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一小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酿教案设计语文S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一篇优秀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习作(第一、二课时)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格妮听完乐曲,为什么眼泪会流满了双颊?从中可以体会到她此时是什么心情?
深入精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回归文本,研读文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她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他联想到什么?
(3)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
(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小黑板: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1)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说说吗?
(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
(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B出示小黑板:
1。东东的心理有担心、紧张、高兴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三、理清文章结构(分段)。
(约25分钟)
1。默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事,可分为几部分?
2.学生默读,小组内讨论分段。
3.全班交流
课文记叙了围绕“酿”字发生的一件事。
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感到很苦恼,晚饭吃得也不香.”)讲在上语文课时,东东发现老师把“酿”字读错了,立即向老师提出来。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他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他感到很苦恼。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17十年后的礼物
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梳理,轻松搞定基础。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上课了,大声xuān huá()的同学立刻安静下来,李老师脖子上挂着zhēn()珠xiàng liàn(),脸jiá()微红地走进教室。
【学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近,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篇课文的内容正是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事情,因而他们学起来更为容易。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
教师主要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感受和领会文章所蕴含的真诚、坦诚地情感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来,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懂得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地道理。教学中,抓住描写刘东东心情变化地语句和刘东东向老师提出读错“酿"字,及对语文老师改正错误的情景地语句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清了刘东东复杂的心情变化及原因,,感受到她由担心紧张变成激动;通过小组有感情地合作读,让学生感受到她由担心到紧张的变化.引读、指名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穿插于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第三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C出示小黑板:
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2)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刘老师知错就改)
(3)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微课设计:
本文运用了“插叙”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为了让学生学习这个叙述的顺序,可以安排利用插叙的方式写一篇日记。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16、酿
尊敬纠正
东东老师
感谢表扬
责怪
奶奶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采用了插叙的方法,讲述了在语文课上由于老师把“酝酿”的“酿”字念错,东东真诚地向老师提出纠正,引起同学们的议论的情景。
在教学时,我主要是以东东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让学生找出东东心理描写的关键句子,并用简单的词语总结此句子的意思,也就是找关键词。这个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能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表现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但是美中不足,不能表现多种形式的理解,如: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通过不同方式的读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采用以学定教的方法,这也是新课标要求在这堂课中的体现。但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得还不够好,说明在这节课中我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如:学生找到东东心理描写的最后一部分时,当时我的心理就有些许乱,但是表情还是很镇定的把它拿了下来,但是重点没有突出,在这个部分主要暗藏着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东东高兴、感动"的原因;二是“这位多么好的老师,好在哪".就是这一点没突破。
三、总结感悟。
(约10分钟)
1、你喜欢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小组讨论
2、看板书复述课文,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东东,一个怎样的老师。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与升华,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所学能内容,训练其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约2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完成课后练习123。
(3)奶奶在小区里大声喊:“小林——小林—-”( )
8。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这句话表现了达格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她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音乐会结束以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望着沉睡中的大海,她觉得有一种她所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萌芽了。于是她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啊!我爱你!"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
(2)“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这句话表现了达格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重点的字词。
(约10分钟)
2.同学互读,读得正确流利。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知识,有利于跟好的理解课文。
(5)起初,由于心情的激烈,她无法静听音乐。(修改病句)
7。说说下列破折号的作用,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A。声音的延长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转折
(1)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得意作品——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2)但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审题质疑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分段)——布置作业
第2课时:回顾全文—-引导质疑--深入学习课文——总结感悟—-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
一、审题质疑导入。
(约3分钟)

【教材分析】
《酿》一课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坦诚地正视错误、接受意见的品格.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记叙文,也是一组洋溢这时代美的的赞歌,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类诚实守信的美德.
第二部分(从“第二天上语文课”到结尾)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将课文的层次结构搞清楚,有利于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和理解课文的内容以及思想。
四、布置作业。(约2分钟)
1。练习生字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3。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华()( )署()()
曹()()共()()
4。本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十年后他用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
课堂快乐提升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5.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哭”的词语:呜咽、、.
(2)描写“早晨"的词语:黎明、、。
(2)老刘走进树林一看,真zāo gāo(),这棵高大的huà()树不知被谁砍倒了。他站在那里páo xiào()着,像一头发怒的狮子.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她竭力抑制着呜咽(yàn yè)。
(2)她觉得有一种她所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萌(méng mén)芽了。
(3)你是黎明的曙(shǔsǔ)光,你就是幸福。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
一、回顾全文。
(约3分钟)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并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温故而知新
二、引导质疑,深入学习课文。
(约25分钟)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你读懂了什么?
2.为什么东东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
A东东为什么会感到委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3)跟“走”有关的词语:散步、、。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桦树上一闪一闪的彩灯使她深深陶醉了。(改成拟人句)
(2)那人是城里人。那人异常和气。(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4)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更珍贵的礼物,这是比更珍贵的礼物,这是比更珍贵的礼物。(补充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