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教研研究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教研活动经验交流稿范文(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教研活动中的几点经验。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以下是我参与教研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明确教研目标,找准研究方向教研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明确目标,找准研究方向。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研形式,提高教研实效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教研形式:1. 集体备课: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课堂观摩: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观摩课后,进行评课活动,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4. 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理念。
5.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注重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教师素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教学技能培训、学科知识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3. 搭建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教学研讨会、教育论坛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四、加强团队建设,形成合力教研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形成合力。
为此,我们注重以下几点:1. 加强团队沟通: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学校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学校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700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校本教研中的经验和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教研是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平台,让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新精神。
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经验,现在与大家分享:第一,合理制定教研计划。
在每学期开始之前,我会仔细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
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二,高效组织教研讨论。
教研活动的核心是团队协作和经验分享。
因此,我会邀请其他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一起分享经验,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三,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学校常常组织教研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我会积极参加,获取最新的教育资讯和学术成果。
我也会将获得的新知识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研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会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
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经验,我在校本教研中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学习,我了解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将这些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明显增加。
其次,我增强了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
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互动和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我认为,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
最后,我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校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学校校本教研交流材料学校校本教研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教师们:大家好!我是某中学的教研组组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校本教研的相关经验和心得。
校本教研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校本教研的意义、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以及我校校本教研的实践情况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享。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实际,以学校的教学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校本教研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们能够深入研究学科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教学方法,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其次,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教学心得,相互启发和借鉴,形成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再次,校本教研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最后,校本教研能够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通过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能够形成一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为了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我们学校采取了以下几个途径:首先,建立教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研组织机构,明确了教研组的职责和任务,并配备了专职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类教研活动。
其次,制定教研计划。
学校教研组会定期制定年度教研计划,明确重点研究课题和研究任务,为教师们的教研活动提供指导和保障。
再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们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备课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研活动记录经验交流(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经验交流,分享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通过经验交流,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2)课堂管理与教学策略;(3)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
2. 经验分享在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主要包括:(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4)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3. 问题探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主要包括:(1)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如何有效开展课外活动;(3)如何处理家校关系;(4)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学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找到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所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经验体会(1)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4)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跟踪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校本研修是一种针对特定学校、特定教育环境,由学校自行组织并面向教师的研修活动。
通过校本研修,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需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是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以下是我参与的一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的材料。
这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活动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所在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组织了这次经验交流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各位老师的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开始时,我向大家分享了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
我以学校数学教研活动为例,介绍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强调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意识。
我还分享了几个课堂实例,讲述了如何通过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接下来,其他老师也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
有的老师通过选修课程和兴趣小组的形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中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的老师在课堂中采用了PBL(问题驱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的老师通过举办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组织STEAM实践活动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大家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每位老师都认真倾听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共同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种经验交流不仅让我们获取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还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教学中经验分享的重要性。
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分享和交流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活动研讨交流材料(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组织开展了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主题讲座,内容包括:-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解读- 教学策略与方法创新- 教学评价改革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包括:- 青年教师展示课- 优秀教师示范课- 同课异构课3. 研讨交流分组进行研讨交流,内容包括:- 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应用- 教学评价的改进与实施- 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4. 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在会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包括:-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取得了以下成果:- 提高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 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2. 经验与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培训。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前言校本教研是指在本校范围内进行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需要的自我探究、实践和研究过程,旨在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分享我们学校的一些校本教研经验,希望能够对其他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通过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科学化、方法的现代化,推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让学校得以自我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校本教研还可以帮助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研团队合作与交流,激发教师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增进教育教学行业的共性认识和交流,摸索出可操作、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二、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得到了全面推进。
首先,学校建立了校本教研中心,下设数个教研组,并吸纳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教研专家,带领各教研组开展研究工作;其次,学校每学年都会制定一份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并明确整个教研工作的质量要求,对教师教研成果进行考核;最后,学校鼓励和扶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转化为教材、出版物来向其他学校推广应用和分享。
三、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案例分享3.1 科学教育实验课的探索作为物理学科的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它的创新和发展空间较小。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就提出了一种“经典实验课程—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并将其纳入了本学期中考的考试范围。
我将具体的实验任务介绍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然后,他们要编制科学报告,陈述实验内容、结果和获取的。
该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们更加理解理论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加强了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
3.2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索我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阅读理解难以理解或掌握,并且难以处理出现的问题,阅读率和阅读速度都比较慢。
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尊敬的教师们:大家好!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们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近年来,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和目标校本教研是指由学校教师自主组织、自主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我们学校推行了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教研讨论、主题研讨会等。
教学观摩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交流形式,通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课堂,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研讨论则是教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解决,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而主题研讨会则通过专题演讲和研讨的方式,探讨特定教育问题,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热情。
三、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成果我们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首先,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其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最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其次,教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还不够广泛,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实际教学工作的结合,使教研成果更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最后,我们也需要拓宽校本教研的范围和内容,更加注重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
总之,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工作,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好!。
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多篇)

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多篇)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目录第一篇: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二篇: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三篇: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第四篇:长庆七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第五篇: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正文第一篇: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现在我把登封市直二初中近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教师生活的尊严、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程度。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因此校本培训是我校开展的长效机制。
1、培训工作日常化,学习时间制度化。
学校规定每周一晚上为全体教师的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时间,具体形式有印发学习材料,主管领导带着大家学习并把重点内容摘记在学习笔记上;观看专家报告、课堂实录、师德礼仪等光盘,如赵希斌、刘永胜、陶继新等。
另外,每学年暑假期间,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学习编第 1 页共 34 页有《教师学习材料汇编》,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开展“教师一月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学校每学期购置四类书籍共180本,把女45岁、男50岁以下的教师分为四组,每组中每人每月读一本书,每月28日交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每月1日领新书,学校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每月出一期简报,供大家交流学习。
3、走出去,请进来,①抓住一切时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返校后上汇报课或做学习心得报告,检验外出学习效果;②送课下乡,鼓励中青年教师送课下乡;③聘请专家名师到校讲课,做报告,尽可能地让更多教师参加学习“教师素质论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加强学科组建设,全面提高学科能力。
1、加强集体备课。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
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中心发言人主讲,备课组成员集体评议,在此根底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讲课后必须要有反思。
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精选三篇

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汇报材料三篇汇报,汉语词语, (动)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汇报。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状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教研组工作阅历沟通汇报材料三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教研组工作阅历沟通汇报材料篇120xx年秋季学期对于矮小来说是布满盼望和朝气的一个学期,全齐老师在新校长吴丙文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在他对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的榜样作用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和转变。
尤其在教育教学工作这一块。
本学年我校的教育教学奋斗目标如下:(1)整体目标:内涵进展,学校部教学质量和老师教研成果同步大幅度提升,管理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提升矮桥学校的影响力。
(2)教学质量目标:六班级总体积分全镇第一,进入全镇百名率第一,含金量高。
其他班级在牛办学区第一,杜绝消失成果排名倒数。
(3)教研目标:加强校本教研,实行“师徒”结对活动,发挥骨干老师的.示范作用,建立老师每星期学习制度,促进老师业务水平的再提高,乐观参与各类教育教学竞赛,大力培育年轻老师,培育2——3名麻城教坛新星,增加学校在教研快的影响力;实行电子备课,力争形成特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围围着这一奋斗目标,我校加大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管理力度,以吴校长为首,方存书、徐爱红为辅的校委会班子从开学起就实行常规教学每天查、时时查、节节课查,并以常规教学促教研,在这一举措下,我们欣喜的发现:常规教学方面:老师上课的激情饱胀,迟到早退现象越来越少,课堂上玩手机、电脑的事例已悄然杜绝,不论是老年老师还是年轻老师的各科备课都较仔细务实,课后反思贴切课堂,不再是大话空话连篇。
教研教改上,各位老师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的去接受任务。
多数老师以转变了熟悉,能够乐观主动的参加教研,甚至为学校的教研出谋划策,九月份我校周全在全镇学校英语优质课竟赛中勇夺第一,并在麻城获二等奖,其中除了周全自身的努力外,无不分散着矮小人的共同努力,有全体英语老师的集体研讨,有以陈辅导、吴校长为首领导的一次次磨课和修课,更有王籍飞,汪晓燕邓老师的幕后关心。
校本教研经验材料

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校本教研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
同时,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三、注重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我校将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等方式,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和评估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果,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估。
指导小组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的校本教研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五篇模版)

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五篇模版)第一篇: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教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校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推动新课程改革。
在具体教学教研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做的:一、教研工作(一)、抓根本,重实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根。
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来抓。
教导处依据学校的要求认真拟定培训、学习计划,领导带头,和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习的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知识、新课程理论及各科课程标准等。
组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观看“江苏省优秀教学资源下乡”的教学光碟等,同时,要求教师做到: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二级培训。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或业务学习心得,为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教师学习机制。
要搞好校本教研必须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对教师对教师学习提出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的要求。
学校教研活动交流材料(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3. 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主题讲座,专家以“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讲座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活动共安排了5节观摩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观摩课中,教师们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3. 教学经验分享观摩课后,各学科组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
分享环节气氛热烈,教师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教学策略研讨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策略研讨。
研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2)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如何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交流,收获颇丰。
教研活动经验材料(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我校于XX年XX月XX日组织开展了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起点,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备课计划。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探讨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了备课质量。
2. 教学观摩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观摩教师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评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通过观摩活动,教师们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3. 专题讲座为了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4. 经验交流在教研活动中,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通过交流,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备课、教学、教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教研氛围浓厚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次教研活动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研活动交流研讨材料(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实效”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经验分享、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通过教学观摩和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4. 培养教师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一)主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XX教授作题为《新时代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XX教授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深入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引发了教师们的深刻思考。
(二)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本次活动安排了各学科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观摩课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三)分组研讨根据学科特点,本次活动将教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小组,针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探讨解决方案。
以下为部分研讨内容:1. 语文组主题: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研讨内容:教师们认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阅读。
加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阅读应用于实际生活。
2. 数学组主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研讨内容:教师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教研组活动经验交流(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
教研组活动作为教研组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们教研组活动的经验。
二、教研组活动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研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研组活动有助于教师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提升教学质量:教研组活动有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增强团队凝聚力:教研组活动有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教研组活动经验分享1. 明确教研组活动目标(1)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2)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关注教育教学质量。
(3)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为目标,关注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 制定合理的教研组活动计划(1)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教研组活动计划。
(2)合理安排教研组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围绕教研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3. 优化教研组活动形式(1)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2)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3)举办教学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4)邀请专家讲座,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4. 注重教研组活动效果(1)建立教研组活动档案,记录活动过程和成果。
(2)定期对教研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活动方式。
(3)关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效果。
5. 建立教研组活动激励机制(1)设立教研组活动优秀个人和集体奖项,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热情。
(2)对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高教研成果的转化率。
四、教研组活动案例分享1. 案例一:教学观摩活动活动背景: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
学校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学校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承担者,要时刻保持教研的热情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在教学教研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
首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课堂上,我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我常常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在教研中保持学习的心态。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与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校的教师们交流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学术研究,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
另外,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在我的教学中,我通常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我也经常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积极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克服问题。
最后,在教学中注重评价和反思。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
同时,我也与同事进行合作教研,相互评课,互相借鉴经验,一起思考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教学教研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我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学习,我们能够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我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校本研修是指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的一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我校在校本研修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校校本研修经验进行交流。
首先,我校高度重视校本研修的组织与规划。
我们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学科教研组组长、年级组长等担任成员,负责研修主题的确定、研修时间的安排以及研修内容的选择。
这样的组织机构保证了研修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其次,我校注重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我们在确定研修内容时,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实践,并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具体问题,确定具体的研修内容。
研修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引导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我校也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推动研修效果的持续性。
我们鼓励教师使用校内的教育资源,比如校图书馆、教师资源中心等,进行教育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国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参考材料。
这种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最后,我校注重校本研修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修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教师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促进了校本研修成果的最大化。
总之,我校在校本研修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我们重视组织与规划,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推动持续性的研修效果,并重视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这些经验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推动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精选多篇)第一篇: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棋坪中学“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
我校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学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下面我将把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做法作简要的汇报。
一、校本教研形成制度化。
1、学习制度在内容上,主要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内容。
在形式上,主要以课题研究与实验、集体备课与评课、试后学情分析、观摩专家讲座及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示范录象课,以及下发的有关课改内容的学习资料等。
2、听、评课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听、评课15节以上,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后要与讲课教师及时交流,取长补短。
3、学情分析制度。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素质得不到提高,教研所做的一切只能是空谈。
因此,我们更注重对所教授对象的分析,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在课堂、自习、作业完成、单元测试中的表现,年级组要从横向来分析本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教研组则要从纵向分析本学科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研究后要拿出一个具体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
4、年终量化考核制度。
学校把教师的校本教研情况,经过量化后纳入到了年终教师考核中,使校本教研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教师间的帮教关系。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每学期开展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要求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每学期结成帮教对子,指导他们的备课、上课和献课,同时,还要带动和培养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中,每当开展校级公开课或是需参加县、市级优质课评选时,我们都要组织这些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听课、指导,帮助上课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
“以校为本”教研研究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以校为本”教研研究活动经验交流材料一、指导思想:什么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为什么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以及如何确实有效地开展这一教研活动?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就是新学年来我校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研究核心。
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
新的教育思想,也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
由此可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活动机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导主任是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是活动的核心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在教研活动中,我校主要围绕如下几点进行组织1、确定领导机构。
在期初,我校领导充分考虑到“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召开了教师会议并在会议上同全体教师对新学年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研工作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活动中确定了学校四个教研组的组长及教研方向。
本着专业引领的机制,四位教研组组长都是学校里较为年青、具有一定教研组织能力及教学方面有一定成就的骨干教师,有了这一坚强的核心力量就能保证学校教研工作有序进行。
2、校长负责制。
为了保证学校教研工作能按质按量进行活动,要求校长做到“四个必须”:新课程研讨日必须到位、学校教研活动必须参加、必须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必须带头深入课堂听课。
领导的关心也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大支持,从开学初到现在为止我校共开展了六次“校本教研”活动,一次课例研究活动、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一次优质课示范活动、一次中段教学反思活动、一次说课活动、一次复习研讨课活动,作为一校之长均能如时出席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开课者以正确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校为本”教研研究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一、指导思想:
什么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为什么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以及如何确实有效地开展这一教研活动?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就是新学年来我校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研究核心。
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
新的教育思想,也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
由此可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活动机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导主任是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是活动的核心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在教研活动中,我校主要围绕如下几点进行组织
1、确定领导机构。
在期初,我校领导充分考虑到“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召开了教师会议并在会议上同全体教师对新学年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研工作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活动中确定了学校四个教研组的组长及教研方向。
本着专业引领的机制,四位教研组组长都是学校里较为年青、具有一定教研组织能力及教学方面有一定成就的骨干教师,有了这一坚强的核心力量就能保证学校教研工作有序进行。
2、校长负责制。
为了保证学校教研工作能按质按量进行活动,要求校长做到“四个必须”:新课程研讨日必须到位、学校教研活动必须参加、必须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必须带头深入课堂听课。
领导的关心也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大支持,从开学初到现在为止我校共开展了六次“校本教研”活动,一次课例研究活动、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一次优质课示范活动、一次中段教学反思活动、一次说课活动、一次
复习研讨课活动,作为一校之长均能如时出席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开课者以正确的评价。
3、转变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如一位校长所言,通识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根深蒂固的东西要打破,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要求教师能及时掌握新的课改理念,以转变教学观、评价观,做一个能适应课程改革先锋者。
本学期到目前为止我校共组织了九次的课改知识学习及观看教学录象的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和学习论文,效果显著。
引用教师的一句话:原来课也可以这么上!
4、形成讨论机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评价以讨论教材、讨论教案、研究考试为主要内容,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制度的成立使教师的教学与评价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教师学会了把立足点放在解决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上。
许多教师在教学研究活动时,能围绕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比如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如何看待课堂上的“活”;如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评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备课应该怎么备,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如何防止学生中出现“两极分化”等问题进行研究。
在闫宪周老师的《识字七》这一课中,参与评课的老师除了针对这节课的优缺点进行了科学的评叙之外,还提出了一个新话题:语文课中如何更科学的上好“识字”这一环节?要随文识字还是要集中识字?什么时候要用随文识字什么时候要用集中识字等。
张丽英老师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课,老师同样的就针对课程改革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到底何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何时不需要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在课改活动中教师的讨论机制就变得更有现实意义。
5、建立研究集体。
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
形成改革的力量。
传统的课程改革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本学期,我校课改年段的教师经常出去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每次回来都能及时把好的教学经验和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与全体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让其他教师不出门也能同样感受到课改的潮势。
在张丽英老师的《参观果园》这一课的评课活动中,我们的常育老教师看到年青人课上得这样精彩,评价完后还不忘向丽英老师讨要一份教案来借鉴。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但变得更加的融洽而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学习与借鉴的意识,老教师不会再摆高架子,而是屈身向年青教师学习,年青教师也不会高傲无人而是虚心向老教师讨教,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成形。
6、活动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教研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具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教研小组能够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如建立“思(教学反思)、评(课例评析)、学(课改理论学习)”三级活动制度;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的教研方式,从而提升以校为本教研的质量。
从期初到现在为止,我校每位教师均能自觉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反思,通过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此,每位教师每周还进行一次的专题反思,小结一星期来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
通过教学反思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
三、活动实施:
有了活动的制度就要有切实的活动实施过程,这一学期我校教研活动安排:每两周进行一次“课改理论知识学习”或观看教学录象、从第十周开始每周安排一位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以课改年段及
年青教师为主),相应科目的教师全部参与听课与评课、每周每师撰写一份教学反思、期中及期末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与各级各类的交流汇编活动。
四、不足之处:
总结了一阶段来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情况,确实有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毕竟是新课程改革的探索阶段,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真正直视我们的不足。
1、部分教师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把安排给自己的教研“任务”推卸掉。
2、教研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不能真正形成为一种不用规定的“规定制度”。
3、教师还缺乏应有的积极性,教研工作有点被动。
4、教师的专业理论不够扎实,撰写的论文水平不高。
5、存在教研意识不到位的现象,教学方法老旧,不敢大胆去进行创新。
6、学校软硬件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尝试空间。
总之,我校教研工作还是能够按照期初所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研组工作意见有序地进行活动,教师参与积极性较高,活动所涉及的面也较广,内容较丰富充实。
然而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也将作为今后我校教研工作的一个研究核心,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改进。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教师来讲,这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前进的道路。
为此,也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学校的教育才能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