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放样工作原理-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郭玉珍
1
一、RTK放样原理 工作方式:在RTK作业模式下,正确连接和配置基准站和流
动站,GPS接收机可以获取差分解。在正常的作业模式下, 接收机可以实时获取其所处位置坐标。 已知数据(设计数据)处理:将待放样的数据导入手簿内, 如果数据少可以直接输入,但是如果点位数据量大可以编辑 成数据文件直接导入手簿中。
。有些软件会直接表示为前后或左右。 左
P2
P1
右
5
二、RTK放样具体过程
在工程项目中,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是通过其特征点在实地上表示出来的。如 建筑物的中心、四个角点、转折点等。因此点放样是建筑物放样的基础。用RTK 进行点位放样前要进行坐标转换,把WGS-84坐标转成待放样点所用的坐标系统。 放样结束后,测量所放点的坐标和设计坐标的差值,如果差值在要求范围内,则 继续放样,否则重新放样,标定该点。
箭头指向的标准要确定前进方法,假设GPS接收机在时
间t1时刻的位置记为P1(Xt1,Yt1,Ht1)。如果测量员向 前移动了一个位置,在时间t2时刻GPS接收机位置记为P2 (Xt2,Yt2,Ht2)。
则P1至P2矢量向量就可做为前进行方向,而与该方向垂 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这样就如同建立直一个独立坐标系
2
一、RTK放样原理
现假设待放样点的坐标为(X放,Y放,H放),而GPS接 收机在时间t时的位置为(Xt,Yt,Ht)。
ΔX=X放-Xt ΔY=Y放-Yt ΔH=H放-Ht
D (X放 -X t)2(Y放 -Y t)2
D为接收机距待放样点的距离
3
➢ 1.以北方向为作业指示方向
4
➢ 2.以箭头方向为作业指示方向
(1)放样数据的获取 放样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放样点的坐标数据,在工程中
部分放样点是提供的已知坐标数据,而大部分放样点的数 据需要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得出,根据图形计算出放样点数
8
9
6
二、RTK放样具体过程
(1)放样数据的获取 架设基准站和流动站仪器,打开手簿内的测量软件。新建
任务,启动基准站和流动站,首先进行点校正(作用是将 WGS-84坐标转到所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因此需要注意:
尽量在点校正完成后再导入放样数据,或者是进行点校正 后不要将项目内已有的数据进行转换。
7
二、RTK放样具体过程
1
一、RTK放样原理 工作方式:在RTK作业模式下,正确连接和配置基准站和流
动站,GPS接收机可以获取差分解。在正常的作业模式下, 接收机可以实时获取其所处位置坐标。 已知数据(设计数据)处理:将待放样的数据导入手簿内, 如果数据少可以直接输入,但是如果点位数据量大可以编辑 成数据文件直接导入手簿中。
。有些软件会直接表示为前后或左右。 左
P2
P1
右
5
二、RTK放样具体过程
在工程项目中,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是通过其特征点在实地上表示出来的。如 建筑物的中心、四个角点、转折点等。因此点放样是建筑物放样的基础。用RTK 进行点位放样前要进行坐标转换,把WGS-84坐标转成待放样点所用的坐标系统。 放样结束后,测量所放点的坐标和设计坐标的差值,如果差值在要求范围内,则 继续放样,否则重新放样,标定该点。
箭头指向的标准要确定前进方法,假设GPS接收机在时
间t1时刻的位置记为P1(Xt1,Yt1,Ht1)。如果测量员向 前移动了一个位置,在时间t2时刻GPS接收机位置记为P2 (Xt2,Yt2,Ht2)。
则P1至P2矢量向量就可做为前进行方向,而与该方向垂 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这样就如同建立直一个独立坐标系
2
一、RTK放样原理
现假设待放样点的坐标为(X放,Y放,H放),而GPS接 收机在时间t时的位置为(Xt,Yt,Ht)。
ΔX=X放-Xt ΔY=Y放-Yt ΔH=H放-Ht
D (X放 -X t)2(Y放 -Y t)2
D为接收机距待放样点的距离
3
➢ 1.以北方向为作业指示方向
4
➢ 2.以箭头方向为作业指示方向
(1)放样数据的获取 放样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放样点的坐标数据,在工程中
部分放样点是提供的已知坐标数据,而大部分放样点的数 据需要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得出,根据图形计算出放样点数
8
9
6
二、RTK放样具体过程
(1)放样数据的获取 架设基准站和流动站仪器,打开手簿内的测量软件。新建
任务,启动基准站和流动站,首先进行点校正(作用是将 WGS-84坐标转到所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因此需要注意:
尽量在点校正完成后再导入放样数据,或者是进行点校正 后不要将项目内已有的数据进行转换。
7
二、RTK放样具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