖两到三个县,特例中的赵州下辖七个县。

民国初年,浙江人章太炎对晚清繁复的管理模式感到不满,就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条拟管制之要电》的文章提出对地方行政进行改革,具体建议是将四级区划改为“道-县”两级。

后来,袁世凯采纳了部分合理建议,改两级管理模式为“省-道-县”三级,其中的大部分府被撤销,而直隶州和散州则降为县。

就这样,原来直隶省境内的霸州、冀州、沧州、赵州、磁州、晋州、景州、易州、深州、定州、赤峰州(当时属于直隶)、涿州、遵化州、开州(今河南濮阳)、延庆州、保安州(涿鹿)、蔚州(蔚县)等10多个州降为了县。

改革后的河北有了渤海、范阳、冀南、口北(后改为津海、保定、大名、口北)四个道。

而一般的顺德府、正定府、广平府、河间府、永平府的府城也改称为了县。

这种因繁就简的区划改革给河北的区划历史带来了很大影响。

就这样,磁州成了磁县,赵州成了赵县,晋州成了晋县,景州成了景县,深州成了深县。

一些原本具有区域中心城市潜力的州或府,在后来近代化区划改革和铁路修通后带来的经济变化中逐渐沦为了普通的平原小县。

这其中包括了永年县(永年区)、正定县、卢龙县和河间县(河间市)。

后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县改区大潮的推动下,一些县又恢复了“州”的旧名。

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晋州市、冀州区、霸州市、深州市、定州市、涿州市。

而赵州、景州、遵化州的称谓则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