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检测试题C 卷 附答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
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 )。

A .交通安全事故 B .人身安全事故 C .突发事故 D .食品安全事故
2、教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合作 B. 敬业 C. 严谨 D. 爱学生
3、某老师针对本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制作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读本。

这体现了老师是( )。

A .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 .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和研发者 C .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D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4、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史上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

A.拉丁文明 B.玛雅文明 C.爱琴文明 D.波斯文明
5、下列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 )。

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6、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径是( )。

A .复议和诉讼 B .复议和仲裁 C .申诉和仲裁 D .申诉和诉讼
7、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反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取充作班费。

周某的做法( )。

A.正确。

有利于维护课程纪律 B.正确。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C.不正确。

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正确。

批判无效后才能交罚款
8、(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义务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高等教育
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排比)
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像明星刘亦菲。

(比喻)
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
10、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由( )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A. 省
B. 市
C. 县
D. 乡
11、三(2)班班规有一条“不讲普通话唱歌一首”。

一天,班主任刘老师在讲课时无意中讲了一句方言,于是她在下课后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歌,下列对刘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维护教师权威
B.注重师生平等
C.严格自律
D.以身作则
12、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

A.学生的心理发展
B.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生的主动发展
D.学生的主体发展
13、数学课上,林老师i让全班学生都用老师喜欢的一种方式解题。

林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B.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C.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D.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14、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
B.16;7
C.7;8
D.4;6
15、李老师一个学期对父亲是副乡长的小杜家访N次,却从未对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小龙家访过。

李老师的做法()。

A.符合主观联系家长的要求
B.有违平等待待生的要求
C.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
D.有违严慈相济的要求
16、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C.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17、学生甲和学生乙有矛盾,甲为泄愤,将乙的照片当飞镖靶子,甲的做法()。

A、合法,矛盾不必考虑
B、合法,对乙方无影响
C、不合法,侵犯乙方名誉权
D、不合法,侵犯乙方的肖像权
18、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A.五或六周岁
B.六或七周岁
C.七或八周岁
D.未作确定
19、“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作品()。

A.《山海经》
B.《封神榜》
C.《搜神记》
D.《史记》
20、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安全保护工作
B.思想道德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遵守纪律的意识
21、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A.给予补贴
B.给予表彰
C.进行奖励
D.提高津贴
22、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时第一张的幻灯片的默认版式是()。

A.项目清单
B.两栏文本
C.标题幻灯片
D.空白
23、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24、11岁的小明在放学的路捡到一部价值2000元的智能手机,拿回家自用,小明的行为()。

A.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D.没有违反相关法律
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A.以人为本
B.均衡发展
C.注重创新
D.提升质量
26、巴尔扎克是l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A.《人间喜剧》
B.《玩偶之家》
C.《复活》
D.《老人与海》
27、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 )权等六项。

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28、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
B .《墙上的斑点》是一部意识流小说,
C .《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
D .《百年孤独》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29、阅读下面文段。

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②地利:指适宜作战的地理形势。

③人和:得人心。

上下团结。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
B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C .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 .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周末我带学生去郊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
“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花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遭到了一些同学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他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到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们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身上闪光点。

‘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小强的肩。

我的话贏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找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同时安排班里几名学生与小强组成互帮小组,小强渐渐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
【题干】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2、我在单位工作很有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不怕见父母,不怕见邻居,不怕见同事和领导.但是就怕见我孩子的四年级老师。

都怪我的儿子不争气,使我也总是挨这位老师的训。

我儿子爱说爱动,在课堂上时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因此我被这位教师在电话里或当面训了两三次。

“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连个孩子都管不好!”“孩子的毛病都是你们大人惯的.就你们这样的家长实在太多了!”“不怎么样的家长,孩子都是这个样,瞎逞能”等。

有一次,儿子因同学给他起外号,把一个学生鼻子打出了血,我在老师电话的严厉催促下来到学校。

当着一些老师的面.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你把你儿子教育的,都反了天了!”“这么点的孩子都管不好,你也太无能了吧?这还用我教你吗……”她训人的时候,神态颇为自豪,总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心里对她已反感至极。

要不是我儿子在她的手底下,我非要和她好好理论一番不可。

问题:请分析材料中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教师应怎样对待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为什么?
3、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
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

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眼睛。

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 张老师:“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

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

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 “老师,我也成功了!”……
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

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然后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


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

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


……
张老师后来在备课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的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跨”是一个动作。

《说文解字》解释:跨,渡也。

本义为迈腿越过。

后又引申为超越时间、地区等界限,例如跨时代、跨区域、跨界……“跨”是一个有动感的汉字,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也常常能反映出时代社会的变化。

根据上面文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D
3、B
4、B
5、C
6、D
7、答案:C
8、A
9、C
10、C
11、参考答案:A
12、答案:B
13、A
14、B
15、[答案]:B
16、D
17、D
18、B
19、A
20、B
21、A
22、[答案]:C
23、A
24、D
25、[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

26、A
27、A
28、D
29、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我”的教育行为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

我的教育行为符合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要求。

学生是独特的人。

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有着与成人和其他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材料中,当小强提出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观点时,老师没有反驳这句话,而是予以接受,应加以肯定,这是对小强独特思维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

其次。

我的教育行为符合学生是发展的这一要求。

学生是发展的人强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

老师并没因为小强是调皮大王就对小强置之不理,而是从小强的答案出发加以引导。

最终帮助小强改掉了缺点,获得了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发展。

2、主要问题:教师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家长。

危害:导致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难以正常发展;使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逐渐失去兴趣和主动。

进而切断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难以很好地共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使家长在教师的鄙视冷漠下不能主动参与教育。

与家长应有的关系: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联系交往的互尊性,教育过程的配合性的关系;因为这不仅是我国公民基本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是社会公民道德的必然要求,也是搞好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的需要。

3、材料中张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化,体现了科学的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具体表现在:
1.从教师角色的角度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材料中,张老师启发学生去思考怎么样保证将杯子放入水中还不湿纸,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对通过对课堂的科学组织不断指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和不同实验方法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成功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从教师行为转变的角度来说,张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下几点: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材料中当学生在前几次的尝试中经历失败之时,张老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尝试和努力而是回以学生肯定的、鼓励的目光。

充分尊重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引导和鼓励中体现着尊重和信任。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材料中,张老师在实验前大胆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实验中又暗示学生将杯子倒着放不湿纸的思路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又在学生做到成功的尝试之后鼓励学生去探索原因,整个实验过程,以教师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引导为准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不断动手探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体会到了探索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像张老师一样,不断地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化,不断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在肯定和鼓励中不断体会到成功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