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栅极被补充电而聚集负电荷,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电子被负电荷排斥向体内运动,表面留下带正电
的离子,形成耗尽层,随着G、S间负电压的增加,耗尽层加宽,当v&增大到一定值时,衬底中的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所示,这个反型层就构成漏源之间的导电沟道 穴(少子)被栅极中的负电荷吸引到表面,在耗尽层和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个P型薄层,称反型层,如图
ID=I∞(VGS/、,C烈TH)一1)2
Vcs{TH)
, Vcs

Vcs (一)

图(7)
图(8)
参考文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谢嘉奎等.电子线路(线性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万8·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8—9020(2002)05—027—02
一、P沟道增强型M0s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是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示意图.通过光刻、扩散的方法或其他手段,在N型衬底 (基片)上制作出两个掺杂的P区,分别引出电极,称为源极(s)和漏极(D),同时在漏极与源极之间 的Si02绝缘层上制作金属,称为栅极(G),栅极与其它电极是绝缘的,所以称为绝缘栅场效应管.图 (2)为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电路符号.
图(5)
图(6)
二、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 图(7)、(8)分别是P沟道增强型M06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漏极特性曲线也可分 为可变电阻区、恒流区和夹断区三部分.转移特性曲线是、,璐使管子工作在漏极特性曲线的恒流区时所
对应的ID=F(V&)曲线. 1D与V舀的近似关系式为:

●一卜1
图(1)
图(2)
正常工作时,P沟道增强型M0s管的衬底必须与源极相连,而漏心极对源极的电压v璐应为负值, 以保证两个P区与衬底之间的PN结均为反偏,同时为了在衬底顶表面附近形成导电沟道。栅极对源极
的电压‰也应为负.
1.导电沟道的形成(V瞄=0)
当‰20时,在栅源之间加负电压比,如图(3)所示,由于绝缘层的存在,故没
随I‰I而增加.ID沿沟道产生的压降使沟道上各点与栅极间的电压不再相等,
电荷电场的作用,使沟道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变窄,如图(5)所示.当V砖增大到使VGD=V凼Ⅲ(即
‰=比一V出TH)),沟道在漏极附近出现预夹断,如图(6)所示.再继续增大
分就全部加在漏极附近的夹断区上,故形成的漏 加长,而沟道电流基本上保持预夹断时的数值,其原因是当出现预夹断时再继续增大VDB,VD6的多余部
QQ917603226 第7卷第5期(2002)
甘前高竹子拒

v01.7 No.5(2002)
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魏秀芳1张国恒2
jushu QQ:917603226
摘要:针对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讨论它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特性.
关键词:P沟道;增强型MOS管;开启电压
中图分类号:0441.1 文献标识码:A
再增加,衬底表面感应的空穴越多,反型层加宽,而耗尽层的宽度却不再变化,这样我们可以用vGs的 大小控制导电沟道的宽度.
万方数据
图(3)
图(4)
·27·
第7卷第5期(2002)
魏秀芳张国恒:P沟道增强型M0s管的工作原理及特J巨曲线Vd.7 No.5(2002)
2.V璐≠O的情况
导电沟道形成以后,D,S间加负向电压时,那么在源极与漏极之间将有漏极电流ID流通,而且ID
栅极对源极当20时在栅源之间加负电压比如图3所示由于绝缘层的存在故没金属栅极被补充电而聚集负电荷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电子被负电荷排斥向体内运动表面留下带正电的离子形成耗尽层随着gs间负电压的增加耗尽层加宽当v增大到一定值时衬底中的空穴少子被栅极中的负电荷吸引到表面在耗尽层和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个p型薄层称反型层如图4所示这个反型层就构成?源之间的导电沟道再增加衬底表面感应的空穴越多反型层加宽而耗尽层的宽度却?再变化这样我们可以用vgs的大小控制导电沟道的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