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第一种形态”运用的实践与探索,结合实际总结分析存在
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从强化教育提高认识与能力、完善机制压实两个责任、转
化职能发挥措施效果、容错纠错营造监督氛围四个方面提出问题改进方向与措施,推进基层更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
关键词运用第一种形态实践思考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第一种形态,在这个常态上下
功夫,是实践“四种形态”的关键。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强调党员全员参与,通
过经常性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在纪律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柔性措施中增强
每个党员纪律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有利于筑牢思想堤坝、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有效路径。
基地发展中心成立以来,积极践行“四
种形态”,尤其在第一种形态的运用途径、方法创新、发现小毛病及时批评诫勉、督促纠正,防止违纪问题演变为违法犯罪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主要实践与举措
(一)以教育为先导提高认识
注重思想引导,开展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学习宣传教育,持续开展
党纪党规的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纪党规知识测试,督导基层各单位
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相关管理制度
规定的学习。
不断加强对第一种形态实践与运用,将重心向抓早抓小转变,做到
早发现、早介入、早纠正。
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弹性执行,甚
至违纪违法的挪用公款违规理财等行为则予以严肃查处,既“抓小”又“抓
大”,促进广大干部员工对第一种形态的正确认识不断深化。
(二)以监督为载体落实责任
通过工作督办、监督检查、巡察问题整改、审计问题整改、季度考核等形式压实责任,针对前期在专项整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强化问责追究,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诫勉、提醒谈话、批评教育,逐步使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深抓实抓细微成为履职的一种新常态。
强化监督责任。
不断完善监督执纪信息管理,建立分类台账,及时准确地反映纪检部门及基层党组织践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动态信息,定期通报第一种形态实施情况,推动第一种形态有效运用。
(三)以问题为导向促进运用
强化监督检查,对基层相关党组织使用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监督意见,将实施第一种形态情况作为评价基层党组织履行责任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第一种形态实践运用效果,防止第一种形态流于形式。
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建立完善监督部门、基层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审批及实施相关流程的建立完善工作。
组织监督部门人员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纪检委员加强对于相关制度学习研究,熟练掌握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范围和流程,确保精准执纪。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习宣传贯彻还不到位
学习宣贯停留于浅层,深度和针对性不足。
纪检部门受自身认识局限及对“四种形态”系统深入地学习不够,组织基层党组织开展相应教育力度也差距,致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第一种形态了解不深入,对如何贯彻第一种形态把握不准。
有的党组织不能准确运用第一种形态要求处理问题,还有的使用中语言运用不当,难以达到被谈话的党员干部及时警醒触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的效果。
有的对谈话工作没有做到精心安排,对被谈话人的思想转化、整改情况跟踪回访不到位。
(二)主体责任压实不够有力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足,在基层党支部力度衰减。
少数基层党组织对肩负的主体责任认识不够,有的甚至还认为主要是纪检监督部门的事情,践行第一种形态中存在轻描淡写走形式问题;有的责任意识淡薄,开展谈话随意,
准备与针对性不足,不能使违纪的同志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有的斗争缺
乏斗争精神,相当老好人,欠缺直面问题、不留情面的担当。
(三)监督责任落实效果有差距
一些纪检监督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纪检委员思想认识有偏差,综合
业务能力不能跟上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
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存
在聚焦主业不够、党纪条规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
由于谈话的主观性相对较强,
在缺乏深度及有效制约跟进的情况下,党组织开展此项工作可
能走过场流于形式,警示教育作用发挥不充分,还可能削弱监督严肃性。
(四)措施运用适用性不足
实践中“第一种形态”运用不精准,措施种类运用不均衡,形式不够规范,谈话函询结束后,开展后续的监督核实、回访促改工作未严格落实,后续教育
管理的缺失或者不到位,对于谈后怎么办,还没有形成系统可复制的经验,缺少
细化、统一的指导性、操作性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谈话函询的实际效果。
三、下一步的思考
针对践行第一种形态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加强宣传教育、完善
机制、转化职能、写好后半篇文章等方面,不断增强“第一种形态”在监督执
纪中的实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党组织走深走实。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
以纪检监督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为重点,采取开展专题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宣讲活动等方式,切实抓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的
宣传教育引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转变执纪理念,打牢愿担当的思想基础,
增强敢担当的硬气和底气。
(二)完善制度机制,有效压实“两个责任”
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与上级制度相适应,与中心基层党组织实践第一
种形态相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工作措施,将第一种形态要求贯穿到干部监督
和执纪审查的各个环节,切实解决难以操作的问题。
做细做实“后半篇文章”探
索建立第一种形态后续监管配套制度,加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
达到教育改正的目的。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基层党组织践行第一种形
态和“两个责任”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推进监督常态化、长效化。
(三)深化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各种措施运用效果
加强对纪检监督部门及基层党组织实践“第一种形态” 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严格工作标准和要求,着力提升运用第一种形态、维护“六大纪律”的水平。
强
化对基层党组织履行责任的监督检查,促进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妥
善处置问题线索,在防范基层“微腐败” 、纠正偏差上发挥积极作用。
延伸做
好谈话处理后续工作,对被谈话人所在党组织履行日常管理职责情况及时跟进,
对受到谈话处理的党员干部,适时进行回访,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压减压;将
谈话内容的落实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谈话后仍发生同类问题的,严肃处理。
将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谈话情况存入廉政档案,留档备查。
(四)落实容错纠错,形成敢于乐于监督良好氛围
坚持抓早抓小、违纪必究,进一步巩固不敢腐的氛围。
同时,也要允许干
部犯错,体现严管与厚爱结合,推动落实容错纠错机制。
中心成立以来在改革进
程中前行,分离移交、业务整合、人力资源改革不断推进,干部员工面对全新组
织机构、业务调整等很多工作,都是在学习创新中摸索推进。
为了激励
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做
好三个“区分开来” ,精准规范开展容错纠错,既给干部改正错误的机会,让
受规诫干部心服口服,又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保护改革者、支持担
当者,使党员干部既体会到纪法的约束和刚性、又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厚爱,实现
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3.《中国纪检监察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