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中国冠服制度夏商时期已初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主要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B.等级政治已经消失
C.宗法礼制逐渐崩溃D.思想领域百家争鸣25。
唐代赵蕤说:“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
为天下之人强掩弱、诈欺愚,故立天子齐一之.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
这反映出
A。
君主制度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 B。
先秦时期已有三公九卿制
C。
唐人对早期政治制度有深刻见地D。
作者美化了早期政治制度
26.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
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A.先敬罗衣后敬人的官场陋习
B.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C.士子入仕前景黯淡
D.麻衣是当时的主要衣料
27。
宋代《青箱杂记》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又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
趁虚人’,即此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该记载表明
A。
唐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草市 B。
宋人曾详细研究草市名称的变化
C.岭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D.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存在草市
28。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
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
这表明
A.执法者任意裁判,无视法律B。
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
体现了罗马法保护平民的权益 D. 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29。
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
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
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B. 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
C。
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D。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30。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在1938年底到1941年底,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
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
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材料可以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密切配合
C.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日
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31. 1798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主张通过饥饿、限制
婚姻和战争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式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下列有关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主张相一致第一时间被采纳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 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被社会各界所认可
C。
体现计划经济特点,适应建设客观需要
D. 第一时间被采纳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32。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致使地方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B。
过于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C。
该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33.对于参与欧洲一体化,英国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
英国曾坚决拒绝卷入任何涉及转让国家主权的欧洲一体化行动。
但当舒曼计划公布后,“令英国感到担心的是,戴高乐(法国总统)正在采取行动,企图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政治经济联盟”.于是决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就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谈判。
这表明英国
A。
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B。
与法国夺取欧洲经济的霸主地位
C.力图挽回被欧洲大陆国家抛弃的命运
D.借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34.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一是主张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说明进化论
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权威B。
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
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D。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
35. 图5是19世纪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被烈日炙烤得焦黄的河岸
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
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
系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图5
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瞬间的描绘”
B.“我要如实地表现出我所生活的时代”
C.“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由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最早将专利思想引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
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
以下为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
批准年
企业名称专利内容
份
1882年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
——摘编自刘秀平《远洋与成长—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影响.(7分)
46. (15分)[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都能平等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
材料二凡为积极公民(注:指有选举权的人)必须:生为法国人和后来变为法国人;已满25岁;在城市或区内具有为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在王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缴纳了相当于三
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收据;不处于奴仆的地位,以及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
——法国《1791年宪法》(1)材料一的思想主要受到哪个重大事件的影响?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8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互相矛盾之处,指出法国从1791至1875年间政治制度演变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之.(7分)
47.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
等材料二在1961年—1973年这12年里,大约有5。
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这场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 500亿美元.预算赤字的结果导致出现疯狂的通货膨胀,其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持续了整整一代人。
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对政府犬儒主义政策的批评,由于政府官员理想化
和乐观的宣言与可以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越南丛林里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信誉鸿沟”而火上浇油……在返回美国的退伍老兵中存在的社会和心理创伤,诸如滥用毒品和心理疾病,导致了被精神病专家称为“战后创伤性压力失调症"的出现.
—-(美)威廉·R。
科勒《20世纪的世界》(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7分)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卷入印度支那冲突对美国的影响.(8分)
48。
(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近代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鲁迅那代知识分子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缠绕和非常复杂的关系……那代文化精英选择坚决而激进的反传统文化姿态来寻求民族文化观念的彻底变革,从而推进民族整体的现代化变革。
但鲁迅不主张全盘西化,他知识强调对于阻碍民族走向“民主"“科学”现代进程的封建礼教予以彻底的批判和否定,对于束缚社会民族发展的部分文化传统予以坚决地变革和抛弃。
—-高小弘《论鲁迅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血脉—-以鲁迅与儒家文化的关
系为中心》材料二鲁迅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对我国民性的探索,其实质是探索众人的现代化问题,也就是重塑和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中国人的问题……在今天继续学习和研究鲁迅的“立人"思想及改造国民性思想,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王书声《鲁迅后期对国民性的批判》(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支出鲁迅那代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说明鲁迅是如何改造国民性的.(9分)
(2)依据材料,支出鲁迅对国民性探索的现实意义。
(6分)
45。
(15分)
(1) (8分)历史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引入;洋务运动发展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需要;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兴起,市场竞争的需要.
(2)(7分)影响: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也推动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发展;(4分)但变相的专卖与垄断经营,又阻碍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晚清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3分)
46. (15分)
(1)(8分)事件:启蒙运动。
(2分)
观点: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
(6分)
(2)(7分)矛盾之处:材料二从住所、纳税额和社会地位方面限制了公民权利,违背了材料一中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的原则。
(2分)
特点: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3分)
说明: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先后经历了共和制与帝制的反复,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体政体.(4分)
47。
(15分)
(l) (7分)原因:中美双方加强了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的实力日益壮大引起美方重视;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答出一点得3 分,两点得6 分,三点得满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8分)影响:使美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力量,迫使美国调整亚太政策和对苏联政策;导致大量美元和黄金外流,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任答四点即可,共8分)
48。
(15分)
(l)(9分)态度:全盘否定,彻底变革传统文化。
(3分)改造:将文学革命和批判封建礼教相结合;对于部分传统文化变革和扬弃。
(6 分)
(2)(6分)提升国民素质;塑造现代人格;实现民族复兴(现代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