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到底在讲什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到底在讲什么?(一)
想必大家对《荀子》这一书并不是很了解,甚至里面讲的思想都不清楚。
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下《荀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书中,包括十二篇,分别《天论》、《礼论》、《正论》、《乐论》、《解蔽》、《正名》、《性恶》、《劝学》、《修身》、《非十二子》、《非相》、《王制》。
而我会从这十二篇一一的简单介绍,让大家对《荀子》有个基本的了解。
第一篇《劝学》。
这是《荀子》开篇之作,其主要目的在劝勉人努力学习。
文章里面使用了大量比喻,借此来说明后天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习贵在锲而不舍、长期积累,并且用心专一、无所旁顾。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荀子所认为的学,是以礼为归,他所说的“学”,并非我们今天所指的一般性学习的概念,而是指为士、为君子、为圣人之学。
他特别强调学习之根本目的是为了积善成德,培养道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所以他所说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并接近贤师益友。
这是跟我们现在的想法是很不一样的,不是我们认为单纯的学习知识。
这也是贯穿在他全书中的一个观点。
文章词藻丰富、比喻繁多,是《荀子》书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
第二篇《修身》。
这是一篇专门论述一个人的修身之道,即如何进行道德修养以及最后所达到境界的文章。
荀子认为修身养性不仅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而且对整个国家都重要。
文章首先指出,修身养性是一件关系到个人安危、国家存亡的大事。
然后指出,君子有所谓“遍善之度”,即无往而不善之道,用此可治气养心,可修身自强,其功堪称重大。
这“遍善之度”就是礼。
荀子在文章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当然也会提到怎么来修身,怎么才能达到最佳目标。
在谈到具体的修养方法时,文章指出修身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强调了礼的正身作用与师的正礼作用在修身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礼对一个人修身是起到很大的作用,这跟前面的劝学是一样的,都跟礼紧密联系着。
最后指
出,具备了道德修养的人,就能够做到骄富贵、重道义、轻王公,走遍天下而受人尊敬,并获得上天的福佑。
只要一个人都如此了,那这整个国家就繁荣昌盛了,国泰平安。
所以说,修身其实对一个国家也是很重要的。
不过,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修身的方法不对,那你就得走弯路,甚至完成不了你的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