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糖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高中化学_第2章第3节醛和酮 糖类 (第二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2章第3节醛和酮  糖类 (第二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基于本节课内容难度较大,因此我先布置了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对本节知识有个大体了解,明白会什么,不会什么,提高听课效率。

新课引入: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暖水壶的瓶胆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醛酮的化学性质。

然后分析羰基的结构特点,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

教师对学生适时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学习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

新授内容1:羰基的加成反应,学生可以依据表2-3-1分析归纳,从化学键的极性、试剂类型等角度启发学生总结反应规律,进一步指导学生依据规律写出方程式,本着由个别到一般的原则,先写乙醛的加成反应,在写酮的加成反应。

新授内容2:醛的氧化反应,由于醛的两个性质实验中试剂的配制比较复杂,注意事项比较多,容易造成实验失败,因此我采用了演示实验,然后找时间让学生再去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总结规律,会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新授内容3:醛酮的还原反应,这部分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不在详细讲解。

归纳总结:利用的转化关系,通过学生书写苯甲醛的相关方程式起到一个归纳总结的目的。

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醛酮的性质及不同。

最后是随堂练习,强化知识的应用,并布置课后作业。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前一课时醛、酮结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

学生学习了不对称烯烃的加成反应,能够理解加成反应的实质是由于原子电负性不同从而使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带电,当发生加成反应时,电性不同的部分进行结合即异电加成。

因此在学习醛酮的性质时,羰基的加成反应不难理解,比较难的地方就是醛的氧化反应,尤其是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实验及化学方程式书写,需要引导学生好好分析,理解其反应机理。

对于实验操作本节是演示实验,还需要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对醛的还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选修有机化学第2章第3节 糖类

选修有机化学第2章第3节 糖类

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糖类的组成、分类2、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性质。

【课前预习】课前用10分钟(请同学参考必修2级选修课本75页)1.分类:糖类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糖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mol 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的称为____。

双糖是能水解成mol单糖的糖。

2.结构(1)最重要的两种单糖:,二者互为;葡萄糖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果糖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_________;其中________ 含有醛基官能团。

淀粉和纤维素的的分子通式都是________。

他们都是有许多个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但是由于内部结构、n的不同,两者既不是___________ ,也不是_______________。

【学导结合】一、葡萄糖的化学性质【感知问题】在葡萄糖分子中存在着醇羟基和醛基,那么它应具有怎样的性质呢?1.燃烧、生理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被弱的氧化剂--新制Cu(OH)2悬浊液或者银氨溶液氧化方程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3.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刀小试】鉴别乙醇溶液、苯、葡萄糖溶液、乙酸溶液可使用的一种试剂是:A.NaOH溶液B.KMnO4溶液C.新制Cu(OH)2悬浊液 D.Br2水4.加成反应(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为己六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酯化反应(1分子葡萄糖和5分子乙酸酯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蔗糖、麦芽糖的性质1.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方程式:2、【组内讨论】课本76的观察思考。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课后习题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糖类和核酸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课后习题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糖类和核酸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3节醛和酮糖类和核酸第2课时糖类和核酸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北京昌平高二期末)饴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二糖,1 mol该二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 mol葡萄糖。

饴糖的主要成分是( )A.淀粉B.纤维素C.果糖D.麦芽糖麦芽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葡萄糖,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

2.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两者都易溶于水C.两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葡萄糖比果糖要甜3.聚戊糖是一种多糖,它与纤维素同时存在于木材、稻草、麦秆和玉米芯中。

这一类戊糖是由含五个碳原子的单糖(木糖醛)相互脱水缩合而成的,则聚戊糖水解的最终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A.CH2OH(CHOH)3CHOB.C.CH2OH(CHOH)4CHOD.4.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常见的两种核糖结构简式为D-核糖——,戊醛糖——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核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戊醛糖和D-核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戊醛糖属于单糖D.由戊醛糖→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可看成是一个氧化过程D-核糖的分子式相同,都为C5H10O5,但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戊醛糖和D-核糖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戊醛糖不能再水解,属于单糖,C项正确;戊醛糖(C5H10O5)→脱氧核糖(C5H10O4)少了一个氧,应为还原过程,D项错误。

5.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B.两者实验式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有甜味D.两者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遇碘单质都显蓝色,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既无甜味,也无还原性;两者尽管能用同一分子通式(C6H10O5)n表示,但由于n值不确定,因而不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两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只有淀粉能与碘单质作用显蓝色。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
糖类的相互转化:
C12H22O11
水解 缩合
(C6H10O5)n
缩 合
水 解
C6H12O6
发酵 C2H5OH + CO2
氧光
化合
CO2 + H2O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思考与练习
1. 棉花纤 维 素的 平均相 对分子质 量 为 174960,平均每个分子中所含葡萄糖单元
第一步:取少量反应液,用碱中和硫酸,加入银氨溶液,水 浴加热,观察有无银镜反应发生;
第二步:另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碘,观察是否有颜色变 化,如果无明显现象,则表明,水解已经完全。
2、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是同分异构体吗?为 什么? 不是,因为它们的n值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3、多糖一般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那么淀粉、纤维素是否 为纯净物?为什么?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有机反应的发生常常受温度、浓度、反应物的用量、 溶剂、溶液的酸碱性等因素的影响,如乙醇与浓H2SO4 的混合液在140℃和170℃时的反应;苯与溴水不能发生 取代反应,苯与液溴(FeBr3作催化剂)可发生取代反应; 溴乙烷在NaOH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的反应。
《糖类》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解析] 蔗糖水解需要在稀H2SO4作催化剂的条 件下进行,而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银 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故水解完成后应先用 NaOH溶液中和稀H2SO4。
[答案] C 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 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第二节《糖类》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第二节《糖类》

碘水 现象A
NaOH
溶液
中和液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现象B
现象
结论
现象A 溶液变蓝 溶液变蓝 溶液无现象
现象B 无银镜生成
有银镜生成 有银镜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 淀粉部分水解 淀粉完全水解
5.淀粉的用途
(1)在体内被酶水解呈葡萄糖供给体利用; (2)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葡萄糖、酿
制食醋、酿酒,也是药片中的赋形剂。
3.淀粉的物理性质
①淀粉是_白__色、_无___味的_粉__末__状物质;
②__不__溶于冷水; ③在热水中产生__糊_化___作用(即食物由生 变熟的过程)
4.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淀粉_不___显__还原性
②遇_碘___变蓝色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_酸___)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
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
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麦芽糖显还原性,是一种还原性糖.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第二节《糖类》
3、化学性质:
①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
基), 还原性糖.
②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酸或酶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第二节《存在
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生成的,在植
物中构成_细__胞__壁__网络,是植物体的支撑物质。
棉花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第二节《糖类》
竹子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第二节《糖类》
2.纤维素的结构
(1)纤维素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
分子中含有约_几__千___个单糖单元; 相对分子质量为几十万至百万 ; (2)属于_天__然__高__分___子_化合物; (_3有_)__纤差维异素。结构与淀粉_不__同,所以性质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维生素D
二、细胞中的脂质
1. 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 分布在哪些部位?
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 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 位。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 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
2. 请说出脂肪含量比较高的 几种植物。脂肪主要分布在
这些植物的什么器官中?
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 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高的脂肪,这些 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
➢ 元素组成 ➢ 种类 ➢ 功能 ➢ 分布
二、细胞中的脂质 ➢ 元素组成 ➢ 种类 ➢ 功能 ➢ 分布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 能源物质 主要的能源物质 主要的能源物质
水解为单糖,作为能 源物质
植物储能物质
细胞壁主要的组成成分 支持保护细胞
动物储能物质,调 节血糖
动物储能物质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半乳糖 乳糖
核 糖
脱 氧 核
葡 萄 糖
糖原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纤维素 淀粉
还有一种多糖叫几丁质(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 昆虫外骨骼、真菌细胞壁中。
单糖
六碳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二糖
麦芽糖 蔗糖
C12H22O11
乳糖
淀粉
多糖 (C6H10O5)n 糖原
纤维素 肝糖原 肌糖原
分布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主要功能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剂,C7H5O3NS)、木糖醇(C5H12O5 ) 3、糖都是甜的吗?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
和脂质》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二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研究组成细胞的分子,实际上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生命观。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第二章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五节,本课是第三节,主要讲述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 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节内容。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元素组成和功能(1)元素组成:C、H、O。

(2)功能: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2.分类(1)单糖①含义:不能水解的糖类。

②种类: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2)二糖①含义: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

②种类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麦芽糖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乳糖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3)多糖(1)糖都有甜味,淀粉不甜,因此不是糖()(2)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3)糖类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内的糖都是能源物质()(4)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肌糖原便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答案(1)×(2)×(3)×(4)×1.细胞中的糖类按化学性质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请分别列举。

(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等。

(2)非还原糖:蔗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等。

2.请将下列糖类按功能进行划分。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1)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

(2)储能物质:淀粉、糖原。

(3)结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几丁质。

3.动植物体内的糖类的主要分布情况,请分别列举。

(1)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糖原、乳糖等。

(2)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

(3)动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脱氧核糖、核糖、葡萄糖等。

4.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为什么它们在功能上有很大差异?提示三种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造成三种多糖的结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功能。

5.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为什么?提示米饭、馒头等主食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可以生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2章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2章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人和动物由于体内无分解纤维素的酶,很难消化纤 维素,草食动物借助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分解纤维 素。
纤维素为什么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纤维素能刺激肠道活动,具有防止便秘和结肠 癌,防止胆固醇沉积,减缓血糖升高等作用。
知识点一:细胞中的糖类 2、根据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分类: (3)多糖 (C6H1005)n: ③糖原: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知识点二:细胞中的脂质
LDL-C
HDL-C
(3)固醇: ①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生活小常识: 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饮食中如果 过多地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 管堵塞,危及生命。因此,膳食中要注意限制高胆固 醇类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的过量摄入。
2、作用: 存在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3、化学性质: 通常都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4、包含: 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
4、包含:
知识点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最常见的脂质,又称甘油三酯、三酰甘油;
①组成: 脂肪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组成,所以 只含C、H、O三种元素。
一、概念检测
课本练习与应用
1.基于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
2.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A.淀粉和糖原
二、拓展应用
课本练习与应用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在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

第二课时 第三节 糖类、脂质

第二课时 第三节 糖类、脂质

总结:脂质
物质
油脂 磷脂
胆固醇
植物蜡
元素
在细胞中的作用
肌糖元分解为葡萄糖 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
血液中的葡萄 糖含量下降
脂肪氧化分解
蛋白质氧化分解
【问题】结合以上谈谈,怎样合理 运动减肥?
功能: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议一议
胆固醇的利与弊
利: 1、构成细胞膜
2、合成某些激素和 维生素 D的原料 3、调节发育和代谢
弊:
血液胆固醇含量高 ,易患心血管疾病
棉花
甘蔗
单糖、二糖、多糖是怎样区分的?
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
阅读课本有关糖类的知识,完成表格?
物质 种类 分布 在细胞中的作用
单糖
二糖
多糖
糖类
一、单糖
葡萄糖(已糖)结构式
核糖(戊糖)结构式
H2O H H
1 + 4 OH OH ( 葡萄糖 )
脱水缩合
水解
H2O
H
H
1 4 O 麦芽糖
( 葡萄糖 )
两者的结构不同,结构决定功能 吃进出淀粉可以可以直接吸收吗? 不能,被分解为氨基酸
吃饭吃得很饱,过多的摄入糖类, 可能会到至肥动物油脂(脂)
脂肪与葡萄糖的比较 C H 项目 葡萄糖 40% 6.7% 脂肪 76.7% 12.1% O 53.3% 11.2% 能量 16.4kJ/g 36.7kJ/g
3、缓冲和减压
如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可以保护 内脏器官。
肥胖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
厌 食 症 患 者
这样的身体对我们的 健康有什么危害?
糖类和脂肪不能多食 ,但也不能完全杜绝 ,因为它们维持着我 们正常的生理活动, 是我们身体里非常重 要的物质

第二章糖类及其代谢第二节糖类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第二章糖类及其代谢第二节糖类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第二章糖类及其代谢第二节糖类的结构与性质一、单糖的结构与性质1、单糖的结构有_______和________两种2、葡萄糖的构想有_____、______两种,其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3、在常见的单糖中,相对甜度最大的糖是_______4、单糖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和_______5、戊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6、己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其中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二、低聚糖7、低聚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自然界中游离存在的重要双糖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动物乳汁的主要糖分9、_____糖是传统的甜味剂,________糖极易被酵母利用三、多糖10 多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下列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的是___________,由不同的单糖缩合而成的是__________,属于广义多糖的是______________A、杂多糖B、淀粉C、果胶D、纤维素E、阿拉伯胶12 重要的同聚多糖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13 淀粉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其中____________遇碘是蓝色,_______________遇碱显红色14 杂聚多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又称粘多糖15 结合糖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糖类的测定方法16 糖类的物理定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DE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淀粉经酸或酶的作用水解成葡萄糖后用____________法测定19用完全水解之后测定由葡萄糖含量换算为淀粉的含量时系数为____________。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
的糖类和脂质》优质教案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节内容。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组成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通过文字叙述介绍了细胞中的糖类,包括糖的类型及其作用。

接着阐述了细胞中的脂质,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
1.能明白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其对细胞重要作用的知识,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细胞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2课时糖类教案鲁科版选修52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2课时糖类教案鲁科版选修52

第2课时糖类目标与素养:1.知道糖的分类,能够列举出常见的单糖、双糖和多糖的实例。

(宏观辨识)2.了解糖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微观探析)3.了解葡萄糖、麦芽糖具有还原性,双糖能水解成单糖,多糖能水解成葡萄糖。

(变化观念)4.结合糖类物质之间的转化说明糖类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社会责任)一、糖类概述单糖1.糖类概述(1)概念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醛或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

(2)糖类的组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官能团为—OH、—CHO或。

(3)分类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提示:糖类物质不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均无甜味。

2.单糖(1)葡萄糖①分子式:C6H12O6。

②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③官能团:—CHO、—OH。

④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⑤化学性质(2)果糖①分子式:C6H12O6,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甜度:自然界中甜度最大的单糖。

(3)核糖①分子式:C5H10O5。

②结构简式:CH2OH—(CHOH)3—CHO。

(4)脱氧核糖①分子式:C5H10O4。

②结构简式:CH2OH—(CHOH)2—CH2—CHO(2­脱氧核糖)。

二、双糖和多糖1.双糖提示:蔗糖分子结构中没有醛基,所以没有还原性,麦芽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是一种还原性糖,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来鉴别蔗糖和麦芽糖。

2.多糖提示:不是。

淀粉和纤维素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组成通式都是(C 6H 10O 5)n ,但因为n 值不固定,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糖。

( ) (2)葡萄糖与果糖加氢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 (3)单糖与双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 ) (4)糖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5)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子式均符合通式C n (H 2O)m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2.分类3.主要功能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二、细胞中的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是C 、H 、O ,有的还含有P 和N 。

2.特点(1)与糖类相比,氧的含量少,而氢的含量更多。

(2)不溶于水,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3.种类和功能1.麦芽糖、蔗糖、乳糖水解后都能得到葡萄糖。

( ) 2.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多糖。

( ) 3.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都分布在肝脏中。

( ) 4.磷脂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 5.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提示:1.√2.× 纤维素不能储存能量。

3.× 肌肉中也有糖原。

4.√ 5.√1.是否所有的糖类都能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发挥作用?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

核糖和脱氧核糖组成核酸,纤维素构成细胞壁,均不能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2.是否所有的糖都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提示:不是。

只有还原糖才可以,例如葡萄糖、果糖。

蔗糖、淀粉为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

3.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为什么特性不同? 提示:因为组成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葡萄糖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4.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的用途有哪些?提示:用于废水处理;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用于制作人工皮肤等。

[归纳总结] 1.糖的化学组成、种类及分布2.功能(1)参与构成细胞的组成⎩⎨⎧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脱氧核糖:DNA 的组成成分核糖:RNA 的组成成分(2)(3)参与构成生物体:几丁质是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 B .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 C .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 .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储存B[动物细胞不含有麦芽糖;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肌糖原和肝糖原能暂时储存。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淀粉、纤维素、糖原、几丁质均由葡萄糖聚合而成,葡萄糖 连接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种类的多糖在结构和性质上存 在差异。
糖类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元素组成 一般为 C、H、O C、H、O(N、P)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①是主要的能源物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生理功能
①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胆固醇
②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 性激素

维生素 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能和斐林试剂在加热 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非还原糖包括蔗糖、多糖等。纤维 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的组成成 分,一般不分解供能。
储存能量
自然界含量最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储存能量和调节血糖
多的糖,水解后 能够生成许多
参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 单糖
骼的构成
分类 脂肪 磷脂
生理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很好的绝热体,有隔热、保温作用 ③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分类
课标定位
1.细胞中的糖类 分析动植物细胞中的糖类,概述糖的种类及作用。 2.细胞中的脂质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素养阐释
1.用物质与能量观分析糖类、脂质作为能源物质的特点。 2.利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比较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及 相互关系。 3.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 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向他人宣传有关营养保健的知识。
类别
主要糖类 举例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师生互动· 解疑难]
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 类别
分子式 物理性质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无色晶体,有甜味,易
溶于水 CH2OH—CHOH—
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
于水、乙醇和乙醚 CH2OH—CHOH—
结构 简式
CHOH—CHOH— CHOH—CHO(多羟基 醛)
CHOH—CHOH—CO—
制Cu(OH)2悬浊液,检验生成的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 加碘水以检验是否有未水解的淀粉存在。
答案:C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
而纤维素不能
返回
解析: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且水解的
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A正确;二者最简式相同,因而 各元素质量分数相同,但因n值不同,故不互为同分异构 体;二者都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AC
返回
返回
[例1]
2.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
测定水解的程度,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
)
③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A.①⑤
⑤BaCl2溶液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返回
解析:淀粉在稀硫酸和加热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要测
定水解程度,需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溶液,再加新
—OH 、 —CHO 或 (2)官能团:

返回
(3)分类: ①单糖: 不能水解为更小糖分子 的糖类,如葡萄糖、
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
②双糖:一个糖类分子能水解生成 两 个单糖分子, 如 麦芽糖 、 蔗糖 等。 ③多糖:一个糖类分子能水解生成 多 个单糖分子,如 淀粉、纤维素等。
(4)用途:
人类能量来源(食品)之一; 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 工业生产乙醇、醋酸、醋酸纤维等的原料。 返回
返回
[师生互动· 解疑难]
(1)淀粉和纤维素的比较: 名称
存在 通式
淀粉
存在于植物种子、块根、谷
纤维素
存在于棉花、木材等中 (C6H10O5)n 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类等中
(C6H10O5)n
结构 由几百个到几千个单糖单元 由比淀粉更多的单糖单 特点 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物理 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一 白色、无臭、无味的物 性质 部分可溶于热水,无甜味 质,不溶于水,无甜味 返回
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的依据是 (
)
A.能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解析] 葡萄糖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 Cu(OH)2]氧化,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答案] BD 返回
能够还原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糖是 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
(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CHO) D.分子结构最简单
解析:从分类来看,不能再水解的糖是单糖,故答案为B。
答案:B
返回
[自学教材· 填要点] 双糖又称 二糖 ,1 mol双糖能水解成 2 mol 单糖。常 见的双糖有麦芽糖和蔗糖,分子式均为 C12H22O11 , 麦芽糖 分子中有醛基,具有 还原性 , 蔗糖 分子中无
2.单糖 (1)葡萄糖: ①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C6H12O6 ;官能团: 醛基和羟基 。 结构简式: CH2OH—(CHOH)4—CHO 。 ②物理性质:白色晶体, 易 溶于水, 有 甜味。 ③化学性质:
a.可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等发生 氧化 反应。
返回
△ CH2OH(CHOH)4CHO+2[Ag(NH3)2]OH――→
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产生,淀粉发生了水解。
返回
三个实验的条件 (1)银镜反应:①水浴加热;②碱性(因为酸会破坏银氨 溶液)。 (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①加热煮沸;②碱性
(因为酸与Cu(OH)2反应)。
(3)淀粉与I2的显色反应:中性或酸性(因为I2与OH-反应,
影响实验结果)。
返回
硫酸 碘水 (1)方案甲:淀粉溶液――→溶液――→溶液变蓝。 加热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硫酸 新制CuOH2 悬浊液 (2)方案乙:淀粉溶液――→溶液 ―――――――――→ 无砖 加热 △ 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返回
硫酸 NaOH溶液 (3) 方 案 丙 : 淀 粉 溶 液 ――→ 溶 液 ―――――→ 中 和 液 加热 新制Cu(OH)2 悬浊液 ―――――――――→ 有砖红色沉淀。 △ 结论:淀粉已有水解。
返回
判断上述三种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解析]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
解是否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 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悬浊液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 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 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
返回
1.(2012· 梅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答案:D 返回
[例 2] 情况。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
名称
加碘水
淀粉
与碘作用 呈现蓝色 在淀粉酶的作用下 水解成麦芽糖,在 无机酸作用下水解 成葡萄糖 能发生酯化反应
纤维素
与碘不反应、不变蓝,可用 于鉴别淀粉和纤维素 在无机酸催化作用下水解, 最后生成葡萄糖,比淀粉水

学 性 水解

酯化 用途
解困难
生成火棉、胶棉和醋酸纤维
作工业原料,制取 可用于纺织工业、造纸工业, 葡萄糖、酒精变性 制硝酸纤维、醋酸纤维和黏 淀粉等 胶纤维等 返回
蔗糖
麦芽糖 含有醛基(还原性 糖)
官能团
不 同 点 化学性
不含醛基(非还原性糖)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 能发生银镜反应,

水解产 物 来源 用途
能还原Cu(OH)2悬浊液
葡萄糖和果糖各半 以甘蔗和甜菜含量最多 甜味食物、制红糖、白糖 等
能还原Cu(OH)2
仅有葡萄糖 淀粉在酶的作用下 的水解产物 甜味食物、制饴糖 返回
(2)由于糖类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且中学阶段也 涉及其结构,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若用分子式表 示某种糖时,必须注明名称。
返回
3.[双选题]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
)
B.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 为同分异构体
C.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H2OH(多羟基酮) 返回
类别
葡萄糖 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
果糖
化学 性质
②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①能和酸发生酯
③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 化反应;②与H2
应产生砖红色沉淀;④与H2加
成生成醇
加成生成醇
相互 关系 用途
互为同分异构体 用于制镜、糖果、医药等行业 主要用于食品工业
返回
1.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悬浊液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返回
[答案]
(1)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淀粉
也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故不能得
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的结论。
(2)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也错误。淀粉完全水解后应先用 稀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然后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本方案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不能说明淀粉还没有水解。 (3)丙方案结论正确,操作也正确。因为按设计方案有砖红
答案: A 返回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多糖 (1)淀粉: ①组成:通式为 (C6H10O5)n 。 ②水解反应: 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C6H10O5n+nH2O――→ nC6H12O6。 △ 淀粉
葡萄糖
返回
③特征反应: 利用淀粉 遇碘变蓝 的性质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2)纤维素: ①组成:通式为(C6H10O5)n或[C6H7O2(OH)3]n。 ②水解反应: 纤维素在 酸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浓硫酸 式为:(C6H10O5n+nH2O ――→ nC6H12O6。 △ 纤维素 葡萄糖
们的物质。 2.糖类可依据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 3.重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 4.葡萄糖、麦芽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还原性糖。
返回
返回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糖类概述 (1)概念: 分子中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醛或酮 以及水解后可 以生成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的有机化合物。
晨背关键语句 第 2章 官能 团与 有机 化学 反应
第 3 节
醛 和 酮 糖 类
知识点一 第 2 课 时 糖 类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烃的 衍生 物
随堂基础巩固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返回
返回
第2课时
糖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