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大团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大团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2.细胞的发现将生命的奥秘生命本身浓缩到一个微观世界。

细胞学说是一代一代科学家经过努力,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B. 建立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学说揭示了病毒、细菌、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细胞学说的建立支持所有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进化观点
3.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交往,会使得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的种群,下图为某物种迁人一个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t3之前种群呈“J”型增长,t3之后呈“S”型增长
B.t2时(K/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
C.t3后种群的数量仍会发生变化
D.t1~t3内种内斗争越来越强
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③和④
D. ②和③
5.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基本程序的是
A.适龄生育B.病情诊断
C.系谱分析D.遗传方式分析和发病率测算
6.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活化能
7.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很高与其含有孔蛋白有关,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分子和离子通过都需要借助膜上的特异性转运蛋白。

丙酮酸(分子量为88.08Da)通过线粒体内膜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与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膜间隙的环境与线粒体基质更为相似
B. 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外膜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 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的[H]可来自于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D.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小于线粒体外膜
8.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9.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10.人胰岛B细胞能产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人胰岛B细胞中()
A.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也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且都表达
B.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但没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
C.既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也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但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变化
1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液泡是真核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必需结构
B.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
C. 核仁是细胞合成RNA及核糖体的必需结构
D. 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唯一结构
1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B.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乙烯能促进细胞生长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13.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 组成该生态系统的所有食物链和食物网
14.保证植物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是( )
A.K、Fe、Mn、Zn、Cu、B
B.Fe、Mn、Zn、Cu、B、Mo
C.Ca、Fe、Mn、Zn、Cu、Mo
D.Mg、Fe、Mn、Zn、B、Mo
15.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A.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内环境中的抗利尿激素相对减少
B.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
C. 血钾升高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D.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器官主要是肾脏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酶能将所有RNA单链降解,与脂肪酶有3种元素相同
B.核酶和脂肪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
C.核酶彻底水解产生四种物质
D.核酶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降低活化能的效果可能不同
17.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最基本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某森林公园中的全部动、植物组成一个群落
C.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8.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

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

“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Graves氏病患者的抗体是由垂体合成的
B.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和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作用一样
C. 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增加,Y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D.Graves氏病患者的代谢速率往往比正常人高
1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20.下列关于科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人们对酶本质探索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C. 施旺和施莱登建立细胞学说,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D. 卡尔文循环的发现和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途径的研究,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内分泌健康的代谢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Ⅰ型糖尿病等。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长期存在时,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这些组织细胞需要的_____(填物质)供应不足。

(2)Ⅰ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一些因素导致_____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原因之一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的_____出现了异常。

(4)Ⅰ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明显口渴多饮史和无明显口渴多饮史两类:
①与有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相比,无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的渗透压感受器不敏感,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_____(填“较低”、“较高”或“与有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的差别不大”);
②在摄入的水分是等量的前提下,与有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相比,无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的尿量_____(填“较低”、“较高”或“与有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的差别不大”),理由是_____。

22.据WHO估计,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HCV),它会使人患丙型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可造成40多万人死亡。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HCV的发现者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

HCV是一种单股+RNA(能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病毒,其RNA自我复制需要一种特定的依赖自身模板的RNA聚合酶。

临床上通常采用该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索非布韦(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类似物)来治疗丙型肝炎。

图表示HCV侵染人体肝细胞的过程。

(1)HCV在结构上与肝细胞不同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它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侵入人体细胞,该过程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直接参与HCV蛋白质外壳合成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

(3)HCV的增殖过程遵循的中心法则图解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与T2噬菌体相比较,HCV更容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索非布韦治疗丙型肝炎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发现,该药物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没有副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是人唾液腺细胞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细胞结构,⑧示唾液淀粉酶。

回答有关问题:
(1)蓝细菌与该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_________________,人唾液腺细胞与菠菜叶细胞的区别是前者具有____(填图中序号),没有叶绿体、大液泡和细胞壁。

(2)⑦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膜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唾液淀粉酶分泌到细胞外体现⑦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可模拟⑦的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3)该细胞中有溶酶体、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等具膜细胞器,这细胞器膜与______和______(填图中序号)构成生物膜系统,从而使细胞的生命活动更加高效和有序。

(4)下面曲线表示的是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几种膜面积的变化,下面曲线中①、②、③代表的
细胞结构,对应上图中细胞结构的序号依次是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4.下面是对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些实验的分析,请完成:
(1)还原糖的鉴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现有梨、西瓜、番茄、甘蔗四种材料,适用该实验的材料为_______。

(2)科学家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常用_______作为染色剂。

(3)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将细胞进行染色的染色剂是_____。

A.甲基绿B.吡罗红C.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D.双缩脲试剂
25.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A
7.C
8.A
9.A
10.C
11.D
12.C
13.C
14.B
15.B
16.ABC
17.ABC
18.AB
19.BCD
20.AC
21. (1).葡萄糖(2).胰岛B细胞(3).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4).(特异性)受体(5).较低(6).较高(7).无明显口渴多饮史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较少,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无明显增强,导致其尿量较高。

22. (1).没有细胞结构(2).胞吞(3).需要(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5). (6).HC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不如T2噬菌体的双链DNA结构稳定(7).索非布韦代替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插入到新合成的RNA中,抑制了RNA合成(8).人体细胞的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而HCV的RNA聚合酶是以RNA 为模板,该药物只能与HCV的RNA聚合酶发生特异性结合,不影响人体细胞RNA的合成
23. (1).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或核膜、核仁)(2).⑤ (3).磷脂双分子层(4).蛋白质(5).一定的流动性(6).选择透过性(7).①③⑥ (8).④ (9).⑦ (10).③、⑦、⑥
24. (1).梨(2).差速离心法(3).健那绿染液(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5).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6).C
25.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2). 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或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3).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4). 大肠杆菌(5). 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