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程实践报告作业格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报告
报告名称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年级 2009级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动物科学
学号 05097320
姓名马月娇
任课教师陈茉
完成时间 2011-4-10
成绩
(报告在给出成绩的同时须由评阅人写出评语)
年月日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内容摘要: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要求仿宋字体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十七大报告在第三部分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简明扼要地概括就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重大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
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
小康水平。

但是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很多方面不平衡的现
象比较突出,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和健
康地发展。

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
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更加严格地遵循执政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使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
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目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当前,全国各个领域、
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
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国家和民族精英的摇篮也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
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宣传和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

然而,在全国上下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乐章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大学生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
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当代大学生在价
值取向上的偏差。

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意义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觉得对科学
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
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
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
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
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

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
的综合能力. 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

其他
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

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
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科学发
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
心都健康的人。

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
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
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
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

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
守约,积极向上。

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
展的“双赢”。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
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
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
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我成长与时代契合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大学生成长的直接科学发展观。

生涯
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不能自我的现实情况,包括价值观、兴趣和知识结构,
也不能脱离时代。

科学发展观给出了我们所处时代“因何而来,将去哪里”
的解答,因此,我们设计自我生涯发展必须结合科学发展观下中国的思路,
去寻找机遇,结合机遇,与国家共命运,“选择国家的人,最终国家会选择你”。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

科学发展观提到,“第一要义是发展,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道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对于一个国家尚且如此,那对于一个现实的人呢?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理解:
我们需要自我发展、需要全面发展,而发展的目的就是具备博学的知识
和良好能力,我们称之为“硬实力”。

这是时代的要求,不具备你就会被时
代所淘汰,形成这种危机意识下就能形成源源不断的自我成长的动力,最终
收获认可而收获成功的喜悦。

我们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是一种一以贯之
的成长态度,人的能力培养不能有“短板”,但同时需要特长,“一俊遮百丑”,没有特长同样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获取完全属于你的机遇,同样,不
可持续的特长也同样不能得到长久的机遇,因此在坚持成长“硬。

实力”,
学会使用“软实力”的基础上,还必须用智慧指导和协调两者,不能只追求
短期利用,把自己发展一个历史时期下去考虑各个阶段的核心成长。

所以大
学生成长的科学发展观,内化的是将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进行生涯选
择,用智慧去引领和实施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创新--《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修订版.
[3] 陈彩霞.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3(3):4-6.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0年修订版
[5] 王艳芳. 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科技信息 , 2009,
(12) :49,51
[6] 黄爱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9,(01) :12
[7]田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思想教育研究 ,
2009,(02) :7-9
[8] 王东.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5) :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