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吕从美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干预模式,全程教育为观察组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35
【总页数】2页(P162-163)
【关键词】全程教育;常规护理;糖尿病护理管理
【作者】吕从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合德镇卫生院二病区,江苏盐城 22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现阶段,随着人们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也显著增加,该疾病已经发展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疾病,会引发多器官损伤与心、肾、眼等全身多系统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4]。

现阶段,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本研究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全程教育,并且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0例糖尿病患者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8.69±6.38)岁,平均病程(8.58±3.98)年,25例,男
性15例,女性10例。

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0.02±2.58)岁,平均病程
(9.02±4.08)年,共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对比价值。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具备一定学习能力者;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病情危重者;存在精神障碍与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口头健康教育。

观察组(全程教育):(1)健康教育中心的组建:获得医院审批之后,将健康教育中心组建起来,小组成员包括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护理人员、护士长、副主任以及科室主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各部门保持合理协调,进行全程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副主任的主要任务为指导,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对教育活动进行组织;护士长的主要任务在于对相关护理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并且指导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护理人员则主要负责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2)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其糖尿病知识需求情况、糖尿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评估,进而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患者入院之后,便要及时实施健康教育,最大程度上促使其效果提高。

(3)健康教育的实
施: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为两部分,其中一个为院内实施阶段,另外一个为院外实施阶段,院内实施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变专项教育、系统化教育以及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

院外实施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QQ、微信、家庭随访以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运动知识、饮食知识以及养生知识的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包括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

(2)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价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足部护理、血糖监测、药物治疗、饮食以及运动等五方面的内容,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19.0软件包中纳入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 <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见表1。

2.2 自我管理能力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s,mmol/L)注:a表示与护理前对比,P<0.05;b
表示与对照组对比,P<0.05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5)10.58±2.69 8.69±1.56a 8.32±1.52 6.68±0.95a观察组(n=25)10.62±3.02 7.02±1.22ab 8.93±125 5.02±0.28ab组别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32.68±4.56)分,相较于对照组的(20.02±5.02)分更高,P<0.0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状态,除了对其进行良好的临床治疗外,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也十分必要[5-9]。

为了促使患者能够对糖尿病健康知识、血糖控制方法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其加强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与全程教育,结果显示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可知相较于常规护理,全程教育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能促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状态,将其自我管理增强。

这主要是因为全程教育属于新型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其对糖尿病防治、预防知识进行全面了解,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将自身健康状态改善,这种健康模式更具针对性与灵活性,能够促使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全程健康教育还向院外进行了延伸,增强了健康教育的延伸性,能够对生活中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有效预防,促使患者预后改善。

综上所述,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解薇,杨青敏.同伴支持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356-364.
[2] 段端,董倩倩,任丽欧,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5)354-358.
[3] 政晓果,郭艾利,宋妍,等.城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的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7)656-658,662.
[4] 徐望红,王继伟,赵德余.针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教育的社区医生医患沟通
技能培训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1):1141-1144.[5] 胡鲜云,阚芳芳,龚燕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对血糖控制水平影响的调查[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5)356-359.
[6] 田慧.重视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5):353-355.
[7] 孙月明,陈璐璐.糖尿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对提升自身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952-1954.
[8] 章雅静,隆卫娟.饮食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居家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150-152.
[9] 王晨英.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37-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