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检索关键环节,实现优质高效检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检索关键环节,实现优质高效检索
摘要:检索工作是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关键环节,是作出正确审查结论的重要基础。
本文首先对检索的实质进行了解读,并对如何提高检索质量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
检索过程中决定检索质量和效率的因素,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检索过程中理解发明确定基
本检索要素、分类号和关键词的扩展及选定、数据库的选择使用、动态调整检索以及筛选目
标文件五个关键环节对检索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五个关键环节给出提升检索水平,实现优
质高效检索的方法。
关键词:理解发明、检索要素、检索策略、文献筛选
一、引言
专利审查指南中指出“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在被授予专利权都应当进行检索”【1】。
在实际专利审查过程中检索的结果是做出审查结论的重要依据;而全面有
效的检索是保证每个授权决定和驳回决定准确的基础。
因此,检索能力是每一位
审查员审查工作中的基础技能也是必备技能。
以下本文将具体分析如何提高检索
的质量和效率。
二、检索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
检索的实质就是基于对发明的理解,确定出基本检索要素,然后通过分类号
和关键词对确定的基本检索要素进行表达,进一步对数据库进行选择并利用数据
库的指令构建检索式进行检索,最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动态调整检索以及筛选出
目标对比文件。
通过上述对检索过程的分析,不难发现,检索是由理解发明确定
基本检索要素、分类号和关键词的扩展和选定、数据库的选择和使用、动态调整
检索以及筛选目标文件五个关键环节组成;检索的质量和效率与上述五个关键环
节密不可分,因此,我们重点对以上检索的五个关键环节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给
出提升检索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三、把握检索关键环节,实现优质高效检索
(1)正确理解发明,准确选取基本检索要素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八章第4.2节所规定:审查员在开始实质审查后,首先要仔细阅读申请文件,力求准确地理解发明。
理解发明包括需要理解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能够带来的技术效果;通过理解发明能够准确的把握案件的发明构思,并且明确案件的关键技术手段【3】。
只有正确理解了案件的发明构思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手段,才能够准确地确定正确的基本检索要素,开展后续的检索工作。
在上述检索的五个关键环节中,正确理解发明,准确选取基本检索要素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基本检索要素是检索的思路和方向,后续检索要素的表达,检索数据库的选择,检索式的构建以及检索策略的调整都是围绕检索要素展开的,如果第一步基本检索要素确定错误,那么后续的检索工作几乎就是徒劳。
基本检索要素是什么呢?专利审查指南给出了定义,是体现发明基本构思的可检索要素,同时,指南里边也给出了从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和发明对现有技术做出的改进确定基本检索要素。
技术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和说明书中的内容进行确定,而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可以基于发明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要达到的技术效果而采用的关键技术手段来确定。
正确的基本检索要素是检索的基
础,而错误的基本检索要素,往往会导检索方向的错误,从而遗漏目标对比文件。
(2)分类号和关键词的扩展和选定
在准确确定出基本检索要素后,可以通过分类号和关键词对基本检索要素进行表达。
而分类号相较于关键词有着不受语言和语言表达形式限制的优势,我们可以优先使用分类号表达检索要素。
而在采用分类号检索时,不能局限于案件本身给出的分类号,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案情多角度对分类号进行扩展。
除了分类号之外,对检索要素进行关键词表达是否全面准确是决定检索质量和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关键词我们可以从意义、形式以及角度进行扩展。
从关键词的意
义上,可以从上下位概念、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相关词等方面进行扩展;
从关键词的表达形式上,可以从单复数、词性等方面进行扩展;从角度上,可以
结合案件的技术手段的作用、达到的效果、用途、解决的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扩展。
(3)检索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和使用
检索过程中,常用的检索数据库系统包括专利摘要数据库(CNABS、CPRSABS、VEN、DWPI等)、专利全文数据库(CNTXT、USTXT、WOTXT、EPTXT等);各类非专
利库(CNKI、万方、Google学术、IEEE等),依次使用这些数据库进行检索显
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应当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提高检索效率,这就
需要我们根据案件的特点来确定相关文献可能存在较多的数据库进行有效检索【4】。
当案件有以下特点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非专利库的检索,1)当申请人或
发明人是高校、高校老师、以及与高校有关的企业;2)案件记载了较为复杂的
算法和公式;3)案件涉及的技术方案在学术研究中较为常见4)案件涉及到具体
的计算机程序或用程序实现的技术方案。
而当案件的申请人为著名企业或行业巨
头时,重点关注专利库的检索。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外网搜索引擎确定我们重
点检索的数据库,当外网检索的结果涉及的期刊论文较多,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非
专利库的检索,当检索结果多为公司发布的技术和产品,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专利
库的检索【5】。
除了常规的检索数据库系统之外,我们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下智能辅助检索系统,日常使用的有S系统的自动检索、Patentics和IncoPat检索。
在检索时,
可以使用以上几种检索系统进行尝试性检索,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
(4)根据检索结果动态调整检索策略
案件的检索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针对案件的检索,需要尽可能准确的扩展
出并且过滤掉不合适的关键词和分类号,如果此时检索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作
为趋近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审查员,需要站位案件所在的位置,可以多角度扩展
和调整检索要素,包括技术问题、技术效果、克服的技术缺陷,技术方案的应用
场景,从说明书中提炼更具体的实施例内容,依据日常审查经验扩展检索要素,
并且预期到其所使用的检索要素会造成何种的噪音或者漏掉何种的现有技术,并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转换思路扩展或剔除恰当的检索要素,进一步基于调整后的
检索要素进行检索。
(5)快速筛选目标文献
检索完成后,在筛选目标文件时,我们可以分成两步骤,粗筛和精读,首先
可以通过发明名称从技术领域排除明显与本申请不相关的内容;通过摘要排除明
显与本申请不相关的技术方案;通过背景技术排除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明显不相
关的技术内容;在进行阅读说明书时,可以利用S系统中的高亮和聚焦显示功能,将关键词高亮显示,并用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的检索要素,重点浏览色块密集的段落,从而提高对比文件的筛选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说明书附图快速查找
到对比文件公开本申请的相关段落;首先寻找能够准确反映本申请基本发明构思
的附图,如方法流程图或装置构成模块或电路图,进行大致了解;依据附图编号(FIG.X)快速定位实施例部分的相应描述文字,进行详细阅读;对于细节技术特
征或附加技术特征,可利用附图中给出的某方法步骤或部件对应的附图标记,快
速定位其在全文的位置,进行详细阅读;在挑选出对比文件之后,需要进行技术
特征的比对,前期筛选的结果是否正确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在通过特征比
对之后,可以最终确定对比文件。
四、总结
检索是我们专利审查员立足岗位的基础,而优质高效的检索则是专利审查质
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在整个检索过程中,正确理解发明准确确定基本检索要素
是检索的基础,而对分类号关键词的扩展选取是检索的关键,后续检索数据库选
择使用、检索的调整是检索全面有效的重要保证,最后准确筛选出合适的目标文件。
在日常审查工作的检索中,我们要重视以上五个关键环节,通过规范化的检
索思路结合灵活运用的检索技巧,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漏检发生,提高检索质量和
效率,助力提质增效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北京:知识产权
出版社.2010-01
[2] 《审协天津中心2019年1-12月质评案例集》
[3] 周胜生,基于发明构思的“两步法”检索策略研究,审查业务通讯,2018年第1期
[4] “如何提高检索效率”,王伟超,《专利审查探索》
[5] “论数据分布在专利检索中的实用性”,胡红书,《专利审查与实践》,2015年第3期
[6] “智能语义检索与传统检索方式的对比研究”,左良军,《专利审查与
实践》,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