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
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B. 对乙醇和二甲醚分别进行质谱分析,得到的质谱图完全相同
C. 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区分丁烯和环丁烷
D. 对有机物CH3CH(OH)CH2Br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5【答案】C
【解析】
【详解】A.李比希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A项错误;B. 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高能电子轰击下,得到的碎片不一样,质谱图不同,B项错误;
C. 红外光谱可以测出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丁烯存在碳碳双键,环丁烷不存在,可以区分,C项正确;
D. 有机物CH3CH(OH)CH2Br有4种等效氢,核磁共振分析有4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3,D项错误;
答案选C。

2.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适中、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等优点。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固体,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木糖醇与甘油(CH2OHCHOHCH2OH)互为同系物
B. 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一种单糖
C. 木糖醇易溶于水
D. 1mol木糖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5mol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糖醇与甘油(CH2OHCHOHCH2OH)的分子组成上相差整数倍个-CHOH-,不能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
B.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木糖醇不含有醛基或酮基,不是单糖,B项错误;
C. 木糖醇中含有亲水基羟基,易溶于水,C项正确;
D. 木糖醇含有5个羟基,1mol木糖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2.5molH2,D项错误;
答案选C。

3.油脂和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的皂化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B. 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C.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可以用银镜反应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
B.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B项
正确;
C. 淀粉与纤维素都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但聚合度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
D. 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淀粉水解了,不能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遇碘水不
显蓝色,说明不含淀粉,说明淀粉水解完全,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易错项D,淀粉遇到碘变蓝,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4.下列能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而非正方形平面结构的理由是()
A. 它是饱和烃
B. 它是非极性分子
C. 其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饱和烃不能表明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正方形平面结构,A项错误;
B. 非极性分子只能表明其结构对称,不能表明它的具体结构,B项错误;
C. 如果是平面正方形结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C项正确;
D. 不管是平面结构还是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一氯取代物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答案选C。

5.下列各组物质中,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丙烯和丙烷
B. 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
C. 环己烷和苯
D. 乙炔和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最简式指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最简关系式;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同分异构体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化合物。

以此解答。

【详解】A.丙烯和丙烷分子式分别为C3H6、C3H8,最简式不同,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丙烷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分子式分别为C5H12、C5H12,最简式相同,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环己烷和苯分子式分别为C6H12、C6H6,最简式不同,环己烷与苯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乙炔和苯分子式分别为C2H2、C6H6,最简式相同,乙烯含有碳碳三键,与苯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①甲烷的球棍模
②苯乙烯的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为
③-CH3与-OH具有相同电子数
④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碳原子的半径大于氢原子,错误;
②苯乙烯有8个碳,8个氢,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为,正确;
③-CH3与-OH具有相同电子数,都为9个,正确;
④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错误;
综上,错误的为①④,答案选A。

7.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不可能是
A. 醇
B. 醚
C. 酚
D. 醛
【答案】D
【解析】
【详解】芳香族化合物中均含有苯环,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除了苯环外,其余部分是饱和的,不可能含醛基,可能为酚或芳香醇或芳香醚,故选D。

8.下列有关于分离提纯的实验装置、操作和叙述均正确的是()
A. 用装置①来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 用装置②蒸馏工业乙醇可得到95.6%乙醇
C. 提纯苯甲酸过程中要用到装置③
D. ④电解饱和食盐水,c可以为Fe,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和溴苯互溶,溶液不分层,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A项错误;
B. 用装置②蒸馏工业乙醇使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B项错误;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过程中要用到装置③进行过滤分离,且装置正确,C项正确;
D. ④电解饱和食盐水,c为阴极,d为阳极,钠离子向d移动,所以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 项错误;
答案选C。

9.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四种烃分子(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甲分子内含有10mol共用电子对
B. 乙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1种
C. 丙分子(立方烷)的三氯取代产物有2种
D. 丁分子是不可能合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碳原子与另三个碳原子形成三个C—C单键,再与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C—H键,所以1mol甲分子中含有10mol共价键,A项正确;
B. 乙分子为正三棱柱,六个顶点是等效的,所以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B项正确;
C. 丙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二氯取代物有三种,即棱的两端、面对角线两端和体对角线两端,在此基础上,可推出其三氯取代物有三种,C项错误;
D. 丁分子结构中每个顶点上的碳原子形成五个共价键,这与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不符,故是不可能合成的,D项正确;
答案选C。

10.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苯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做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B.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
C. 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 和可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溶于水,易溶溴单质,可以做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A项正确;
B. 反应①②是取代反应,反应③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项错误;
C. 的同分异构体中包括不含有苯环的结构,其中含有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项错误;
D. 和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能鉴别两种物质,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的同分异构体中不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11.某烃的结构式用键线式可表示为,若该烃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所得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有()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当发生
1,2-加成时,生成物有:、,当发生1,4-加成时,生成
物有:、,所得产物共4种,答案选B。

12.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

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Na +由左极室向右极室迁移
B. 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BH 4+8OH --8e -=BO 2-+6H 2O
C. 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选择CuCl 2溶液
D. 每消耗2.24LO 2(标准状况)时,A 电极的质量减轻12.8g
【答案】D
【解析】
【分析】
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该电极为正极。

【详解】A. 氧气得电子产生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通过交换膜进入右边得到浓的氢氧化钠,故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通过,是阳离子交换膜,A 项正确;
B. 根据图示,负极BH 4-转化为BO 2-,故反应式为BH 4-+8OH --8e -=BO 2-+6H 2O ,B 项正确;
C. 电解池是电解精炼铜,电解质溶液必须含有铜离子,可以选择CuCl 2溶液,C 项正确;
D. A 极连接正极,作为阳极,每消耗2.24LO 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
=0.4mol ,A 电极为铜时,质量减轻=12.8g ,但是A 为2.24L =422.4L/mol ⨯0.4mol =64g/mol 2⨯粗铜,可能有其他金属参与反应,质量减少不一定为12.8g ,D 项错误;
答案选D 。

13.某地海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如表,现利用“电渗析法”进行淡化,技术原理如图所示(两端为惰性电极,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 淡化过程中易在戊室形成水垢
C. 乙室和丁室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增大,淡水的出口为b
D. 通过甲室阳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时,戊室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下)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l−放电能力大于OH−,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项正确;
B. 开始电解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OH−,生成的OH−和HCO3−反应生成CO32−,Ca2+转化为CaCO3沉淀,所以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区会发生反应:Ca2++OH−+HCO3−=CaCO3↓+H2O,B项正确;
C. 阴(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阳)离子通过,所以电解时丙室中阴离子移向乙室,阳离子移向丁室,所以乙室和丁室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增大,丙室中物质主要是水,淡水的出口应为b,C项正确;
D. 通过甲室阳膜的阳离子有Na+、K+、Ca2+、Mg2+等,当通过甲室阳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时,转移电子在2-4mol之间,戊室收集到22.4L即1molH2,转移电子2mol,不守恒,D项错误;
答案选D。

14.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
A. 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B. a可以作为润滑油
C. b的平均分子质量最大
D. c的沸点最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分馏塔中,位置越高温度越低,石油蒸气在上升途中会逐步液化、冷却及凝结成液体馏分,易挥发的沸点较低、较轻的馏分先出来,一定在最高处,也就是说分馏塔中出口越低,分馏出的馏分的沸点越高;从分馏塔各个出口出来的馏分都为混合物,a先分馏出来,c较a、b最后分馏出来,故熔沸点高低顺序为a<b<c,a沸点低,易挥发,熔沸点越高,烃中含碳原子数越多,平均分子量越大,故平均分子量的大小顺序为a<b<c,选项
A、B、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5.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其制备原理为:+3HNO3(浓)
+3H2O,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仪器a
B. 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C. 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催化剂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干燥的操作可得到TNT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所需温度不超过100℃,用水浴加热使反应物受热均匀、温度容易控制,A项正确;
B. 看图可知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流出,B项正确;
C. 由方程式可知,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和催化剂,C项正确;
D. 三硝基甲苯易爆炸,不能蒸馏,D项错误;
答案选D。

16.劣质洗发水中含有超标致癌物二噁,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噁烷属于环烷烃
B. 等质量的二噁烷与乙醛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C. 所有原子都达到了八电子稳定结构
D.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噁烷含有氧,不属于环烷烃,A项错误;
B. 的分子式为C4H8O2,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两者的最简式都为C2H4O,则等质量的二噁烷与乙醛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B项正确;
C. 二噁烷含有氢,氢不会达到了八电子稳定结构,C项错误;
D. 甲烷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与甲烷相同的饱和碳原子,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项错误;
答案选B。

17.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苯乙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B. 增大压强,有助于提高苯乙烯的产率
C.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D. 苯乙烯分子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为7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A项正确;
B. 正反应方向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反应逆向进行,降低苯乙烯的产率,B项错误;
C. 该反应脱下氢气,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项正确;
D. 苯环和碳碳双键都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乙苯有7个
碳原子共平面,D项正确;
答案选B。

18. 在城市中地下常埋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和输电线路,有些地面上还铺有地铁或城铁的铁轨,当有电流泄漏入潮湿的土壤中,并与金属管道或铁轨形成回路时,就会引起后者的腐蚀。

原理简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理图可理解为两个串联电解装置
B. 溶液中铁丝被腐蚀时,左侧有无色气体产生,附近产生少量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灰绿色
C. 溶液中铁丝左端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 地下管线被腐蚀,不易发现,维修也不便,故应将埋在地下的金属管道表面涂绝缘膜(或油漆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装置存在外电源,所以是电解池装置,与正极相连的铁为阳极,与负极相连
的铁为阴极,而电解质溶液中的铁丝又与铁构成闭合回路,所以该装置可看成是串联的电解池装置,A正确;
B、溶液中铁丝被腐蚀时,左侧的铁与正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而左侧铁丝与阳极相连,则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氢氧根离子
浓度增大,与亚铁离子结合为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被氧化,迅速变为灰绿色,B
正确;
C、溶液中铁丝的左端是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C错误;
D、地下管线被腐蚀,不易发现,维修也不便,所以为保护地下管线,其表面涂绝缘膜(或油漆等),防止被腐蚀,D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共46分。

)
19.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书写下列物质的系统命名:
①,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与氢气加成所得的产物____;
②____。

(2)书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式为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写出它的顺反两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②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
_____。

(3)共线的碳原子最多有____个。

【答案】(1). 2-甲基丁烷(2). 1,2,4-三甲基苯(3).
、 (4). (5). 4
【解析】
【分析】
(1)①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其名称为3-甲基-1-丁烯,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2-甲基丁烷;
②编号从小到大,且和最小;
(2)①分子式为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说明存在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H3;
②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不饱和度为3,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上氢等效,满足的只有1,3,5-三甲基苯;
(3)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苯环平面结构,相对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由此分析。

【详解】(1)①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其名称为3-甲基-1-丁烯,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2-甲基丁烷,故答案为:2-甲基丁烷;
②的名称为:1,2,4-三甲基苯;
(2) ①分子式为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说明存在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CH3CH=CHCH2CH3,它的顺反两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②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不饱和度为3,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上氢等
效,满足的只有1,3,5-三甲基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3)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苯环平面结构,相对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该物质共线的碳原子最多有4个,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重点(2),顺反异构体产生的条件:(1)分子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2)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

20.《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

“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

铜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提升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和____。

(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
Cl。

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3
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____。

(3)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请结合如图回答:
①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____。

②过程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4)青铜器的修复有以下三种方法:
ⅰ.柠檬酸浸法:将腐蚀文物直接放在2%-3%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除锈;
ⅱ.碳酸钠法:将腐蚀文物置于含Na2CO3的缓冲溶液中浸泡,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
CO3;
2
ⅲ.BTA保护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碳酸钠法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三种方法中,BTA保护法应用最为普遍,分析其可能的优点有____。

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
B.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
C.和酸浸法相比,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D.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1). O2、H2O、CO2(2). 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
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3). 氧气和水(4). Cu-e-+Cl-=CuCl (5). 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 (6). ABC
【解析】
【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结合图像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Cu2(OH)3Cl为疏松结构;
(3)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Cu作负极;
(4)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BTA保护法不破坏无害锈。

【详解】(1)铜锈为Cu2(OH)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参与形成
铜绿的物质有Cu和O2、H2O、CO2,故答案为:O2、H2O、CO2;
(2)结合图像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
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
有害锈,故答案为: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
有害锈;
(3)①结合图像可知,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电极反应式
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氧气和水;
②结合图像可知,过程Ⅰ中Cu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u-e-+Cl-=CuCl,故答案为:Cu-e-
+Cl-=CuCl;
(4)①碳酸钠法中,Na2CO3的缓冲溶液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离子方程式为
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故答案为:4CuCl+O2+2H2O+2CO32-=2Cu2(OH)
CO3+4Cl-;
2
②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保护内部金属铜,这能使BTA保护法应
用更为普遍,故A正确;
B.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

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B正确;
C. 酸浸法会破坏无害锈Cu2(OH)2CO3,BTA保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C正确;
D. 替换出锈层中的Cl-,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项错误,故答案为:ABC。

21.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

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褐色,原因是里面混有溴,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再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⑤蒸馏。

【答案】(1). (2). 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 (3). 防倒吸 (4). 吸收溴蒸气(5). 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6).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溴苯的制备与分离实验。

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液溴易挥发,会干扰溴化氢的检验,需要利用苯除去溴。

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需要有防倒吸装置,根据生成的溴苯中含有未反应的溴,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据此作答。

【详解】(1)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苯和液溴易挥发,则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则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
(2)III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
(3)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因此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4)因制得的溴苯中含有溴,通过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后,有机层中含有溴单质,因溴苯不与水和NaOH溶液反应,且不溶于水,故可加入NaOH溶液将溴反应掉,再次后续操作,从而除去溴苯中的溴,以此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22.根据下列与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CH3CHO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CH3COOH。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C试剂是_____(填化学式)。

(2)B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

(4)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_____(填“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

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原因是_____。

(5)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_____(填“能”或“不能”)在高温下工作,酸性条件下负极电极反应的方程式_____。

【答案】 (1). CH 2OH(CHOH)4CHO (2). 新制Cu(OH)2悬浊液 (3). 中和稀硫酸
(4). 2CH 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5). 部分水解 (6). 不能
Cu 加热−−−→(7). I 2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 (8). 不能 (9). C 6H 12O 6+6H 2O-24e -=6CO 2↑+24H +
【解析】
【分析】
(1)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2)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
(3)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CO 2,乙醇被氧化为乙醛;
(4)淀粉如果部分水解,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I 2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
(5)该电池利用了微生物,不能在高温下工作,负极是葡萄糖失去电子变为二氧化碳。

【详解】(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 溶液中和H 2SO 4后才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CH 2OH(CHOH)4CHO ;新制Cu(OH)2悬浊液;
(2)淀粉水解后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 溶液中和H 2SO 4,故答案为:中和稀硫酸;
(3)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CO 2,D 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故答案为:2CH 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Cu 加热−−−→(4)淀粉如果部分水解,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部分水解;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 ,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因为I 2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故答案为:部分水解;不能; I 2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
(5)如图所示,该电池利用了微生物,不能在高温下工作,负极是葡萄糖失去电子变为二氧化碳,则酸性条件下负极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C 6H 12O 6+6H 2O-24e -=6CO 2↑+24H +,故答案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