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 6 0
6 1 ~ 12 0
12 1 ~ 24 0
≥24 1
※资源环境
农业与技术 2020ꎬ Vol 40ꎬ No 09 10 3

关键词: 降水量ꎻ 不同相态ꎻ 时空分布ꎻ 乌鲁木齐
中图分类号: S164 文献标识码: A
是由哪级降水造成的并未涉及ꎮ 因此ꎬ 针对乌鲁木齐
引言
地区不同相态不同等级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进
近年来ꎬ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加剧ꎬ 降水
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ꎬ 研究结果将为该地区的旱涝
异ꎬ 冷季的降水分布整体上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
( 图 1b) ꎬ 出现降雪较少的区域仍位于达坂城区ꎬ 这
与暖季降水较少区域一致ꎬ 降雪的大值区位于乌鲁木
齐城区ꎬ 也仅达到 71mmꎬ 与暖季降水明显相差较大ꎮ
从等级分布贡献率来分析ꎬ 小雪贡献率分布与冷季年
降水量呈反向位分布ꎬ 最小值出现在城区和北郊ꎬ 达
灾害的防御及人工增雨 ( 雪) 工作提供理论依据ꎮ
时空分布变化的不均匀性变得更加显著ꎬ 全球很多地
方的极端降水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差
1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异性 [1ꎬ2] ꎬ 两者有的甚至出现反相态变化ꎮ 国内很多
本文所采用的资料为 1961—2013 年乌鲁木齐市 5
学者也对不同地区各量级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ꎬ 研究
考虑将 11 月—次年 3 月定义为冷季ꎬ 以降雪量级统
势ꎬ 但是有较强的地域差异ꎮ 事实上ꎬ 不同等级降水
计ꎮ 利用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趋势分析、 Mann - Kendall
量及降水日数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旱涝灾害的发生与
否ꎮ 徐新创等
[8]
对我国近 60a 的各强度降水变化特征
检验方法等ꎬ 文中涉及到变化趋势的显著性检验均为
个测站逐日降水数据ꎮ 按照现行新疆气象 24h 降水量
表明ꎬ 全国很多地方的大量级降水呈现增加趋势ꎬ 而
小量级降水呈减少趋势
[3-6]
ꎮ 高涛等
[7]
等级的评定标准 ( 表 1) [12] ꎬ 对不同相态各等级降水
通过分析我国
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ꎮ 参照辛瑜 [13] 和毛炜峄 [14] 综合
的极端降水发现ꎬ 无论是强度还是频次 均 呈 增 加 趋
到 35%左右ꎬ 而最大值则达到 74 8%ꎬ 出现在达坂城
10 4 2020ꎬ Vol 40ꎬ No 09
时间分布
降水量级
冷季
(11 月—次年 3 月)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大暴雪
收稿日期: 2020-04-15
基金项目: 新疆自治区气象局青年基金课题 ( 项目编号: Q201406)
作者简介: 蒋慧敏 (1981-) ꎬ 女ꎬ 硕士ꎮ 研究方向: 短期预报和气候ꎮ
评定标准 / ( mm / d)
0 1 ~ 3 0
( 新疆乌鲁木齐市气象局ꎬ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 利用乌鲁木齐 5 个测站 1961—2012 年逐月和 2013 年 1—3 月降水量资料ꎬ 运用气候倾向率、 变异系数等
方法分析了不同相态各等级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和变异场特征ꎮ 结果表明: 小雨、 中雨接近暖季年降水
总量分布ꎬ 其它量级则相反ꎬ 而冷季除小雪ꎬ 其它级别与冷季降水分布相同或接近ꎻ 各等级降水均呈增加趋势ꎬ
值出现在城区和北郊ꎬ 低于 40%ꎻ 中雨和小雨的贡献
率分布 十 分 接 近ꎬ 高 低 中 心 基 本 一 致 ( 图 1c) ꎻ 大
雨、 暴雨和大暴雨贡献率分布基本和暖季年平均降水
总量分布呈现相反形式ꎬ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ꎬ 其城区
雨和大暴雨的比例各站差别较小ꎬ 其中暴雨比例 1%
相比ꎬ 无论从空间分布还是量级上均存 在 着 较 大 差
(大西沟) ~ 15% ( 城区) ( 图略) ꎮ 冷季与暖季分布
的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ꎬ 从图 1a 中可以看出ꎬ 暖
渠子年降水量能够达到 460mm 以上ꎬ 而位于乌鲁木
齐东部的达坂城只有 70mm 左右ꎬ 表现出较大的地域
差异ꎮ 从暖季各等级降水贡献率来看ꎬ 小雨贡献率最
大值出现在乌鲁木齐的高山带ꎬ 达到 70%以上ꎬ 最低
F 统计检验方法ꎮ
进行研究发现ꎬ 弱降水增加明显ꎬ 而强降水变化较为
平缓ꎮ 宁亮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00515039
[9]
发现西北地区的日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
2 结果分析
都具有显著增加的趋势ꎮ 而刘惠云、 成鹏 [10ꎬ11] 等对乌
2 1 不同相态各级别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图 1 乌鲁木齐暖季 ( a) 、 冷季 ( b) 降水总量及小雨 ( c) 、 小雪 ( d) 、 大雨 ( e) 、 大雪 ( f) 对降水总量的贡献分布
图 1 中分别给出了乌鲁木齐地区冷暖季多年平均
大雨最高达到 30%ꎬ 而大西沟只有 5% ( 图 1e) ꎬ 暴
季年平均降水量呈西南向东北递减ꎬ 位于中山带的小
10 2 2020ꎬ Vol 40ꎬ No 09
农业与技术 ※资源环境

乌鲁木齐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
蒋慧敏 刘春云 贾健
其中暖季大雨达显著水平ꎬ 而冷季除大暴雪外其它级别均显著增长ꎻ 量级越高降水变异系数越大ꎬ 冷季比暖季降
水分布更加不均匀ꎻ 暖冷季分别在 1985 年和 1989 年前后发生了显著突变ꎬ 主要是由暴雨和暴雪的增加而导致
的ꎻ 除大暴雪外ꎬ 其它量级降水的增加导致了降水偏丰年ꎬ 而降水偏少年的各等级降水均减少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鲁木齐降水研究发现ꎬ 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ꎬ 但
表 1 新疆气象系统业务 24h 降水量级评定表
时间分布
降水量级
暖季
(4—10 月)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评定标准 / ( mm / d)
0 1 ~ 6 0
6 1 ~ 12 0
12 1 ~ 24 0
24 1 ~ 48 0
≥48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