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
1、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
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斩竹漂塘 B.煮楻足火C.荡料入帘D.覆帘压纸
2、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行为或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B.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污染
3、科学家首次揭示了元素周期表中最神秘的元素之一——镄的基本化学性质。
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镄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镄的元素符号是fm
C.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99
D.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g
4、下列实验操作一定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给固体物质加热
C.检查装置气密性D.倾倒液体
5、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
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依据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 用干冰冷冻食品干冰升华为气体且吸收大量热
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C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用高温给餐具消毒杀菌细菌中的蛋白质是一种营养物质
7、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二氧化碳在Cu
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实现以下转化。
(Zr表示锆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Cu和ZrO2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3:22
C.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如图涉及的所有物质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8、生产、生活中的物质千变万化。
下列变化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氯化钠消除积雪
C.碳酸钙作补钙剂
D.不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
9、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乙醇、乙酸、碳酸钙
B.合金:生铁、氧化铁、不锈钢
C.干燥剂:碱石灰、铁粉、生石灰
D.复合肥料: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
10、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C.化合物中含有不同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H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则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11、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 给篮球打气分子间有间隔
B 肉眼无法观察到铁原子原子很小
C 夏天温度高,自行车容易爆胎车胎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D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2、已知:20℃时,100g水中物质M和N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分别为36g和88g。
下列关于①~④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①②③④
固体种类M M N N
固体的质量/g 15 45 15 45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A.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和③B.溶质质量:①=②
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②=③D.溶液质量: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
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
化学吸收法用氨水(NH3·H2O)作为吸收剂。
控制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
分离后的CO2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CH3OH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CuO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
我国科学家们撰文提出“液态阳光”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并且可输出的燃料,实现燃料零碳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
(1)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写出用CO2与H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由图可知,CuO质量分数为_______时,甲醇的产率最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C.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
D.“液态阳光”将实现燃料零碳化
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15、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
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与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l 和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该流程中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16、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
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
粉更易于与氧气接触。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I: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2)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
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说明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
(3)若用酒精灯(酒精的化学式:C2H5OH)替换电炉重复(2)实验,虽然出现相同现象,但是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判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Ⅱ: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4)结合图3分析,集气瓶___________(填“①”或“②”)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判断的
依据是___________。
(5)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___________作用。
【若答对下列各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Ⅲ:探究硅藻土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下,在一定量的脱氧剂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硅藻土,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耗尽所需时间,如图4所示。
(6)由图4可知,硅藻土用量和氧气耗尽所需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写一点,合理即可)。
IV:评价反思
(7)为了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除了使用脱氧剂,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17、常温下,向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