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

合集下载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第一篇: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摘要:园林植物配置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是一门动态的艺术:一方面,它是可从多种角度观赏的三维艺术品;另一方面,所用植物材料也会随着季节和年龄变化而变更,春去秋来,植栽设计总能不断带给我们新鲜的感受,而绿地植物配置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其景观风貌及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植物进行配置时,既要考虑植物配置的艺术要求,又要考虑植物配置原则,合理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植物是城市绿地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的好坏也是评价城市环境景观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窗口,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化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发挥生态效益、创造优美环境,还是在景观营造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植物配置设计能够产生美感,它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一个符号或者是标志,它的功能就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所以本文就将对园林植物配置方面予以简单的阐述。

一、园林植物配置总体要求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总体上要做到:在遵循生态学的基础上,融合美学要求,体现植物配置的景观功能。

具体来讲,就是园区植物配置首先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各得其所,使乔木、灌木、地被、攀援、水生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互生共存,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注重乔、灌、草立体空间搭配,从而增加绿量、提高绿地生态效益,进而提高园区内环境质量。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居住区的各类绿地都有各自的功能要求,但是其主要功能都是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居住的生态环境,因此绿地的植物配置要以绿为主,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要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应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三是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要力求丰富有变化,以避免种类单调,配置形式雷同,而且树种选择和配置方式要适合不同绿地的要求;四是要配置传统性植物,创造居住环境的地方特点。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1.全景法:通过整体观察和分析,将园林植物按照功能、高低、大小等特点进行布局,力求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2.区域法:根据园林的分区域特点,将不同功能或表现要求的植物分别配置在相应的区域,形成不同的景观氛围。

3.点线面法:依据园林设计的空间要求,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布局植物,强调园林的层次感和既有的地形特点。

4.对比法:通过配置不同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的植物,营造出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吸引力。

5.交错法:在园林内交替配置高低不一的植物,使植物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增加空间层次感。

6.一致法:园林内植物的主题、色彩、形象等方面的风格相一致,形成整体统一的效果。

7.点缀法:通过在园林内设置一些特色的植物点缀,增加整体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生态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区域的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绿化功能原则: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

3.可塑性原则:考虑到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选择具备可塑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适应园林的需求变化。

4.可持续性原则:选择长寿命、抗病虫害、耐旱涝等特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延长园林景观的寿命和美观。

5.艺术性原则: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强调景观的艺术性和美感。

6.空间感原则:根据园林的空间尺度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7.生长阻碍原则:在园林内避免配置高大的树木或植物,以防止其对周围建筑物或固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

以上是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舒适和功能完善。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园林项目和客户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公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公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公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基本原则。

咱先说说基本原则哈。

1. 生态适应性原则。

植物就像人一样,有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

你不能把喜欢潮湿的植物种到特别干旱的地方,那它可受不了。

比如说菖蒲,这小家伙就爱长在水边,你要是把它扔到大太阳下的干土里,它肯定得“闹脾气”,长不好。

所以呢,在配置植物的时候,得先了解这个地方的气候、土壤啥的条件,然后挑选适合的植物。

就像给不同性格的人找合适的工作一样,合适了才能干得好。

2. 多样性原则。

公园嘛,要是只有那么一两种植物,多单调呀。

就像一个聚会只有一两个人,那多无聊。

多种植物搭配起来,有高的树,像杨树、松树,有矮的花花草草,像雏菊、矮牵牛,这样才好看。

而且不同的植物吸引不同的小动物,小鸟、蝴蝶啥的都来了,整个公园就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充满生机。

3. 美观性原则。

这就不用多说啦,大家去公园不就为了看美景嘛。

植物的颜色、形状搭配起来得好看。

春天的时候,桃花粉嘟嘟的,柳树嫩绿嫩绿的,放在一起就像一幅画。

夏天呢,大片的绿色里来点红色的紫薇花,特别亮眼。

这就像穿衣服搭配一样,颜色和款式得协调,才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二、方法。

再聊聊配置的方法。

1. 分层配置。

这就像盖房子,有一楼二楼三楼。

把植物分层来种,最下面可以是草坪,像柔软的地毯。

上面一层可以种些矮的灌木,像小卫士一样围着。

再上面就是高大的乔木,像一把把大伞。

这样分层,空间利用得好,看起来也有层次感。

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绿色的小城堡,特别有趣。

2. 色彩搭配。

颜色搭配可重要啦。

可以是对比色,像红色和绿色,就像红花配绿叶,特别鲜明。

也可以是相近色,像黄色和橙色的花放在一起,就有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

要是在秋天,金黄色的银杏叶和红色的枫叶搭配,那简直美到让人想尖叫。

3. 季相变化。

公园的植物不能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样。

春天要有春花,像樱花、杏花,让人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夏天要有绿树成荫,秋天有红叶黄叶,冬天哪怕是松柏之类的常青树,也能给人一点生机。

景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法浅谈

景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法浅谈

关键词:景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是一项重要内容。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还要遵循艺术性,只有做好植物配置才能营造出丰富的植物群落,在美化景观的同时提升园林与人的亲和力。

现结合实际对景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作具体分析。

1景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可以赏,一年四季可以绿树成荫,让城市人民有景可观,并且景色宜人。

1.1生态学原则园林绿化的目的是希望提供场所,可以使人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回归自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每个地方的气候、湿度、温度等因素,不是每种植物都可以种植在任何的地方,要对植物种类进行严格的选择。

建筑也是景观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在考虑生态系统时,要把植物配置和建筑看成一体,明确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并将形成的生态环境带入到建筑中,使建筑具有生命力,这样植物和建筑都会有更好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这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方法。

1.2美学原则在生态系统方面,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美学方面,建筑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建筑在一个城市中占据了视觉的中心,在植物配置时,对植物的形体和颜色都要进行筛选。

在植物的形体上,要选择不同的树形,主要按照建筑的形式选择。

在植物的色彩上,要注意色彩不能太多,不仅要做到有特色,还要避免“喧宾夺主”“宾主不分”和“主体孤立”等现象,因为主要主体是建筑,要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做到设计既统一又有变化,以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

同时,根据植物叶片的色彩在四季呈现出的变化,种植适应不同季节的植物。

1.3因地制宜原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和习俗,可以根据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选择植物,尽可能充分体现地域文化。

可以根据当地人的审美观和喜好,因地制宜,多方面协调;还可以选择具有其他地域特色的植物,增强人们对植物的好奇心和观赏趣味。

比如,在景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可引入适宜本地种植的一些热带植物或棕榈科植物,可以为城市增添不一样的色彩,使其具有热带气息。

小议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小议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12SC I ENC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资源与环境1用于生态园林配置的植物城市生态园林绿化是以丰富的植物向城市输入自然因素,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城市景观。

植物以特有的观赏特性给人以美的感受,它们品类繁多,有木本、草木,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

草本中又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其综合生态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乔木综合功能为单一草坪的10倍。

所以植物配置时应乔、灌、草混合。

1.1乔灌木由于乔木具有可观的绿量和遮阳挡雨、降噪吸尘等功能与景观效果,所以在生态园林的绿化时少不了乔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地靠小苗栽植来绿化城市的方法己不能满足目前城市建设的需要,特别近几年发展到4~5年生乔木、胸径8-l 0c m 或十几年生、胸径20c m 左右的大树定植绿化。

灌木可以和乔木混栽,自然造景时也可密植。

目前小灌木密植造景很是流行。

在园林绿化中常见的应用形式:一是代替草坪成为地被。

对大面积的空地,利用小灌木一株一株紧密栽植,而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也可随地形起伏跌宕。

栽植灌木整体组合却是一片“立体草坪”之效果,成为园林绿化中的背景和底色;二是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

一些小灌木的叶、花、果具备不同的色彩,可运用小灌木密集栽植法组合成寓意不同的曲线、色块、花形等图案,这些色块和图案在园林绿地中或大片草坪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是花坛满栽。

对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采取小灌木密集栽植法进行绿化美化,形成花镜、花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1.2草花生态园林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草花造景就是应用草本花卉来营造景观,充分发挥草本植物的特点,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欣赏。

小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

小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

如何降低绿化建设管理 的成本 , 加强绿化 的卫生 防护作
用。
3 植 物造 景 中植 物 配置 的原 则
. 地缺少而又可能适 应 当地环境的或观赏 价值 高的树种 。 31 统 一 的 原 则
但一般应经过引种驯化试验 , 才能推广应用。
12 抗 性 强 的植 物 优 先 选择 .
色 、 期 、 色 、 的枯 荣 期 、 物 的体 态 、 貌 等 , 使 花 叶 叶 植 外 并
量少 , 五彩 缤 纷 , 到变 化 的作 用 。 起
32 调 和 的 原 则 .
之有机合理地搭配在一起。
15 与 园林 绿 地 的 功能 相 适应 .
即协 调 和对 比 的原 则 。植 物 景 观 设 计 时 要 注意 相 互
23 生 产 性 .
. 作用 ,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 的形体 、 线条 、 色彩等方 面的灵 22 艺 术 性
除 考 虑创 造 一 定 的物 质 财 富外 , 重要 的是 要 考 虑 更
乡土树种对 当地土壤 和气候的适应 性强 ,苗源多 ,
价 廉 , 成 活 , 地 方 特 点 , 作 为城 市 绿 化 造 景 的 主 易 有 应 要 树 种 。为 了丰 富 植 物 种类 , 可有 计 划 地 引进 一 些 本 也
行 道 树 的选 择 应 该 注 重 那 些 适 应 多 种 土 壤 ,耐 干
联系与 配合 , 体现 调和 的原则 , 使人具 有柔 和 、 静 、 平 舒
旱 、耐瘠薄 , 抗污染性强 , 虫害少 ,易繁殖 , 病 易移栽 , 适 和 愉 悦 的 美 感 。找 出近 似性 和 一 致 性 , 置 在 一 起 才 配
合, 有计 划 、 分批 地使 慢 长树 种替换 衰 老 的速生 树种 。 分期

园林施工——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技巧(5篇)

园林施工——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技巧(5篇)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技巧(5篇)目录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技巧(5篇) (1)1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论 (3)关键词:城市绿化园林植物配置方法艺术手法注意事项 (3)一、园林植物的重要作用 (4)二、园林植物的配置 (4)三、总结 (6)2园林植物配置技巧分析 (8)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8)二、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 (8)1、改善生活环境 (8)2、改善生态环境 (9)3、展现城市风尚 (9)三、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9)1、生态性 (9)2、经济性 (10)四、园林植物配置技巧 (10)1、因地制宜,全面考虑植物的声、色、形、味的效果 (10)2、四时造景,体现季节性变化 (10)3、师法自然、整体布局,展现空间层次 (11)3园林植物配置技巧和价值分析 (12)1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12)1.1 改善生活环境 (12)1.2 调节生态环境 (12)1.3 展现城市风尚 (13)2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基本原则 (13)2.1 美学原则 (13)2.2 经济原则 (14)3 园林植物配置的相关技巧分析 (14)3.1 时间性 (14)3.2 地点性 (15)3.3 自然性 (15)3.4 艺术性 (16)4 结语 (16)4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分析 (17)【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7)1.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17)1.1生物多样性原则 (17)1.2生态效益最大化原则 (18)1.3适地适树原则 (18)1.4养护管理简洁化原则 (19)1.5功能性原则 (20)1.6以人为本的原则 (20)2.结束语 (20)5园林植物配置对改善动物生存环境的作用 (22)1 植物配置下动物的生活状态 (22)2 动物和植物的关系 (23)3 动物园内植物材料的选择与搭配 (25)1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论摘要:城市的园林绿地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容貌,还能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只有合理地配置植物,才能使景观之间显得协调,才能凸显园林植物在绿化城市,美化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摘要: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的好坏是评价城市环境景观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窗口。

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化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发挥生态效益、创造优美环境,还是在景观营造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植物配置设计能够产生美感,它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一个符号或者标志,它的功能就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

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上海淮海路上的悬铃木,以及乡土村落中的风水林、风水树都是体现地区文明的象征。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前言:植物配置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它是一门动态的艺术——一方面,它是可从多种角度观赏的三维艺术品,另一方面,所用植物材料也会随着季节和年龄变化而变更,春去秋来,植栽设计总能不断带给我们新鲜的感受。

现就植物配置手法和方式谈几点看法。

1、植物配置的手法:1.1、重复重复是指相同或相近的外形、肌理或色彩多次出现,它能强化设计的主题,重复是达到和谐的必须条件。

作用是使整个景观的统一性大于变化性,但重复的次数也应控制在使人不感乏味的范围内,所以重复更多的是强调相似特色的重复,而并非单指同种植物的重复。

1.2、对比对比是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对比手法很多,有烘托的手法、优势的手法、山水结合的手法、明暗的手法、水中建岛的手法等等。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用常绿作背景烘托正在开花的灌木,体型、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比可以提供更多的设计兴奋点,使之鲜明、显著,引人注目。

其他艺术理论中常提醒人们“对比手法用的频繁等于不用”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否则就失去了景观的整体统一性。

1.3、均衡均衡是在组景过程中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具有虚拟或真实的轴线。

均衡使设计稳定。

一般使用两种方式达到均衡:对称式均衡和不对称式均衡。

对称式均衡效果易于正规和流于乏味。

所以除了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对衬外,一般采用不对称式均衡。

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四株:同一树种不等边四边形组合
3+1
2+1+1
四株:
同一树种不等边 三角形组合
两个树种,单株的位于三株的树种构图中
No.1
No.1
No.1
No.1
No.2
No.1
No.2
No.1
四株:两个树 种
单株 的位 于三 株的 树种 构图 中
四株2种:忌用
No.1
No.2
No.1
No.1
• 几何中心
片林——列植常采用变体的三角形种植。 等边三角形种植、等腰三角形种植、正方形种植、长方形种植
a4.环植
环植:按照圆的边缘。 环形、半圆形、弧形 单环,多环重复。
常用于: 花坛、雕塑和喷泉周围——衬托主景的雄伟。 布置模纹图案——装饰性强。
树种: 低矮、耐修剪的整形灌木,尤其是常绿或具有色叶的种类。 如球桧、金黄球柏、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
No.1 No.2
No.2
No.1 No.2
No.1
No.1
No.1
No.2
3:2
五株树丛: 两种树种
No.1 No.2
No.1
No.1
1:4
No.1 No.2 No.1
No.2
五株:不妥
No.1
No.2
No.1 No.1
No.2 No.2
五株 六株
六株:同一树种 • 1:3:2
六株:不同树种
b.树群完整结构 乔木层(注重树冠姿态) 、亚乔木层(注重花繁或叶色 美丽) 、大灌木层(注重花木为主)、小灌木层和草本 层(宿根花卉 为主)。
c 树群用途
背景:多选用同种—多常绿树;松柏、竹、楠 木、青冈

园林设计植物的配置(全文)

园林设计植物的配置(全文)

园林设计植物的配置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1.1衬托对比的手法植物的类型和品种不同,其表现出的特征也不尽相同。

生态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形态、颜色等差异进行合理配置,让各种类型的植物之间形成衬托对比,进而提高景观设置的观赏性。

但需要注意在设置过程中,植物之间应该保持一致性,不可将形态和颜色反差过大的植物组合在一起。

1.2韵律性的美感生态园林中的狭窄部分和道路两旁,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轮廓线条的纵向变化,以及空间的变化转换,以此保障植物整体高低组合的错落有致,给人一种韵律的美感,以免植物配置中出现呆板的问题。

1.3整体的均衡性每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都有所不同,例如,松树、合欢树等在风的吹动下,会给人一种独特的动态美,石楠、椿树等外形比较简约,给人以均衡的美感。

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不仅需要保持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更应该根据植物的季节特点和生长特性等进行合理配置,让园林景观配置整体呈现出均衡性。

1.4注意季节性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应尽量减少呆板、单调,同时幸免修饰过重,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四季的更替,体会到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首先,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遵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原则,根据季节的更替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

其次,植物的配置数目较多时,可以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乔木,并根据植物的外部特征,适当搭配一些灌木,一般可以选择树叶较大的阔叶树。

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置一些草坪,挑选品种多样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

为了保持植物整体颜色的协调性,一般将绿色植物的比例操纵在1/3以下。

最后,生态园林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一般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果树,或者具有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2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配置植物过程中,设计者应该了解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和生长规律,保障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景观在每个季节具有不同的美感。

(2)生态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按照生态原则充分利用绿地,根据绿地的特点和植物的生长体征选择植物品种,以形成乔木、灌木、草地等植物组成的复合群落,结合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进行护理,让这些植物形成可以持续进展的群落系统。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

在实际的园林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植物配置不合理、树木疏密不均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园林的美观性,还可能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制定合理的植物配置对策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一、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和光照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对阳光的要求较高,有些植物则对阴凉的环境更适应。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避免选择对环境条件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植物种类,以免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的情况发生。

二、合理规划植物空间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空间的大小,合理规划植物的空间布局。

一些大型树木和灌木需要较大的生长空间,如果将它们过于拥挤地种植在一起,会造成植物之间的竞争,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树木的冠幅大小,合理规划植物的生长空间,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保证它们的正常生长。

三、合理植物配置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植物的高度、形态和颜色等因素,合理进行植物的搭配和配置。

一些高大的乔木可以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角,而一些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则可以作为点缀,起到烘托和衬托的作用。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植物的高度和形态,合理进行植物的搭配和组合,使得园林植物更加协调和谐。

四、合理护理管理在园林植物配置中,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植物进行合理的修剪和管理,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还能够保持园林植物的密度和形态。

一些乔木和灌木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整形,以保持其树形和树冠的美观。

而一些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需要定期修剪和除草,以保持植物的茂盛和整洁。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案,对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和管理,保持园林景观的美观和整洁。

略议植物配置常见艺术方法

略议植物配置常见艺术方法

略议植物配置常见艺术方法一、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一)生态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首先,生态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园林植物的配置除了美化城市面貌外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附和吸收粉尘的作用来净化城市空间、调节城市气候、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最后,生态性的植物配置原则也更有利于植物之间互相补充,利于生长与繁衍,以免破坏城市本身的错综复杂的植物群落系统。

(二)协调、统一的原则在设计生态园林时,要求植物的颜色、形态、线条以及搭配比例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展示出园林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避免植物配置结构混乱,繁杂无序,需要使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不仅可以给人以自然、和谐统一的视觉效应,同时植物搭配生动活泼、变化自如。

因此在配置植物时,如果变化繁复,整个设计会失去美感,降低其观赏价;但过于平铺直叙,缺少变化,就会显得园林景观单调,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中,把握好变化的度,遵循协调、统一的设计原则,提高园林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三)景观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景观性原则主要是指通过对植物的配置与规划来达到一种美学效果,拥有造景娱乐、美化容貌的效果。

这就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功能,从整体上来把握植物四季的美觀效果,力求通过植物配置使这些植物在不同的时节与周边的环境构成一幅不同姿态的美的画面,以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

(四)物种生态位原则所谓生态位原则是不同物种间和环境、物种间的关系,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同,园林的外貌结构不同,营造的景观也不同,因而产生的生态作用也具有差异。

因此,在建造生态园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物种间的生态位,利用草本、灌木、乔木、附生植物等生态位差异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构建出一个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

物种生态位原则所谓生态位原则是不同物种间和环境、物种间的关系,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和提升空间的品质。

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与施工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植物配置不够合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对策,使园林植物配置更加科学、合理、美观。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植物布局、植物养护等方面出发,提出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一、合理化对策:植物选择植物的选择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首要问题。

在选择植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园林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等因素,以及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从而选择出适宜的植物种类。

在热带地区,适宜选择耐热、喜湿润的植物,如棕榈、蕉类等;而在寒冷地区,则应选择抗寒耐冻的植物,如松树、柏树等。

在植物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色彩搭配,以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植物的布局是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类植物,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美化效果。

在空间狭小的园林中,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植物布局,以达到增加景深和层次感的效果;而在空间宽阔的园林中,则可以选择大型的乔木和灌木进行布局,以丰富整体空间的层次和形态。

还应该避免植物过密或过稀的情况,使植物的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

植物养护是园林植物配置的最后一环,也是保证园林植物能够长期健康生长的关键。

在植物养护中,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养护需求,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要合理浇水,保证植物根系充分吸收水分;要及时修剪,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要注意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还要及时除草、防虫害,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使园林植物长势旺盛,更加美丽。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探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实现植物配置的合理化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如何实现植物配置的合理化进行详细阐述。

标签: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艺术手法;问题随着环境建设设备越来越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特别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步伐的加快,优秀的园林建设不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更体现了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1. 植物配置遵从的原则1.1 主题原则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纲领,确定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以紫竹院为例,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精心养护管理,共栽植2100 余种100万株竹子,形成浓郁的竹文化氛围。

这种主题植物就像人类的骨架,起到支撑整个绿地或公园的作用。

又如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植物园月季园的月季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2 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

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1.3 适宜原则一是“适地适树”。

二是与环境的协调。

适地适树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和成活。

但“适地适树”不能被拘泥于固定的树种中,一些经驯化、引种,能在当地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完全可以被选入植物配置,而这些树种也常常是具有某些当地植物缺少的优点,例如前几年金叶榆的引进,为吉林绿化增添了一个新鲜的彩色元素,也为植物造景提供更丰富的色彩空间。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园林艺术是园林工程中最重要、难度最大、也是效果最直接的环节,是园林绿化工程的精髓和核心,艺术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鉴赏价值和历史保留价值。

而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又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对整个绿化工程起到主导和支配作用。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绿化工程的实践,谈些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是注重植物本身的特点,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吻合。

园林工程的创意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绿化树种的选配上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对树种本身的形态美和“内心”美变得越来越苛刻和挑剔。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由初级文明到高级文明的发展过程,人们的美学观念和鉴赏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

从古典美到现代美,树种选配必定走一般到精美、低值到高值的路子。

就以金华市区行道绿化工程为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城区街巷种植的是白杨、泡桐等低值树种,树姿不美,功能不佳,缺乏美感,无多大鉴赏性,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较小。

80年代,城市建设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泡桐、白杨之类的行道树与城市风格不协调,逐渐被淘汰,而选用冬青、悬铃木之类具有较好园林景观和较佳绿化功能的树种,树木的质态发生了变化,价值得到了提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且融入了西方城市建设中有价值的理念,园林绿化树种的选配也开始注意既体现美学特征,又发挥本身功能。

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选配了香樟、无患子、红枫、银杏、杜英等优良树种,提高了鉴赏价值,增大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能力。

二是按照植物个体体量大小,合理配量。

园林树木按照个体大小可分乔木、亚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物)、藤本、竹类等。

在布局中,既可单植,也可群植,还可混植,应视不同的绿化工程类型和不同的建设地段,科学运用,合理配置。

该列植就列植,该片植就片植,该丛植就丛植,这样才能发挥树木本身的形态美学优势,且树木之间可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达到群体美的效果,形成较好的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以武夷山集散中心设计为例摘要:植物作为旅游区的另外一个风景, 其配置并不是单调分布好就可以。

它的设计应该人性化,并从颜色、特性等多方面考虑再进行搭配,才能让游客有视觉上的冲击跟享受。

本文正以此作为论述的主体,重点阐述了植物配置的要点及具体手法,最后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关键词:植物配置;人性化;具体手法Abstract:Plant as a tourist area of a scenic addition, the configuration is not monotonic distribution can be good, it should be designed to humanity, from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another match,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tourists to have a visual impact with enjoyment.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as the main emphasis on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the specific points practices Finally further examples of its application analysisKey words:Plant configuration;Humanity;Specific practices目录摘要Abstract一、前言 (3)二、植物配置的概念及应用手法 (3)(一)植物配置的要点 (3)(二)植物配置的应用手法 (3)1.道路旁植物配置 (3)2.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4)3.水景植物配置 (4)4.利用植物对比和衬托不同的形态特征 (4)三、以旅游集散中心的植物配置为例 (5)(一)道路旁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5)(三)停车场植物配置在尽管设计中的运用 (5)(三)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5)(四)水景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6)四、结束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7)一、前言植物作为旅游区的另外一个风景,它的设计也必须是人性化的,随着人们开始渴望更高层次的需求,特别表现在对它们的尊重和关怀。

关于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手法探讨

关于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手法探讨

关于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手法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总观一些单位的绿化状况,有一个通病,即只知种树,不懂配置,将园林绿化与植树造林完全等同起来,使得植物带给园林的魅力大打折扣,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园林植物的配置。

关键词:园林植物;物种;选择;配置方式;手法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

,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城市园林不仅具有绿化功能,更具美感和亲和力。

2.生态优先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品种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

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丰富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的、丰富的配置植物,使城市在森林中,森林进城市,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园林城市。

3.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4.文化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

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法园林植物的配置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2.1 规则式配置规则式配置强调排列整齐、对称有一定的株行距,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化对策是园林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优化园林环境和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舒适性。

以下是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1. 考虑地形地势在园林设计中,地形地势是很重要的一种因素。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种植。

比如,在山地地形中,应该选择能够适应较为苛刻的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比如针叶树、松树等。

而且,在地形比较平缓的公园、广场等场所,应该选择较为繁茂、形态丰富的植物,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美观和自然。

2. 精心设计植物组合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氛围,设计出适合的植物组合。

比如,在庭院里可以选择一些吸引人眼球的花卉,比如玫瑰、牡丹等。

而在城市公园或者广场中,宜选择一些常绿或者多变色植物,比如常见的五颜六色的葡萄、石榴等。

植物选型应该符合场地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使植物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3. 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包括生长高度、树冠大小和根系深浅等。

因为这些因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配置的效果。

如果植物的生长高度比较低,那么在植物配置时可以进行适当穿插,增加景观效果。

而树冠比较大的植物则应该采用去顶修剪、稀疏植株等方式,以保证树冠的美观和充足的日照。

同时,根系深浅也会影响到植物的存活情况和生长状况,因此设计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4. 科学合理的日照设计日照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日照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园林的观赏效果。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根据植物的喜光程度、生长习性等特点,并结合场地具体条件进行日照科学合理的设计。

5. 合理的植物距离园林植物在种植时,应该考虑植物的茂密程度、植物冠层之间的距离以及底层的植物布局。

这样才能够保持景观的整洁和栽植的稳定性。

合理的植物距离不仅保证了底层植物的光照和通风情况,而且还能增加景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园林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设计中,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园林环境的要求,合理选择和布置植物,达到美化环境、营造氛围、增加生态功能等目的。

在实际的园林工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植物特性、管理要求等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病虫害的发生、植物的过度拥挤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化的对策,下面将对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化对策进行阐述。

一、科学选种。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要根据园林环境的要求和植物的特性,科学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

要注意选择抗病虫害、耐寒耐旱、适应力强的品种,以降低植物管理的难度。

还要根据园林功能要求,选择具有美观性、观赏性、生态功效的植物,以达到园林设计的效果。

二、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和协调,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和拥挤。

可以采用同物异禀、异物相亲、高低错落等植物搭配方式,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还要根据植物的特性和需求,合理分配植物的空间和资源,避免某些植物过度生长,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三、合适的疏植。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疏植是指对植物进行适当的稀植和修剪,以增加植物的生长空间,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疏植可以使植物株形均匀,根系充分发育,叶片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疏植的度,不要过于稀疏,影响园林的观赏效果和景观的连贯性。

四、合理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后,要加强对植物的管理和养护,及时修剪、浇水、施肥、松土等,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效果。

要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做好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延长植物的寿命,保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现代植物造讲求群落景观,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间更注意深浅兼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至,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辟开朗,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自然环境美。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1、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生态美首先要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因此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如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与耐碱之分,耐水湿、喜干旱等等一系列。

2、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敖霜雪,兰之幽幽清香等等,这些意境之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而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采寓意造景,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便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寓意。

3、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相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如针叶林呈蓝绿色,常绿阔叶林呈深绿色,银白杨呈现碧绿与银白交相辉映的色相,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合理配置交换的林相。

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用较多的品种,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出相变化,按照植物的季相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使在不同的季节,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

4、根据环保的要求选择树种在粉尘较多的工矿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青桐、槐树、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构树、棕榈等树木。

5、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

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以武夷山集散中心设计为例摘要:植物作为旅游区的另外一个风景, 其配置并不是单调分布好就可以。

它的设计应该人性化,并从颜色、特性等多方面考虑再进行搭配,才能让游客有视觉上的冲击跟享受。

本文正以此作为论述的主体,重点阐述了植物配置的要点及具体手法,最后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关键词:植物配置;人性化;具体手法Abstract:Plant as a tourist area of a scenic addition, the configuration is not monotonic distribution can be good, it should be designed to humanity, from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another match,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tourists to have a visual impact with enjoyment.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as the main emphasis on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the specific points practices Finally further examples of its application analysisKey words:Plant configuration;Humanity;Specific practices目录摘要Abstract一、前言 (3)二、植物配置的概念及应用手法 (3)(一)植物配置的要点 (3)(二)植物配置的应用手法 (3)1.道路旁植物配置 (3)2.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4)3.水景植物配置 (4)4.利用植物对比和衬托不同的形态特征 (4)三、以旅游集散中心的植物配置为例 (5)(一)道路旁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5)(三)停车场植物配置在尽管设计中的运用 (5)(三)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5)(四)水景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6)四、结束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7)一、前言植物作为旅游区的另外一个风景,它的设计也必须是人性化的,随着人们开始渴望更高层次的需求,特别表现在对它们的尊重和关怀。

所以景区的植物设计并不是单调分布好就可以的,要从颜色、特性等考虑再进行搭配,突出自己的设计景点,只有在植物配置上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才能满足游客视觉上的要求。

因此,设计不单是要对建筑、道路、小品、水体进行规划,对植物也进行了配置。

二、植物配置的要点及应用手法(一)植物配置的要点植物配置就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的布局要求,对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并且合理配置各种植物,让它们在园林中使园林发挥园林的功能和植物本身的观赏性。

它的要点主要有:1.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各种植物不同种类的选择,树与树、树与草之间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2.景观植物与其他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道路等之间的配置。

3.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效果。

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尤其是春、秋的季相。

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比较明显。

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有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

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4.利用植物对比和衬托不同的形态特征。

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二)植物配置的应用手法1.道路旁植物配置道路旁植物配置要注意景观之间不同的道路,如山道、竹径、花径。

在天然的景观道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道路两边不一定种植同一树种,但是效果必须是均衡。

每棵树之间的距离应该跟道路两边的景观、建筑相结合。

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

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2.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主题,再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

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

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等,旁边种植可以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3.水景植物配置水景植物配置景观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流、泉、溪流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水面的距离。

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构成主景,也可以用花草、湖石结合装饰作为一个主体。

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

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三、以旅游集散中心的植物配置为例本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世界双遗地——福建武夷山之黄冈山的东南麓、武夷山风景区西侧,地理坐标:北纬27°36´13"、东经117°44´11",距主景区26公里,距武夷山市区48公里整个武夷源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0km2,本设计区域是其入口部分(规划用地约64亩),负责所有游客的集散(预计流量为920人/日左右,可考虑停车场容量为15辆大型车、12辆中型车、95辆小型车),是整个旅游链的关键部分。

(一)道路旁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因为本设计被漂流包围着,所以选择了垂柳作为整个植物配置的底色,沿着漂流的河,把整个集散中心围住,所以我们选择的搭配是绦柳—白杆+青杆—矮紫杉+大叶黄杨+棣棠+紫藤—崂峪苔草;在东南方向的河流两边种植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

景区道路是整个景区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

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上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在景区主入口方向种植武夷山特有的竹科,并采用几何三角的排列方式,起路标作用,进去的主路上定距种植棕榈,因为武夷山的气候特征是亚热带气候很像,棕榈适合一年四季观赏,并在这些棕榈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贯穿整个中心的小路,则是在它们的两边种植法桐,夏天,枝叶茂盛,能遮挡阳光,冬天,落叶飘零,阳光能够穿过树枝照射到地面,增加透光度跟光照度。

然后在两旁植入绿地。

游客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

道路交叉口以及转弯处的植物的高度控制在0.7米以内的花卉,因为高大的树种,影响到安全问题,必须留出安全距离。

(二)停车场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停车场是本设计的换乘中心,是游客对这个旅游点的另外一个了解点,所以要让游客一下车就有一种放松的心情。

因为停车场的空气污染是比较严重,要在附近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所以我们选择了桂花跟广玉兰,桂花跟广玉兰不但很好生长而且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广玉兰5--6月开大型白花,10月果成熟,桂花8月飘香,刚好在旅游黄金季节开的最茂盛。

(三)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建筑物旁边的植物配置不但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还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

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脚边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

在文化活动中心的阳面,我们种植紫露草+红叶美人蕉+金鸡菊+月季+大吴风子草围边搭配的结构来铺设绿地,光照充足,建筑的阴面,我们种植萱草+玉簪+白芨的结构来铺设;在主体茶楼、分区小茶室区以及商铺的旁边,我们种植了保健植物——罗汉松+鹅掌楸+月桂,具有活血止痛、治风湿症等功效,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环境,净化空气;在观鸟台的四周种植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春天的梅花、桔花,夏天的栀子花、白兰花,秋天的桂花和冬天腊梅,具有香味的植物可以得到鸟虫等昆虫青睐,让这个观鸟台更有生气并种植武夷山特有的竹王——毛竹,让更多的旅客来认识竹子,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四)水景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在垂钓鱼塘的东北面选择耐水湿树种,绦柳——白杆+青杆——矮紫杉+大叶黄杨+棣棠+紫藤——崂峪苔草;在鱼塘的水景中种植了睡莲,睡莲出淤泥而不染的习性,自古就被誉为花中君子,睡莲美丽且芬芳,有着特殊的清香,所以也一直在宗教上被视为圣洁的象征;这样就使鱼塘更富有特色,让鱼塘成为整个景点的一幅画。

四、结束语植物配置是景区设计的另外一个部分。

因为它的存在,为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放松环境,我们只要坚持,一切以“自然”为主的原则,就能使景区的绿化更贴近生活,贴近游客。

参考文献[1]陶雄军.环境设计色彩[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2]游涛.城市道路景观色彩研究——以南京大桥北路色彩规划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6,(7).[3]郭泳言.城市色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4]陶铁生.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5]王明贤,戴志中主编.中国建筑美学文存[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