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区别
做理论支撑。

安全教育学是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和培训师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许多安全管理工作者经常需要承担安全教育的工作,安全教育学也是他们的必选课。

安全教育学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教育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所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

安全教育学是一门以提高各类安全教育的绩效为主要目标,对人类一切与安全教育活动有关的现象、规律、方法、原理和技术及其应用等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安全教育学的内涵和学科体系、安全教育学原理、安全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安全教育方法论、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安全教育评价、现代安全教育技术,学会做安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安全培训项目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安全培训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主题演讲
(1)活动主题:“安全颂”“安全故事会”“安全观”等演讲。

每人一题,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写好演讲,长度1200~1500字,可以演讲5~7分钟左右。

稿子要求围绕题目写,
要原创、精炼、生动、翔实、有事故案例,距演讲前一周提交。

演讲要求学会控制情绪、时
间、节奏,能够合理运用开场白、眼神、声音、表情、手势、步伐、姿势等技巧。

(2)活动过程:采用自己报名的形式,以便增强学生准备过程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做主持人;请了摄像师全程拍录像;请会做FLASH的同学制作视频片头;后期制作之后供
学生自己欣赏或传播。

(3)活动效果:通过编稿和演讲准备,让学生体会了教学的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也感受了当教师的不易;教学虽说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也是“台上一刻钟,台
下十年功啊”;通过录像等方式,也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习和演讲认真程
度和兴趣。

学生和我总的感觉还不错。

五、教学要求
学生已修完《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基础教程》、《概率与数理统计》,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与事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参考《风险管理》,作者刘新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风险管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丛书编委会著,立信会计出版社,时间为2009年3月。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
七、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认识风险管理(8学时)内容提要:
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与收益损失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风险的本质。

2.风险管理的概率统计知识。

§1.1风险的基础知识(1学时)
1.1.1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1.2风险与不确定性
1.1.3风险与收益
1.1.4风险本质
§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类型(1.5学时)
1.2.1信用风险
1.2.2市场风险
1.2.3操作风险
1.2.4流动性风险
1.2.5国家风险
1.2.6声誉风险
1.2.7法律风险
1.2.8战略风险
§1.3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策略(1学时)
1.3.1风险分散
1.3.2风险对冲
1.3.3风险转移
1.3.4风险规避
1.3.5风险补偿
§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1.5学时)
1.4.1资本的含义
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性
§1.5风险管理常用的概率及数理统计知识(3学时)
1.5.1常用的概念和统计分布
1.5.2收益的计量
1.5.3风险的量化
1.5.4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2学时)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组织(0.5学时)
2.1.1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2.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1学时)
2.2.1 风险识别
2.2.2 风险计量
2.2.3 风险监测
2.2.4 风险控制
§2.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0.5学时)
2.3.1 数据收集
2.3.2 数据处理
2.3.3 信息传递
2.3.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监测和监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债项评级基本方法。

客户风险监测的内容和组合风险监测的方法,会计算主要风险监测指标。

§3.1 信用风险识别(1学时)
3.1.1 单一法人客户风险识别
3.1.2 集团法人客户风险识别
3.1.3 个人客户风险识别
3.1.4 组合风险识别
§3.2 信用风险度量(1学时)
3.2.1 客户信用评级
3.2.2 债项评级
3.2.3 组合信用风险度量
3.2.4 国家风险主权评级
3.2.5 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3.3 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1学时)
3.3.1 风险监测对象
3.3.2 风险监测主要指标
3.3.3 风险预警
3.3.4 风险报
§3.4 信用风险控制(1学时)
3.4.1 限额管理
3.4.2 信贷审批
3.4.3 贷后管理
3.4.4 经济资本配置
3.4.5 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第四章市场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市场风险识别、市场风险计量、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经济资本配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经济资本的计算和配置方法。

§4.1市场风险识别(1学时)
4.1.1 市场风险分类与特征
4.1.2 主要交易产品风险特征
4.1.3 资产分类
§4.2 市场风险计量(1学时)
4.2.1 基本概念
4.2.2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
§4.3 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1学时)
4.3.1 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4.3.2 市场风险监测
4.3.3 市场风险控制
§4.4 经济资本配置(1学时)
4.4.1 经济资本的计算和配置方法
4.4.2 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和股东价值增加
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操作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操作风险计量与资本配置、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操作风险计量与资本配置、风险监测。

§5.1 操作风险识别(1学时)
5.1.1 人员因素
5.1.2 内部流程
5.1.3 系统缺陷
5.1.4 外部事件
§5.2 操作风险计量与资本配置(1学时)
5.2.1 基本指标法
5.2.2 标准法
5.2.3 高级计量法
§5.3 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1学时)
5.3.1 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
5.3.2 风险评估要素、原则和方法
5.3.3 主要业务风险控制
5.3.4 风险转嫁
§5.4 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1学时)
5.4.1 风险监测
5.4.2 风险报告程序
5.4.3 风险报告内容
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流动性风险识别、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流动性风险评估。

教学重点和难点:
缺口分析、现金流分析、久期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

§6.1流动性风险识别(1学时)
6.1.1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6.1.2 币种结构
6.1.3 分布结构
§6.2 流动性风险评估(1.5学时)
6.2.1 流动性比率/指标
6.2.2 缺口分析
6.2.3 现金流分析
6.2.4 久期分析
§6.3 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1.5学时)
6.3.1 流动性风险预警
6.3.2 压力测试
6.3.3 情景分析
6.3.4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第七章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管理(2学时)内容提要:
声誉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誉风险基本做法、战略风险基本做法。

§7.1声誉风险管理(1学时)
7.1.1 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7.1.2 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7.1.3 声誉危机管理规划
§7.2 战略风险管理(1学时)
7.2.1 战略风险管理的作用
7.2.2 战略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第八章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2学时)内容提要:
银行监管、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银行监管方法、银行监管规则。

§8.1 银行监管(1学时)
8.1.1 银行监管的内容
8.1.2 银行监管方法
8.1.3 银行监管规则
§8.2 市场约束(1学时)
8.2.1 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8.2.2 外部审计
八、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章认识风险管理(8学时)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风险与收益损失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风险的本质。

2.风险管理的概率统计知识。

§1.1风险的基础知识(1学时)
1.1.1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1.2风险与不确定性
1.1.3风险与收益
1.1.4风险本质
§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类型(1.5学时)
1.2.1信用风险
1.2.2市场风险
1.2.3操作风险
1.2.4流动性风险
1.2.5国家风险
1.2.6声誉风险
1.2.7法律风险
1.2.8战略风险
§1.3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策略(1学时)
1.3.1风险分散
1.3.2风险对冲
1.3.3风险转移
1.3.4风险规避
1.3.5风险补偿
§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1.5学时)
1.4.1资本的含义
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性
§1.5风险管理常用的概率及数理统计知识(3学时)
1.5.1常用的概念和统计分布
1.5.2收益的计量
1.5.3风险的量化
1.5.4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2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风险管理流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组织(0学时)
2.1.1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2.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1.5学时)
2.2.1 风险识别
2.2.2 风险计量
2.2.3 风险监测
2.2.4 风险控制
§2.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0.5学时)
2.3.1 数据收集
2.3.2 数据处理
2.3.3 信息传递
2.3.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监测和监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债项评级基本方法。

客户风险监测的内容和组合风险监测的方法,会计算主要风险监测指标。

§3.1 信用风险识别(1学时)
3.1.1 单一法人客户风险识别
3.1.2 集团法人客户风险识别
3.1.3 个人客户风险识别
3.1.4 组合风险识别
§3.2 信用风险度量(1学时)
3.2.1 客户信用评级
3.2.2 债项评级
3.2.3 组合信用风险度量
3.2.4 国家风险主权评级
3.2.5 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量化
§3.3 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1学时)
3.3.1 风险监测对象
3.3.2 风险监测主要指标
3.3.3 风险预警
3.3.4 风险报
§3.4 信用风险控制(1学时)
3.4.1 限额管理
3.4.2 信贷审批
3.4.3 贷后管理
3.4.4 经济资本配置
3.4.5 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第四章市场风险管理(6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市场风险识别、市场风险计量、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经济资本配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经济资本的计算和配置方法。

§4.1市场风险识别(1学时)
4.1.1 市场风险分类与特征
4.1.2 主要交易产品风险特征
4.1.3 资产分类
§4.2 市场风险计量(2学时)
4.2.1 基本概念
4.2.2 市场风险计量方法
§4.3 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2学时)
4.3.1 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4.3.2 市场风险监测
4.3.3 市场风险控制
§4.4 经济资本配置(1学时)
4.4.1 经济资本的计算和配置方法
4.4.2 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和股东价值增加
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操作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操作风险计量与资本配置、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操作风险计量与资本配置、风险监测。

§5.1 操作风险识别(1学时)
5.1.1 人员因素
5.1.2 内部流程
5.1.3 系统缺陷
5.1.4 外部事件
§5.2 操作风险计量与资本配置(1学时)
5.2.1 基本指标法
5.2.2 标准法
5.2.3 高级计量法
§5.3 操作风险评估与控制(1学时)
5.3.1 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
5.3.2 风险评估要素、原则和方法
5.3.3 主要业务风险控制
5.3.4 风险转嫁
§5.4 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1学时)
5.4.1 风险监测
5.4.2 风险报告程序
5.4.3 风险报告内容
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流动性风险识别、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流动性风险评估。

教学重点和难点:
缺口分析、现金流分析、久期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

§6.1流动性风险识别(0学时)
6.1.1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6.1.2 币种结构
6.1.3 分布结构
6.2 流动性风险评估(2学时)
6.2.1 流动性比率/指标
6.2.2 缺口分析
6.2.3 现金流分析
6.2.4 久期分析
§6.3 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2学时)
6.3.1 流动性风险预警
6.3.2 压力测试
6.3.3 情景分析
6.3.4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第七章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管理(2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声誉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誉风险基本做法、战略风险基本做法。

§7.1声誉风险管理(1学时)
7.1.1 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7.1.2 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7.1.3 声誉危机管理规划
§7.2 战略风险管理(1学时)
7.2.1 战略风险管理的作用
7.2.2 战略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第八章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2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实训掌握银行监管、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银行监管方法、银行监管规则
§8.1 银行监管(1学时)
8.1.1 银行监管的内容
8.1.2 银行监管方法
8.1.3 银行监管规则
§8.2 市场约束(1学时)
8.2.1 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8.2.2 外部审计
九、使用教材
《风险管理》,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