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主题写作:育人以德,教育之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主题写作:育人以德,教育之本
作文材料
近日,杭州惠兴中学举办了一学期一度的“惠贤学子”颁奖典礼。
40位获奖的学生一一走上台,等着领奖。
看到奖品的一刻,有同学忍不住笑出了声。
颁奖的老师抬上来的居然是一筐青菜!绿油油的青菜,系上一根红绳,一捆两三棵。
合影时,40位学生除了别上“惠贤学子”的奖章,手中的一棵棵青菜也成了他们共同的标识。
这则饶有趣味的新闻,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据策划这次活动的学校负责人介绍,“惠贤学子”是学校德育方面的最高荣誉,获奖孩子成绩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综合素质一定是最出色的。
作为奖品的青菜是学校自种的,表达了我校对于学生的期望: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
“我们希望学生能带着这棵青菜回家,烧一碗面条或者汤年糕,与父母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展示
锦上添花易,寓教于凡难
胡佳仪
评学生不以成绩,奖模范不以金钱,杭州惠兴中学借自家种的青菜勉励“惠贤学子”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的做法不禁让人耳目一新。
是的,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学校提供高价值的物质奖励,是谓锦上添花;然而,平凡奖品蕴含的可贵的精神价值、寓教于凡的思想更加值得赞扬。
其实,这次为优秀学生颁出“青菜”的惠兴中学,也在颁奖之后邀请这些学生享用了牛排大餐,可谓“精神物质两不误”。
然而,让这所学校受到万众瞩目的,并不是豪华的牛排大餐,而恰恰是朴实无华的“青菜”。
这份与众不同的奖品,会成为学生们难忘的青春回忆。
陶铸曾有言:“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
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故笔者认为,寓教于凡的青菜比锦上添花的牛排大餐更有价值。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精神却越来越空虚的时代。
人们越来越追求高“价格”的生活,而越来越忽略对精神价值的充实。
正如王尔德所言:“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而惠兴中学“青菜式”奖励,是以创新的“青菜”为手段,教会学生清醒,是透视镜,给学生勇气和真实;更是走向未来的阶梯,教育学生“自力更生”“淡雅朴素”和“一生清白”的人方可通行。
这种历久弥坚的精神价值恰是莘莘学子最需要的。
丰子恺曾说道:“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校方以青菜代替奖品这一举动,让学生在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上得到了升华。
诚如斯言,人生就像天平,一边是物质,一边是精神,当物质足够多时,思想与精神的充盈便显得格外重要,而惠兴中学“寓教于凡”的行为艺术背后的思想内涵远则比表面噱头更有价值。
所谓教育,是“教书育人”的意思。
教育不仅是将知识传递下去,还是立德立人,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下一代。
上一代的过度呵护、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同辈间的竞争,都有可能让青年陷入心灵的困境,在精神的成长过程中跑偏和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青菜式”的奖励无疑具有教育意义的,也更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而这恰恰是这一代学生最需要的东西。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这并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
”路遥先生的话应犹在耳。
无言的精神奖励,赋予学生修行德行的责任,赋予人们坚守前行的力量,赋予社会朴素真挚的呼唤。
是的,青菜作为精神的载体,其重要性远远高于一顿牛排大餐。
锦上添花易,寓教于凡难。
愿有更多的教育者将惠贤之心植于学生心中;愿学生们以“青菜”为马,素颜修行,踏遍青山,跃马驰骋。
以菜为礼,以德为赠
闫泓秀
杭州惠兴中学别出心裁的奖品令我们耳目一新:用青菜去教育孩子,
让他们懂得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
这种举措,无疑使教育的光芒,从天上遥目不可及的刺眼阳光变为近在咫尺温暖人心的蜡烛,点燃了
德育的火种。
正如蒂斯多惠所言:“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激励。
”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塑造灵魂的沃土,是文明传承的纽带。
然而,反观当下中国的教育,正如缺了一条腿的青年,正步履蹒跚。
须知,光有“教”而没有“育”,是不行的。
“教”,是指老师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
知识;“育”,则是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
惠兴中学的以青菜为奖品,表彰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我认为,这一创意举动所具有的内涵比任何物
品都要珍贵。
白岩松有言:“我们应该把教育的目标清晰地定义为塑造中国人。
”
诚哉斯言。
一棵青菜,通过校方的良苦用心,为学生们折射了人生的目标: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
作为奖品的青菜,寄托了学校对学生未
来的希望——无论将来世俗多么险恶,红尘多么汹涌,都要用一颗最质朴
的心去面对,不在人流中迷失方向,不因千万人踏出的路而阻止了自己另
辟蹊径的脚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
强则国家强。
”是的,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接班人,在这个风云变化的世界上
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的花蕾的盛世绽放,离不开德育雨露的滋养;教育树
的万古长青离不开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栽培。
是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
辛勤付出;是“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的无声滋润;是“疏
影横斜水清线,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灵魂熏陶。
青菜奖品,其实就是最好
的教育。
它教会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要做一个淡雅朴素的人,
要以真心真我面向世界,面向自己。
以菜为礼,以德为赠。
一张奖状,两棵青菜,三重寓意。
我们看见的
是物质,看不见的是精神——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捧手中之“清白”,传精神之富足
魏巍
当惠兴中学在“惠贤学子”颁奖典礼上用平淡无奇的青菜当作奖品颁
发给优秀学生,当众多德才兼修的学子手捧一棵棵青菜站上领奖台上,我
们清楚地看到,那一株株平凡朴实的青菜,不仅代表着学子的一份荣耀,
更蕴含着师长对学生的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初看惠兴中学“颁发青菜”的做法,看似与过去的奖励格格不入,实
则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改变。
玛里凯阿什曾说:伸手抓星星的人,即使是一
无所获,也不至于满手泥土。
在我看来,惠兴中学师长作为抓星星的人,
非但没有满手泥土,反而收获了一整片星空。
老师将“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这十二个字埋在一把青菜的嫩绿中,他们收获的,一定是
学生生命的诗意和远方。
惠兴中学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捧
手中之清白,传精神之富足。
无独有偶。
早在上个世纪,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在她的著作中描述
了她的老师晓琳先生开办的学校——巴学园——就曾以蔬菜作为奖品发给
学生。
一把蔬菜,载满了对学子德才兼备的肯定,这才成就了黑柳女士一
生的自信与坦然。
惠兴中学和晓琳先生,他们不约而同选择自种青菜作为
奖品,不仅一扫此前奖励教育范畴的僵化乏味颓势,也令校园内部氛围活化,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以获荣誉的斗志。
可反观当下,我们正遭遇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校方给学生的
奖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据悉,为了奖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的学校
采用了“发红包”的方式,还有的老师甚至同意让单科成绩第一名的学生“免交一次作业”……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试问,如果我们奖励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金钱和可以不用学习,这是不是
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其实,“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几株青菜,更深层的寓意在于“自力更生”“淡雅朴素”和“一生清白”,这种宝贵的教育更是为学生建造做人的根基。
这正是对灵魂的唤醒,对精神的塑造。
一生清白是走向成熟的升华之道,我们应以清白自持,逐真弃伪,多一份成熟,多一份升华。
捧手中之“清白”,传精神之富足。
一株翠绿的青菜告诉我们要自力更生,保持淡雅朴素,一生清白,这样饱含教师努力与丰富寓意的青菜,作为优秀学生的奖励当之无愧。
育人以德,教育之本
李佳怡
“凡为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所震憾的,必是精神世界的陌路人。
”木心先生如是说。
近日,杭州惠兴中学在“惠贤学子”颁奖典礼为获奖学生颁发青菜以激励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事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用学校自种的青菜作为奖品,正是教育学生们要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底线,此乃教育之本。
反观当下,不少学校却崇尚着“唯分数论”,使道德在高分面前日益卑微。
“人心凉薄,世态炎凉”仿佛已如黑色浪潮不断冲击着整个社会,想将世界染成黑色。
而惠兴中学的青菜奖励,便似一条涓涓清流,清澈世界之余,定会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定会唤起人们埋藏于心底的纯净、唤起社会对教育本源之思考。
一份青菜,一份期望,老师们培育我们就像细心培养这些可爱的青菜一样,费了一番心思。
《劝学》里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我们,虽是师者的责任所在,亦是我们应当感恩老师的地方。
在学习的道路上,老师也寄于我们许多期望,因此学校将老师亲手栽培的青菜作为奖品,也是寄于那些优秀学子以希望,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校赠予青菜也正是希望我们能有感恩师长栽培之心。
也许有人会质疑,小小的一捆青菜能为学生带来什么?须知,青菜虽小,却是学校老师辛苦自种得来。
它不仅饱含了学校对学生的期望,更饱
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与奉献。
其次,每当获奖学生回忆起校园时代,想必
会想起这别具一格的青菜,想起母校对自己的期许与鞭策。
再则,与其让
学生手中握着奖状与毫无温度的文具或者一沓冰冷的钞票,倒不如青菜来
的更加使人眼前一亮,孩子回家后与父母围绕桌前,用这得奖而来的青菜
烧一锅面或者是煮年糕,与父母分享喜悦,何乐而不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学校奖励的背后,“一生清白”也
像时刻在我们身边的老师那般,时刻警醒着我们,奖励的同时也起到了教
育的作用。
不同于课堂上固化的教学,而在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这样的奖品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也更能对学
生的人格养成产生积极作用。
“淡雅朴素”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
社会,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如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
莲那股脱俗。
社会学家夏学銮曾言:“时代决定心态,心态照映时代。
”愿我们谨
记青菜式奖励的教育,愿惠兴中学的颁奖能够唤醒更多学校坚守教育之本,育人以德。
授之青菜,植惠于心
李任熙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如是说。
以红线捆绑的鲜嫩且绿意盎然的青菜,取代附着庸俗的金钱,惠兴中
学通过这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将人们眼中最为朴素的东西赋予“惠贤”学子,如此生动的一课,势必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透悟做人的道理,进
而实现人生价值。
“惠贤学子”的内涵因青菜而得到丰富。
“惠贤学子”作为学校德育
方面的最高荣誉,其中蕴涵的是一种非凡脱俗的境界。
获奖学子许是有刘
禹锡般“斯是陋室,惟吾独馨”的高尚情操;许是有范仲淹“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的广阔胸襟;许是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抱负。
诸如这般的优秀学子,不正是意蕴
着“清白谈雅”的青菜才得以匹配吗?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文化的药箱给人类疗伤。
”诚哉斯言,当无数学子争相为出人头地挤破头地想考入高校时,人
们是否发现他们往往忽略了道德修为的自我培养?当今媒体曾曝光无数次
高材生低素质事件,无论是博士后霸座、复旦学子宿舍投毒,还是大学精
致主义的个人主义的盛行,都将矛头指向当今人格教育的阙如——若我们
再不加强正确引导,那么,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文化便
会持续深入地腐蚀人们的心智。
这是星月交迭、多元发展的时代,亦是物欲横流、价值混乱的时代,社会亟待青菜所蕴含的“自力更生、朴素淡雅、一生清白”的浩然之风来
育莘莘学子。
以一捆青菜作为奖赏的授予,那些获奖的学子,不仅仅会因
为一把青菜形式上的新鲜而感动,更会将师长辛勤的汗水与祝福埋藏在心中。
易卜生曾说:“年轻时种下什么,年老时就收获什么。
”学校在学生
心中播种青菜的同时,也使学生收获了精神上的滚滚麦浪。
简简单单,甚或带着泥土的青菜,寓意深远。
授之青菜,亦授以朴实
无华之“惠”;授之青菜,亦授以自立自强之“贤”。
青菜虽贱,却承载
了学校与家庭的寸寸温情。
倘若代之以一沓冷冰冰的钞票,何来与父母围
成一桌共享青菜煮面的暖意?倘若将“朴素淡雅”的期望换为“分数至上”的指挥棒,何来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倘若以片面的成绩取人,又何来德育的萌芽乃至茁壮成长?
时代的发展如同白衣苍狗,变幻无常,在一路欢笑一路悲恸迎接年年
岁岁的变迁时,我们会时常陷入跋前踬后的矛盾之中,不知该逢迎潮流,
还是坚守理想无问西东。
这时,我们何不手握一把“青菜”,去体味苏轼
的那份人间至味的“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