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2024年煤矿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一、引言煤矿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确保在煤矿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财产安全。
本预案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预案制定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1)提高煤矿应对事故的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
(2)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财产安全。
(3)规范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2.依据(1)《安全生产法》(2)《煤矿安全规程》(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1.瓦斯爆炸事故2.煤尘爆炸事故3.顶板事故4.水害事故5.火灾事故6.运输事故7.其他事故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1)职责:负责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组成:由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等组成。
2.应急救援队伍(1)职责:负责实施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任务。
(2)组成:由具备相应救援能力的煤矿内部人员组成。
3.安全生产管理部门(1)职责:负责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培训。
(2)组成: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4.后勤保障部门(1)职责: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物资、设备、交通、通讯等。
(2)组成:由后勤保障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五、预警与信息报告1.预警(1)预警信息的收集与评估:煤矿应建立健全预警信息收集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可能导致事故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2)预警发布:根据预警信息,煤矿应及时发布预警,明确预警级别、预警范围和预警措施。
2.信息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2024版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

一级、二级、三级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报告程序及要求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现场管理人员初步判断
煤矿生产现场的任何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
现场管理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初 步判断,确认异常情况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要求
如异常情况较为严重或超出现场管理人员处 理能力,应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并按 照规定的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07
培训演练与评估改进
培训计划和内容安排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时间 和参与人员。
邀请行业专家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培训 质量和效果。
针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培训课程, 包括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定期对培训成果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培训效果达到预期 目标。
后期处置工作安排
现场清理
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
理,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次生事
故发生。
01
事故调查
02 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 行深入调查,查明事故责任,提 出改进措施。
损失评估
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包
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
03
响等。
赔偿处理
04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事 故受害者进行赔偿处理,维护社 会稳定。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包括专业救援队伍、辅助 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 速响应。
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根据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 特点,配备先进的应急救 援装备,如救援车辆、破 拆工具、生命探测仪等。
各部门职责划分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评估与完善
预案评估
预案评估是对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包括预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等方面。评估应定期进行,以确保预案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应急需求。
预案完善
根据预案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完善。完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或减少应急资源、 优化应急流程、更新应急措施等。完善后的预案应重新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
紧急调度机制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紧急调度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 应并到达现场。
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
配备先进装备
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 的救援装备,如生命探测 仪、破拆工具、排水设备 等,提高救援效率。
储备应急物资
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 食品、水、医疗用品等, 以满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 员的基本需求。
协调联动
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消防等单位 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共 同应对事故。
处置措施
现场救援
医疗救治
根据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现 场救援措施,如人员疏散、搜救、灭火等 。
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降低伤亡率。
物资保障
环境监测
提供必要的食品、水、衣物等生活物资, 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定期维护与更新
对应急装备和物资进行定 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 于良好状态并符合安全标 准。
应急通信和信息保障
建立通信网络
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确保事故发生时现场与外 界能够及时沟通。
配备专用通信设备
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专用通信设备,如对讲机、 卫星电话等,确保通信畅通。
信息收集与发布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物资保障体系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 运输。
监测预警系统
负责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监 测和预警。
指挥机构及急响应工 作。
副指挥长
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某 一方面或区域的应急响应 工作。
成员
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 人员,负责各自领域的应 急响应工作。
现场治安
维护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社会治安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防止因事故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安全保卫
对重要设施和人员进行安全保卫,防止破坏和干扰救援行动。
技术保障
01
技术支持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监测、检测、分析等,为救援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02
技术研发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应急救援的技术水平。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通信网络
确保应急通信网络覆盖煤矿区域,以便及时传递信息。
信息报告
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报告机制,确保事故信息及时上报。
信息共享
与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应急队伍保障
1 2
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 工作。
培训与演练
定期对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 能力。
在救援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防 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救援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 自身安全。
扩大应急
如果事故扩大,需要更多的救援力量和资源,上级主管部门应迅速协调各方资源, 加大救援力度。
扩大应急时应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开展事故调查和总结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煤矿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本导则的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煤矿安全规程》- 《矿山救护规程》-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煤矿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二、编制原则2.1 科学合理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确保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2 预防为主应急预案编制应以防为主,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2.3 综合协调应急预案编制应充分考虑煤矿生产、安全、环保、救援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综合协调。
2.4 快速响应应急预案编制应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实现快速响应。
2.5 保障生命应急预案编制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三、编制内容3.1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总则:包括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
- 2. 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部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3. 预防与预警:包括事故预防措施、预警信息发布、预警等级划分等。
- 4. 应急响应: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疏散转移等。
- 5. 后期处置:包括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应急恢复等。
- 6. 应急保障:包括人员、物资、装备、技术、通信等保障措施。
- 7. 宣传教育与培训:包括应急知识普及、应急演练等。
3.2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根据事故类型、规模、影响等因素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事故类型及特点:明确事故类型、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煤炭运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煤炭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煤炭运输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适用于煤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交通事故、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煤炭运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置、人员疏散、现场警戒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3)消防灭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火灾扑救工作。
(4)交通管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保障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启动(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指挥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确保人员安全。
2. 人员疏散(1)根据事故情况,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
(2)对疏散人员进行安抚,防止恐慌。
3.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进行紧急转运。
(2)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消防灭火(1)消防灭火组立即对火灾进行扑救,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2)根据需要,请求外部消防力量支援。
5. 交通管制(1)交通管制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根据事故情况,调整交通管制措施。
6.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发布事故通报。
(2)对媒体进行引导,确保舆论稳定。
7.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提供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保障。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三)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三)3.4事故后的恢复程序包括确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程序,撤出救援力量和宣布取消应急的程序,对于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监测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等,以及对于破坏损失的评估程序,进行事故调查和后果评价及善后处理的程序等。
3.5 应急救援的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应是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反应迅速和救援高效。
(安全管理交流)(1)建立24h值班制度。
明确值班任务,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2)演练与修订。
建立应急预案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修改、检测和更新预案等程序,并通过预案演练和能力评估对预案实现持续改进。
编写应急预案文本文件,仅仅是应急预案的第一步,通过演习可以验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合理性。
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成立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为事故应急救援救护提供技术支持。
(4)煤矿企业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抢险物资、运输等各种保障。
4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与实施步骤(1)危险源识别,需求分析。
应用煤矿已有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识别、事故类型、脆弱性分析和重大事故灾害风险分析等,以及事故有关资料应急救援案例的分析,做出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和应急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其中包括人力、装备、物质和财政资源。
(2)提出框架设计,分工编制。
首先应组成编制小组,提出预案整体框架设计和各级文件目录清单。
明确编制任务,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完成期限,并经常监督检查进度和完成情况。
(3)系统集成。
主要任务是检查各级文件与同级程序中互相交叉、重复和遗漏、失误等,把编写整理出的各类文件集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
(4)综合审核,批准发布。
聘请有关专家来组织论证、评价和审查,侧重在对框架文件的技术内容科学性、应急救援活动的可行性、行政管理需要的协调性以及应急救援组织适应性等进行严格审核评估等。
以文件形式下发,由最高行政和技术负责人签署发布实施。
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范本(五篇)

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范本1. 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与处理程序,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工的安全与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
2. 信息报告2.1 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并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事故和突发事件现场组织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详细的事故和突发事件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3 上级收到报告后,应立即派遣专职人员前往现场指导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调查。
2.4 现场组织人员应按照上级指示配合调查,并提供现场风险评估和事故处理方案。
2.5 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不得隐瞒、瞒报或者故意虚报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情况。
3. 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3.1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事故不扩大,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2 确认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并依法依规进行追责。
3.3 组织受伤人员及时送医救治,做好相关医疗工作。
3.4 开展事故调查分析工作,查明事故的经过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3.5 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相关人员和专家的意见,形成综合决策。
3.6 完成相关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后,应进行归档保存,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4. 隐患排查与治理4.1 煤矿企业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
4.2 隐患排查工作应覆盖煤矿全过程,包括采煤、运输、通风、供水、电力等环节。
4.3 隐患排查结果应及时上报,并按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和时限。
4.4 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治和消除,并进行复查和跟踪。
5. 事故和突发事件经验总结与应急演练5.1 定期开展事故和突发事件经验总结与分析工作,总结事故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5.2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
5.3 应急演练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和突发事件进行,包括逃生演练、火灾应急演练等。
煤炭运销集团厦门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颁布 令
公司属各单位、机关部室: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要求,我们对《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夏门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订,经评审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山西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经晋中公司煤业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家评审通过,现予发布实施。
2、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
3、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4、事故风险与应急能力基本适应。
5、应急程序和保障措施清晰具体,操作性强。
6、事故程序基本明确。
三、存在的问题
l、现场处置方案需进一步完善,要切实把安全放首位,视安全为天。
2、应急队伍必须具备良好文化素质和专业救护知识,发生事故能快速的进行救护。
机电副总工程师
生产副总工程师
矿长助理
兼通风科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基建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夏门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贯彻学习会议纪要
时 间: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地 点:夏门煤业公司办公室
主持人:王建三
记录人:杨宏伟
参加人员:梁秉忠、亢鹏翔、曹 平、霍新春、霍银堂、吴川康、马春光、杨建宏
一、矿井概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夏门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灵石县段纯镇的逯家庄村,行政区划隶属灵石县段纯镇管辖。矿井直距灵石县城12.5km,距大运公路8km,地理坐标:东经111°33′39″至111°37′29″,北纬36°51′42″至36°53′55″。原108国道在夏门镇通过,灵石县城经夏门至段纯镇有一般公路相通,每日有班车至段纯镇,东部交口乡到夏门镇有柏油路与大运高速公路相连,西部由段纯镇到三湾口与大运高速公路相通,井田内乡与乡,村与村都可通汽车。交通比较便利,位置相对优越。
煤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粉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煤粉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事故风险分析2.1 煤粉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1)火灾:煤粉生产过程中,煤粉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
(2)爆炸:煤粉生产过程中,煤粉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爆炸。
(3)中毒:煤粉生产过程中,煤粉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吸入可能造成中毒。
2.2 煤粉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1)火灾:煤粉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煤粉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
(2)爆炸:煤粉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煤粉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爆炸。
(3)泄漏:煤粉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煤粉可能发生泄漏,污染环境。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事故调查组等。
3.2 各组职责(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和各项指令的传达、落实。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指挥救援力量,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现场医疗救护。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调配、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
(6)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报道。
(7)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
四、应急响应程序4.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024年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2024年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编制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旨在规范和统一煤炭企业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的救援行动,促进事故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预案编制建议,供参考:第一章:总则1.1 编制背景和目的本预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编制。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煤炭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煤矿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等。
1.3 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参照了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以及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配置。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体系2.1 领导机构设立由高级领导担任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演练和修订。
2.2 部门责任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责任分工,各部门配备专职应急救援人员,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执行。
第三章:应急救援准备工作3.1 事故风险评估依据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3.2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人员培训体系,包括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实战培训,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具备应急救援能力。
3.3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系统,包括救援车辆、救援器材、通信设备等,确保救援资源能够及时调动和使用。
第四章:应急救援工作程序4.1 应急响应明确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应急响应人员的动作,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人员到达现场、设立指挥中心等。
4.2 现场救援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现场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并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进行。
4.3 事后处置事故发生后,组织开展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追究、伤员救治和事故损失的处理等。
2024版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 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安全投入不足
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安全设施 不完善、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问 题,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优先利用事故现场附近的资源, 缩短调配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 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协同 作战,确保资源调配工作有序进
行。
物资储备、运输和配送策略
物资储备
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应急设备、救援物资、医疗药品等,确保储备物资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满足应急救援需求。
煤与瓦斯突出
透水事故
火灾
顶板事故
由于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 度,遇到火源引发爆炸。
在采掘过程中,大量煤和 瓦斯突然涌出,造成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 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 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 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 工作面。
井下电气设备故障、煤炭 自燃等原因引发火灾。
恢复重建目标设定和实施步骤
01
02
03
04
05
目标设定
1. 评估受损情况
2. 制定恢复重建 计划
3. 组织实施
4. 监督检查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 恢复煤矿生产秩序和社会稳 定。具体目标包括修复受损 设施、恢复生产能力、安置 受灾群众等。
对煤矿事故造成的设施损坏、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未来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 果,提高我国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细则

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细则1总则1.1编制目的导则标准: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细则要求:内容要简明扼要。
1.2编制依据导则标准: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细则要求:⑴依据所使用的主要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河南省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
⑵依据上级政府或其部门或上级集团公司制定的相关应急预案,不得越级。
1.3适用范围导则标准: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细则要求:(1)矿井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煤矿及所属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一般及以上经济损失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省属矿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属矿井及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较大及以上经济损失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4预案衔接在此处根据需要添加预案衔接内容,即列出本预案与哪些政府、部门及上下级预案相衔接,涉及多个衔接预案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以某矿井为例:XX市(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XX集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5应急预案体系导则标准: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细则要求:(1)煤矿应在组织开展事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
经风险评估确定存在的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导致多人身伤亡的矿井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均应建立相应的专项预案。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在煤矿行业,安全事故是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煤矿安全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建立一个有效的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按照编写应急预案的步骤,重点介绍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1. 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迅速地响应事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案的范围应包括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坍塌等,并覆盖各个环节,包括预防、应对和恢复。
2. 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预案编写团队是确保预案实施的关键。
这个团队应由多个部门的代表组成,包括安全管理、技术支持、应急救援、通信和外联等领域的专家。
他们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煤矿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存在的人为因素等,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制定应急响应流程: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流程。
该流程应包括紧急通知、人员疏散和救援、现场处置、事故调查和恢复等各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人员和具体执行步骤,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响应工作。
5. 制定资源调配计划:有效的资源调配是应对事故的关键。
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和可能的规模,制定相应的资源调配计划。
这包括现场救援人员、救援装备、通信设备、医疗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组织建立合作机制,确保资源的及时供应。
6. 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沟通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包括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联络。
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作的高效进行,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7. 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定期演练。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针对煤矿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等工作,为预案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调研工作
编制程序
明确预案的适用范围、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等。
确定预案编制目标
进行工作分析
制定编制计划
编写预案文本
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应急预案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编制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制定应急流程
根据预案需要,合理配置应急资源,包括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确保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配置应急资源
04
审批与实施
属地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应急预案
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应急预案,确保预案与当地政府的管理能力相符。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应急预案在审批后,需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协调。
多渠道筹措资金
对应急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使用与管理
06
附则
本办法所称的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部门规章
如果本办法需要解释,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进行,包括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评估论证等。
解释程序
解释权
正式实施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条款追溯
本办法发布前已经发布的有关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停止执行。
按照计划,编写应急预案文本,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应急流程、资源调配方案等。
编制内容
明确预案的适用范围,包括煤矿生产的采掘、通风、排水等各个环节。
确定应急预案的范围
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等,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分工。
煤炭应急预案

煤炭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与原则
本预案的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紧急事件的预警、响应、处理和恢复机制,确保在面临突发环境事件、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
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强调科学应对、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和综合协调。
二、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更新。
同时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并明确各级预警的发布条件、程序和责任人。
四、应急响应措施
针对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现场的初步控制、人员的疏散与救护、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清理、信息的报告与传递等。
每项措施都应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所需资源和责任人。
五、培训与演练
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调整优化。
六、事后恢复与总结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启动事后恢复计划,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同时,组织专门小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预案的更新与维护
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确保预案内容始终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
煤炭行业露天煤矿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所有露天煤矿生产、建设、运营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坍塌、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洪水等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本矿露天煤矿事故应急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决策和指挥。
2. 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3. 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1)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等工作。
(3)通信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传递、发布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资金等后勤保障工作。
(5)安全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安全监测,为救援提供数据支持。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本预案。
2.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特别重大级。
3. 应急处置(1)抢险救援组:根据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3)通信联络组:确保事故信息畅通,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4)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设备、资金等后勤保障。
(5)安全监测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监测,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预防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九煤炭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煤炭生产安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五九煤炭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煤炭生产安全规定》3. 《突发事件应对法》4. 《煤炭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5. 《五九煤炭安全生产责任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五九煤炭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依法依规,科学应对。
4.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五九煤炭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落实。
2. 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3. 各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突发事件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灾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突发事件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2)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
3. 突发事件处置(1)现场救援: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物资供应: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供应。
(3)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防止环境污染。
4. 突发事件善后处理(1)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教训。
(2)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
(3)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秩序。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基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需求。
4. 通讯保障: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八、预案管理1. 本预案由五九煤炭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煤炭储存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炭储存安全,预防煤炭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保障企业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结合我国煤炭储存行业的特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规定》3. 《煤炭储存设施安全管理规范》4. 企业实际情况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煤炭储存区域,包括煤炭储存设施、储存场地、储存过程中的运输、装卸等环节。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快速反应,应急处置。
3.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4.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煤炭储存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具体实施。
3. 各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各项措施。
六、应急响应1. 火灾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疏散和救援。
(3)切断火源,隔离事故区域,防止火势蔓延。
(4)及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5)根据火灾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灭火、冷却、疏散等。
2. 爆炸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爆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救援和隔离。
(3)切断事故区域电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及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5)根据爆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疏散、救援、隔离等。
3. 泄漏事故应急响应(1)发现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隔离、疏散和救援。
(3)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扩大。
(4)及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5)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隔离、疏散、救援等。
七、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提出赔偿方案。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子版(2篇)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子版第五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级人民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综合本级、本部门职责和煤炭行业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六条煤矿企业的应急预案应在全面分析危险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客观评估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及应急能力、应急资源,广泛听取一线作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矿山救援队伍指战人员及应急管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办法和《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有关标准和规定编制。
煤矿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一般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构成。
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____万t/a(含____万t/a)以下,且危险性较小的煤矿企业(低瓦斯、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矿压冲击危险性),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合并编制。
第七条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是本单位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综合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本单位的____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
第八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顶板事故、水灾事故、瓦斯突出事故、冲击地压等),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____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臵程序和应急保障等。
第九条煤矿企业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作业场所、主要设备和设施,应当制定现场处臵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臵程序、应急处臵要点和注意事项等。
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本办法》。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公司、矿井)实际。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救援____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信息系统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企业及煤矿建立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建立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信息系统不能满足本标准的应按要求升级或改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13816-1992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指信息[2009]6号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的通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应急管理 emergency management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过称及后果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
3.2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erve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3 预警 warning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或即将发生时,依据法律法规或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提出相关应急建议和行动。
3.4 预警分级 warning grade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危害程度、等级程度和发展态势所规定的警报等级。
发布时一般依次由重至轻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5 应急响应分级 emergency response grade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的范围和事故单位的应急能力所规定的应急相应等级。
3.6 应急能力评估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对本单位应对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能力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预测预警能力、社会控制效能、行为反应能力、工程防御能力、灾害救援能力和资源保障能力等。
3.7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pons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8 应急保障 emergency safeguard为保障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保证措施。
一般按功能分为人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等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及其他保障。
3.9 应急恢复 emergency recovery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政府、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10 功能模块 function module为完成特定(如应急预案)及相关管理任务的信息系统中软件的一部分,由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接口等相关元素组成,可单独命名,表现为过程、函数、子任务、宏调用或类,完成相对划出类独立的功能。
每个功能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再把这些功能模块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以满足所要求的整个系统的功能。
3.11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规范的数据结构是网络化环境和信息系统间互连互通的基础。
3.12 业务流程 business process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
活动之间不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进行交接成为可能。
3.13 接口 interface两个不同系统或子程序(模块)交接并通过它彼此作用的部分。
是一种规范,满足这个规范的系统,可以完成信息互连互通。
4. 一般要求4.1 原则服务于企业和煤矿建立应急管理体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应急预案编制为基础,建立预案体系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深化预案管理,利用软件技术从针对性、可控性、科学性、协调性、规范性等方面,提高预案编制质量。
4.2 编制功能针对煤矿提供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区队(科室)应急预案、作业应急预案、班组应急预案、个人和岗位应急预案编制功能,并根据体系文件关系建立关联。
4.3 业务流程管理实现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与演练、应急响应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形成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关系数据库,做到各类应急资源信息的动态保持和更新,并能根据应急演练与应急响应指挥的需要以最直接的方式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4.4 版本管理发布的应急预案应是受控文档,当根据实际需要对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时,应做到版本控制和更新评审过程全纪录,并能识别受控版本进行自动备案。
5. 功能模块要求5.1 应急预案编制5.1.1 应急预案编制煤矿企业及煤矿应急预案体系中各种应急预案均应有唯一编号,编号必须保证全国范围内不重复,具体编号规则如下:单位性质见附表1。
预警类别代码见附表2。
5.1.2 版本号版本号与应急预案编号一起确定应急预案的唯一性,最新受控版本在信息系统中应有明确标识,在信息系统中的所有预案如果不明确指明版本号,均值受控版本号。
版本号的编码意义如下:5.1.3 编制权限应对编制小组成员信息进行管理,并能设定编制成员对不同类别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或修改权限,建立修改工作日志。
应建立应急预案的受控库,受控库是当前评审后发布的应急预案,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修改。
5.1.4 网络编制信息管理系统应为局域网或因特网为基础环境建设,提供网络化编制控制,建立预案编制工作库,执行编制工作的签出和签入管理,确保编制工作的有效监督和适用性。
5.1.5 编制准备工作应对编制准备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记录并形成编制准备工作的信息数据库。
1)资料收集工作获得预警编制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参考的或上级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由专门指定权限人员进行资料库管理,编制小组全体人员信息共享。
2)对危险分析的结果信息进行记录,详细记录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以及针对每个危险源的事故类型、影响范围、风险等级和可能性等级、等级和后果及其严重程度等级,同时对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进行记录,对危险源分析报告建档记录。
(附录表3)3)对应急能力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医疗、交通运输、治安、人员保护、通信、等等。
为了应急救援指挥及时获取应急资源信息,应按列表4数据结构要求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并对定期检查、使用、维护和补充情况进行信息登记。
5.1.6 应急预案内容要求应能按照5.2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要求,提供各种应急预案模板,规范应急预案内容要求,编制时应能调阅编制准备工作形成的资料或数据,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各种应急预案内容要求见附录5。
5.2 评审与发布信息系统应针对应急预案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评审检查表、评审参加人员、评审时间、应急预案编写、版本号、评审概要、评审结果等。
信息系统应按照下面业务流程组织应急预案编写、评审与发布工作。
5.3 应急预案备案信息系统应提供以下两种应急预案备案方式:1)应能够提供应急元体系所有预案文档整体打印的功能,统一页码、目录,以便装订成册,用来集中评审或申报,未评审通过的预案打印时应在页眉明确注明“未评审”字样。
封面应注明编号、版本号、单位名称、颁布日期、实施日期、报送备案、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应提供应急预案申报文件的电子版本,为方便备案部门自动录入信息系统而形成备案数据库,应按附录6接口要求形成电子文档,5.4 宣贯与培训信息系统应对应急预案的宣贯与培训活动进行记录。
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培训考核等内容。
5.5 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演练的组织方式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演练内容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演练目的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5.5.1 演练计划演练计划是有关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对演练准备活动的初步安排,计划要针对每次演练记录内容,包括演练的目的、方式、时间、地点、目标安排、演练策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演练的内容和范围、经费预算、保障措施和计划审批情况。
5.5.2 演练方案应针对演练计划建立审批后的演练方案文件数据库。
5.5.3 演练记录应对参加演练的人员进行登记;应对演练的实施过程进行记录,主要包括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演练过程控制情况、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意外情况及处置内容。
详细记录“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演练过程照片和音响以附件形式记录存档。
5.5.4 评估总结应对演练评估报告进行记录。
应对演练总结报告进行记录。
5.5.5 改进应对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制定的纠正和改进措施进行记录存档;应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检查与反馈记录,实现应急演练的PDCA闭环管理。
5.6 应急处置程序1、应对应急处置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登记处理,通常包括:(1)信息处置,主要包括事故报告、接警和通知;(2)应急响应,主要包括初级响应和扩大响应;(3)应急处置,主要包括灾害初步评估、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置程序;(4)指挥与协调,主要包括现场指挥与协调和场外指挥与协调;(5)恢复与结束,主要包括计划和处理措施,专门机构的评价;(6)后期处置,主要包括救援总结报告、事故调查报告、针对事故的安全教育培训。
2、应提供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的相关信息,方便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3、煤矿调度室事故报告通知程序中应列出需要通知的各个单位的联系方式,通知程序涉及的部门包括:本单位主要领导、上级单位调度室、煤矿安全监察局(分局)、医院、救护队、消防队、其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应采用电话和系统自动发短信两种方式进行事故信息通知。
事故报告信息应包括:报告人姓名、单位、时间、地点、原因(如已经明确)、经过、事故涉及人数(已伤亡人数、已撤离人数、被困人数、不明位置人数)、应对措施(已采取和将要采取)、行车路线图、事故现场图(到达现场提供)。
6. 系统安全应提供系统登录和密码保护;应采用三层或几层架构,确保数据库的;应有合适的数据备份措施,防止硬件原因带来的数据丢失。
附件一 单位性质分类表1.1 单位性质分类代码 单位性质00 人民政府01 煤炭管理部门0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03 煤矿安全监察局(分局)11 煤炭企业(集团公司)12 生产矿井21 煤炭流通企业31 煤矿机械装备制造企业41 地质勘查企业51 工程建设企业91 其他附件二 预案体系预案分类表2.1 预案体系预案分类编码代码 名 称 集团公司(分公司)煤矿01 综合预案√√02 专项预案√√03 现场应急处置预案√04 处室(部)预案√05 区队(科)预案√06 作业预案√07 班组应急预案√08 岗位和个人应急处置方案√表2.2 专项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分类编码代码 名 称01 瓦斯(一氧化碳中毒、爆炸、突出、燃烧等)事故02 各类水灾(包括钻孔、承压、地表、采空、断层等)事故03 火灾事故04 煤尘爆炸事故05 井下爆破事故06 顶板事故07 冲击地压事故08 供电(包括停电)事故09 (机电)运输事故10 易燃易爆安全事故11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安全事故12 主提升事故13 主通风机事故14 膏体充填事故15 矸石山事故16 地面火灾事故17 洗煤厂安全事故18 雨季“三防”事故19 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20 人身触电事故21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22 职业病危害事故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 突发治安事件附件三 风险分析矩阵表3.1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代码代码 可能性等级概率描述可能性说明 5 极不可能 10-7>每年 几乎没有发生过4 极少 10-4>每年≥10-7在设施的使用年限内不易发生,但同样的事故史上有个别记录 3 有时 0.01>每年≥10-4在设施的使用年限内有时可能发生 2 很可能 1.0>每年≥0.01 在设施的使用年限内可能发生若干次1 几乎可能每年≥1.0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年都有可能发生表3.2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代码脆弱性目标代码后果严重 程度等级人财产环境A 特大的 10人以上的人员死亡(1)现场设备全部、大部分损害需要重新更新更换,要求大量的资金支出(超过1000万元)(2)现场以外财产的重大损失(超过500万元) 对生态功能产生严重的、持续的、不可挽回的损失B 重大的 1~10人的人员死亡(1)现场设备的损失在4~12月可以修复,要求大量的资金支出(低于1000万元)(2)现场以外财产的重大损失(低于500万元)大范围、中长期的生态系统损害C 严重的(1)多人次的损伤、多处伤害(2)住院时间>24小时现场设备的损失在7~120天可以修复,因设备的损失,可能造成产品的损失 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有短期的损害D 较小的(1)通过治疗能够很快恢复(2)住院时间<24小时现场损坏的设备在7天内可以修复在现场有限的区域内产生微小的生态反应脆弱性目标代码后果严重 程度等级 人 财产环境 E 不重要的急救治疗现场损坏的设备在24小时内修复,没有产品的损失现场释放物能够容易的清除表3.3 风险分析矩阵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可能性 A B C D E 1 Ⅰ Ⅰ Ⅱ Ⅲ Ⅳ 2 Ⅰ Ⅱ Ⅱ Ⅲ Ⅳ 3 Ⅱ Ⅱ Ⅲ Ⅳ Ⅴ 4 Ⅱ Ⅲ Ⅳ Ⅴ Ⅴ 5ⅢⅢⅤⅤⅤ注:风险等级依风险大小从小到大依次表示为Ⅰ~Ⅴ。