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邻居(邻国)有关的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邻居(邻国)有关的成语故事
和邻居(邻国)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千万买邻、唇亡齿寒、一衣带水、以邻为壑、冒天下之大不韪、怙恶不悛等。

(一)千万买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明和邻居处好关系很重要。

成语故事《千万买邻》出自《南史·吕僧珍传》,说的是南北朝时,吕僧珍不徇私情、廉洁奉公的品德,受到了人们的景仰和称颂。

有一位离职的官员宋季雅为了和吕憎珍做邻居,他花了一千一百万买了吕僧珍邻家的一幢房屋,吕僧珍问他,为什么这么贵?他说:买房屋是一百万,另一千万是买邻居的。

“千万买邻”形容好邻居的可贵。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有20个。

其中与中国陆地相连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和邻国的关系,就像家庭和邻居的关系一样,希望我们的邻国都是好邻居。

中国一直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努力与邻国一道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二)唇亡齿寒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春秋时,虞﹑虢两国,唇齿相依,晋献公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返回时又消灭了虞国。

“唇亡齿寒”意思是失去了嘴唇,牙齿就感到寒冷,形容利害休戚相关。

常用来比喻两个邻国间的关系。

我国建国初期,美国成为我国国防安全最大的威胁,当战火燃烧到朝鲜和越南时,中国人民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参与了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的战争。

这两次战争,使朝鲜和越南成为缓冲地带,使美国势力远离中国。

可以设想,如果中国不参与这两场战争,中国近邻朝鲜和越南就会成为美国坚定的盟友,这对中国的崛起会增加更多的麻烦。

(三)一衣带水
成语故事《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消灭“一衣带水”陈朝、统一中国的故事。

“一衣带水”意思是只有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水面,形容隔着水面的两个地区极其邻近。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两千余年的交往史。

宋朝以前,日本称臣于中国,而中国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文化与技术。

但从明朝开始,日本对外不断扩张和侵略,对邻国《以邻为壑》,中国和朝鲜等邻国受到日本不断侵扰和破坏,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侵吞了朝鲜、中国台湾和钓鱼岛等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入侵东北,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进行了八年抗战。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保守估计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二战以后,虽然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审判了日本军国主义战犯,但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并未进行彻底清算,在日本许多人心中还做着复辟日本军国主义的黄粱美梦。

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冒天下之大不韪》,
悍然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对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各国人民感情的肆意伤害,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衅,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粗暴践踏,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狂妄挑战。

近一百多年来,日本对外扩张和侵略,对邻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现任日本政府坚持错误,“怙恶不悛”,对这样的邻国,我们必须接受历史教顺,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

我们要让日本知道,中国已经在大小事情上逐渐加大对日斗争,中国不挑事,但绝不怕事。

中国热爱和平,但绝不会牺牲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日本若继续挑衅下去,注定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成语故事《以邻为壑》出自《孟子·告子下》,战国时期,孟子评价水利工程家白圭治水是“以邻为壑)。

“以邻为壑”,就是拿邻国
当作大水沟,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将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成语故事《冒天下之大不韪》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春秋时期,息国是很小的国家,息国国君却不能与邻国友好相处,常“犯五不韪”和郑国发生冲突,最后被楚国灭亡。

“不韪”的意思是错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成语故事《怙恶不悛》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春秋时期,陈国陈桓公不愿和郑国友好相处,郑庄公大败陈军的故事。

“怙”意思是依靠,凭恃;“悛”意思是改过,悔改。

“怙恶不悛”,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改过。

原作“长恶不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